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公殿戲樓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辛峰巷,辛峰巷位於虞山東麓,因進巷西望便能見到山上的辛峰亭而得名。小巷東起通江橋,西抵天寧寺巷,全長184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公殿戲樓
- 所屬年代:清代
靈公殿戲樓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辛峰巷,辛峰巷位於虞山東麓,因進巷西望便能見到山上的辛峰亭而得名。小巷東起通江橋,西抵天寧寺巷,全長184米。
靈公殿戲樓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辛峰巷,辛峰巷位於虞山東麓,因進巷西望便能見到山上的辛峰亭而得名。小巷東起通江橋,西抵天寧寺巷,全長184米。文物特徵靈公殿戲樓位於城區街道辛峰巷,始建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弘治間毀,正...
北塢金山寺及戲樓,屬區級文保單位,位於海淀區四季青鎮北塢村,原名普陀寺。明天順五年建,明清兩代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有殿三進,依次為靈官殿、正殿和娘娘殿。靈官殿原供有道教護法神靈官像和佛教護法神韋馱像。東跨院內有戲樓,始建光緒年間。坐北朝南,面闊三楹,雙卷式建築,前接戲台,台東西長兩丈...
上虞羅村楊太尉廟戲樓、寧波城隍廟戲台、紹興舜皇廟戲台、慶元西羊殿戲台、武進縣萬綏鎮東嶽行宮戲樓、高淳縣固城鄉祠山廟戲台、高淳縣滄溪鄉三元殿戲樓、長沙縣陶公廟戲樓、南嶽奎星閣戲樓、延慶縣西五里營村龍王廟戲樓、呼和浩特市郊區甲蘭板古戲台、浠水縣福主廟清代戲台、鹹豐城隍廟戲樓、自貢王爺廟戲樓、羅城鎮...
長春觀三清殿 安陽長春觀三清殿 安陽長春觀始建於唐,為道教道文化旅遊聖地。巍巍道觀,屹立千載,穿越了歷史的時空,長春觀優秀的道文化傳承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供人長久地敬仰和遊覽。安陽長春觀由東至西為山門、道觀戲樓、小廣場、玉泉聖水、靈官殿、財神殿、觀音殿、邱祖洞、玉皇殿以及兩側的三霄殿、三清殿等...
河南文昌殿 安陽長春觀始建於唐,為道教道文化旅遊聖地。巍巍道觀,屹立千載,穿越了歷史的時空,長春觀優秀的道文化傳承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供人長久地敬仰和遊覽。安陽長春觀由東至西為山門、道觀戲樓、小廣場、玉泉聖水、靈官殿、財神殿、觀音殿、邱祖洞、玉皇殿以及兩側的三霄殿、三清殿等建築群。觀內松柏成林...
據靈山殿現存的碑記記載:先人(距今422-376年)建廟時僅有三楹小屋,後經信徒歷年擴建和重建、重修。至清光緒二十三年時已有大小殿堂及配房共九十九間半,已具相當規模。第一次重修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19年),由同里鄉紳蔣冠芬等人組建成昌開基度地,始建大殿。其它屋則由山亭、從善兩位紳者合議重修戲樓,...
民國十四年農曆二月十九發生火災,大殿、後殿、戲樓、茶樓等百餘間房屋大部被毀。同年,募集資金,並賣廟田三百六十畝,歷時十年,陸續恢復了原貌。汶川地震中,二王廟曾一度損毀嚴重,廟門殘缺不全,地上是殘磚斷瓦,建築群內的多個大殿坍塌。震後不到50天,投資1.1億元的“災後文物重建1號工程”——二王廟...
三殿一院中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正前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遍綠蔭。清源宮正門下面是一石板鋪地的月台,石梯腳有一對石獅笑迎賓客,宮前垂帶式踏階梯40級拾級而上,石梯寬5.5米,斜長17米,梯階兩旁各有花台8座。山門為石質牌樓,其上有道教傳說浮雕...
朝陽寺原稱太神廟,位於延慶縣千家店鎮千家店村,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是一座典型的佛道合一的寺廟,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廟門前建有戲樓,戲樓的東南角是靈官殿,西邊是水奶奶廟。主體建築為三進院落,最前面的院落是鐘鼓樓和僧侶住所。第二進院落主要是娘娘殿,東西為閻王殿,東側院落內是五仙殿。第三進院落主殿...
三官殿中塑天官、地官、水官塑像,並配天聾、地啞站像。娘娘殿塑有雲霄、瓊霄、碧霄三清娘娘像,送子、催生、點豆娘娘像。西禪院塑有漢高黃爺及牛、馬王爺像。東禪院為道居。院內有教爐一座。山下建有戲樓。朝陽觀的建築比較普通和教為常見,由於地處秦州,方圓數里宗教建築星羅棋布,且有許多如麥積山、玉泉觀...
府隍廟址位於景家橋路北的原城關中心糧站。據有關記載,元代就有城隍廟建築。有頭門、正殿、退殿、兩廊廈二十餘楹,及抱廈、戲樓、十城隍殿、州縣 二十一屬城隍廳。殿宇多,占地面積大(約 15 畝)。門前矗立一對石座大鐵獅,背樹蟠龍鐵旗桿,上鑄朝天斗。同治五年建築被焚,僅存門外鐵獅子及旗桿。同治十年...
陝西西武當屬道家山場,山上廟宇據傳始建於春秋,初時為石磊壁牆茅庵小廟,歷經各朝修建,規模隨之擴大,明朝嘉靖年間香火旺盛,經清朝道光、鹹豐及民國時期數次修繕,由山門至峰頂形成了六台建築群,一台有玉皇、靈官殿、文昌殿、關公殿、子孫宮、藥王殿;二台有大佛殿、菩薩殿;三台有八仙樓、三官殿;四台...
