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南京理工大學建設的慕課)

電路(南京理工大學建設的慕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路課程是南京理工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該課程於2017年08月14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課,授課教師為黃錦安、蔡小玲、陳勝垚、李竹、徐行健、孫建紅、金甌、沙濤、康明才、朱獻民。據2021年8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10學期。

電路課程共十五章,包括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含耦合電感電路、運算放大器、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路
  • 外文名:Electrical Circuit
  • 類別: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 授課平台:中國大學MOOC
  • 開課時間:2017年08月14日(首次)
  • 授課教師:黃錦安、蔡小玲、陳勝垚、李竹、徐行健、孫建紅、金甌、沙濤、康明才、朱獻民
  • 建設院校:南京理工大學
課程建設,課程性質,課程定位,適應專業,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課程特色,教學目標,學習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考核標準,教師簡介,

課程建設

1995年,電路課程團隊根據高等工業學校電路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以及根據南京理工大學的專業設定、課時偏少等實際情況,編寫出版《電路》教材。
2002年,電路課程團隊開始策劃、籌建電路課程網路資源輔助教學系統。
2003年暑期,電路課程團隊開始建設套用於電路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區域網路。
2010年,電路課程團隊針對網站結構和內容進行調整和豐富,增添雙語教學、線上測試、自動組卷、線上答疑等模組。
2019年1月8日,電路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課程性質

課程定位

電路課程是一門研究電網路的基本規律及其計算課程,通過對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二階電路等內容的學習,使學習者掌握電路的基本知識、電路分析、電工測量和誤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正確地使用常用電工測量儀表和儀器,具備科學思維和分析、解決工程實際電路問題的基本能力和素質,為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理論基礎。

適應專業

電路課程適合電子信息、電氣、自動化等專業學習。

課程簡介

電路課程共十五章,第一章至第五章分別介紹電路與電路模型、理想電壓源的串聯和並聯、網孔電流法、戴維南定理、運算放大器等知識點;第六章至第十章講述電路初始條件的計算、正弦交流電路中的電容元件、正弦穩態電路的相量圖、理想變壓器及其連線埠伏安關係、對稱三相電路星形聯接等內容;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介紹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基本割集矩陣、二連線埠網路的等效電路、非線性電阻、電路定律的運算形式等知識點。

