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由1992年的青海穆斯林文化服務中心下設的教育基金部發展而來,成立於2004年,多年來一直堅持“力所能及,拾遺補闕,源於社會,惠及窮人”的原則,以教育救助為主,同時還積極參與醫療救助和扶貧濟困等慈善公益事業,給青海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群體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幫助,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 城市青海
  • 成立時間:2004年3月1日
  • 註冊性質:民政登記
基本信息,機構簡介,所獲榮譽,

基本信息

城市:青海
大分類:綜合
公益分類:扶貧 教育助學 災害救助 社區服務
註冊性質:民政登記
成立時間:2004年3月1日
機構規模:專職6日,志願者550人
機構網址:www.qhhsjzh.com

機構簡介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由1992年的青海穆斯林文化服務中心下設的教育基金部發展而來。
2004年3月2日,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的申請得到青海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正式批覆,檔案號[2004]09號,同意成立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2004年6月1日,青海省民政廳[2004]112號檔案批覆同意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的申請,準許登記。
2004年6月5日,在青海穆斯林大廈召開成立籌備工作會議。2004年6月9日,青海新聞出版局頒發《綠蔭》季刊的準印征(青內資K--116)。
十五年來,以扶貧濟困,發展民族教育為己任,累計向社會發放各類救助金近 85萬元,到目前已初步發展成為各項制度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的省級專門從事公益慈善事業的非營利社會團體,並形成了以教育救助為主,貧困幫扶,醫療救助為輔的民間社團救助體系、民間社會團體日常管理機制和基本運作模式,主要機構有救助會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的處理;秘書處:主要負責各類會議,大型公益慈善活動的籌備,組織和實施;教育救助部:主要負責全省範圍的回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貧困學生的救助,支教助學等活動的開展;物資救助部:主要負責捐助物資的接收及發放;綜合事務部:主要負責醫療救助、抗災救災救助、其他緊急救助工作的處理;財務部:主要負責救助會財務工作。
自依法註冊為“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以來,累計發放各類救助金72萬餘元,在教育救助方面,資助大學生(包括研究生)255名;中、小學生647名。在給與貧困學子適當的物質資助的同時,更在轉變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地區的教育觀念上下功夫、做文章,自2005年7月起,與中央民族大學、青海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合作,廣泛動員在校大學生積極參與“了解青海、支援西部” 社會實踐及支教助學活動,目前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回族、撒拉族、哈薩克族、漢族、藏族,畲族、東鄉族等民族的83名大學生教育志願者利用假期在民和甘溝鄉紅旗灘國小、循化縣特殊教育學校、民族中學、紅旗中學、伊麻木國小、石頭坡國小等6個貧困邊遠地區的中國小校開展社會實踐並為841名中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課程輔導。支教志願者隊伍的建立和實踐,其目的在於把“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帶到邊遠貧困山區,去幫助當地的民眾和孩子們從小樹立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來改變家鄉貧困面貌的人生目標,也讓大學生們通過活動從實踐中得到鍛鍊,了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不斷地去豐富、完善和提高自己,積極投身共建和諧社會的事業,為社會進步,國家強盛做出貢獻。學子們的品德操守及胸懷國家、情系民族、回報社會的行為得到了當地各族民眾的歡迎和讚許。自2005年12月以來, 以支教志願者隊伍為依託,與十幾家社區廣泛聯繫創辦社區家教輔導點,目前已經和東關、南小街、中華巷、團結巷、南磨爾園、勝利等6家社區合作開辦了全免費家教輔導點,此項目的開展一方面可以為請不起家教的家庭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另一方面也將極大地拓寬教育救助的渠道和方式。
在醫療救助方面,和青海紅十字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醫院等簽訂了聯合開展面向貧困人群的醫療技術幫扶、設備支持和“送醫送藥”到農村的合作協定, 2005年6月3日我會與青海紅十字醫院簽訂了聯合開展醫療義診的合作協定,協定書約定的主要內容為聯合醫療義診、健康諮詢活動,每月進行一次;對我會出具證明推薦的穆斯林特困患病民眾紅十字醫院實行費用減、免等優惠政策。2005年7月31日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醫院簽訂《合作協定》,重點開展對農村貧困地區的醫療技術培訓和常用醫療設備的援助,並將對在政府統籌安排下的醫療救助的途徑、方式和渠道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凡回族、撒拉族等民族的患病民眾在該院就醫均可享受10%---30%的優惠(10%以上的優惠須經我會調查落實後予以推薦)。截至2005年底,兩所醫院已累計為近200餘名回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的貧困患病民眾減免醫療費用達10餘萬元。
自協定簽訂以來,已和青海紅十字醫院、解放軍第四醫院在我省民和、湟中、大通、貴德、循化、化隆等地開展了多次大型醫療義診活動(出動車輛21輛;行程達1500餘公里),近106名醫療義務工作者和醫院醫護人員主動放棄節假日的休息,攜帶著攜帶型B超、心電圖等醫療設備參加義診活動,其中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護人員達18人次,近1540名回、漢、撒拉、藏族等民族的貧困患病民眾受益,救助會以此為基礎已初步建立了醫療救助義務工作者隊伍和能以點帶面形成輻射作用的醫療救助網點6個,希望為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經過不斷地的摸索和不懈努力,在教育救助、醫療救助、扶貧幫扶、抗災救災等方面都基本上建立了與有關政府機構、醫療單位、居民(村民)自治機構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利互惠、共謀發展的網路體系和救助渠道,在社團管理方面和發展方向的問題上,積極主動地吸收和借鑑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運作模式,特別是在志願者(義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包括志願者招募、培訓、管理、活動開展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對救助工作從計畫、決策、實施、過程控制、績效評估等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保證了救助工作的有序、公正和公平。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所獲榮譽

2019年9月,獲得“青海省民政系統十佳社會服務機構”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