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

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外文名Electronic commerce service cluster,當今世界經濟的核心是服務業,服務業的核心在於現代服務業,而電子商務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甚至是世界經濟活動的核心。所以,對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模式之一——集群模式的研究,是一項極其迫切的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
  • 外文名:Electronic commerce service cluster
  • 核心:服務業
  • 主要:現代服務業
  • 發展模式:集群模式的研究
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的概述,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形成條件,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競爭優勢,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形成路徑,

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的概述

集群理論發展至今, 已有100 多年的歷史,其中包括產業區理論、集聚經濟理論、增長極理論、新經濟地理理論和新競爭經濟理論等, 而其中最具影響的是麥可·波特在1998 年的《集群與新競爭經濟學》一文中對集群的研究,他指出: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關聯性的企業和相關法人機構、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補性相聯結。而威廉姆森認為:產業集群是基於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的眾多中小企業集合起來的組織,是介於純市場組織和層級組織之間的中間性組織, 它比市場穩定,比層級組織靈活。我國孫久文教授(2006)通過研究認為:產業集群是指產業發展過程中,特定領域內聯繫密切的企業和相關支撐機構在一定地域內的集中所構成的產業群,這些產業群通過地理集中和產業組織最佳化,通過集群效應獲得經濟要素的競爭優勢。
從以上三位學者對產業集群的定義界定中,我們可以發現,產業集群並非企業在區域範圍內的簡單集聚, 而是形成了一定的生產系統,產生了“1+1>2”的效應。
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是指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關聯性的、能提供一定的服務,以滿足機構或個人運用電子商務方式實現商務目標的企業和相關法人機構,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補性相聯結所組成的系統。

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形成條件

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形成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主要包括:
1.生產要素條件
生產要素條件是指提供電子商務服務所需的各種條件,涉及人力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和信息基礎設施。
第一,人力資源。由於電子商務服務業具有“三高三新”的特徵,這就要求從事電子商務服務業的人員首先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同時由於電子商務服務是在網路設施的基礎上提供服務,以幫助機構或個人運用電子商務實現商務目標,而電子商務套用需求涉及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要求電子商務服務人員在具備較高的服務意識的同時,還要熟悉各種管理方法、行銷方法,甚至相關行業的常識等。
第二,知識資源。知識是客觀世界中的信息經由主觀意識接收、加工、整理、綜合後轉化而來,“是人類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和認識的結晶”,具備有用性和稀缺性。地區文化是知識資源的代表性體現,具有不可移植性。知識資源的性質內容與豐富程度,直接影響該地區的社會心理與經濟發展,從而對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形成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第三,資本資源。資本總是為利潤所驅使,流向高利潤和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行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中最具吸引力的產業,在我國,電子商務服務業也是近五年來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因此電子商務服務業不斷地吸引著資本的流入與流出。同時,由於時代的變化,電子商務服務的產品又具有短時性特徵,它要求電子商務服務企業不斷完善已有的服務,開發新的產品,增強企業的生命力,因此擁有通暢的融資渠道和資金充裕的區域就更能吸引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在此集聚。
第四,信息基礎設施。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電子商務服務業的活動範圍和輻射範圍遠遠超越了城市甚至國度的界限,與全球各個角落都發生著密切的聯繫和各種信息的交易。而電子商務服務業是以網路為基礎的,所以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地區的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如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區域的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達程度。
2.需求條件
需求是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形成發展的原動力,需求可以刺激供給,進而促進產業組織與產業結構發生變化。需求條件對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影響表現在兩方面:其一,需求的規模與發展趨勢是決定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和集聚的關鍵因素。市場需求的大小與性質,不僅是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的動力,決定其發展規模,而且會刺激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的改進和創新。我國電子商務套用需求非常大,並且電子商務服務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如果能及早布局,扶持發展,將會吸引大量國內外資金的流入,並在某些具有比較優勢的區域形成集群,然後通過建立服務網路,進而可以依靠系統化、標準化和品牌優勢開拓國外市場。其二,電子商務套用者的區位也是影響電子商務服務業區位選擇的重要因素。譬如浙江省的民營經濟非常發達,中小企業很多,並且它們對電子商務平台的需求很大,因此在浙江省產生了全國最多的行業電子商務網站,總量占全國的24.88%。
3.相關支撐產業條件
相關支撐產業條件是指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供應商和相關輔助行業的發展情況。雖然電子商務服務業還不是一個規模巨大的產業群,但它的發展幾乎與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和產業的發展都息息相關。因此,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形成也必然離不開這些支撐產業或產業群的強大支撐。由於電子商務服務業高度依賴於信息技術,因此,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供應商主要是IT產業,而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相關輔助行業主要有行業協會服務、教育培訓機構服務、研究開發機構服務、金融機構服務、信息服務機構服務和管理諮詢機構服務。它們是推動電子商務服務產品發展的手段和載體,促進了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新理念、新運作方式、新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形成的催化劑。
4.環境條件
影響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形成的環境條件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制度環境。制度環境主要體現在政府制定吸引投資的優惠政策、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建立公平的法治環境等方面。特別是建設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對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尤為重要。而這些政府行為將直接關係到教育、科技等生產要素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係到市場競爭環境。
第二,市場環境。電子商務服務業對專業人才和社會資本要求比較高,故該集群所在地應有活躍的人才市場、充足的社會資本。同時由於電子商務服務離不開技術要素,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科研機構。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套用的最大需求來自中小企業,所以擁有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也是市場環境因素之一。
第三,創新環境。由於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需要依賴人的創意,而創意的形成往往需要一種輕鬆的氛圍以促進經常性的溝通和互相激發靈感,因此良好的工作和溝通環境尤為重要,這是創新環境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知識的外溢效應、人才的流動性和外部性特徵使得每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獲得知識更加容易,尤其是能獲得隱性知識,所以擁有這些功能的創新環境更能吸引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在該區域的集中。
第四,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對電子商務服務業也具有深刻的影響,反映在員工的教育培訓、人才培養、團隊與組織關係、創造力、決策方式、企業與客戶關係、企業之間的合作能力、行為規則和價值觀等方面。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以促使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內部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信任的關係,從而可以大大減少交易成本,使得分工合作更容易進行。

