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是德國電影理論家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編著的藝術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60年。

克拉考爾在該書中建立了一個完整而嚴密的電影理論體系,他從“電影是物質現實的還原”這一基礎命題出發,闡明電影的全部功能是記錄和揭示人們周圍的世界,而不是講述虛構的故事。他的結論是:只有拿著攝影機到現實生活中去發現和拍攝那些有典型性的偶然世界,才能拍出符合電影本性的影片。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被譽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電影美學專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 外文名:Nature of Film——The Redem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 作者: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
  • 類別:藝術學
  • 首版時間:1960年
  • 字數:345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分為五個部分,即:導論、一般特徵、範圍和元素、構成、尾聲。導論部分從電影照相本性出發提出了全書的基本美學原則;第二部分論述了電影的基本功能和表現對象,規定了電影的基本特性;第三部分論述了電影的歷史和幻想、演員對話方向和音樂等元素的處理問題和觀眾的心理狀態;第四部分涉及實驗電影、紀錄電影、改編和理想中的電影題材、電影結構;第三、四部分還樹立了電影化的標準;尾聲從哲學、社會學的高度總結了作者的美學探索,論述了電影的作用和意義。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論述了電影的三個特性:電影演員不同於舞台演員的技能和職能;電影音樂的美學職能、電影和小說的異同、電影觀眾在故事片和非故事片兩大片種中的重點審美心理特徵;從多方面進一步論證了電影的照相本性和電影的藝術功能。

作品目錄

導論
6.略論演員
Ⅲ、構成
13.穿插:電影和小說
1.照相
技能
10.實驗影片
相同之處
歷史概述
本色第一
導論:兩大片種
跟電影一樣,小說也力求完整地表現生活
早期的觀點和傾向
隨意性
來源
跟電影一樣,小說希望表現人生之無涯
現代的觀點和傾向
外形
先鋒運動
不同之處
系統的研究
職能
先鋒派的示範性質
形式特徵
基本的美學原則
物象之一
先鋒派意圖
兩個世界
照相的方法
類型
成了問題的故事
關於改編小說的問題
近親性
非職業演員
電影語言
電影化程度上的不同
魅力
好萊塢明星
物質現實
小說的內容
是不是藝術的問題
職業演員
“最不現實主義的藝術”
電影化的改編
Ⅰ、一般特徵
7.對話和聲音
先鋒派傾向
非電影化的改編
2.基本概念
導論
《休息節目》
14.找到的故事和插曲
手段的特性
早期的疑慮
強調節奏
找到的故事
兩個主要傾向
基本要求
強調內容
定義
盧米埃爾和梅里愛
對話
結論
類型
現實主義的傾向
說白的作用
11.紀實影片
插曲
造型的傾向
配音的方式
導論
定義
兩個傾向之間的衝突
四種配音方法
樣式
類型
電影的方法
已有的各種理論
特點
結構
是不是藝術的問題
一個新的見解
研究的範圍
一個鑲邊的手法
3.物質現實的再現
以語言為主體將導致成問題的配音方法
藝術作品紀錄片
15.內容問題
紀錄的功能
畫面的優勢有利於電影化的配音方法
增強立體的自然感
內容的三個方面
運動
純粹的聲音
實驗的傾向
非電影的內容
靜物
關於聲音的本性
紀錄的傾向
概念上的推理
揭示的功能
依靠象徵意義
紀錄片
悲劇性的東西
在正常條件下看不見的東西
作用
關心物質現實
題外話:非悲劇性的結尾
觸目驚心的現象
配音的方式
漠視物質現實
電影的內容
現實的特殊形式
8.音樂
故事再度出現
材料
4.固有的近親性
心理的職能
12.舞台化的故事
主題
未經搬演的事物
最早的時期
導論
尾聲
偶然的事物
音樂、形象和觀眾
內容和形式
16.我們時代的電影
無窮無盡
美學的職能
一種非電影的故事形式
內心生活第一?
連續二十四小時
解說的音樂
源流
思想狀況
幾條道路
實際的音樂
特點
“古代信仰的廢墟”
含義模糊的事物
音樂作為影片的核心
強調人與人的相互影響
回顧
心理—物理的對應
9.觀眾
複雜的單元
穿過無人地帶的公路
基本剪輯原則
效果
可以分離的含義
挑戰
“生活流”
對感官的影響
一個有目的的整體
經驗及其材料
再談街道
自覺意識的削弱
適應的努力
“落日的餘輝”
舞台演出穿插
題外話:宣傳和電影
“最奇妙的東西”
可以抓住的現實
Ⅱ、範圍和元素
夢境
兩種可能情況
物質現實作為電影的領域
5.歷史和幻想
滿足
結論
物質現實的復原
歷史
電影和電視
無法解脫的困境
別具特色的藝術
困難
渴望接觸生活
格里菲斯的妙策:聽其自然
日常生活的瞬間
妥協
“生活的原貌”的概念

