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小調

青城小調

《青城小調》分為上下編。上編為青城小調的概述,分為四章。第一章,多元生成,主要描述青城的地理環境、地方歷史及人口變遷。目的是把音樂放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來理解。第二章,溯源尋流,大體梳理曲子的發展,是為了說明青城小調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繼承,中國民間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第三章,曲之構成,是從音樂方面來分析曲子的結構。第四章,薪火傳續,主要敘述對青城小調的創作、整理、傳承方面作出努力的參與者的生平及事跡。

基本介紹

  • 書名:青城小調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頁數:163頁
  • 開本:32
  • 作者:郇芳 鐵燕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青城小調》是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編纂的“青城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叢書”的專題之一。但是《青城小調》的內容並不是偏重於一般性的描述,而是作為一篇探討性質的論文,是我們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對當地音樂文化現象所作出的一些思考;也是我們在學習中國傳統音樂的基礎上,對甘肅地方民間音樂的個案研究。

圖書目錄

上編青城小調概述
第一章多元生成——青城掠影和青城小調的生成環境
第一節一方水土一方人
第二節多元共存曲調生成
第二章溯源尋流——青城小調的淵源探尋
第一節民間曲子發展概況
第二節青城小調,明清俗曲之遺響
第三章曲之構成——青城小調音樂特徵
第一節結構特徵
第二節形態特徵
第三節調式特徵
第四章薪火傳續——青城小調的傳承
第一節樂人概述
第二節樂人小傳
第三節現狀與保護
下編曲牌(調)分析
第一節銀紐絲
第二節風箏調
第三節太平年
第四節閃斷橋
第五節越調
第六節洛江岸
第七節三朵花
第八節三杯酒
第九節么日調
第十節漸漸高
第十一節梨花調
第十二節打拉調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本書的寫作過程也是我們重新學習的過程,不僅是對傳統音樂專業知識的再次學習,實際上也是對蘊含在民間的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在此期間,我們曾經得到過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文中所涉及的譜例以及音像,來自青城民間藝人的饋贈和幫助,尤其是已故老人劉自重對青城小調的蒐集和整理做了很多的工作,使得青城小調能在新世紀重新被人們所認識和了解。劉自重之子劉潤遠得知我們的意圖之後,慷慨拿出父親的手稿、錄音資料及相關的資料,使得本書得益於這些文字及音像資料的提供。對青城風土人情及人口的歷史來源,得益於當地的家族歷史——家族收藏的家譜,比如高家家譜由高孝友老人提供、張家家譜由張昭鵬等人的慷慨相助。尤其是高孝友老人,更是熱心為筆者提供信息、多方聯繫,雖是七十高齡,仍帶著我們體驗青城的歷史遺蹟,為我們講述地方風土人情。在與他們的直接接觸中,我們深感獲益頗多。學者王正強為本書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在這裡我們真誠地感謝這么多熱心人的幫助,並誠摯的祝福他們身體安康、生活幸福!

