青海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規劃綱要

《青海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規劃綱要》是青海省人民政府編寫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規劃綱要
  • 地區:青海省
圖書簡介,前 言,區域劃分,附表,

圖書簡介

《青海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和青海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青海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精神、《青海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規劃綱要》、《青海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等編制,與《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實施綱要》、《青海省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青海省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行動方案》和《青海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青海省城鎮體系規劃》、《青海省城鄉一體化規劃》充分銜接,明確了全省城鎮化發展總體布局、主要路徑、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指導今後一個時期全省城鎮化健康快速發展的巨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

前 言

編制《青海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佳化國土開發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綱要》根據青海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關於加快構建“四區、兩帶、一線”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總體要求編制,著重闡明推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政策措施以及分區域的發展定位、工作重點,是統籌全省人口、經濟合理布局,指導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行動綱領,是編制地區、行業規劃的重要依據。
《綱要》期限為2009年至2020年。

區域劃分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面積大,人口少,少數民族比重高,資源富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全省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但當前經濟總量仍然較小,產業層次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加快青海發展,關鍵在於大力創新發展思路,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區域發展格局,探索具有青海特點的科學發展模式,創出一條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的成功之路,努力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
一、區域劃分
綜合評價區域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環境容量和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及潛力,充分考慮差異性與相似性,按照有利於統籌協調、分類指導、發揮比較優勢的原則,把全省劃分為東部地區、柴達木地區、環青海湖地區、三江源地區和沿黃河發展帶、沿湟水發展帶及蘭青-青藏鐵路發展軸線。
東部地區包括西寧市4區3縣,海東地區6縣,海南州貴德縣,黃南州同仁縣、尖扎縣,共16個縣(區),面積3.04萬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390.7萬人,生產總值562.4億元。
柴達木地區包括海西州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烏蘭縣、都蘭縣和冷湖行委、茫崖行委、大柴旦行委,面積24.22萬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41.9萬人,生產總值255.9億元。
環青海湖地區包括海北州祁連縣、剛察縣、海晏縣、門源縣,海南州共和縣、貴南縣,海西州天峻縣,面積8.58萬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50.2萬人,生產總值80.9億元。
三江源地區包括玉樹州6縣、果洛州6縣,海南州興海縣、同德縣,黃南州澤庫縣、河南縣,海西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面積36.3萬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71.5萬人,生產總值62.3億元。
沿黃河發展帶指黃河幹流沿岸區域,涉及玉樹州曲麻萊縣,果洛州瑪多縣、瑪沁縣、達日縣、甘德縣、久治縣,海南州興海縣、同德縣、貴南縣、共和縣、貴德縣,黃南州河南縣、澤庫縣、尖扎縣、同仁縣和海東地區循化縣、化隆縣、民和縣,共18個縣。
沿湟水發展帶指湟水河及其一級支流區域,涉及西寧市4區3縣,海東地區民和縣、樂都縣、平安縣、互助縣和海北州海晏縣,共12個縣(區)。
蘭青-青藏鐵路發展軸線涉及西寧市4區3縣,海東地區民和縣、樂都縣、平安縣、互助縣,海北州海晏縣、剛察縣和海西州天峻縣、烏蘭縣、德令哈市、格爾木市、大柴旦行委,共18個縣(市、區、行委)。
二、區域特徵
(一)區域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差異明顯
青海地跨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國土空間大,適宜開發面積小;具有生態價值的空間大,適宜生活、生產的空間小。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點6860米,最低點1650米。年降水量17.6~759.8毫米,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時空分布不均。年平均氣溫-5.6~8.1℃,氣溫垂直變化明顯。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湟流域和柴達木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上游及祁連山東段等地區,草地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和環湖地區。水資源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區,占全省的63%,環青海湖地區占全省的24.7%,東部及柴達木盆地僅占全省的12.3%。鹽湖、石油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柴達木盆地,水能資源集中分布在黃河幹流,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祁連山、柴北緣、崑崙山、唐古拉山和積石山五大含煤區,有色金屬資源主要分布在柴北緣、北祁連、鄂拉山、東崑崙等地。環境承載能力,東部地區大氣環境質量較好,黃河幹流水質良好,是我省人居適宜性最好的區域,但湟水幹流西寧至民和段水體普遍污染,河湟階地水土流失比較嚴重。柴達木地區環境容量較大,大氣環境質量良好,格爾木河下游水質呈現Ⅲ類水體,其餘河流水質皆優,土地沙化、鹽鹼化普遍發生。環青海湖地區水草豐美,大氣、水環境質量良好,但草地過牧超載,沙化面積不斷擴大。三江源地區湖泊密布,生物多樣性豐富,但生態脆弱,草地退化,水源涵養功能逐年下降。
(二)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差異明顯
