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初探

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初探

《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初探》是2010年時代文化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胡慶雲。

基本介紹

  • 書名: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初探
  • 作者:胡慶雲
  • 出版社時代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9月
書籍簡介,作者簡介,編者之語,內容簡介,書籍目錄,

書籍簡介

書名: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初探
作者:胡慶雲
出版時間:2010年9月
字 數:132千字
頁 數:100
版 次:1版
開 本:850×1168 1/32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定 價:28元

作者簡介

胡慶雲,曾任湖南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德育教研室主任、馬列主義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湖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評議組組員。主編出版《高等師範院校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程》、《師範生思想修養》、《大學生思想教育教程》及《現代青年倫理學》發表多篇論文。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1992年1月退休後,曾任校關工委委員,被評為湖南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現任湖南師大公共管理學院教學督導,關工委常務副主任。
1989年湖南省教委批准下達給作者《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初探》科研課題,歷時兩年多完稿,填補當時這門學科的空缺。

編者之語

我撰寫《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初探》一書的根本出發點,在於啟迪人們認識毛澤東早期倫理思想形成發展的艱難歷程,從中吸取經驗,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以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防止和平演變。
多年來,推行和平演變戰略和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往往用“民主個人主義”妄圖演變社會主義、復辟資本主義。因此,加強對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單純是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的必要途徑,更為重要的是防止和平演變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一項戰略措施。而研究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的形成發展,探索地追求救國救民真理,從社會改良主義,到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激進民主主義,到擺脫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影響,信仰科學社會主義的軌跡,探討他從唯心主義,到心物二無論,到辯證唯物主義,從唯心史觀到唯物史觀的轉變;探究他對倫理學上兩個主張的變化,即從“實現自我”、“主要在利自己之精神”的“個人主義”,到“願大家好的主義”,到無產階級團隊精神的歷程;從“自我實現”的“現實主義”,到堅持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等等,這恰恰為當代青年特別是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致力振興中華提供了一面明鏡。
撰寫本書的另一考慮是,鑒於目前理論界雖然對毛澤東早期哲學思想的研究不乏力作,其中也探討了青年毛澤東的某些倫理思想問題;但是尚未對它進行系統的研究和闡述,也就是說還缺少這方面的專著。因此,我不揣冒昧,想對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作比較系統的初步探討,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並以此作為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的一份薄禮。
本書原是湖南省教委1989年批准下達給筆者的一個科研課題,並承蒙給予科研經費資助,不勝感謝。然而,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涉及內容很廣,自己水平有限,書中不當之處,敬希專家及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簡介

本書以近年出版的《毛澤東早期文稿》(以下簡稱《文稿》)為主要依據,史料翔實可靠,論述力求公允,共分三大部分。第一章敘述毛澤東的青少年生涯及其從愛國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的轉變,闡明他萌發救國救民思想、探求救國救民真理、確立科學社會主義理想的歷程與經驗。第二章至第七章,系統評介毛澤東閱讀包爾生《倫理學原理》以下簡稱“原理”時寫的批註(以下簡稱《批註》),探討其早期倫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關於倫理學的對象、意義與方法,關於善與惡及至善與駁悲觀主義,關於邪惡、災禍及對倫理學的兩個主張,關於義務與良心,關於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關於德性與幸福、道德與宗教及意志自由等問題。第八章是關於愛情、婚姻和家庭道德問題。青年毛澤東由於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處於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時期,因此他的倫理思想具有鮮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色彩;又由於他在一師學習期間受到楊昌濟先生及包爾生倫理思想的影響,到1920年冬至1921年初才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因此他這時的倫理思想具有從資產階級倫理思想向無產階級倫理思想轉變的特徵;還由於他閱讀包爾生《倫理學原理》寫了系統的批註,因此他早期的倫理思想就涉及了倫理學的一系列問題,可供我們研究與繼承;而且由於他早期倫理思想中的許多重要問題,在今天一些人們尤其是部分青年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因此,他的早期倫理思想就不僅具有當時的代表性和進步意義,而且研究它的變化發展,對於我們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豐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借鑑意義。
在此還要說明,《原理》一書原是德國倫理學家包爾生(1846-1908年)所著《倫理學體系》的導論和第二編,寫於十九世紀末,1889年出版。1910年蔡元培將這兩部分翻譯出版,名為《倫理學原理》。1917年下期至1918年上期,楊昌濟先生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曾以此書為該校本科畢業班開設的“修身課”教材。毛澤東當時在校學習,曾在這本約十萬字的書上寫了一萬四千餘字的批註。原件曾一度被同學楊韶華借去,直到1950年9月15日,楊乘周世釗赴京之機,托周奉還於毛澤東。周世釗將它轉交之後,毛澤東說:“我當時喜歡讀這本書,有什麼意見和感想隨時寫在書上,現在看來,這些話有好些不正確了。”他還說,“這本書的道理也不那么正確,它不是純粹的唯物論,而是心物二元論。只因那時,我們學的都是唯心論一派的學說,一旦接觸一點唯物論的東西,就覺得很新穎,很有道理,越讀越覺得有趣味。它使我對於批判讀過的書,分析所接觸的問題,得到了新的啟發和幫助。”①可見包氏的《原理》一書對毛澤東早期倫理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毛澤東又認為,這本書的道理也不那么正確;他自己的批註,現在看來,有好些也不正確了。因此,我們今天研究《批註》,要對它作歷史的具體的分析,對於正確或基本正確的,應當繼承、借鑑;對於一些正確與錯誤交織在一起的,要加以分析,吸收其正確的部分,剔除其錯誤的部分;對於其錯誤的,則要予以捨棄。而且,我們研究《批註》,還必須適當聯繫和引用包氏《原理》的有關原著內容,才能全面準確理解《批註》的精神實質。然而,關於《原理》除蔡元培的譯本外,1988年又出版了何懷宏、廖申臼的《倫理學體系》譯本(其中包括《原理》的內容)。這兩個譯本各有所長,筆者在本書中將兼而引用。凡引文言文者系採用蔡譯本,引白話文者系採用何、廖譯本,以下就不——註明了。

書籍目錄

前言 3
愛國主義是青年毛澤東倫理思想的核心(代序) 5
第一章 關於從愛國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9
第二章 關於倫理學的對象、意義與方法 22
第三章 關於善與惡及至善與駁悲觀主義 30
第四章 關於邪惡、災禍及對倫理學的兩個主張 42
第五章 關於義務與良心 51
第六章 關於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 63
第七章 關於德性與幸福、道德與宗教及意志自由 70
第八章 關於愛情、婚姻和家庭道德 81
後記 91
附錄 92
青年毛澤東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時間與標誌新探 92
毛澤東用名考略 9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