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江蘇巡撫陶澍為紀念歸有光,奏請道光皇帝于歸氏故居安亭建造震川書院。書院與菩提寺相連。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震川書院停辦,翌年毛怡源等於原址創辦新學,改名震川學堂,初為國小,1905年改為中學,兼設師範,名為蘇松太道立震川中學,是嘉定、崑山兩縣最早的中學。1906年又改為國小。現址為上海市嘉定區安亭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震川書院
-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安亭中學內
書院舊址
震川書院由來
陶澍又想怎樣才能去繼承歸氏書香,同時又不辜負皇帝之恩托。於是想為震川先生在崑山建造一所書院,一想又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正在思緒繁紛,躊躇不定時,他手下的幕僚就向他稟報:“離崑山數十里,有個“安亭”,那裡有個人叫張鑒,大家都稱他張寶三,在菩提寺東建造了“歸公祠”。內供奉歸有光先生的畫像,並在那裡又創辦“會文所”,召集四方文人到那裡研究學習歸有光文章,並常吟詩作文。”陶澍一聽,為之一振。接著因赴松江閱兵之際,彎道過安亭,駐節“歸公祠”召見張寶三,對張寶三建“會文所”聚文人一事進行嘉獎,並準備在這裡擴建震川書院一事委託張寶三去辦理。張寶三聽了之後暗自高興,但表面謙虛地回答:“小人無能為力。”陶澍說:“別急,我令四縣資助。”話畢,留張鑒一同用餐,很歡樂。而與陶澍同來的官員,只能站旁相待,莫能與焉。然後陶澍急奏本道光帝。陶澍想,皇帝要我辦的事,我現在已辦妥了,不知皇帝滿意還是不滿意。道光帝看了奏本後,自然高興,很快恩準。一個普通書院由皇帝御批這在全國恐怕僅此一所,可見它的規格之高。
張鑒受命於巡撫之委託,全力以赴,親自繪畫安排,樓台亭閣,池石花木,假山池壙,莫不位置適宜,布局合理,令能工巧匠均吐舌為之不及者。從道光八年破土至道光十一年,歷時三年竣工。竣工之日,張鑒在書院內大擺筵宴,名公顯宦不遠千里而來,四方來觀者紛至沓來,來書院的路上行人、馬車被堵塞,小小安亭萬人空巷頓時擁擠,河道舟楫為塞。一時各地的墨客騷人奇才異能之士都集中到這裡,有的吟詩高歌,有的揮毫作畫,各獻其技,蕭管徹雲,笙歌達旦,此亦極人生之樂事。這樣的場面,不說本縣當時先後建的十一所書院所沒有,即使全國所有書院亦少見。由於這樣的創舉,使震川書院之名氣已響徹華夏大地。
書院竣工後,張寶三在書院的後院又建造私人住宅居住,便於日常照料書院。後又與官府小姐成婚,一時,衣冠雜沓,車騎喧鬧,居然世家矣。不久晉升兩江總督的陶澍,再以閱兵過安亭來書院,其對書院落成,見之甚喜,總算在皇上面前有個交待了。於是令張寶三以門生禮見,並帶他同去閱兵,巡視海疆。凡所到之處,各地官員,見有位青衣便帽的人站在陶澍背後,不知為何人也,亦只好致禮唯敬,不敢怠慢。當是時,張寶三的聲譽已聞於大江南北。
道光十四年,時任江蘇巡撫林則徐視察吳淞江時,順道來書院:“初一日,甲子,執,吳橘生觀察由上海來,嘉定令與震川書院各董事俱來迎,有國子生張鑒字吟樓者,自丙戌歲承建以至於今,始終不倦。余接見畢,即肩與登岸”(林則徐日記)可見張寶三之聲望矣!“嗚呼!以偏僻之鄉,一書院之立而能若是此。豈張力之所能及哉?其殆天機一動,人即隨之而轉移。因張而識吏,因吏而解獄,解獄而得金,而構屋會文,購屋會文而但公之賞識,與陶公之委任,輾轉相因,書院遂因而我立。(王德森《創建震川書院記》)”書院之成,確有諸多機遇,諸多巧合。如果缺之其一,就沒有今天的震川書院。這是張寶三之功矣。
據先人相傳:張寶三是個奇人,他識字不多,常雇用一書記,平時他講,書記錄,連信件來往也是這樣。但是根據他口授之文,都很得口,成理成章。與貴人游,即席飛花行令,古詩成語應對不窮。人亦翩翩無俗態,不知其未嘗讀書也,又豁達豪爽。當時崑山縣令王應奎,以清高剛直致稱,聞知張寶三的情況後,說他不過是個地方土豪。張寶三知道後,遂即赴崑山,拜見縣令王應奎,王應奎見了昂首仰視,不屑一顧。寶三見之如若未知,以言辯說。張寶三隻講了幾句話就打動了王應奎,即轉傾倒,再認真聽寶三談論,句句在理,令王應奎折服。離別時,王應奎親自以禮送出堂屋,並答應捐邑田七百畝,以投書院為膏火資。“人不奇王之前倨而後恭,而奇張之能使王轉思為歡樂。(王德森《創建震川書院記》)”時至民國十三年冬,齊盧軍閥混戰以後,書院殘破,此時寶三已離人世,據老人回憶:這時張宅已衰廢,破屋中居住的是寶三兒媳(陳文述孫女),別人都叫他二少奶奶。聞亦能詩作文,負楚行吟。婚姜憔悴,不勝今昔之感。原來他有個兒子號拜庚,在書院內以拓書院碑帖為生,已早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