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維勒女伯爵》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年) ,這幅肖像是畫家65歲時所作,可以認為是他晚期趣味的優秀範例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松維勒女伯爵
- 創作者: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 創作年代:1845年
- 類別:畫布油畫
世界名畫,作品賞析,畫家簡介,畫家生平,
世界名畫
【畫作名稱】《霍松維勒女伯爵》
【創作者】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法國)
【創作年代】1845年
【類別】畫布油畫
【風格】新古典主義
【題材】肖像
【規格】131.8x92cm
【材質】 布 油彩
【現存藏處】紐約 弗里克收藏館藏
作品賞析
創作這幅畫時,他已成為一個一切優美和精緻事物的寵愛者。總的來說這幅肖像有些賣弄效果,但畫得確實很好,所以批評他的人也不再說什麼了。
畫中人物造型絕對的嚴謹準確,但由於這非凡的準確以致在表現手法上,線條變成了絕對壓倒一切的形式而失去了繪畫性,也失掉了它的活躍流暢氣韻。畫家可能已經感到這種繪畫性十分必要,以致他用鮮艷的色塊來彌補它的不足。作品完美地體現出安格爾對古希臘雕刻那種“靜穆的偉大”的美學追求。忠於客觀、竭力寫實、創造真實,安格爾都達到了。所以會有人說:“他的作品充滿了金屬般堅硬冰冷的繪畫性,卻又缺少繪畫作品必須的流暢與靈魂”。過多的顧及技術,無形之中就在作品與觀者之間築起了一道牆。
但是安格爾的作品,始終是賞心悅目的。在他的畫裡,沒有痛苦和分裂,只有美、靜謐與秩序。
畫家簡介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出生於蒙托邦,父親是裝飾雕刻家、皇家美術院院士,自幼受到家庭良好的藝術教育,6歲時進教會學校學習繪畫音樂,9歲時畫的素描頭像已顯示出超群的才能。爾後進入當地的繪畫雕刻學校學習,當他第一次見到老師給他們看拉斐爾《椅中聖母》臨摹作品時,激動得流下熱淚,這個印象決定了他的日後藝術追求和命運。 17歲的安格爾經格羅介紹入大衛(雅克·路易·大衛)畫室學習,由於成績優異使拿破崙免了他的兵役,19歲時升入美術學院。
1806年因獲得羅馬大獎而赴羅馬法蘭西學院學習,四年期滿後不願回法國,因為他的古典主義傾向作品在巴黎歷遭冷遇,因而繼續留在羅馬研究古代藝術遺蹟,成為義大利古典藝術的崇拜者。40歲的安格爾移居佛羅倫斯,四年後由於為故鄉畫了一幅《路易十三的誓言》而回到巴黎,意外地受到歡迎並被選入皇家美術院院士,可悲的是他的古典主義風格作品仍遭冷遇,無奈再度回到羅馬,他說:“巴黎對我有敵意,我決心離開這裡,尋求安寧,我爭取到了做羅馬學院院長的任命,去代替維爾涅。”
在1824年時安格爾在巴黎開辦了自己的學校,那些追求原始主義的年輕人都投向了他。追求直率而純潔的原始風格,把宗教畫當作心愛的體裁,對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感興趣,他認為使藝術健全的道路在於通過希臘人和拉斐爾·桑蒂(Raphael Santi,1483-1520)去研究自然,注重細節的刻畫,而主要是務求線條幹淨和造型平整,他強調純潔而淡漠的美,這是與達維特的藝術觀點相對立的。在對待古希臘的態度上,安格爾無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熱情, 此時安格爾是比達維特更純正的浪漫主義者。
安格爾是一個對自然崇拜得五體投地的多情者。安格爾在向希臘人和拉斐爾討教之前,先學習了自然。他曾斷言:“希臘人就是自然;拉斐爾之所以是拉斐爾,就是因為他比別人更了解自然。”不過,安格爾並不能完全放棄明暗的處理,他還使用很強的,鮮艷得過分而不真實的顏色,以彌補作品色彩的冷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安格爾的畫通常會有這樣的感覺:線條畫得太乾淨了。正是這種線條的乾淨把安格爾引向抽象,會使畫面毫無內容,但為了表現明暗和反射(使作品富有內容),他也會把線條打斷,使之帶有“繪畫性”,可是在這種有如金屬一般堅硬的“繪畫性”中,卻沒有一般“繪畫性”所必不可少的那種流暢和“靈魂”。如創作於1819年的“保羅與弗蘭西斯卡”(圖2)。當他的線條變得過於準確時,他就以細節來壓倒它,畫上一堆純屬低級的趣味的裝飾物。但當他模仿提香時,那簡直就是拉斐爾,這時的作品就成為珍貴的傑作。當他初訪羅馬之後,他又完善了自己的繪畫風格,越來越多的傑作出現了,他的藝術也到達了鼎盛期。