青海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條件相對較好、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占全省人口的70%。全省城市僅有3個,數量少,規模小,主要分布在蘭青-青藏鐵路沿線,城鎮道路、公共運輸、供水、供電、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薄弱,區域差距明顯。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務設施主要配置在城市,農村牧區公共資源匱乏,地區間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也存在較大差距。青海工業結構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和柴達木盆地;種植業以糧油作物為主,主要集中在河湟階地及柴達木綠洲;畜牧業以草原畜牧業為主,主要集中在三江源和環湖地區;服務業以傳統服務業為主,主要集中在西寧市及其它城鎮。2008年人均生產總值17389元,最高海西州62583元,最低果洛州7200元,相差7.7倍;人均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最高海西州4199.3元,最低玉樹州164.8元,相差24.5倍。
(三)地區間居民生活水平差異明顯
2008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8元,最高海西州13522元,最低海南州10432元,相差3090元;全省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061元,最高西寧市3944元,最低玉樹州2177元,相差1767元。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3.8倍。全省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三江源地區,分別占全省貧困人口的60%和30%以上。
第二章 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保護生態作為重要責任,把改善民生作為當務之急,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結構,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促進跨越發展;著力落實生態立省戰略,構建全國重要生態安全螢幕障,促進綠色發展;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城鄉生產生活環境,促進和諧發展;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著力最佳化國土開發格局,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統籌發展;推動形成“四區、兩帶、一線”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則
堅持尊重自然,最佳化發展布局。根據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科學劃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完善區域發展政策,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和整體效益。
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把生態保護與建設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保護優先,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堅持工程治理與自然修復相結合,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努力實現高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堅持突出特色,轉變發展方式。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重要載體,提升特色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創出高原特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進一步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進高原特色農牧業向優質化、品牌化和規模化轉變;大力培育、發展和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構建新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促進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把解決貧困問題和改善人民生活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最直接、最緊迫、最突出的民生問題,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建立健全合作機制、互助機制、扶持機制,促進區域間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
三、目標任務
到2015年,基本建立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制度框架,比較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到2020年,形成“四區、兩帶、一線”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區域特色突出,協調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把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地區建成引領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經濟區和促進全省協調發展的先導區;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資源精深加工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產業;積極承接三江源、環青海湖等生態功能區的人口轉移;打造中高級人才培訓基地,為全省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把柴達木地區建成全國重要的新型工業化基地、循環經濟試驗區和支撐全省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進一步加大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為東部地區工業發展提供能源、基礎原材料支撐。把環青海湖地區建成全省生態旅遊和現代畜牧業發展的示範區;打造全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級旅遊景區,促進全省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打造全省現代高效畜牧業生產基地,為農區畜牧業發展提供優質種源,為東部和柴達木地區提供優質畜產品;打造環青海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示範區,為東部地區提供生態安全保障。把三江源地區建成全國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和國家級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為全國和省內其它區域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提供經驗和模式,為高原野生動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提供種質支撐;加快草原畜牧業向生態畜牧業轉變,推進全省脫貧致富進程;打造三江源-九寨溝-香格里拉高原生態旅遊精品線路,為全省開發探險、登山、科考等高端旅遊市場提供支持。實施軸線開發戰略,把“兩帶一線”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特色農牧業走廊、新型工業走廊、水電開發走廊、生態旅遊走廊和城鎮化發展帶,成為全省經濟、人口的主要集聚區。加快“兩帶一線”交通、物流、電力、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區域合作互動機制,加強帶線之間、上下游之間、園區之間的分工協作和產業延伸,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帶。加快蘭新第二雙線、格爾木-庫爾勒、格爾木-敦煌鐵路及地方支線鐵路建設,充分發揮乘數效應,點軸結合,經緯交織,區域聯動,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構建以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1區6園和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1區4園為主體,沿湟水發展帶10個縣域工業集中區為補充的工業化格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特色優勢產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構建“三區十帶”農業和“三大區域”畜牧業格局,以基本農田為基礎,建設東部農業區麥類、豆類、油菜、馬鈴薯、果蔬產業帶,柴達木綠洲農業區小麥、蔬菜、沙生植物(沙棘、枸杞等)產業帶,環青海湖地區油菜、青稞產業帶。穩步發展三江源地區生態畜牧業,加快發展環青海湖地區現代畜牧業,大力發展東部農區畜牧業。構建以青藏鐵路為主軸,以西寧、格爾木為樞紐,呈放射狀、覆蓋四區的交通網、物流網、電力網、通訊信息網,提升傳統服務業,發展新型服務業。到2015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5%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4%。2016-2020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接近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4.5%,到2020年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6%以上,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
