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口埠學校,始建於1956年,學校占地面積5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州市口埠學校
- 創辦時間:1956年
- 校訓:博學 勵志 求實 創新
- 主要獎項: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
- 所屬地區:青州市
- 類別:九年一貫制
- 現任校長:王蘭富
- 占地面積:56000 m
學校介紹,學校榮譽,教育特色,大事記,辦學歷史,學術研究,辦學條件,文化傳統,學校領導,校園環境,地圖信息,
學校介紹
青州市口埠學校是一所文化底蘊豐厚、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領先的省級規範化學校。始建於1956年,學校占地面積5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校的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2009年青州市教育局、何官鎮黨委政府按照省級規範化標準對學校進行了總體規劃和設計,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綜合教學樓、男女學生公寓、餐廳及塑膠場地,並進行了全方位的綠化和硬化,從而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條件,實現了校舍樓房化、道路林蔭化、操場塑膠化、辦學規範化,成為我市辦學條件標準最好的學校之一。2011年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
建校以來,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始終圍繞“為學生幸福奠基”的辦學宗旨,堅持“高標準、高要求、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目標,努力培養全體師生“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守紀、特別能拼搏、特別能合作”的精神,使“四高、四特”精神要成為全校師生的共識。講師德,樹師風,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重規範,養習慣,促進學生習慣養成;抓安全,保和諧,創建和諧校園;以質量立校,以科研興校,以制度治理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示範學校”、“山東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省級規範化學校”、“濰坊市實驗教學示範校”、“濰坊市圖書閱覽示範校”、“濰坊市主題學習示範校”、“濰坊市藝術教育示範校”、“濰坊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濰坊市足球學校、“青州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青州市國語校園語言示範校”、“青州市校舍改造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多次榮獲“青州市民眾滿意的學校”、“青州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青州市教學教研工作先進單位”、“青州市素質教育示範校”“青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青州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濰坊市教學創新50強學校”。
教育特色
校風——博學、勵志、求實、創新
教風——科學、嚴謹、明禮、踐行
學風——文明、守紀、樂學、求真
校訓——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辦學宗旨: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科研興校和諧發展質量第一
工作目標:高標準、高要求、高效率、高質量
師生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守紀、特別能拼搏、特別能合作
大事記
2011-4-20我校師生參加學習方法指導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報告會。
2011-3-31我校召開春季田徑運動會。
2011-2-1熱烈祝賀我校獲得省級規範化學校!
2010-11-24吳冠志老師在我校召開大型勵志感恩報告會。
2010-10-25我校田徑代表隊獲青州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
2010-08-29學校新學期開學,迎來新的一學期,教管辦在我校召開開學動員大會。
辦學歷史
青州市口埠學校創辦於1956年,當年在口埠村建益都第四中學。中學採用“三三”學制,即國中、高中各三年。國中設政治、語文、數學、自然、物理、化學、地理、歷史、外語、體育、音樂、美術等12科。高中不設自然,增加生物、製圖兩科。不久,國中又增加植物學、動物學、中國革命常識、時事政策。1954年秋起,國中停設外語課。1956年起,語文分為漢語、文學兩科。國中設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高中設世界近現代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學業考查採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1956年改為五級記分制,3分為及格。
1958年大躍進期間,中學教育超常發展。益都第四中學改為益都五中。中學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勞動列入正式課程,並增設農業基礎知識課。隨著大躍進形勢的發展,教學方向、內容、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於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師生走進工廠、田間,邊教邊學邊乾。因過多地參加生產勞動,影響了系統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1958年,中學按照上級指示,將政治課改為以反右鬥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號召學生“興無滅資”,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工人階級觀點、民眾觀點、集體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組織學生參加大煉鋼鐵運動,利用各種機會向學生進行熱愛“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教育。組織黨、團員和師生參加反右傾機會主義、保衛總路線的辯論,有的學生因言辭激烈,被開除學籍趕回家勞動改造。