物質的證據
幻想
電影——“亮閃閃的生活之輪”

由基礎到上層
分析的方案
孩子般的全能狀態

“人類大家庭”
以舞台劇的方式再現的幻想
黃粱夢醒

參考書目
通過電影的手法來再現的幻想


片名索引
通過物質現實來再現的幻想


創作背景

1930年後,克拉考爾負責柏林《法蘭克福報》在柏林的工作,他針對國內政治及社會演變發表的分析和預測言辭尖銳,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在報社內外都招來不滿。1933年,“國會縱火案”後, 克拉考爾被“派往”巴黎,而後,報社與其解約。克拉考爾在法國面臨著較大的生存危機,阿多諾幫他聯繫雜誌,之後他寫作了《民眾與宣傳》,馬克斯·霍克海姆促使他向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申請研究項目,而後又向美國申請移民。克拉考爾在馬賽期間獲得了去往美國的移民簽證,但是又必須取道佛朗哥占據的西班牙到里斯本再去往美國。他在馬賽期間獲悉同樣處境中的本雅明自殺的訊息,在這種絕望的處境下,克拉考爾寫作完成了《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的草稿。1941年,克拉考爾到達美國。他獲得洛克菲勒基金和古根海姆基金的支持,寫作德國電影史,先後完成了《宣傳和納粹戰爭片》《從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國電影心理史》以及《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當克拉考爾寫作《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時,他已經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實用社會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了。

