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山公園
- 外文名:Qingdao Hill Park
- 地理位置:青島京山路26號甲
- 建立時間:1985年
- 海拔:128米
- 公園面積:20.86萬平方米
- 又名:京山、炮台山
歷史沿革,德國侵占青島,20世紀80年代,1984年,1996年,1998年,園內風景,乘車路線,
歷史沿革
德國侵占青島
20世紀80年代
青島山被闢為山頭公園,園區內修建了游山小徑和石階路,盤旋通向山頂。山頂建有琉璃瓦覆頂的風景牆和觀賞景觀的亭子。
1984年
青島市政府將青島山闢建為山頭公園,園內了修建了彎彎曲曲的游山小徑和登山石階路,盤環曲折通向山頂。全山規劃為春、夏、秋、冬四個景區和一個登高眺望區,山麓處建有琉璃瓦覆頂的風景牆,分別命名為"知春"、"攬趣"、"梅友"、"翠波",山頂修建了具有中華民族風格的"怡然亭",西部山脊建有"沁心亭",在北山坡修建了兒童遊樂場,山上栽種許多花卉和各類樹木。青島山成為青島市民最喜愛的山頭公園之一。
青島山地處台東鎮的清溪庵以南, 青島建置前後,稱為“鳳台嶺”,也稱“豐臺嶺”。20世紀初德軍在此山建起炮台,稱為“俾士麥山”。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後,改稱為“萬年山”。1923年,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整理青島地名時,定名為青島山。1984年6月,青島市政府決定將青島山建設成公園。
建園規劃設計時, 利用青島山的特點分設春、夏、秋、冬四個觀景區和山頂登高眺望區。在山的東南側建成“怡然得”觀賞亭1座;在山的四周分別建成“知春”、“翠波”、“攬趣”、“梅友”4組景牆; 山的北側建有“雪山”1座並配以兒童遊樂設施。景牆內按四季變化分別栽植樹木花卉,形成各具特色的季相觀賞景點。
建園綠化工程總投資38.57萬元,栽植各種喬木、灌木共51 587株。
參加義務承建工程和義務植樹的單位有: 青島市第一輕工業局、青島市第二輕工業局、青島市機械工業局、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航空兵部隊等。
1996年
1998年
園內風景
亦稱京山,位於中山公園西側,緊連百花苑,是太平山向西延伸的余脈,山高128米。清朝末年守將章高元曾在山上設防,將兵營建在山的西南坡。德國占領青島後,以德國首相名字命名此山,稱“俾斯麥山”,並在山南建兩座永久性炮台,即“俾斯麥炮台”。日德戰爭期間,此炮台曾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後德軍因兵力不足被迫投降時,將炮台炸毀,但鋼製炮座和水泥炮室依然完好,成為殖民主義者侵略青島的歷史見證。20世紀80年代,青島山被闢為山頭公園,園區內修建了游山小徑和石階路,盤旋通向山頂。山頂建有琉璃瓦覆頂的風景牆和觀賞景觀的亭子。1997年在山腳炮台遺址新建青島近代史陳列館。 附近景點有動物園、百花苑及文化名人雕像園等。附近景點有青島動物園、百花苑及青島文化名人雕像園等。
乘車路線
乘車路線:乘15、219、302、368、604路等公車在動物園站下車
青島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