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台

青原台

青原台又稱“鐘樓”,民間習慣叫“鐘鼓樓”。這座樓只懸掛大鐘,從來沒有安置大鼓。借鑑佛教的規矩,古城建置中,多有懸鐘的鐘樓,鼓則放置在城門的譙樓上,晨敲鐘,暮擊鼓,用於報時,因為鐘聲響亮悠遠,報時多以敲鐘為主,以擊鼓為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原台
  • 別稱:鐘樓,鐘鼓樓
  • 地點:江西省吉安沿江路與韶山路交界處
  • 地位:古城吉安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 時間明代宣德年間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修葺,

發展歷史

南宋初年吉州太守鄭作肅與尚書劉才邵曾在青原馴作詩唱和,後人把這些唱和詩刻在樓台四壁,還刻有陸游稱之為“天下詩僧第一”的吉州如壁和尚的游青原台詩:“王馬胸中是丘壑,小車決遣有餘樂,似言新廣青原台,不減滕王舊閣”。把青原台與滕王閣相提並論,可見青原台在當時何等雄偉瑰麗。
明代青原台改稱“鐘樓”(後稱“鐘鼓樓”無考),並在三樓中央懸掛宣德年間(1426—1435)所鑄的銅鐘一口,晨昏各敲一次,藉以報時。清同治年間知府何栻為抗拒太平軍,把銅鐘溶鑄為炮,改縣鐵鐘。同治間復修,仍額以古青原台,光緒二年邑人劉梅重修,民國十五年縣人康桂林再修。“古青原台”四字是當時吉安縣政府的一名叫歐陽青的吏員所書。“古青原台”石碑嵌在樓台東壁,解放後劃歸吉安市管轄。

主要景點

青原台: 青原台(即鐘鼓樓)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沿江路與韶山路交界處,白鷺洲公園內,是古城吉安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與白鷺洲的“風月樓”隔江相峙,系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8)由吉州太守各祁所建。在土台上建築三層樓台,每層樓有翹角重檐拾級而上,登臨跳賞,青原群峰,贛江白帆、吉安城郭,盡收眼底。
青原台青原台
當時建在離這裡不遠的道署坪,是一個高9尺、圍8尺,四周塊石壘砌,中間堆土夯實的土台。每年春秋兩季,在台上焚香燭,擺供品,官紳、市民三叩九拜,祭祀青原山山神,祈保合邑平安。紹興年間(1131—1162年),吉州知軍鄭作肅、尚書劉才邵崇尚儒雅,志趣相投,他們每次登台祭祀之餘,總要作詩唱和,讚美廬陵山川秀美,物產豐饒。後來,有鄉紳提議建樓閣,鄭知軍批准了鄉紳的請求,在台上加建三層樓閣,儲藏祭祀用品,知軍、尚書唱和的好詩句也刻在壁間、柱上,供邑人賞析。從此,古青原台除用於祭祀外,又成了文人墨客登臨吟誦的好去處。被大詩人陸游稱為“天下詩僧第一”的吉州釋如璧和尚,就吟唱了“似言新廣青原台,不減滕王舊江閣”的豪邁詩句,把青原台與滕王閣相媲美,可見當時這座樓台氣勢不凡。

修葺

青原台修葺、改建的次數較多,主要有這樣幾次: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年),建鐘樓是一種時尚,地方官吏便拆除原樓,改建三層圓形樓閣,第一次在三樓懸掛大銅鐘,早晚報時,名稱也改為“鐘樓”。雍正元年(1723年),知府王若鏊再修,在三樓安置石刻“魁星”、“文昌”畫像,“魁星”,是北斗七星第一星宿;“文昌”,是主文運科名的星宿。二樓壁間列8塊石碑,刻上宋至明代本郡鼎甲(狀元榜眼探花)、解會(解元會元)、理學、忠節、名臣的姓名,既昭示了古吉州的文明,也為後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因鐘樓離縣學太近,鐘聲影響學生聽課,知府李源順從民意,將鐘樓東移數十步,在現在這個位置上重建了一座兩層樓閣。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恢復三層方形樓閣格局,門上方仍懸“古青原台”匾額,底層東西長約16米,南北寬約15米,台基高約2米,從台基到樓頂,高近16米。我們眼前的古青原台,是2000年基本按古制修復的,高台之上,樓起三疊,檐牙飛翹,花窗含秀,與白鷺洲上的雲章閣、風月樓隔江對峙,構成古城一道古樸優雅的景觀。
一樓布置了《古城吉安》木刻城郭圖展,從中可以大致了解吉安城區的變遷。三樓懸掛大鐘。最初懸掛的是宣德年間鑄造的銅鐘。清鹹豐六年,為了抗擊太平天國軍隊的進攻,知府何木式將銅鐘熔化,改鑄了大炮。此後改懸鐵鐘。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邑人劉梅出資維修,再次懸掛銅鐘。“文革”中,銅鐘當“四舊”砸碎。現在的這口大鐘,是明代宣宗皇帝賜給本邑廣福寺的,2000年維修時移掛到這裡,也是宣德銅鐘,只是不必再敲響它報時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