1958年,毛主席發出學生要“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的號召後,各中國小積極回響,普遍開展“勞衛制”體育鍛鍊。全縣學生參加“勞衛制”鍛鍊,在大躍進浮誇風的影響下,各校出現“一夜達標報捷”的失實現象,“勞衛制”流於形式。隨後,為了生產救災,操場改為耕地種莊稼,取消了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學生體質嚴重下降。這一年,學校開展“除四害、講衛生”運動,校長帶頭,人人動手,打蒼蠅、打蚊子、打老鼠、打麻雀,分片包乾,定期檢查,嚴重妨礙了教學秩序。
大躍進期間,青州的職業教育畸形發展。益都縣辦起工業大學、農業大學、林業大學,美其名曰“大家來學就是大學”。名為大學,實為初級的職業學校,招收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社會青年和農村基層幹部,學制三年。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學生學習不到兩年,學校全部停辦。
1962年,在社會生產開始恢復,學校教學秩序隨之穩定的情況下,更加深入地貫徹煙臺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主,社會活動和生產勞動服從教學,簡稱“一主二從”。同時,貫徹“調整、鞏固、整頓、提高”八字方針,學校恢復原校名益都縣第四中學。1987年更名為青州市第四中學,1994年學校轍消高中,由青州市口埠初級中學接替,2013年口埠國小併入口埠國中,2014年學校更名為青州市口埠學校。
學術研究
落實課程標準,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強化“科研興校”的觀念,加大教科研力度,落實《青州市口埠國中教科研獎勵辦法》,搞好各級教育課題的研究,把教科工作與教研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教科工作為平台,培養一批名優教師,使之在全鎮領先,全市有名。
實施新老教師幫扶結對的“青藍工程”,打造年青教師成長的平台。教研結合,通過“五課”(領導公開課、組長示範課、骨幹研究課、青年展示課、新人匯報課),促進對教學的思考,對方法的改進,對效果的促進。
搞好各級教育課題研究,全方位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科研,把研究成果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新的動力。2004年立項的國家級“十一五”重點課題《高效速讀開路,實現語文教學科學化》已於2009年順利結題,“語文主題學習”、“體育與健康新課程資源開發與套用推廣研究”、“學校安全長效機制的建立與學生自護自救能力的培養”、“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與和諧校園創建研究倡導”四項課題正在研究之中,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針對課堂教學深化改革,注重解決教學實際中出現的困惑的“小課題”研究如火如荼。
辦學條件
2009年青州市教育局、何官鎮黨委政府按照省級規範化標準對學校進行了總體規劃和設計,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綜合教學樓、男女學生公寓、餐廳及塑膠場地,並進行了全方位的綠化和硬化,從而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條件,實現了校舍樓房化、道路林蔭化、操場塑膠化、辦學規範化,成為我市辦學條件標準最好的學校之一。
文化傳統
學校充分發揮師生的智慧,徵集並確定了每一幢樓宇、每一條道路、每一處校園景觀的個性名稱,學校在環境文化建設中,力爭讓每一塊牆壁都說話、每一棵花草都傳情、每一處景致都育人,讓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各方面文化薰陶。教導處、總務處會同團支部、各級部對衛生工作加強檢查,努力做到“每一條道路整潔,每一個角落整潔,每一間房子整潔,每一處花壇整潔”。用整潔的環境去影響學生,陶冶學生。
認真抓好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從“小事工程”抓起,堅持事事都育人。從學生的聽講習慣、書寫習慣、早讀習慣、作業習慣等小事做起;學會吃飯,從食堂排隊就餐做起;學會尊重,從主動打招呼做起;熱愛集體,從愛護公物做起;講究衛生從廁所無臭做起;學會自律,從不上廳吧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從不亂丟亂扔做起;學生形體,“從頭開始”(髮型、服飾等)。每月開展文明班級和文明宿舍的評選,重視學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衛生教育。
學校領導
學校堅持“一思、二評、三實”制度,打造團結、務實、高效的領導班子,“一思”即“日日思”,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二評”即“自評與他評”,統一思想,明確目標,積極開展自評與他評,成員之間達成共識;“三實”即“做實事,重落實,求實效”。
校園環境
整個校園分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三部分,一條貫穿南北的中心路將校園分為東西兩大版塊。走進校園綠草茵茵,花團錦簇,讓人心曠神怡;置身教室,窗明几淨,書聲琅琅,頓生求學欲望。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設施,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生享受著優質的教育。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口埠鎮南口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