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洞

青山洞

青山洞位青山水庫區外離東付壩約一百米遠的青山山麓。洞口高人許。俯視其下,煙波飄飄,水光粼粼;仰望其上,怪石森然,周於四隅。洞內有洞,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如復。歷史有不少好奇者曾進去遊覽過,因愈進光線愈暗,淒神寒骨,悄愴幽邃,均未窮其洞。還據追傳說,遠在光緒年間,當地有個得道的金和尚也曾欣然規往,結果蠟燭一支接一支已照完三擔,亦未達其止境。

青山洞,又名“大泉洞”,位於青山湖左側100米處,該洞最早發現於清鹹豐六年(即公元1856年)洞深300餘米,洞中有一座古堰,壩長20餘米,高4米,寬5米,全部採用青磚,石塊攪拌石灰漿砌築而成,規模宏大,工程艱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山洞
  • 地理位置:青山湖
  • 氣候類型:平均氣溫21.80℃
  •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 景點級別:青山鎮一級風景區
  • 門票價格:30元
  • 別名:大泉洞
  • 始發於:公元1856年
  • 洞內空間:高4米,寬5米
  • 洞內深度:300餘米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洞中名堂,神奇幻影,流芳百世,旅遊聖地,

發展歷史

洞壁上有一條古堰引水渠道,引水管全部是特別燒制的陶瓦筒連線,在懸崖峭壁上,鑿石眼套入石條作橫墩,渠道延至洞外有1000餘米,據洞中石碑刊刻記載,遠在清鹹豐同治年間,青山鋪人甘魁茂曾參加過太平軍。轉戰江南數縣,英勇殺敵,屢建奇功。太平軍失敗後,清軍到處捉拿甘公,他潛逃在青山洞內長達三年之久。有一年,天大旱,他召集鄉鄰在洞內修渠築堰,引水灌溉。

主要景點

洞中名堂

青山洞天然形成頭堂、中堂、三堂三個部分。洞內由鐘乳石形成的種種景物,千姿百態,鬼斧神工,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使整個岩洞宛如一座在型自然藝術寶庫,不亞於大泉洞,與岩頭洞比,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確為人們遊覽聖地。
頭堂:從進門到末尾,長約七十米,高九米,寬八米,象一條高大開敞的長廓。上頂為弧形。奇形怪石錯置,激穴逶邃,堆阜突怒。或立或坐,或仰或仆,或臥或跪,擬人惟妙惟肖;擬物,羽羽如生。不可具狀,嘆為觀止。
中堂:走完頭黨,沿洞在左側一條羊腸小道徐徐而進,便到了中堂。全長九十米,高和寬均與頭堂相約。洞內光線雖較頭堂為弱,若明若暗,但其景色別致,同樣盡收眼底。人們來到中堂,如進仙境,如入天宮。整箇中堂,筒直象一座雕龍畫鳳的宮殿。洞壁兩旁豎起一對對的園形宮柱,排列對稱整齊,不偏不倚,各抱地勢,鈎心鬥角。上頂一團團不垂欲墜的磐石,大小不一,形象名異。有的象宮燈,有的象玉燭,如明星熒熒,如皓月皎皎。洞壁半腰外突起的石塊,有的象石鐘,有的象石鼓,靜中有動,畫中有詩,仿佛在演戲,仿佛在奏樂,聲調和暢,音韻清絕。地面高處伸出形或方形的岩石,象一條條石凳和一把把石椅,團團圍住形若一張園桌的大岩石。大岩石中央長出許多卵形的疙瘩,佳肴好菜,一盤盤。一碗碗,主賓相宴,把酒臨風,其樂何極!

