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況
1884年
德國科學家P.G.尼普科用光電池和螺盤旋轉掃描器,實現了把圖像的序列光點轉變為
電脈衝的最原始的電視傳輸和顯示,即機械式電視。1929年
美國V.K.茲沃雷金在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學會展示了第一個實驗的全電子電視系統。1930年P.J.范恩發明的電子掃描系統和
美國無線電公司電子束顯像管的改進,使電視機進入現代電子階段。1936年和1939年,
英國和美國先後開始了黑白電視廣播。從此,黑白電視機開始批量生產。
1954年美國採用NTSC制正式開始彩色電視廣播。
聯邦德國、
法國相繼於1963年、1966年分別確定了兼容的PAL和SECAM
彩色電視制式。全世界普遍採用以上3種制式進行彩色電視廣播。
中國1958年開始黑白電視廣播,
天津無線電廠於同年製造成功第一台電子管式黑白電視機。1971年試製成功第一台彩色電視機。1972年,中國決定採用PAL彩色電視制式廣播並試製成功彩色電視發射機。1986年
杭州電視機廠製成第一台微型電視機。1987年
北京電視機廠和東風電視機廠同時製成立體、普通畫面兩用彩色電視機。1988年第一面組合屏電視牆面世。1986年中國黑白電視機產量為969.66萬台,彩色電視機產量為401.31萬台。
分類
電視機的分類方法很多。依顯示圖像的顏色,分為黑白電視機和
彩色電視機;依
信號處理方式,分為模擬電視機和數位電視機;依顯示器件,分為顯像管電視機和固體顯示(液晶顯示、
電漿顯示)電視機;依電路器件,分為電子管電視機、電晶體電視機、積體電路電視機;依接收聲道,分為單聲道電視機、立體聲電視機等。此外,還有立體電視機、
多畫面電視機、多功能電視機等。
原理和結構
家庭中用的電視機主要是黑白電視機和彩色電視機。黑白電視機用來接收電視台播送的黑白電視節目,也可以用來接收兼容制彩色電視節目,但只能重現黑白圖像和伴音。它主要由高頻頭、
圖像通道、伴音通道和掃描部分組成。
黑白電視機
黑白電視機收到電視台傳送的圖像信號後,將其放大和檢波再加到顯像管上,並對電子射束所引起光點的亮度進行調製。當電視機的掃描系統受電視同步信號的控制進行同步工作時,電子射束就能按照電視台發射信號的順序和速度在螢光屏上進行掃描,這樣便使黑白圖像能重顯在顯像管的螢光屏上。伴音信號則從圖像通道中分離出來,經伴音中放、鑒頻和音頻放大,推動揚聲器發出聲音。
彩色電視機
彩色電視機接收電視台播送的彩色電視節目時,能重現出彩色圖像和
伴音;而當它接收黑白電視台播送的節目時,重現出的是黑白圖像和伴音。
彩色電視機可分通道、解碼、顯示三大部分。
①通道部分:包括高頻頭、圖像通道和伴音通道,這部分的工作原理與黑白電視機基本相同。
②解碼部分:彩色解碼器將圖像通道輸出的彩色全電視信號分解為亮度信號(即黑白視頻信號,它單獨加到顯像管上可重現黑白圖像)和色度信號。色度信號經過色度通道解出R-Y和B-Y兩個色差信號,再與亮度信號一起經解碼
矩陣電路還原為紅(R)、綠(G)、藍(B)三基色圖像信號。
③顯示部分:包括視頻放大末級(簡稱視放末級)、掃描電路、枕形校正電路(簡稱枕校電路)和會聚電路。三基色圖像信號經視頻放大末級放大後,加到彩色顯像管上,對三個電子射束所引起的三色光點的亮度進行調製。在掃描電路的作用下,它們按照與發射機相同的順序和速度在螢光屏上進行掃描。當三個電子射束在會聚電路的作用下,在任一掃描點上均能重合在一起時,在彩色螢光屏上便重現出彩色圖像。
發展趨勢
電視機的主要發展趨勢是集成化、數位化、多功能化。
集成化
彩色電視機的集成化已經歷了3代。第一代積體電路彩色電視機由7~10塊集成塊組成,每塊約有100個元件。第二代積體電路彩色電視機包括4~5塊集成塊,每塊約有300個元件。第三代積體電路彩色電視機僅用兩塊積體電路塊,每塊集成的元件數約600~1000個。
數位化
數位電視機經歷了10年的研製過程,終於在1983年問世,它不僅圖像質量好,清晰度高,無閃爍,而且便於進入社會信息網,
日本已有小批量生產。
多功能化
多功能化打破了電視機僅收看
電視節目的傳統觀念,現時的多功能電視機還可接收文字廣播,也可成為可視數據系統的終端。
高清晰度
1988年通過衛星廣播的
高清晰度電視,是電視技術的一次重大變革,它把清晰度提高到1125行,由此而出現的高清晰度電視機是一種全新制式的電視機,預計將在21世紀普及。
未來發展趨勢
LED電視是電視的未來發展趨勢,嚴格意義上的LED電視是指完全採用LED(發光二極體)做為顯像器件的電視機,一般用於低精度顯示或戶外大螢幕。中國大陸地區家電行業中通常所指的LED電視嚴格的名稱是“LED背光源液晶電視”,是指以LED做為背光源的液晶電視,仍是LCD的一種。它用LED光源替代了傳統的螢光燈管,畫面更優質,理論壽命更長,製作工藝更環保,並且能使液晶顯示面板更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