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建立電子設備的伺服傳動系統設計方法、性能分析、測試驗證為出發點,從系統架構、組成元件、穩態與動態設計及性能分析、結構設計方法等方面,分別圍繞機電伺服傳動系統、電液伺服傳動系統兩條主線展開系統論述。在此基礎上,闡述伺服傳動系統的仿真技術和測試驗證技術,後針對機電伺服傳動系統和電液伺服傳動系統分別給出典型案例。 本書適合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科技人員作為技術參考,還可供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作為教材使用。
作者簡介
胡長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首席專家。中國電子學會會員、電子機械工程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中國電科“智慧型製造與機器人”專家組副組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南京市軟體協會副理事長,東南大學特聘教授。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電子設備伺服傳動系統的基本概念 (1)
1.1.1 典型電子設備 (1)
1.1.2 伺服傳動系統 (1)
1.2 電子設備伺服傳動系統的分類與特點 (4)
1.2.1 按機構形式分類 (4)
1.2.2 按控制方式分類 (4)
1.2.3 按系統功能分類 (5)
1.2.4 按傳動介質分類 (5)
1.3 電子設備伺服傳動技術的發展與趨勢 (6)
1.3.1 發展歷程 (6)
1.3.2 未來趨勢 (7)
第2章 機電伺服控制系統 (9)
2.1 概論 (9)
2.1.1 機電伺服控制系統的概念 (9)
2.1.2 組成和原理 (9)
2.1.3 設計要素 (10)
2.2 機電伺服控制元件 (10)
2.2.1 反饋元件 (10)
2.2.2 執行元件 (17)
2.2.3 功率驅動模組 (21)
2.2.4 變換元件 (22)
2.3 機電伺服控制系統的穩態設計 (25)
2.3.1 負載分析 (25)
2.3.2 驅動方式和傳動速比確定 (25)
2.3.3 執行元件選擇 (27)
2.3.4 驅動電路設計 (29)
2.3.5 反饋測量迴路設計 (35)
2.4 機電伺服控制系統的動態設計 (36)
2.4.1 固有環節傳遞函式確定 (36)
2.4.2 期望特性設計 (38)
2.4.3 電流迴路設計 (42)
2.4.4 速度迴路設計 (44)
2.4.5 位置迴路設計 (45)
2.4.6 機械結構因素對動態性能的影響 (46)
2.4.7 提高機電伺服控制系統性能的其他方法 (50)
2.5 全數字機電伺服控制系統 (55)
2.5.1 全數字機電伺服控制系統分散式、模組化硬體架構 (55)
2.5.2 全數字機電伺服控制系統軟體算法 (62)
2.6 機電伺服控制系統的多電動機協同控制 (70)
2.6.1 多電動機柔性協同控制結構 (71)
2.6.2 多電動機剛性協同控制結構 (75)
第3章 機電伺服傳動結構 (77)
3.1 傳動元件 (77)
3.1.1 軸承 (77)
3.1.2 絲槓副 (86)
3.1.3 齒輪副 (90)
3.1.4 減速機 (95)
3.2 天線座 (99)
3.2.1 系統需求分析和天線座結構形式 (100)
3.2.2 負載分析與計算 (108)
3.2.3 軸系支承設計 (114)
3.2.4 動力傳動裝置設計 (125)
3.2.5 測角裝置 (132)
3.2.6 安全與保護 (137)
3.2.7 軸系誤差分析與綜合 (141)
3.3 特種傳動結構 (145)
3.3.1 綜合交連 (145)
3.3.2 電動倒豎機構 (159)
3.3.3 電動調平機構 (160)
3.3.4 方艙行走機構 (161)
第4章 電液控制系統和傳動機構 (165)
4.1 概述 (165)
4.2 電液控制系統元件 (166)
4.2.1 放大器 (166)
4.2.2 反饋測量元件 (168)
4.2.3 液壓動力元件 (169)
4.2.4 液壓控制元件 (171)
4.2.5 液壓執行元件 (176)
4.2.6 液壓輔助元件 (178)
4.3 電液控制系統的穩態分析與設計 (180)
4.3.1 負載特性分析 (180)
4.3.2 執行器及控制方式選擇 (182)
4.3.3 反饋測量元件的選擇 (184)
4.3.4 液壓泵源設計 (185)