神奇幻影

三堂:直徑約一百米,高和寬均約九米。洞內一團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按燃手電筒或點燃火把,其中景物仍歷歷在目。那縱橫交錯的奇形怪狀,千千萬萬,殆不可數。有的如鯤鵬展翅,有的如蛟龍起舞。其嵌然相累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重然角列者若熊熊之登于山,叫人目不暇接。洞底下有陰河,側身而聽,鏘鳴金石,嘩嘩有聲。三堂內還有不少的大大小小的石穴洞,幽邃寥寥廓,不見其底。有的乾涸無水,以石投之,或如碎玉聲,或如洪鐘聲,餘韻徐歇,良久乃已。有的清瑩秀澈,游魚一群群,皆若空游無所依,往來翕忽,自由自在,似與游者相樂。三堂末端洞口極狹窄,為簸箕形,全石以為底,兩岸卷石底以出。探頭視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傾耳聽之,空空然,不可知其源。行人一般就止步,不敢復前行。返回數十步,往左拐彎處有一橫洞。洞口半掩半開,象蚌殼形,須登上三層石級才能進去。洞內縱深八、九米。洞頂鑲嵌著一道白玉般的扁形龍筋帶,好象一條漫長的仙蛇在徐徐蠕動。洞口堆積著不少的港石。其形各異,有的象石刀,有的象石斧,有的象石劍,有的象石錐。這些港石是什麼人從洞外搬來的?把它搬來又為何用?無不感到驚疑!三堂中段有座人堰,規模宏大,工程艱巨。全長二十多米,高四米,寬五米,全以青磚修建而成。另外由中堂到頭堂再出洞口,又朝右側拐彎直達青山鋪還修建了一條長約一千多米的渠道。這條渠道統統是用青磚和條石作墩座。陡峭地段在冉壁上鑿套入條石作橫墩。橫墩和座墩上面,由一個個的陶器筒想連貫。洞內水源系何人發現?此工程又系何人在什麼時候組織人力興建的?這更使人感到驚奇!

流芳百世

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德,於清光緒二年(即公元1876年)特地在洞中給他立了一塊石碑,文曰:"甘公魁茂先生永垂不朽"。直到現在,當地還流傳著一首歌謠:"青山洞內小長江,滿畈披綠換新裝,高粱紅薯變稻米,念念不把茂公忘"。此處已成為人們的遊覽勝地。1991年該洞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山洞位青山水庫區外離東付壩約一百米遠的青山山麓。洞口高人許。俯視其下,煙波飄飄,水光粼粼;仰望其上,怪石森然,周於四隅。洞內有洞,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如復。歷史有不少好奇者曾進去遊覽過,因愈進光線愈暗,淒神寒骨,悄愴幽邃,均未窮其洞。還據追傳說,遠在光緒年間,當地有個得道的金和尚也曾欣然規往,結果蠟燭一支接一支已照完三擔,亦未達其止境。

旅遊聖地

要考證這些由來,須追憶溯其歷史。原來人們都不知道有個青山洞,更不知道青山洞內有水源可以利用。遠在清朝鹹豐、同治年間,青山鋪附近有一農民甘草公魁茂曾參加太平軍,輾戰江南數縣,英勇殺戰,屢建奇勳。後來太平天國革失敗了,清軍清鄉,甘逃回家,無處安身,才第一個發現了青山洞。他在洞內整整躲藏了三年,每天全由他的胞弟甘魁槐送糧送菜。橫洞內的港石就是甘公魁茂居高臨下用來回擊搜捕之敵的。三年穴居生活過去了,清廷通輯捕殺西兵之風較平息了,他才出洞了。他回到家來,鑒於“青山無水條件差,少壯難娶親歸家,每逢乾旱無收割,餓死貓兒哭喪娃”的悲慘的景象,於是下決心領志當地民眾修建青山堰和青山渠道。在剛好竣工之後,由於當地劣紳的告密,清朝統治者竟於鹹豐八年(公曆1858年(即戊午七月把他抓去殺害在崇陽縣。以後人們對他表示懷念,於皇清同治歲次甲子二月(公曆1864年)特地在青山洞洞口給他建造了一塊石碑,文約:“甘公魁茂先生永垂不朽!”直到現在,當地人們對他還流傳著一首這樣的讚歌:‘青山洞內小長江,滿畈披綠換新裝;高粱紅苕為稻穀,念念不把茂公忘“。何止如此,其功勞之大,乃為後人開闢了遊覽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