城鎮化快速推進,人口分布漸趨合理。構建“一軸兩群(區)”為主體的城鎮化格局,以蘭青-青藏鐵路為主軸,以軸線上的主要城鎮為支撐點,推進形成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城鎮群,以格爾木為重心的柴達木城鎮化地區,以結古、大武等州府所在地城鎮組成的城鎮化格局,加快大通、樂都、貴德城鎮化步伐,逐步發展成為新興城市,使其成為全省人口和經濟的主要空間載體。到2015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7%,東部地區為48%,柴達木地區為72%;全省總人口588萬人,東部地區422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71.8%,柴達木地區4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7.8%。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52%,東部地區為53%,柴達木地區為77%;全省總人口610萬人,東部地區為449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73.6%,柴達木地區為51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8.4%。
公共服務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會事業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公共財政支出規模與公共服務覆蓋人口規模相匹配,城鄉、區域間公共服務和基本生活條件差距逐步縮小。到2015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000元,年均增長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00元,年均增長9%,接近或達到西部省區平均水平;2016-2020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和9%,到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600元,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實現小康目標,地區間人均財政支出差距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落實生態立省戰略,構建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為屏障,以青海湖草原濕地生態帶、祁連山地水源涵養生態帶為骨架的“一屏兩帶”生態安全格局,生態建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生態補償、資源補償等政策機制基本建立。到2015年,生態惡化趨勢得到遏制,沙漠化、草原退化面積減少,水、空氣、土壤等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得到切實保護,森林覆蓋率達到6.28%,草地植被覆蓋度提高5%-10%。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70%以上,黃河、長江幹流水質達到Ⅲ類以上,湟水流域好於Ⅲ類以上的水體達到47%;到2020年,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環境步入良性循環。
進一步加強全省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和完善通信基礎網路的覆蓋面、功能及安全需求。加快建設覆蓋省、州(市、地)、縣、鄉四級統一的電子政務內外網,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並對社會提供服務。依託統一的電子政務平台,按照職能需求建設相應的業務套用系統。按照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思路,積極開展企業信息化工作,促進電子商務的推廣套用。建設集各類服務功能於一身的面向農村牧區的村級信息服務站,使廣大農牧民普遍享受信息服務。到2015年,全省電話普及率達到70部/百人,網際網路用戶數達到34萬戶,所有州縣、95%的鄉鎮和85%的行政村實現寬頻上網。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按照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基本定位,遵循精簡、統一、效能的改革方向,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係、最佳化結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潔政府。全面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凡是能夠由市場調節的事項,堅決放給市場;凡是可由企業自主決策的事項,一律交還企業;凡是可由社會組織解決的事項,積極移交社會組織管理。要進一步改進政府的管理和服務方式,提高辦事效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落實國家巨觀調控政策、改善發展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
(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穩定和完善農村牧區基本經營制度,現有土地草場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培育農牧民新型合作組織,發展多元化的農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確立農牧民經營主體地位;培育和發展農村牧區土地、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繼續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補償機制,解決好被征地農牧民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問題;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實行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牧區建設用地減少掛鈎制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活力;運用資本轉讓、股權結構調整、企業整合和其它有效形式,推進集體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放寬非公有制企業的投資領域和行業限制,進一步提高民營經濟比重。
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形成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和統一規範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健全規範企業投資項目的核准制、備案制,規範政府投資行為,完善投資項目管理,健全以規劃為依據,土地和環保為約束,運用金融、財政、稅收等槓桿的投資調控體系。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的金融體系。
深化價格改革,加快推進電、油、氣、水、礦產等資源產品及要素價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狀況、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健全市場監管體系,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三)加快社會事業體制改革