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的概念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張伯倫(E.Chamberlin)於1939年率先提出。20世紀60年代初期,關於競爭優勢的研究由經濟學轉向管理學。至今,以競爭優勢為研究重點的有資源學派、能力學派、資源結構學派或定位學派三大戰略學派。競爭優勢發展到今天,形成了比較競爭優勢論和管理競爭優勢論,但不管哪種競爭優勢理論,其核心都是要表達出企業或產業的競爭力。
在總結前人對產業集群競爭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了體現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競爭優勢的五個方面:區域行銷優勢、服務提供優勢、服務資源優勢、服務市場優勢和服務競合優勢。
1.區域行銷優勢
所謂區域行銷是指區域政府或政府聯盟及各種區域利益相關者為了提升本區域的資源位水平,利用市場行銷理念和方法將整個區域進行企業化、品牌化經營,整合區域內各種資源以滿足各類目標客戶需求和願望的過程(齊文娥,2006)。區域行銷是一種整體行銷,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企業通過這種整體行銷,在協同效應的作用下,可以降低風險,提高市場議價能力,從而獲得顯著的行銷優勢,而其最主要的區域行銷優勢是區域品牌優勢和服務差異化優勢。
(1)區域品牌優勢。區域品牌是眾多企業品牌精華的濃縮和提煉,比單個企業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更具有廣泛的、持久的品牌效應,它是集群企業能獲得最大的行銷方面的優勢。例如印度的軟體服務、丹麥的IT服務,我國的行業網站等,都是國際上著名的區域品牌的範例。
(2)服務差異化優勢。所謂服務差異化是指根據客戶需要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徵,對其進行市場區隔,並以此為基礎,對不同的客戶群體提供不同質的服務,吸引不同的客戶,以獲取細分市場上的獨特地位,並通過不同的定價收取不同的服務費用,獲取具有壟斷性質的收益(蔣三庚,2007)[37]。服務差異化來源於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內企業的分工明晰、產業鏈細化和技術創新。由於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內部具有激烈競爭的壓力與動力、信息流通順暢、面對面的服務、廣泛的非正式交流和迅速的技術創新等特點,從而使得服務差異化成為可能。服務差異化給客戶帶來更多的消費選擇,給企業帶來了市場開拓的機會,從而使得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能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因而也能獲得服務的高附加值,取得競爭優勢。
2.服務提供優勢
服務提供優勢具體體現在服務提供過程所具有的規模經濟、範圍經濟以及專業化分工所帶來的效率的提升。
(1)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指相互關聯的企業或部門結成緊密的生產網路,通過專業化分工協作和不斷創新,導致網路內企業或部門產品生產的平均成本大幅度降低,實現了規模基礎上的效益遞增。規模經濟又分為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由於電子商務服務具有服務個性化和顧客參與等屬性,所以通過標準化提供大批量電子商務服務的內部規模經濟幾乎成為不可能。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內企業通過結成緊密的網路,進行密切的分工與協作,其協作參與者不僅包括服務發包商和服務承包商,還包括競爭對手,協作者之間關係包括互補關係、合資關係、合作關係和聯盟關係等。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不僅可以滿足服務的易變性、異質性、及時性特徵,而且由於集群內部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有利於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實現外部規模經濟。
(2)範圍經濟。範圍經濟是指如果一個企業同時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所消耗的成本,低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分別生產等量的一種產品所耗費的總成本。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範圍經濟優勢主要來源於交易成本的降低所帶來的外部範圍經濟。集群內部由於存在嚴密的分工與協作體系,企業往往更集中於電子商務服務的某一個環節,然後利用自身在該環節的優勢,與其他企業緊密合作、協同參與服務價值的全部增值過程。這些專門化的企業聯合起來進行服務多樣化的供給,實現了集群的範圍經濟。
