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景點介紹,靈岩寺,屏霞嶂,天柱峰,展旗峰,小龍湫,靈岩飛渡,景區熱度指數,其他相關,
簡介
靈岩風景區是一個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內分“靈岩洞群”、“石城古樹群”、“石林奇觀”三個景區。總面積約為30平方公里。
靈岩風景區
靈岩洞群由卿雲、蓮華、涵虛、凌虛、瓊芝、萃靈等36個溶洞組成。《方輿勝覽》有記。洞體大者雄渾奇偉,小者玲瓏秀麗。洞內泉流澄清皎潔,水石相映成趣,石筍花、石柱、石幔琳琅滿目,千姿百態。有蓬來仙閣、金闕瑤池、雲谷游龍、天池荷香、龍門瀉玉等景觀數百處。更為稱絕的是洞群間保留有“岳飛游此”、“吳徽朱熹”、唐代大中十一年兼御史中丞盧潘和明代戴銑的摩崖石刻等唐代以來的遊人題墨2000多處。 石林奇景蔚為壯觀。千畝石林從小盆地中拔地而起,有的偉岸獨立、有的相抱偎倚、有的堆疊成群……。南宋紹興元年,岳飛領兵征討李成經此過浮梁時,曾立於山嶺上俯眺晨霧中的石林,觀後連聲叫絕,並生情用長矛在高壁刻下,“觀止“二個大字。靈岩風景區距景德鎮60公里,距黃山125公里,距廬山196公里,距三清山90公里,交通較為便利。
景點介紹
雁盪三絕(靈峰、靈岩、大龍湫),靈岩正當其中,人視為雁盪山的“明庭”。元代文學家李孝光云:“峭刻瑰麗,莫若靈峰;雄壯渾龐,莫若靈岩。”正道出了“二靈”審美風格上的區別。以靈岩古剎為中心,後有燦若雲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對峙,壁立千仞。因“渾龐”而生肅穆,人處其中,頓覺萬慮俱息。靈峰使人情思飛動,靈岩則使人心境沉靜。但人又怕沉靜太過,於是就有“靈岩飛渡”的準雜技表演。其實,靈岩也有許多奇巧的景點,如天窗洞、龍鼻水、龍湫、玉女峰、雙珠瀑等,只是都被藏掖到隱蔽處去了。人皆知藏拙,不知藏巧更須具一副手眼,靈岩知此中三昧,才成其為博大。
靈岩寺
位於靈岩風景區的中心,是雁盪十八古剎之一。四周群峰環列,雄壯渾龐;古木參天,環境幽絕。有人感嘆靈岩寺“左展旗,右天柱,後屏霞,數千仞,神工鬼斧,靈岩勝景嘆無雙。”因寺境山水靈秀,名聞京師,宋太宗特賜御書五十二卷。宋真宗賜額“靈岩禪寺”。
屏霞嶂
又名靈岩,進入南天門,迎面可見。嶂“高廣數百丈,壁立於霄,色五彩相間,如大錦屏。”明劉芳譽《屏霞嶂》詩:”摩天峭壁俯禪關,炫目丹砂好鑄顏。恍愧仙源迷路處,亂霞飛繞赤城山。”可謂寫出了它的容採風神。
天柱峰
位於靈岩寺右前方,高266米,色白體圓,立地擎天,氣勢磅礴。峰北側的摩崖“辟立千仞”和“天不塌,賴以柱其間,”寫得很傳神。宋王十朋的《天柱峰》詩:“女蝸石爛苦為修,四海鹹懷杞國憂。誰識山中真柱石,擎天功業勝伊周。”借景抒情,令人擊節讚嘆。
展旗峰
位於靈岩寺左前方,與天柱峰相對,高約260米,狀如大旗飄揚,氣勢壯闊。傳說此峰是遠古時代,黃帝征服蚩尤後,班師之際留下的大旗化成的。清袁枚有《展旗峰)詩記其事:“黃帝擒蚩尤,旌旗不復收。化為石步嶂,幅幅生清秋。”
小龍湫
小龍湫在靈岩寺右側後面的隱龍嶂底,四周懸崖峭壁,山岩色如珊瑚、瑪瑙。高高的崖縫中,一道水瀑,不緊不慢地飄灑而下,晶瑩剔透如珍珠般盈盈落下,楚楚動人。而離瀑下水潭二十多米處,又有石頭凸起,水瀑從懸崖飛落,觸石騰空結旋,然後流轉飛灑,姿態十分飄逸。無怪前人有“我來看不足,長嘯獨憑欄”的讚嘆!
靈岩飛渡
靈岩飛渡在天柱峰和展旗峰峰頂之間的鋼絲上展開,兩峰高達200米,間距亦200多米。藍天作幕布,鋼絲為舞台。一組雙人高空腳踏車出現在兩峰之間,一人騎車,一人表演。只見他一會來個猴子撈月,一會來個懸空跟斗,緊緊揪住觀眾的心。而拋繡球等互動活動,更是把飛渡表演推向高潮。 觀眾剛剛平靜心緒,伴著當地樂清民歌,峰頂出現一個小紅點,突然,這個紅點縱身向懸崖下一躍,以極快的速度落下,觀眾的心懸了起來。然後他站在峭壁邊,在呈90度直角的懸崖上停留跳躍,採集著什麼,就像電影中的蜘蛛俠一樣靈巧。然後,趁觀眾稍微鬆口氣時,他突然翻了個跟斗直落下來,嚇得觀眾一陣陣尖叫。只花了七八分鐘,表演者就從270多米的峰頂到了山下。
景區熱度指數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10.23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