主要是山下正殿、兩側廂房,正殿對面是九間樓和戲樓。上山至半道,有一座磚塔,為(劉道塔)劉袒師修築天梯的見證。對面是天梯,天梯是直通山頂的捷徑,天梯修築在懸崖峭壁上,半道為三清洞。上天梯過天橋、穿四大天王廟、經山神廟後直達頂峰。山頂是一座一進兩院。一院以四聖母殿為主,兩側有將軍殿及子孫宮,前有...
藍池廟的山門與戲樓一體,是清同治年間重建的重檐歇山式木結構樓宇。戲樓兩側各有一株古柏名叫“將軍柏”。藍池廟的前殿又名拜殿、靈官殿,殿內供奉著道教護法神王靈宮神像。正殿名岱嶽殿,供奉“東嶽大帝”。岱嶽殿又名東嶽殿,重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檐歇山頂,蓋筒瓦,正脊安放鴟吻等神獸,一層檐下有...
依次建有戲樓、禪殿、御碑亭、鐘鼓二樓、怡殿、東西配殿、大王殿、靈官殿;到後宮、東西宮、兩廡,其建築布局嚴密,結構嚴謹,裝飾華麗,工藝精湛,處處顯示出這一大型古建築群的皇家氣派,富麗堂皇而又莊重森嚴。建築形制保存較為完好,文化內涵豐富,是研究我國明清兩代文化、宗教、建築藝術、河工漕運歷史的一處不...
戲樓位於廟前100米處,今已毀。欞星門為木質,外附石柱、上橫石額,柱頂雕“阿婆羅”。牌樓是四柱三樓式,中間二柱正反兩面各刻楷書楹聯一副,下置抱鼓兩面,浮雕蟠螭忍冬,上部則是重檐瓦頂。從牌樓往北,便是座落在一條中軸線上的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 正面為山門馬殿,該殿為硬山式,面闊三間,進深三間...
山門3間,左右耳房共10間;戲樓5間,兩旁耳房共8間;大殿3間,兩側耳房共6間;大殿和戲台之間東西廂房共24間,代表古代宣揚孝道的“二十四孝”;大殿前有香爐1座。一樓分別設城隍殿、十王殿、三皇殿、元辰殿、龍王殿、祖師殿、福德殿、文昌殿、財神殿、靈官殿等道教核心殿堂。供奉北宋城隍孫覺及夫人、西王母、...
原天妃宮正殿左右有城隍廟、文昌閣、五路堂、三官司閣等建築,各具規模,構成一組建築群。殿左的道台公祠,塑有明代瀏河把總邵應魁像,以紀念其浚河有功,有德於民。壁間有文徵明撰書的碑記,為瀏河鎮第一石刻。“鎮海大關”上建戲樓,面對正殿,為無梁建築。相關記載 據史料記載: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從劉...
又名“三楚宮”,位於城關鎮支前路中段東側。始建於清初,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城南移建現址。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五年(1845)重修。坐西向東。由大殿、戲樓、廂房及牌坊組成。占地面積約9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10平方米。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1.28米,進深六間,通進深16.2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
此廟坐北朝南,分上下兩院,上院有主殿靈霄寶殿、配殿、獻殿及東西廂房。下院有戲樓,兩側有化妝樓、看樓,出山門108級台階,直對上黨南界。整個建築琉璃迭脊,雕樑畫棟,精巧恢宏,險峻壯觀。廟內建築風格融歷代遺風,雕刻風格各異,山水花草、蟲魚鳥獸、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天下都城隍”獨立山頭,氣勢宏偉,...
明清多有修繕,至雍正八年(1730年)知府張漢鼎等重修,廟宇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有戲樓、山門、一、二、三殿;1944年4月,遭日寇飛機猛烈轟炸,僅存山門和窯洞(翠雲洞)。現保持為為青磚廟院,緊湊幽靜。洛陽市營造上清宮森林公園。這裡鬱鬱蔥蔥,蒼翠若雲,“翠雲峰”更加秀美,“上清宮”更見顯赫。玄武門 ...
會館為一處庭院式的建築,主體建築如照壁、戲樓、牌樓、大殿等置於中軸線上,附屬建築位於東西兩側,建築之間以檐廊串聯,整座建築群整齊而精緻。大殿是會館最主要的建築,殿內供奉的是關公像。大殿巍峨氣派,最精彩的是殿檐下的裝飾木雕。木雕為鏤空透雕,雕刻題材有象徵吉祥如意各種瓜果、花鳥、動植物、山水、人物、...
殿內正中塑有關羽手拿《春秋》立像,像的上方一塊橫匾上書“威震華夏”,左右的對聯為: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殿內的牆壁上有、義釋曹孟德、單刀赴會、忠義千秋、溫酒斬華雄、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的繪畫。關岳行宮不對外售票,也不拒絕遊人的來訪。由西北側小門進入,依次是岳王廟、關帝廟和戲...
整組建築由山門、過樓、戲樓、南北夾樓、鐘鼓二樓、南北看樓、南北碑亭、三殿及春秋閣等部分組成,大小房屋160餘間。從山門到春秋閣三個院落逐漸增高,錯落有致,各單體建築互相連線布局緊湊。主要建築 山門 山門,又稱三門或牌樓,為四柱三間牌坊式門樓。面闊7米,進深1.7米,高10米。四根柱子的柱礎均為圓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