序言

青城小調,是一種歌唱、表演與器樂演奏相結合,以演述短小故事的音樂形式。它流傳在甘肅榆中縣和白銀市周邊地區,據說是出自清末青城人張海潤之手,20世紀40年代以前廣泛流傳在青城周邊地區,每逢春節前後村村組織排演,為村民們所耳熟能詳。40年代青城人劉自重自發蒐集、整理曲本兩冊,命名為《西廂調》,因曲子中有八折《西廂記》中的內容故名。甘肅省2008年公布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所用名稱是《西廂調小曲》,也是劉自重“西廂調”的沿用;當地文化工作人員建議命名為“西廂小調”。本書在定稿時,筆者將其定名為“青城小調”。為此,本書有必要首先對此做出說明和解釋。
“青城小調”作為一個流傳區域並不十分廣泛的地方性樂種,也只是歷史悠久的“曲子”類型的一種地域化樣式的延續,是流傳在西北各地方各類“曲子戲”的又一地方性分流。這樣的地方分流也常常被冠上各種能夠體現其地方的、內容的、表演形式的特點的名稱。比如“西廂調”,就是從曲子最初的內容而言;“眉戶”、“民勤小曲”、“華亭曲子戲”就有了區域性;“燈盞頭戲”當然就表演特色而言了。
很顯然,最初的青城小調冠上“西廂調”就使它能夠區別於同時也在當地流傳所謂“眉戶”這樣同種類的曲子,其意圖也是在說明它不同於“眉戶”這樣鄉土味道的曲子。“西廂調”,從名稱上就能感覺到它並沒有像“張連賣布”、“王婆罵雞”這樣的鄉土氣,更有一種“紅袖添香好讀書”的書卷氣。“西廂”二字也只能說明其內容,後面卻又加上了“調”,似乎是音樂曲調的名稱,但縱觀中國傳統音樂的曲調,並沒有叫做“西廂調”的曲調名稱。眾所周知的是,只要說西廂,那一定是在說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而不會讓人想起某種曲調來。至於青城小調中在最初的創作中有沒有借鑑哪個《西廂》劇種中的曲調,從筆者粗淺的認識來看,更多地是借鑑了王實甫《西廂記》的詞句,而不是曲調。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在第四章中有詳細的敘述,這裡不再贅述。事實上,劉自重在整理這些曲子的時候也正是看到了張海潤所創作的曲子不同於當時也在流傳的“眉戶”之類的“小曲”,故當初命名為“西廂小調”,當地人也已經習慣於這種名稱。但是到了90年代,劉自重再拿出自己整理的“西廂曲子”的時候,可能也是隨著文化信息的廣泛交流,他自覺這種稱呼似有不妥,在留給後輩們的錄音及手稿中也有將“西廂調”改為“青城曲子”的遺願。
通常所說的曲子是指城鎮集市中廣泛用於填詞的民間常用曲調。一般來自經過長期流傳、選擇加工的民間歌曲。曲子的特點是來自民間,且有配樂形式是長短句,有廣泛的社會基礎;表現的內容廣泛豐富,有抒情寫景、有反映社會、表現婦女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事等。從套用範圍來看曲子有用於說唱的、有用於歌舞音樂表演等的各種形式。這裡所說的曲子,是指一種曲牌連綴的形式,在西北地區多是用曲牌連綴的形式來演唱故事,與板腔體的大戲更有明顯的區別。它是明清時期流傳的俗曲的延續。
小調更多是指一首曲調,是流傳在城鎮集市曲調委婉細膩的民歌,是相對於山歌、勞動號子而言的。這在學界也已經被廣泛接受了的概念。經過加工了的小調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也會逐漸被曲子吸收,成為曲子中的一首曲調或曲牌。小曲,現在學界的定義更多的是與小調聯繫在一起。小曲,就是小調的另一種叫法。雖然,小曲也曾經是多個曲調連綴的形式,比如,楊蔭瀏的《中國音樂史稿》中在論述明清時期的民間歌曲時就採用的是“小曲”,是把單個的曲調和多個曲調連綴都稱為“小曲”。《史稿》在敘述當中是把“民歌”和“小曲”分列開來的,“小曲”是不同於“民歌”的。傳統音樂理論發展到今天,對小調、小曲的概念已經比較清楚,那就是流傳在城鎮集市,是經過加工了的曲調,而且通常是一首曲調。至於曲子,基本上已經被確定為多種曲牌(或曲調)連綴的形式,有關曲子的發展在第二章第一節和第二節中有詳細敘述。 《青城小調》是蘭州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編纂的“青城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叢書”的專題之一。但是本書的內容並不是偏重於一般性的描述,而是作為一篇探討性質的論文,是我們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對當地音樂文化現象所作出的一些思考;也是我們在學習中國傳統音樂的基礎上,對甘肅地方民間音樂的個案研究。
因為青城小調的流傳範圍比較小,對這方面的文獻與研究都是停留在蒐集、整理層面上的,本書在青城小調蒐集整理的基礎上,是對甘肅地方傳統民間音樂中“曲子戲”更加地方化和區域化進行的梳理。“曲子戲”在甘肅民間極為普遍,這與甘肅古代就是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碰撞、交匯之地密不可分。青城小調也是在這樣一個文化背景下產生,但是青城小調有著更為鮮明特徵,即曲子的唱詞內容,與其他地方多是來源於民間生活的內容有所不同,青城小調似乎對才子佳人的故事更為偏愛。究其原因,這正是青城傳統文化和積澱於人心的文化心理的反映。音樂方面,雖然曲子都是曲牌連綴形式,但所選擇的曲牌也與其他曲子戲有所不同。
我們編寫本書的初衷是在總結各方面的材料的基礎上,概括出青城小調的特點,並祈願讀者能夠通過本書感受到青城小調的魅力。但是,這個意願也只是我們的主觀願望,至於事實上能否實現則是另一回事。因為,限於我們個人能力和個人見解的狹隘,可能並沒有準確的概括出所描述對象的實際,反映出對象的真正的文化本質,故有待於實踐的檢驗。
本書分為上下編。上編為青城小調的概述,分為四章。第一章,多元生成,主要描述青城的地理環境、地方歷史及人口變遷。目的是把音樂放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來理解。第二章,溯源尋流,大體梳理曲子的發展,是為了說明青城小調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繼承,中國民間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第三章,曲之構成,是從音樂方面來分析曲子的結構。第四章,薪火傳續,主要敘述對青城小調的創作、整理、傳承方面作出努力的參與者的生平及事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