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評書

電視評書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其題材多以表現歷史上的朝代更替、英雄征戰故事以及神話傳奇為主,故事性強、情節跌宕起伏,語言生動形象、喜劇色彩濃厚,深受人民民眾喜愛。 1985年,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以一部長篇評書《楊家將》登上電視螢屏,開電視評書藝術之先河,在社會和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此後,中央及地方電視台相繼開辦電視評書欄目,每年有數十部長篇評書在電視中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視評書
  • 題材:朝代更替、英雄征戰、神話傳奇
  • 特點:故事性強、情節跌宕起伏
  • 屬性:傳統的藝術形式
發展,特點,表現形式,典型的電視評書,田連元與電視評書,電視評書頻道,

發展

以說書者的說法:評書起源於東周時期,周莊公是評書的祖師爺。但這只是一個傳說。
唐代出現了一種曲藝藝術和評書的表演方式相似,這種曲藝形式稱為:“說話”。到宋代中興時期。最初是說評佛教典集。在中國古典文學認為,“說話”這種表演的形式對明清小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說話”發展到俗說後表演方式與“評書”是非常類似的。比如評書中的開場詩,說話稱為“押座文”。也有“且聽下回分解”一類用句。當然,這些都影響了明清的小說。
事實上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最初都是說話的話本。《三國演義》話本為《全相平話三國志》;《水滸傳》則為《醉翁談錄》。晚唐詩人李商隱有《驕兒》一詩寫到:“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說明當時喜歡說話這門曲藝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說書人又叫搏君人,目的是為了搏君一笑,最喜歡講述古代故事,百說不厭 研究“說話”,多數是從話本對明清的小說的影響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藝藝人寫過專門的資料。很多證據表明“說話”類似於“評書”。但兩者似乎沒有任何確實的傳承關係。
實際評書的創始人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說唱藝術的一部分,稱為“弦子書”,他的老師莫後光提到說話理論是:“夫演義雖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萬類,不與儒者異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繹之欲其安,進而止之欲其留,整而歸之欲其潔。非天下之精者,其孰與於斯矣!”。
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晚清光緒年間,評書傳入皇宮中,因皇宮唱歌多有不便,於是改說唱為“評說”,於是評書的藝術形式便固定下來。
民國是評書中興的時期,據記載:當時“撂地”說書人說《三國》,便萬人空巷,把街道圍得滿滿的。另外,評書與相聲也有很大的淵源。尤其是單口相聲和評書的“片子活”技巧幾乎相同。有些相聲的“段子”也來源於評書章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評書也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廣播和收音機的普及,給評書極大的生存空間。評書藝人又創作了許多新的段子,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槍聲》,文革結束,評書藝人又創作了不少段子,甚至也說幾段外國書,比如《珍珠港》(書名《太平洋大海戰》),還製作了Flash評書《白眉大俠》,但並不特別受書迷歡迎。
現在,幾乎每個廣播電台都有評書專欄,部分電台更有專門的評書或故事頻率。主要聽眾是老年人或計程車司機,評書仍很受聽眾的歡迎,其中原因除了本身評書喜聞樂見,還由於廣播的局限。但一些評書演員擔心評書會漸漸的消失,現在很難再看到年青的說書人了。由於電視的廣泛發展,出現了現如今的電視評書。

特點

電視評書追求的是既有原評書的表演特點,又要體現出與電視畫面語言相結合的特色,儘可能的調動電視藝術手段,以實補虛,把評書的虛擬、寫實、時空自由與鏡頭語言巧妙地結合起來。如:田連元在說到雙城火車站時,電視畫面中的田連元與雙城火車站同在;在說到林彪看望傷員時,他緊撲幾步單腿跪倒。這種大幅度的形體動作,在以前的評書舞台上是絕對沒有的。同樣,當他說到毛澤東看地圖時,臉朝里,背對鏡頭,這也是過去評書中絕對見不到的。還有,當田連元、單田芳說到日本鬼子投降了,全國人民都激動的時候,我們運用了轉台、搖臂和演員的運動調度,以類似的電視化手法來豐富演員表演,塑造人物,使評書所表現的內容得到更加直觀而強烈的渲染。這種嘗試不僅有利於演員的鏡頭前表演,也調動了電視機前觀眾的欣賞情趣,從視聽上加深了對人物和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表現形式