(3)專業化分工。專業化分工是服務提供優勢的核心,是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基礎。電子商務服務業是高度依賴於技術創新的產業,專業化分工有助於集群內企業專有技術的開發,提高企業生產率,降低服務成本,同時可以滿足市場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進而形成競爭優勢。
3.服務資源優勢
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資源優勢有多方面的表現形式,如資源吸引優勢、最佳化資源配置優勢、資源共享優勢、資源互補優勢等(王立軍,2007),這是從資源優勢形成的角度闡釋的,而本文將從資源的組成要素角度來分析資源優勢。
(1)基礎設施共享優勢。電子商務服務業高度依賴於信息基礎設施和優秀的專業人才,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一般單個企業難以承擔這樣高額的基礎設施費用;而且專業人才傾向於在宜居的城市生活,而良好生活基礎設施成本也非單個企業可以承擔的。但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中的企業,則可以共同使用基礎設施,降低單個企業的使用成本,同時由於集群的存在,地區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地方政府也將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完善,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2)人才共享優勢。人才共享優勢體現在人才的數量、質量和成本上。首先,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多分布於科研院校密集地區,擁有大量的專業人才,各行為主體可以充分利用集群的人力資源“蓄水池”優勢,減少人才的搜尋和等待成本;其次,集群內因為大多是相近行業的企業,人才可以比較容易的轉換工作,從而導致人才流動頻繁,這就促進了信息、技術和知識的擴散與傳播,為人才的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也迫使人才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最後,由於集群內企業密度大,外部企業不斷遷入等因素的影響,人才需求量大,同時由於具有區域品牌優勢,擁有豐富專業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人才大量湧入,使得企業很容易就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數量眾多的各種類型人才。
(3)資本優勢。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絕大部分是由中小企業組成,在產生期和發展期對資金的需求量都比較大,而中小企業自身難以提供充足的資金,同時電子商務服務業由於其自身的特點,各企業並沒有多少有形的固定資產,從而無法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在這種情況下,唯有良好的融資渠道,才能維護和促進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而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恰好具有這種融資優勢。首先,群內企業相互了解,企業之間的融資成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其次,通過對集群中相關企業的比較分析,銀行可以對單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信譽有較全面的認識,有效降低了銀行的信貸風險;再次,由於集群內部交易空間和交易對象的相對穩定,信息的對稱程度高,從而降低了銀行貸款交易的搜尋成本、談判成本和監督成本等,最終降低了銀行的信貸成本。由於這三個方面的原因,使得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具有資本上的優勢。
(4)技術優勢。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迅速,服務產品需求變化快,同時由於服務產品的智慧財產權還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所以服務產品的模仿性極強,企業要想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發展,就只有不斷創新,在技術上和管理上保有優勢。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在技術上競爭優勢主要是通過創新優勢來實現的。所謂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理念創新等。創新優勢主要表現為:第一,集群內企業間的激烈競爭促使企業往往具有更強烈的創新意識,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組織創新;第二,集群內企業聯繫頻繁,創新成果擴散更快,更易為其他企業所學習和吸收,高效的學習效應促進了整個群體的創新能力的提高;第三,集群具有有利的創新條件和學習環境,創新者在集群內更容易找到所需的信息、技術、人才、資金等;第四,相關企業合作創新既可以分散風險,減少困難,又可以加快創新速度。
