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進步
青原區成立之初,只有河東經濟開發區的梅林工業小區,區內的慶江化工廠剛籌建即遇企業改制問題停建至今,仍未復工,只有零星幾家企業正常生產,園區工業極不發達。2001年,區委、區政符提出了“工業興區、工業強區”發展戰略,強勢推進工業園區建設,2002年元月開始開發建設青原(華能)工業區,並將富灘工業小區上劃至園區辦管理,同時擴大富灘工業園區規模,劃分為A、B兩個小區同時開發建設。2003年,受全國土地清理整頓和華能電廠二期項目開發的影響,限制了“一園三區”發展的構想及規劃,工業發展土地存量不足,已難以適應招商引資和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委、區政府決定開發建設新工業園。新工業區幾經選址,但因涉及吉安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調整,遲遲得不到有關部門的批准,直到2005年5月份,經多方協調,才獲準在河東經濟開發區原規劃新工業區,規劃面積6000畝,現已開發700畝,科教路、齊峰路正在組織施工。富灘工業園11萬伏變電站和日供水2000噸自來水廠已建成投入使用,華能工業園建成了10棟輕鋼標準廠房16000平方米,三個工業區累計硬化道路面積11萬平方米,平整土地15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1億元。
對3個工業區分別進行了功能定位,區域布局和產業布局,關閉了小造紙、地條鋼等污染企業10多家,園區管理進一步規範。截止2005年12月,工業區共落戶企業101家,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企業58家,5000萬元以上企業9家,億元以上企業1家,竣工投產工業企業69家,初步形成了醫藥、化工、食品、建材、機械電子等支柱產業,培植了年納稅超百萬元的工業企業3家,2005年園區企業納稅1000萬元,安置勞動力6500餘人。
新工業區 河東經濟開發區新工業區位於吉安市贛江東岸,與老城區隔江相望,2005年經國土資源部審核確定工業用地面積4平方公里,四至範圍為:北至京九鐵路(距鐵路80米),東至天玉鎮--青原山路,南至陳家片村,西至井岡山學院發展用地。2005年,完成了建設用地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整體環評。新工業區於2005年6月破土動工,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鋪開。發展方向和定位為: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引進高投放、高創匯、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企業和項目,全力擴充工業經濟總量;大力發展建材、食品、華工、電子、機械等五大支柱產業,建成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配套程度高、骨幹企業帶動作用明顯的工業投資核心區、招商引資聚集區,體制創新先行區、科技創新示範區、經濟發展增長區。落戶企業1家。
區域功能
富灘工業區
富灘工業區位於青原區東南面富灘鎮境內,距市中心22公里,緊鄰螺灘水電站,該工業區2000年由富灘鎮政府開發建設,2002年元月由區政府接管建設,成為青原區工業區的一部分。富灘工業園規劃面積5000畝,分A、B兩區(其中A區400畝,B區4600畝),已開發建設2200畝分。已完成“兩規劃、一環評”。11萬伏變電站、日供5000噸自來水水廠、污水處理池等配套設施已建成並投入使用。該園區定位為“生態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主要承接有色金屬冶煉以及醫藥化工產業。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已通過省專家會議評審,正在實施建設。其主要功能是承接沿海發達地區梯度轉移產業,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產業定位一類、二類、三類(按環保標準)產業截止2005年元月,基礎設施5000餘萬元,落戶企業40餘家。
青原工業區
青原工業小區位於
吉安市中心城區東南部,贛江東岸,與井岡山華能有限責任公司相鄰,區內主體公路“青東公路”穿境而過,距離
吉安火車站3.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可鑑。工業區規劃面積為140餘畝,基礎設施投入達1000餘萬元,已實現“五通三化一配套”,即:五通(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有線電視),三化(綠化、美化、亮化),一配套(園區物業管理配套,建有建築面積達4500平方米的園區物業中心大樓一棟,可供茫企業辦公、住宿、飲食等)。工業區內建有10棟輕鋼結構標準廠房,建築面積達16000平方米。工業區產業定位為一類、二類(按環保標準)產業,已落戶企業12家。
梅林工業區
梅林工業小區位於河東街道,依傍
105國道,緊造
吉安火車站,在
吉安市城區下游,規劃面積1730畝,基礎設施投入達5000萬元,已基本實現“三通一平”。梅林工業區始建於1996年初,屬吉安市中心城區規劃範圍,產業定位為一類、二類(按環保標準)產業。工業區已落房企業20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