4.4 電液控制系統的動態分析與設計 (186)
4.4.1 固有環節傳遞函式 (186)
4.4.2 系統穩定性分析 (190)
4.4.3 提高電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統性能的方法 (192)
4.5 典型傳動機構 (194)
4.5.1 展收機構 (194)
4.5.2 調平機構 (200)
4.5.3 高架機構 (201)
4.5.4 並聯調姿機構 (206)
4.5.5 鎖定機構 (209)
4.5.6 升降維修平台 (212)
第5章 伺服傳動系統仿真 (215)
5.1 伺服控制仿真 (215)
5.1.1 需求分析 (215)
5.1.2 仿真模型建立 (216)
5.1.3 仿真結果分析 (224)
5.2 機構運動學與動力學仿真 (227)
5.2.1 需求分析 (227)
5.2.2 仿真模型建立 (228)
5.2.3 仿真結果分析 (232)
5.3 液壓系統仿真 (233)
5.3.1 需求分析 (233)
5.3.2 仿真模型建立 (233)
5.3.3 仿真結果分析 (238)
5.4 機電液聯合仿真 (239)
5.4.1 需求分析 (239)
5.4.2 仿真模型聯立 (240)
5.4.3 仿真結果分析 (242)
5.4.4 半物理仿真測試 (242)
第6章 伺服傳動系統測試 (244)
6.1 元件測試 (244)
6.1.1 測角元件精度測試 (244)
6.1.2 電動機性能測試 (246)
6.1.3 柱塞泵性能測試 (248)
6.1.4 比例流量閥性能測試 (250)
6.1.5 液壓缸性能測試 (250)
6.2 傳動系統精度測試 (252)
6.2.1 結構軸系精度測試 (252)
6.2.2 傳動誤差和回差測試 (255)
6.2.3 系統測角精度測試 (256)
6.3 伺服性能測試 (257)
6.3.1 位置穩態精度測試 (258)
6.3.2 速度穩態精度測試 (259)
6.3.3 加速度測試 (260)
6.3.4 頻寬測試 (260)
6.3.5 階躍回響測試 (261)
第7章 電子設備機電伺服傳動系統設計案例 (262)
7.1 概述 (262)
7.2 需求分析 (263)
7.2.1 功能與指標要求 (263)
7.2.2 系統分析與座架選型 (264)
7.3 系統組成與工作原理 (264)
7.3.1 系統組成 (264)
7.3.2 工作原理 (265)
7.4 負載分析與綜合 (267)
7.4.1 風負載 (267)
7.4.2 慣性負載 (268)
7.4.3 摩擦負載 (268)
7.4.4 驅動負載綜合 (269)
7.5 伺服控制系統設計 (269)
7.5.1 控制迴路設計 (269)
7.5.2 伺服驅動器與電動機選型 (271)
7.5.3 伺服主控單元設計 (273)
7.5.4 聯鎖控制單元設計 (274)
7.5.5 系統諧振頻率分析與校核 (274)
7.6 天線座結構設計 (275)
7.6.1 方位部分設計 (275)
7.6.2 俯仰部分設計 (282)
7.7 綜合交連設計 (286)
7.7.1 方位水鉸鏈設計 (287)
7.7.2 俯仰水鉸鏈設計 (289)
7.7.3 方位匯流環設計 (290)
7.8 系統剛/強度仿真分析與精度校核 (291)
7.8.1 剛/強度仿真分析與校核 (292)
7.8.2 結構諧振頻率分析 (294)
7.8.3 軸系精度分析與校核 (295)
第8章 電子設備電液伺服傳動系統設計案例 (297)
8.1 概述 (297)
8.2 需求分析 (298)
8.2.1 功能與指標要求 (298)
8.2.2 驅動方式選型 (298)
8.3 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299)
8.3.1 系統組成 (299)
8.3.2 工作原理 (299)
8.4 伺服控制系統設計 (301)
8.4.1 液壓控制系統設計 (301)
8.4.2 自動調平控制 (302)
8.4.3 天線舉升同步控制 (303)
8.4.4 天線展收平穩控制 (304)
8.5 架撤機構設計 (306)
8.5.1 調平系統設計 (306)
8.5.2 陣面倒豎機構設計 (310)
8.5.3 邊塊展收機構設計 (313)
8.5.4 鎖緊機構設計 (314)
8.5.5 液壓泵站設計 (316)
8.6 機電液系統聯合仿真及測試 (317)
8.6.1 機電液系統聯合仿真 (317)
8.6.2 半物理實時仿真測試 (319)
參考文獻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