在場景的設定上,三方既相對獨立,又和諧統一。既有利於演員的分體表演,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寓意。整個背景是中國版圖中的東北部分———“雄雞”的頭部,左側是一個緩緩滾動的歷史車輪,右側為斷壁殘垣的城牆一角,每當演員說到一個特定的歷史場面時,運用電視獨有的靈活、動感的疊畫手段,適時地通過特技在畫面的一角插入珍貴的歷史人物與歷史畫面,使觀眾能一面欣賞演員表演,一面融入歷史的真實情境,多角度、多側面地獲得信息。用句時髦的話來說, 電視與評書互為條件,水乳交融,共同提升, 是電視與評書的“雙贏”,也是拓展電視評書的表現功能的一次新的探索與嘗試。

典型的電視評書

《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近幾年開辦的、以歷史文化講座為主的欄目。現在,《百家講壇》已成為央視名牌欄目,易中天、于丹等壇主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文化名人,根據他們的講稿出版的圖書更是暢銷。
由於《百家講壇》的許多壇主在講授時,借鑑了評書藝術的一些表現技巧,因此在媒體對《百家講壇》的一片讚揚聲中,時常有人流露出對評書前景的擔憂,似乎《百家講壇》大有取代評書的勢頭。
那么,為什麼會有人提出用《百家講壇》取代評書呢?我認為,一是壇主們注重表演,突出“講”的可看性;二是他們注重講故事的技巧,而這些恰恰都是評書受人喜愛的因素。
誠然,《百家講壇》在傳播歷史文化知識,提升大眾文化品位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百家講壇》和評書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評書是表演藝術,《百家講壇》則是歷史文化講座。