4.服務市場優勢
集群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體現在所在產業的吸引力、市場競爭地位和議價能力三個方面(魏守華,石碧華2002)。
(1)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產業吸引力方面。首先,電子商務服務業處在產業生命周期的成長階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發展速度非常快,由於前期固定投資金額比較小,進入與退出該行業比較容易,加之IT技術發展迅速,所以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其次,處在集群中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通常都採用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框架,由於電子商務服務涉及服務的兼容性,所以使用同樣技術標準的企業越多,則它們的市場占有率越高,獲得的壟斷利潤越大。
(2)市場競爭地位方面。集群內的企業選定某一顧客群,以電子商務服務的一個細分環節為主攻方向,依託整個集群組成的完整產業鏈參與市場競爭,不僅在成本、價格、行銷上具有競爭優勢,而且在服務差異化和服務多樣化上也具有優勢,從而處於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
(3)議價能力方面。作為購買方的優勢有:第一,集群內的主導產業一般都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可以實現大批量的購買,從而能夠對供應商提供產品的質量標準、價格、型號等做出統一的要求;第二,集群內部存在部分配套的供應商,這將對外部供應商構成威脅,從而提高其議價能力;第三,集群記憶體在相關研究機構和行業協會等,對企業及市場的需求狀況做出分析,形成較完備的信息,進一步增加了群內企業的議價能力。作為賣方的優勢有:第一,集群內企業在提供服務時,能給分散的客戶在價格、質量和交付期上施加影響;第二,由於集群內形成了完整的電子商務服務產業鏈,且集群實力強大,外部缺乏能與之抗衡的企業,從而能提高其議價能力。
5.服務競合優勢
工業文明價值的根本來源是分工,而信息文明價值的根本來源是融合;分工代表工業化生產方式,融合代表信息化生產方式(孫曉峰,2004)。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內的企業之間,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形成一種競合關係,而其中合作是競合關係的主流,表現出強大的優勢,體現在交易成本優勢、信任機制優勢和代理成本優勢。
(1)交易成本優勢。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根據提供服務的需要,通過建立網路關係進行交易,這種空間距離的接近性大大降低了交易的費用,同時受彼此的影響,更容易形成共同的產業文化和價值觀,有利於企業間建立以合作和信任為基礎的社會網路,使雙方容易達成交易並履行契約,也節省了企業搜尋市場信息的時間和費用,有效降低了交易費用。
(2)信任機制優勢。集群內企業在地理鄰近的優勢基礎上,通過分工協作和充分的溝通交流,建立了長期的信任合作關係,形成了誠信的社會氛圍。這種誠信的社會氛圍帶來的競爭優勢表現為:第一,可以增強企業間的信任感,節約信息搜尋成本、簽約成本和執行成本;第二,可以減少各種不確定性成本,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第三,可以創造各種基於資源與技術共享的合作氛圍,提高企業的研發和創新能力;第四,可以實現各種優勢互補,突破企業自身能力的有限性。
(3)代理成本優勢。在單個企業中,識別代理人的機會主義行為比較困難或成本較高,在集群內,由於同類企業的大量存在,可以作為參照物,委託人對代理人的不正當行為的識別就比較容易,從而減少代理成本(劉知娟,2005)。

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形成路徑

通過對國內外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形成路徑的分析以及對電子商務服務業行業特徵的考察,我們發現,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的形成路徑呈現依發展階段而變化的獨特特徵。總體而言,可以分為衍生模仿路徑,中小企業集中路徑和政府政策引導路徑。
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在形成過程中,一般要經歷其中的兩種路徑。衍生與模仿路徑是集群產生初期的主要路徑;中小企業集中路徑是集群發展初期的主要路徑;政府政策引導路徑多發生於前兩種路徑之後。而我國電子商務服務業尚處在集聚的過程中,集群形成路徑還主要是前兩種,而我們當前要做的,就是要出台相關產業政策、制定相關法律等,以引導電子商務服務業集群的發展壯大,使其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