課程大綱

第一章 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
1.1電流源
1.2受控源
1.3基爾霍夫定律
1.4電路與電路模型
1.5電流及參考方向
1.6電壓及參考方向
1.7功率和能量
1.8電阻元件
1.9獨立電源的分類及電壓源
第二章 簡單電阻電路分析
2.1等效變換的概念
2.2電阻的串聯、並聯和混聯
2.3電阻的Y-△等效變換
2.4理想電壓源的串聯和並聯
2.5理想電流源的並聯和串聯
2.6實際電源的等效變換
2.7含受控源電路的輸入電阻
2.8運用等效變換分析含受控源的電阻電路
第三章 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
3.1支路電流法
3.2一般電路的網孔電流法
3.3含理想電流源支路的網孔電流法
3.4含受控源電路的網孔電流法
3.5含理想電流源支路的迴路電流法
3.6一般電路的節點電壓法
3.7含理想電壓源支路的節點電壓法
3.8含受控源支路的節點電壓法
第四章 電路定理
4.1疊加定理
4.2替代定理
4.3戴維南定理
4.4一般方法求等效電阻
4.5利用戴維南定理分析含受控源的電路
4.6特勒根定理
4.7互易定理
4.8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第五章 運算放大器
5.1運算放大器基本概念
5.2運算放大器構成的比例器
第六章 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
6.1電容元件
6.2電感元件
6.3動態電路方程與一階電路
6.4電路初始條件的計算
6.5一階電路的零輸入回響-RC放電電路
6.6RC放電電路中的時間常數
6.7RL電路的放磁過程及一階電路零輸入回響
6.8RC充電電路
6.9RC充電電路中的時間常數
6.10RL電路的充磁過程
6.11一階電路的完全回響
6.12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6.13一階電路單位階躍回響
6.14一階電路的延時單位階躍回響
6.15一階電路的單位衝激回響
6.16二階電路零輸入回響
6.17一般二階電路分析
第七章 正弦電流電路基礎
7.1正弦量及其三要素
7.2同頻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7.3相量
7.4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7.5正弦交流電路中的電阻元件
7.6正弦交流電路中的電感元件
7.7正弦交流電路中的電容元件
第八章 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8.1阻抗及其求取
8.2導納及其求取
8.3正弦穩態電路的相量圖
8.4正弦穩態電路的復功率
8.5提高功率因數的功率因數及其提高
8.6RLC串聯電路的諧振
8.7RLC串聯電路的頻率特性
8.8GCL並聯電路的諧振及其特點
第九章 含耦合電感的電路
9.1一對耦合電感同時有電流流入時的伏安關係
9.2一對耦合電感的串聯
9.3一對耦合電感的並聯
9.4一對耦合電感的三端聯接及其去耦等效變換
9.5含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
9.6含空心變壓器電路的計算
9.7理想變壓器及其連線埠伏安關係
第十章 三相電路
10.1三相電源與對稱三相電源、三相電路的相序
10.2對稱星形聯接時線電壓與相電壓、線電流與相電流的關係
10.3對稱三角形聯接時線電壓與相電壓、線電流與相電流的關係
10.4對稱三相電路星形聯接時的計算
10.5對稱三相電路三角形聯接時的計算
10.6不對稱三相電路星形聯接時的計算
10.7不對稱三相電路的三角形聯結時計算
10.8三相電路的功率計算
10.9複雜三相電路的計算
第十一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11.1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基本概念
11.2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計算
11.3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計算
11.4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平均功率計算
第十二章 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
12.1網路的圖、子圖、連通圖
12.2關聯矩陣
12.3迴路矩陣
12.4基本割集矩陣
第十三章 二連線埠網路
13.1二連線埠網路
13.2Z參數及方程
13.3Y參數及方程
13.4H參數和方程
13.5T參數及方程
13.6二連線埠網路的等效電路
13.7具有端接二連線埠網路的輸入阻抗與輸出阻抗
13.8具有端接二連線埠網路的轉移函式
13.9二連線埠網路的特性阻抗
13.10二連線埠網路的級聯
第十四章 非線性電阻電路
14.1非線性電阻
14.2理想二極體
第十五章 運算法和網路函式
15.1常見函式的拉氏變換
15.2拉氏變換主要性質
15.3電路定律的運算形式
15.4網路函式
15.5網路函式的零點和極點分析
15.6網路函式與輸出回響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老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7年08月14日-2017年10月01日
黃錦安、蔡小玲、陳勝垚、李竹、徐行健、孫建紅、金甌、沙濤、康明才、朱獻民
3-5小時每周
1558
第2次開課
2017年10月20日-2018年01月12日
9115
第3次開課
2018年03月01日-2018年06月30日
黃錦安、蔡小玲、陳勝垚、李竹、徐行健、孫建紅、沙濤、康明才、朱獻民
11708
第4次開課
2018年09月10日-2019年02月28日
24441
第5次開課
2019年03月21日-2019年07月12日
5-8小時每周
29007
第6次開課
2019年08月19日-2020年01月10日
3-5小時每周
38593
第7次開課
2020年02月20日-2020年06月20日
黃錦安、蔡小玲、陳勝垚、李竹、徐行健、孫建紅、沙濤、朱獻民
24978
第8次開課
2020年09月01日-2021年01月31日
7448
第9次開課
2021年03月21日-2021年06月30日
4-6小時每周
5353
第10次開課
2021年08月23日-2021年12月31日
黃錦安、蔡小玲、陳勝垚、李竹、徐行健
3-5小時每周
待定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課程特色

在教學過程中要貫徹現代工程教育的理念,注重對知識點的綜合和分析方法的最佳化,培養學習者掌握電學實驗技能和基本創新能力。

教學目標

通過對電路課程的學習,使學習者達到以下目標:
1、掌握電路的基本知識、電路分析、電工測量和誤差分析等基本方法;
2、掌握直流線性電路、交流線性穩態電路、線性電路瞬態過程、二連線埠網路等分析方法;
3、正確地使用常用電工測量儀表和儀器;
4、具備科學思維和分析、解決工程實際電路問題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學習預備

預備知識

學習電路課程需要先學習高等數學中微積分、微分方程等知識點和大學物理中電磁學部分的內容。

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電路(第5版)》
邱關源
2006年
《簡明電路分析基礎(第3版)》
李翰蓀
2002年
《電路分析導論》
吳錫龍
1987年
《電路原理》
江緝光
1986年
《電路分析基本教程》
劉景夏、孫建紅
2005年
《電路基礎:學習指導與習題全解》
《電路基礎(第2版)》
吳大正、王松林、王玉華
2000年
《電路基礎》
范世貴
1993年
《電路基礎典型題解析及自測題》
張永瑞、王松林、李曉萍
2002年
(註:表格內容為部分學習資料名單,全部學習資料名單查看參考資料

考核標準

1、最終成績為60分以上,可以申請合格證書。
2、最終成績為80分以上,可以申請優秀證書。

教師簡介

黃錦安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教授,從事計算機輔助電路分析與設計等領域研究工作。
蔡小玲,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講師,承擔電路、電工學、電工電子綜合實驗等課程教學工作。
陳勝垚,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副教授,從事稀疏信號處理與壓縮採樣等領域研究工作。
李竹,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副教授,承擔電路、電工學等課程教學工作。
徐行健,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講師,承擔電路等課程教學工作。
孫建紅,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副教授,從事電路信號檢測與處理等領域研究工作。
金甌,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講師。
沙濤,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副教授,從事嵌入式系統設計及套用等領域研究工作。
康明才,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副教授。
朱獻民,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講師,承擔電路、電工學等課程教學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