作品思想

該書的基本論點是:電影按其本質來說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照相手段一樣,跟人們的周圍世界有一種顯而易見的近親性。當影片紀錄和揭示物質現實時,它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影片。全書從各個方面闡明了電影的照相本性及其藝術功能。克拉考爾認為,電影具有和照相相同的四種近親性,它傾向於表現未經改動的事物,偶然隨意的事物、無窮無盡的外部存在以及含糊不清的東西。電影和照相的不同之處是它可以記錄生活的連續性或“生活流”的近親性。因此,電影的本性使它特別熱衷於記錄那些易於消逝的具體生活——倏忽猶如朝露的生活現象、街上的人群、不自覺的手勢,以及它倏忽無常的印象。它傾向於揭示在正常條件下看不見的東西,觸目驚心的現象,以再現人物眼中帶有主觀色彩的現實,來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情緒,幫助人們認識組成情節的一切情感和理智活動的外部根源,引導人們深入物質世界。克拉考爾認為,電影的功能只是紀錄和揭示,因此他提出“電影化”的概念,並將之概括地表述為“物質現實的復原”。他斷言,傳統的藝術概念並不能適用於真正電影化的影片,因為傳統的藝術是從思想意念出發來消化物質現實材料,維度電影是從對物質現實的如實反映開始,最後走向某個問題或信念。因此,如果電影是一門藝術,那么它便是一門不同於尋常的藝術,是惟一能保持其素材的完整性的藝術。
關於電影題材的問題,克拉考爾認為,由於歷史的往事必須通過各種完全不同於當前生活的服裝和背景才能再現出來,而幻想又處於物質存在的領域之外,所以,這兩種題材很容易違反電影的方法。克服困難的辦法是:對於歷史題材,或者利用攝影美拋開歷史,使情節在一個既不是過去,又不是現在的場景里展開,或者拘守在一定的限度內,利用被再現的時代的畫畫材料,完全沉浸在那個時代里,以求得高度的真實。對於幻想題材的影片,它的電影化,取決於作品中幻想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只有當幻想產生並且自始自終從屬於以物質現實為內容的劇情,它才可能是電影化的。
關於表演,克拉考爾認為,演員不應該表演,而應該像一個真實生活中的人那樣,只不過在其行為過程中被攝影機抓住了而已。他必須具有生活的那種隨意性,那種模糊或飄忽不定的性質,他只是攝影機所面對的物質現實中的一個元素,而不是中心。此外,為防止具有論證說理的對話喧賓奪主地威脅著畫面,還必須抑制對話,把它降到次要地位,或把重點轉移到它的純粹的物質性上,作為物質現象的聲音是不會削弱畫面的效果的,它和畫面一起組成完整的物質現象。至於音樂,則不應該成為觀眾注意的中心,而只能是影片中的一個組成元素。
克拉考爾著重論述了電影的構成。他反對一切經過藝術家設計、有明確思想意圖、在情節結構上有頭有尾的影片。甚至純視聽形式的實驗影片也在被排斥之列。因為,實驗電影的製作者,或是偏愛構成節奏的抽象物,或是注重內心世界的超現實主義的表現,他們都一心想把電影跟未經加工的自然隔離開,他們把電影從故事情節的桎梏下解放出來之後,又把它置於傳統藝術的統治之下。他們廢除了故事的原則,只是為了樹立藝術的原則,也許這次革命中藝術得到了好處,電影則一無所得。至於脫胎於舞台劇的故事,則內外強烈的造型傾向,顯而易見地是損害和違背電影的方法的。小說在力求完整地表現生活,探索人生的無限性方面和電影有共同之處,但由於它側重於表現一種精神的連續,而往往導致電影改編小說的生硬和非電影化傾向,因為電影致力於表現物質的連續。
在克拉考爾看來,最適合電影的是“找到的故事”和“插曲”。所謂“找到的故事”有3個特徵:①它是被發現的,而不是被構想出來的;②它是自然素材的一個重要潛在元素,它很少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獨立自在的整體;③它可能再現出人們周圍世界中一些典型的偶然事件。所謂“插曲”,它的特點是,通過攝影機的揭示而從生活流中突現出來,繼而又消失在生活流中。“插曲”和“找到的故事”的不同之處是:①可以是設計的;②不一定具有典型意義,而應該是鬆散的、開放的,並滲透於作為它的來源的生活流中。如果它一旦獨立於生活流之外,便退化為十足的舞台情節。
克拉考爾還闡發了電影的時代意義,他認為,人們正處在“古代信仰的廢墟”之上,為填塞現代人內心的空虛,或為了獲取對世界的重新認識,有的人高舉科學、理性的大旗,有的人則乞靈於建立更高級的新宗教、新權威,這是反動的。科學是進步的源頭,但它也使人們染上了抽象化的思維病症,使現代人遠離生動、具體的現實,感覺遲鈍,情感枯萎,不去注意形象,過問含義,而限於孤獨和空虛。所以,科學不能幫助人們全面地、具體地經驗這個世界,而電影卻能有效地幫助人們通過攝影機從這個世界取得經驗。電影從物質材料著手,從“下”而“上”地引導人們走向某個問題或信念,它比繪畫、戲劇、文學更擅長於恢復物質現實的原貌,使人們從冬眠狀態中,從虛假的不存在的狀態中徹底恢復活力。

作品影響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是電影本體論的重要代表作,與巴贊的《電影是什麼》共同建構起電影寫實主義的主要理論。

出版信息

首版信息
1960年,《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文譯本
書名
ISBN
譯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8061.1536
邵牧君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1年10月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7-5343-7359-X
邵牧君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

作者簡介

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1889—1966),德國批評家、社會學家和電影理論家,生於法蘭克福,卒於美國紐約。他早年當過報刊編輯,1933年因遭納粹迫害流亡國外,開始藝術史的研究,1941年定居美國,進行電影史和電影理論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雇員們》《大眾裝飾》《宣傳和納粹戰爭片》《從卡里加里到希特勒》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