田連元與電視評書

田連元1941年出生於長春市,祖籍河北省鹽山縣,出身說書世家,祖父田錫貴是著名滄州木板藝人、父親田慶瑞先說東北大鼓,後改西河大鼓。童年的田連元隨父母浪跡江湖,1948年,定居天津鹹水沽,上學讀書時被“津師附小三分校”評為全校唯一的模範兒童。讀書五年,因父病,輟學從藝,沒有獲得一紙文憑。他靠借讀同學的課本,自學完成了初、高中、大學的文科課程,並在學藝之暇,遍讀名篇雜著開拓視野。在天津、濟南一帶開始演說長篇評書。 他是第一位將評書引入電視的表演藝術家,1985年他的評書聯播《楊家將》在遼寧電視台試播成功,從此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備受喜愛的幽默派評書名嘴。
近來,由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主講的電視評書<大話成語>,以及由此集合而成的《田連元大話成語》,在螢屏和圖書市場上很是火爆。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評書在廣播電台的火爆,面對各種娛樂形式的衝擊,評書這門藝術似乎離電視的距離越來越遠了,這讓曾經把評書引入電視的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感到很心痛。
1985年他錄製的長篇評書《楊家將》在全國各地電視台交換播出反響強烈,首開了長篇電視評書的先河,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的新年、春節晚會,擔任過“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的開播主持人和撰稿人。1991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小說連播研究會”評為“聽眾喜愛的優秀演播藝術家”。
評書講成語是個新課題
用評書的形式去講人們熟悉的成語,這在如今的書場上還不多見,田連元坦言對他來說是一個新課題。他說,中國成語的出處都有典籍記載,很嚴謹,但有時候讓人覺得似懂非懂。用評書來講就有必要還原成語來源當時的環境和場景。於是他翻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找到各成語的出處,將之還原到二十五史、<論語>、《左傳》裡面,發現每個成語都有具體的情景、前因後果,可以說,一個成語,就是一部小“評書”。
雖然把自己的這項工作形容為“螺螄殼裡做道場”,但是田連元卻樂在其中,在他看來這不但是一種全新的學習和創作,同時對於傳統文化的解讀和傳播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因為成語的出處絕大部分都是傳統的典籍,都是文言文,非常洗鍊,而評書形象生動,可以借用很多誇張比喻的修辭手法,這是用評書講成語非常有利的一面,也有利於大家更好地理解成語的意思。
電視評書並未終結
作為第一個將評書引進電視的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對於評書藝術的發展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但是電視評書的衰落卻是不爭的事實。對此田連元表示,和“文革”前相比,說評書的隊伍是縮小了,但從發展走向看,觀眾面卻是擴大了,自覺不自覺中,評書已經在悄悄改革了。在今天,評書的藝術特徵其實已經被其他很多藝術品種吸取,比如現在電視上有很多的故事會形式的節目,遼台王剛講故事、江西台的金飛講故事等等,很轟動,收視率很高。雖然它們不是評書,卻學習了評書的許多形式和內涵,其實這是評書藝術的向外延展。今天的電視評書是少見了,但是廣播書場卻多起來了,客群面沒有縮小,觀眾群沒有變小,影響卻擴大了。田連元表示,其實電視評書還有很大的可能性,只要有好的本子,講述者的素質和能力能夠承擔,就還能出彩,電視評書從來都沒有終結,好的評書需要功夫,需要年輪打磨,也需要積澱。
評書傳承任重道遠
如今,評書已經被國家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連元說,評書的出現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至今未衰,而且始終是緊跟著時代步伐前進的。他說過的《楊家將》這部書其實最早出現在北宋末年,後來經歷了各個朝代,逐漸演變豐富,才變成今天的面貌。雖然評書植根於民間,能深入民心,但是大家都知道,評書是曲藝中的弱勢項目,而曲藝又是文藝界的弱勢項目,因此評書陷入困境是很自然的事情,評書未來的發展任重道遠。但是田連元對於評書的執著和熱愛從來沒有降溫。他告訴記者,他目前正在遼寧科技大學藝術系代課,自己也帶弟子,幾個弟子也都有了作品,他在台灣還有個女弟子,在傳承方面他是不遺餘力的。
如今,郭德綱等人把相聲又請回了場館,而連麗如等人在北京也開了宣南書館,都非常火。田連元說,他都去過,每次去發現都是滿座,觀眾也是新觀眾,老年人並不多。他覺得評書肯定有回到書場的趨勢,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電視評書頻道

由單田芳播講的紅色廣播評書<賀龍傳奇>在北京文藝廣播首播,至今已經播了200集,正在錄製並播出後200集。昨日是賀龍元帥113周年誕辰,在舉辦的《賀龍傳奇》全國廣播座談會上,單田芳直言,紅色廣播電視評書工程是一個大工程,“光靠我一個,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他呼籲社會各界能夠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和合作,並希望有專門的電視評書頻道宣傳紅色經典。
雖然今年75歲,單田芳說起話來依然蒼勁有力,精神十足。由他播講的《賀龍傳奇》目前已經在全國52個電台播出,而播出的廣播頻率預計將達到800個。他說,“與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不同,紅色經典得實事求是,講得越實際,觀眾越買賬。但這樣又容易講得枯燥,所以有一定難度”。不過,收聽率給單田芳投了肯定票:在北京播出時,市場份額高達26.8%,也就是同時段聽廣播的十個人中有近三人在聽《賀龍傳奇》。
雖然首戰告捷,單田芳卻心裡並不平靜,廣播評書《賀龍傳奇》餘下的200集正在錄製中,100集同名電視評書也正在籌備中。他告訴記者,“紅色廣播電視評書工程包括28個開國元勛、九大元帥,還有幾位大將等,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多錄一些。”據紅色廣播電視評書工程主辦方介紹,這一工程大約需要總投資5600萬元。單田芳在座談會上呼籲,“希望有識之士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經費難題,沒有錢,這盤棋走不活。”此外,他還表示,光有了作品還不行,“我希望央視或其他電視台能開一個電視評書頻道,用來宣傳紅色經典。現在電視節目豐富多彩,唯獨沒有評書,主要原因是節目不行,沒人投廣告。但有了好節目,也需要有頻道才行,不然光有貨也賣不出去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