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一所按省規範化辦學條件標準建成的現代化學校。學校發展過程中,注重立足實際,從管理入手,形成了縱向的梯形管理和橫向的廣度管理相結合的“雙向式”管理模式,使學校管理層面分明,責任落實到位,有效地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共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
- 校訓:“德識競進,和美致遠”
- 創建時間:2008年
- 類別:私立國小
- 學生人數:1293
- 教師人數:64
- 所屬地區:中國 青島市嶗山區
簡介,設施,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社會文化,榮譽,努力方向,
簡介
張村河國小座落於美麗的張村河畔,地處中韓街道張村河南,占地34.5畝,建築面積9000餘平方米,2008年2月建成使用,撤併張村國小、孫劉國小、張家國小和枯桃國小。
學期學區範圍涵蓋11個行政村,現有教學班29個,學生1293名,教職工64名,其中國小高級教師17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現有市優秀教師2人,市教學能手2人,市專業人才3名,省、市、區級骨幹教師及學科帶頭人10名,這支平均年齡不足31歲的教師隊伍如這所年輕的學校一樣富有朝氣和活力。
學期學區範圍涵蓋11個行政村,現有教學班29個,學生1293名,教職工64名,其中國小高級教師17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現有市優秀教師2人,市教學能手2人,市專業人才3名,省、市、區級骨幹教師及學科帶頭人10名,這支平均年齡不足31歲的教師隊伍如這所年輕的學校一樣富有朝氣和活力。
設施
學校建設投資4000餘萬元,是一所按省規範化辦學條件標準建成的現代化學校。學校校園布局科學合理,教學辦公樓、綜合樓、體育館三區分立.擁有 1000平方米的高檔體育館,現代化2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及運動器械,防護型籃球場、排球場運動區,420座階梯教室,人文化高標準音樂教室、器樂室、舞蹈教室、語音室、微機室,實現了普通教室、專用教室與現代化多媒體教室合而為一,擁有一流完善的科學探究室、科學實驗室、心理諮詢室、智慧型化學校圖書室及師生閱覽室等。
辦學理念
“強基礎創規範”是張村河國小2008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學校從一開始就以“讓孩子暢想學習的快樂,讓教育締造成長的和諧”為辦學追求,在“立德、樹人、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指引下,堅持“人文化、和諧化、創新化”的管理理念,以“德識競進,和美致遠”為校訓,潛心打造“敬業、樂學、共享成長”的校風、“厚生敦品、躬行求新”的教風、“厚積博採、勤奮樂學”的學風,錘鍊張村河國小“和諧向上、團結奮進”的學校精神。
學校發展過程中,注重立足實際,從管理入手,形成了縱向的梯形管理和橫向的廣度管理相結合的“雙向式”管理模式,使學校管理層面分明,責任落實到位,有效地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在科學管理模式的輻射下,我們探討的以“團隊評價”為主線的教師評價體系,有效激發了教師個人與教師小團隊的工作熱情和潛能,形成了有效的協作共同體。
學校發展過程中,注重立足實際,從管理入手,形成了縱向的梯形管理和橫向的廣度管理相結合的“雙向式”管理模式,使學校管理層面分明,責任落實到位,有效地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在科學管理模式的輻射下,我們探討的以“團隊評價”為主線的教師評價體系,有效激發了教師個人與教師小團隊的工作熱情和潛能,形成了有效的協作共同體。
辦學特色
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堅持“創新 高效”主體思想,立足課堂,深入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研究,引導教師落實學生主體地位,關注課堂教學效益,教科研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學校將“人人能做研究型教師”作為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最基本要求,重視教科研工作,現承擔了國家、省、市級課題四項。全體教師在行動研究過程中立足教學實際,帶著問題進行教學實踐,樹立了“課題為載體,教、修、研相結合”的科研思想,並取得可喜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其中張曉彥等六名教師上學期脫穎而出,成功展示市、區級公開課,王紅傑老師獲全國蘇教版教材使用先進個人稱號。
學校在夯實辦學基礎的同時堅持“將特色內化為學生素質”的宗旨,將閱讀、科技、體育等工作力爭做強做亮。學校一方面通過開發利用校本課程,在全校學生中普及特色項目教育,另一方面,學校成立了科技、繪畫、閱讀、體育運動、英語口語等興趣活動小組進行學生特長培養,僅半年就已結出累累碩果:語文興趣班學生獲青島市第六屆平二杯小學生語文才藝大賽團體三等獎;學生美文誦讀、朗誦課本劇、英語課本劇分獲街比賽二等獎;學生參加第二十一屆《雙龍杯》全國少年兒童書法繪畫大賽獲銀杯獎;在第五屆青島市青少年“七巧科技”比賽和2008年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競賽中中,王君等九位同學分獲一、二、三等獎,並獲兩個團體獎;區電腦打字比賽中,四名學生獲一等獎,並獲團體組織獎;2008年4月成功承辦了中韓街道國小田徑運動會,以絕對優勢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在嶗山區校園集體舞比賽中張村河代表隊獲二等獎。一分耕耘一份收穫,這些成績的取得為“特色立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在夯實辦學基礎的同時堅持“將特色內化為學生素質”的宗旨,將閱讀、科技、體育等工作力爭做強做亮。學校一方面通過開發利用校本課程,在全校學生中普及特色項目教育,另一方面,學校成立了科技、繪畫、閱讀、體育運動、英語口語等興趣活動小組進行學生特長培養,僅半年就已結出累累碩果:語文興趣班學生獲青島市第六屆平二杯小學生語文才藝大賽團體三等獎;學生美文誦讀、朗誦課本劇、英語課本劇分獲街比賽二等獎;學生參加第二十一屆《雙龍杯》全國少年兒童書法繪畫大賽獲銀杯獎;在第五屆青島市青少年“七巧科技”比賽和2008年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競賽中中,王君等九位同學分獲一、二、三等獎,並獲兩個團體獎;區電腦打字比賽中,四名學生獲一等獎,並獲團體組織獎;2008年4月成功承辦了中韓街道國小田徑運動會,以絕對優勢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在嶗山區校園集體舞比賽中張村河代表隊獲二等獎。一分耕耘一份收穫,這些成績的取得為“特色立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