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隸屬於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又稱為中國科學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定位站(簡稱海北站)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隅,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的祁連山地區,距西寧市160km。青藏高原的強烈隆升,使其成為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高原,而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它以獨特的自然地理單元影響著歐亞大陸的大氣環流和各類生態系統的分布格局。生態系統結構極為簡單,功能脆弱,抗逆性差,對氣候變化作用極為敏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中國氣候變化的“啟動區”。

2019年6月27日,科技部對該站的梳理評估結果為良好。

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有“江河源區”、“中華水塔”之美譽。青藏高原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整個兩江一河流域經濟的發展,防止江河洪澇災害,實施黨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有極重要的意義。
為了深入進行青藏高原陸地生態系統研究,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於1976年在青藏高原率先建立了海北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定位站,先後進行了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提高生產力途徑模式的研究;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青藏高原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示範模式的研究。近年來,圍繞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青藏高原生態安全的國家需求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通過與國內和國際有關研究院所的合作,進行了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回響與反饋作用、高原極端生境下生物的適應性與抗逆性、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及珍稀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等重大科學前沿問題的研究。
1989年海北站成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開放台站,1992年成為CERN重點站,2001年成為國家科技部野外觀測試點站。目前,海北站已經成為國內乃至國際高寒陸地生態系統研究的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