61歲的安格爾在羅馬的藝術活動取得成功,這次載譽回到巴黎,法國政府為了彌補過去對他的冷落,這次組織了有426人參加的盛大宴會,還受到法王的歡迎款待。68歲那年他獲得第二共和國美術委員稱號,且成為沙龍評審委員之一,掌握了美術評選大權,在美術界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70歲時榮任皇家美術學院院長,還獲得元老院參議員的稱號,故鄉贈給他黃金花冠,安格爾的晚年是在光榮和輝煌中度過的。
安格爾追求一種永恆的、純粹的美。對藝術形式進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認為最美的線條是曲線,最美的形體是帶圓弧形的形體。因為柔和圓弧線在人的心理視覺上不受任何阻力,故能引起舒適的快感。安格爾在女性裸體上找到了這種理想的典,所以大量描繪圓潤飽滿富有曲線美的女裸體。他常常描繪各種浴女或東方情調背景下的女人體,這些人體有著潤澤的肌膚,富於肉感的形體,帶有較濃厚的異國情調。例如《泉》、《大宮女》(1814),《土耳其浴室》(1863)等,在這些女性人體作品中寄予了他所有的古典理想美,他還認為“素描包含了色彩以外的一切”,曾說,“素描是真正的藝術,”他十分重視素描,較看輕色彩,在作品中著眼於線路和素描關係的悉心研究。他的油畫突出表現在有嚴謹的素描關係和形體結構,筆法細膩,畫面光潤潔淨,有令人驚嘆的優雅效果。
總之安格爾認真學習和繼承傳統的古典主義藝術,在素描、形體、線條等造型手段方面加以發展,成為古典主義藝術的集大成者。人們公認他的藝術是傳統古典藝術的結晶和員高成就。
安格爾最重視和強調的是歷史題材的繪畫,因為古典主義把題材分為幾等,其中歷史題材是最重要的一書,其次才是肖像、風景、16物和風俗畫等。不過安格爾在歷史題材方面的成就不大。他最擅長的還是肖像畫,他的肖像畫極其精緻細膩,刻畫深入、細節豐富,構圖嚴謹考究,人物的表情和性格的刻畫都相當富有吸引力,再加上他那精湛的油畫技藝,令其肖像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就連那些不贊同安格爾藝術觀點的人也不得不為他那嫻熟的技巧所吸引。
他的著名肖像畫有《貝爾登肖像》、《穆瓦特西埃夫人像》等。儘管安格爾非常崇拜並極力維護古典主義藝術原則,追求嚴謹的構圖,準確的造型,微妙的明暗變化,清晰的輪廓,精細的用筆等。但從他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到,其藝術實踐同他所一心追尋的古典藝術原則並不完全一致。例如他在《土耳其浴室》、《大宮女》等作品中表現出對異國風情的好奇心,對東方題材和中世紀傳奇故事的極大興趣。這實際上正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浪漫主義的情調。他的作品還常常帶有較多的個人色彩和不符合古典規範的誇張變形,如《大宮女》中拉長的脊背,可見安格爾所倡導的古典主義,由於時代的變通,已不可能同拉斐爾·桑西或普桑時代的古典藝術原則完全一致了。19世紀初的新古典主義不僅帶有這個時代的印跡,而且帶上了更多的藝術家個人風格的追求。
畫家生平
1780年8月29日 生於蒙托榜,他的父親約瑟夫·安格爾是蒙托榜皇家美術院院士,母親是皇宮假髮師的女兒。
1786年 安格爾被父親送入教會學校學習。
1791年 進入土魯斯學院學習美術。
1793-1796年 充當樂隊小提琴手。安格爾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在土魯斯劇院樂隊充當第二小提琴手。
1797年 安格爾來到巴黎,進入新古典主義大師達維特的畫室,成績突出。
1801年 以《阿伽門農的使者》一畫獲羅馬大獎。
1805年 他在巴黎結識了司法官里維耶一家,創作了《里維耶夫人像》。
1806年 赴羅馬法蘭西學院學習,自此一直在羅馬學習工作到1820年。
1806-1820年 在羅馬學習、創作和工作。
1824年 在法國展出《路易十三的誓願》,受到官方讚揚。同年,在巴黎開辦自己的學校。
1825年 被選為皇家美術院院士。
1835-1841年 擔任羅馬法蘭西學院院長。
1856年 象徵“清高絕俗和莊嚴肅穆的美”的最傑出的作品《泉》的誕生,標誌著安格爾藝術達到光輝的頂峰。
1863年 蒙托榜市贈予他黃金桂冠。
1867年1月14日 因肺炎卒於巴黎,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