貫徹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提高科研開發費用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關鍵技術組織科技攻關,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深化教育投入體制、辦學體制、學校管理體制、教學和考試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進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共同發展,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形成各級各類學校富有特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辦學體制和機制,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積極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擴大覆蓋面,逐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建立科學合理的基本藥物目錄遴選調整管理機制和供應保障體系,將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藥品報銷目錄。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監管機制,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提高公立醫療機構服務水平。積極促進非公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建立和完善文化產業競爭機制,培育多元化、市場化的生產和消費空間,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和服務經營機制。激勵創作優秀文化產品,打造優秀文化藝術品牌,不斷推進先進文化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特色鮮明、結構最佳化、科技含量高的文化產業體系。
(四)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著力構建法治政府,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堅持依法行政,規範執法行為。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快推進政務公開,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公眾參與和決策評估等制度。
認真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依法保護民眾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動,加強宗教事務和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堅決抵禦境外組織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堅決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等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加強基層政權機關和維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社會管理和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加強社區服務設施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支持開展農牧區基層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健全和發展基層民主制度,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完善政務、村務等辦事公開制度,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等合法權益,使城鄉民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三、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一)促進和擴大對外貿易
推動貿易方式和市場多元化,積極擴大有色金屬、高原特色農畜產品、機電產品、藏毯、民族用品等產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檔次和附加值。擴大省內急需的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及重要原材料進口,推動我省產業、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支持綜合競爭優勢較強的企業“走出去”,開展資源開發和多形式的國際合作,擴大發展空間。建立和完善對外貿易服務支持體系,積極做好西寧航空口岸建設和管理工作,實現海關、檢驗檢疫等方面的規範化、國際化、便利化。到2015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9億美元;到2020年,達到11億美元。
(二)大力推進招商引資
深入實施開放融入戰略,面向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全方位、寬領域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園區為載體、項目為重點,立足青海的比較優勢,緊緊圍繞循環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特色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加強項目推介,鼓勵以商引商、中介招商,拓展招商領域,提高招商質量。強化企業、產業集群、產業鏈配套項目招商,真正引進一批能夠促進青海優勢資源、特色產業與東部地區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對接的好商、強商,實現我省和東中部地區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最佳化外商投資環境,多方式、多渠道吸引境外資金,擴大利用境外直接投資、國際金融組織及外國政府優惠貸款規模。全面提升利用外資水平,促進我省利用外資從引進資金為主向引進資金技術管理並重轉變,從引進一般性資源開採、產品粗加工項目向引進資源深度開發利用項目轉變。加強對外宣傳,精心組織好青洽會暨鬱金香節、藏毯國際展覽會、國際清真食品用品展覽會等大型會展經貿活動。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為投資者提供主動優質服務,跟蹤抓好已簽約項目的落實。到2015年,全省累計引進境外資金達到30億美元,累計引進省外資金達到1400億元;到2020年,分別達到60億美元和2900億元。
(三)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支持鼓勵綜合競爭優勢較強的企業“走出去”,到省外、境外投資興業,建立有色金屬等資源省外供應加工基地,支持企業外出承包工程、輸出勞務,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合作和競爭,擴大發展空間。建立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協調機制,在資金籌措、外匯審核、人員進出、貨物通關、檢驗檢疫、項目管理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
四、實行分類管理的區域發展政策
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支持青海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實行分類管理的區域發展政策,推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實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政策
完善公共財政管理體系,加快形成規範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逐步縮小地區間人均財政支出差距。積極探索省級政府加大基礎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投入的機制和措施,減輕民眾負擔,確保基層政權正常運轉。提高藏區基層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生活補貼標準,增加基層政府機關、基層統戰、民族宗教、公檢法司人員編制和經費。實行幹部帶薪休假、在崗輪休、體檢和保健制度,提高取暖經費補助標準,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
