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精神分析學

電影精神分析學

運用精神分析學原理解釋電影現象的西方現代電影理論。20世紀20年代中期,法國先鋒派電影導演和理論家路易·德呂克、傑爾曼·杜拉克等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弗洛伊德關於創作的源泉來自“伊德”層次(即無意識層次)的精神分析學觀念,論證了電影的特性在於情感的自我表現形式,在於把受到現實壓抑的欲望轉為幻想中的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影精神分析學
  • 外文名:Film psychoanalysis
  • 類別:學科
  • 用途:解釋電影現象
電影精神分析學,主要觀念,理論,發展,

電影精神分析學

杜拉克的影片《貝殼和僧侶》、路易斯·布努艾爾的超現實主義影片《一條安達魯狗》(1929)等則把弗洛伊德所說的夢的象徵意義直接轉現為銀幕的形象。60年代末期,法國心理學家雅克·拉康力求以結構主義語言學為依據,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納入“科學軌道”,引起歐洲大陸思想界的廣泛重視。拉康提出的重要心理學概念成為西方現代電影理論中研究電影系統的立論依據。

主要觀念

電影精神分析學研究的範疇涉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四個主要觀念。1?人格本質。人的心理活動包括三個層次:本我(或譯“伊德”,即無意識的本能衝動)、自我(即有意識的個性)和超我(即良知)。這三者的關係為:本能衝動引起的內驅力,受到自我和超我的壓抑和“審查”,於是以“轉移”的形式表現為夢或神經症。2?無意識領域。人類大部分的精神活動是無意識的,只有無意識的活動才是真正的精神活動。3?夢的運作。4?性慾說。精神活動的主要能源是“性生命力”,即“力比多”,人類的社會活動和藝術創造的原動力即是表現性生命力的性慾。1975年5月,法國綜合性理論刊物《通訊》第23期以“電影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發表一系列文章,標誌電影結構主義符號學和精神分析學相結合的濫觴。克利斯蒂安·麥茨的《想像的能指》(1977)一書以弗洛伊德和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原理和模式為依據,結合電影符號學,全面解釋了電影機制、主體觀看過程和主體創作過程的心理學,是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的代表作。

理論

電影精神分析學的理論研究涉及電影的三個方面。1:研究“電影文本中的慾念”,即研究影片人物的無意識活動和性心理。如雷蒙·貝盧爾的《象徵的固結》細緻分析了希區柯克的影片《西北偏北》,認為影片是俄狄浦斯情結的再現。2:研究無意識在電影創作和欣賞過程中的作用,即“文本的慾念”。如蒂耶爾·孔采爾的《電影的運作》對影片《危險的遊戲》的分析,斯蒂文·希思對影片《邪惡的接觸》的分析,穆爾維的論文《視覺快感和敘事電影》等。3:研究“電影媒體的文化功能”,如讓—路易·博德里的《電影基本機器的意識形態效果》和麥茨的《想像的能指》。《想像的能指》提出,電影的實質在於滿足“觀淫癖”,觀眾與銀幕形象的認同產生於“自戀情結”,“影片結構間接反映無意識欲望的結構”,“無意識”在構成情節、形成節奏和色彩時具有一定作用,符號學中的“隱喻”和“換喻”與精神活動中的“移換”和“濃聚”相對應。

發展

70年代以來,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在西方產生了重要影響。法國理論家路易·阿爾都塞和評論家讓—路易·博德里提倡的把精神分析學與意識形態理論結合起來的意識形態電影理論,英國電影研究家勞拉·穆爾維把精神分析學、符號學和女權主義結合起來的女權主義電影理論,都是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的新形態。(參見“意識形態電影批評”、“女權主義電影批評”)電影精神分析學沿襲了弗洛伊德的非理性主義在世界觀和方法論方面的失誤,產生了理論體系上的嚴重缺陷,尤其因為排斥人類精神活動的社會性因素和外部世界的客觀條件對人格與心理的影響,導致了片面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