(二)實行分類管理的產業政策
根據區域發展條件和比較優勢,分類指導,積極促進區域分工和要素流動。東部地區實行有利於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產業政策。柴達木地區實行有利於促進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的產業政策。環青海湖地區實行有利於優勢資源適度開發和特色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三江源地區實行有利於生態保護的產業政策。
(三)實行各有側重的投融資政策
積極爭取國家加大對我省生態建設、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投資力度,降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地方配套比例。省級政府投資重點用於農牧業、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通過投資補助、貸款貼息、資本金注入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符合各區域產業發展方向的領域。
引導金融資源合理配置,推進金融市場發展。積極爭取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設立分支機構或營業網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完善服務手段,採取銀團貸款、混合貸款、融資租賃、股權託管等多種方式,引導金融資源向符合各區域產業發展方向的領域配置。
(四)實行差別化土地政策
在土地開發強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等方面實行差別化土地政策。東部地區在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建設用地指標。柴達木地區著重支持資源加工轉化項目建設。環青海湖地區和三江源地區重點滿足農牧民就業和生態移民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五)實行各有側重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政策
東部地區重點推進污染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柴達木地區重點推進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清潔生產和沙漠化土地治理;環青海湖地區和三江源地區突出抓好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與綜合治理。
(六)完善社會保障政策
加快完善促進就業的政策和服務體系,落實促進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健全創業服務體系,提高城鄉勞動者就業率。建立健全養老保險體系,擴大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逐步建立新型農牧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城鄉醫療保障體系,實現全民醫保。完善失業保險制度,擴大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覆蓋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落實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劃拔、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加快農村困難群體危房改造和牧區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增強對低收入困難人口的住房保障。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健全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救災應急保障機制,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實現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五、完善《綱要》實施的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綱要》實施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綱要》實施協調檢查監督機制,明確工作分工,落實工作責任,要按照《綱要》確定的發展定位和重點任務,抓緊推進項目的組織實施。加強部門、地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指導和幫助各地區解決《綱要》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完善評價考核制度
東部地區重點評價考核經濟成長、財政收支、城鄉居民收入、城鎮建設、污染治理、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方面指標。柴達木地區重點評價考核經濟成長、財政收支、城鄉居民收入、城鎮建設、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方面指標。環青海湖地區重點評價考核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城鄉居民收入、公共服務等方面指標。三江源地區重點評價考核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城鄉居民收入、公共服務等方面指標。
(三)加強監督檢查
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對《綱要》實施的跟蹤分析,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定期組織開展對《綱要》實施情況的評估,並將實施情況報告省政府。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綱要》的實施和監督。

附表

青海省區域發展主要目標(2009--2020年)
區 域
指標及年份
全 省
東 部
柴達木
環青海湖
三江源
年末人口
絕對值
(萬人)
2008
554.3
390.7
41.9
50.2
71.5
2015
588
422
46
50
70
2020
610
449
51
45
65
城鎮化率
絕對值
(%)
2008
40.9
44.7
68.1
26.5
16.7
2015
47
48
72
---
---
2020
52
53
77
---
---
生產總值
絕對值
(億元)
2008
961.5
562.4
255.9
80.9
62.3
2015
2070
1130
680
---
---
2020
3620
1900
1430
---
---
年均
增速
(%)
2008
12.7
14.2
16.8
27.4
6.8
2009-2015
11.6
10.5
15
---
---
2016-2020
11.8
11
16
---
---
人均生產總值
絕對值
(萬元)
2008
1.74
1.44
6.11
1.61
0.87
2015
3.52
2.68
14.78
---
---
2020
5.93
4.23
28.04
---
---
城鎮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絕對值
(元)
2008
11648
11300
13520
11485
11560
2015
20000
19500
24700
20000
20000
2020
29500
28700
38000
29500
29500
年均增速
(%)
2009-2015
8
8
9
8
8
2016-2020
8
8
9
8
8
農牧民人
均純收入
絕對值
(元)
2008
3061
3453
3631
3372
2427
2015
5600
5950
7080
6570
5000
2020
8600
9150
11400
10500
8500
年均增速
(%)
2009-2015
9
8
10
10
11
2016-2020
9
9
10
10
11
地方財政一
般預算收入
絕對值
(億元)
2008
71.57
49.28
17.27
36.87
1.43
2015
186
115
55
---
---
2020
374
220
131
---
---
年均增速
(%)
2008
26.4
20.1
45.5
33.0
36.4
2015
14.6
13
18
---
---
2020
15.0
14
19
---
---
財政一般預
算人均支出
絕對值
(元)
2008
6560
6699
8171
5662
5484
2015
---
---
---
12000
15000
2020
---
---
---
20000
25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