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內容
一、《規劃》編制的背景及依據
電力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電力供應和安全事關
國家安全戰略,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規模邁上了新台階,結構調整取得了新成就,節能減排達到了新水平,裝備技術創新取得了新突破,電力國際合作拓展了新局面,體制改革開啟了新篇章。截至2015年年底,全社會用電量達到5.69萬億千瓦時,全國發電裝機達到15.3億千瓦,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合計60.9萬公里,變電容量33.7億千伏安。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從2010年的9.4%提高到2015年的12%,超額完成了預定目標。
“十三五”是我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深化改革的攻堅期,也是電力工業加快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進入“十三五”,電力工業面臨供應寬鬆常態化、電源結構清潔化、電力系統智慧型化、電力發展國際化、體制機制市場化等一系列新形勢、新挑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制訂了《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其內容涵蓋
水電、
核電、煤電、氣電、
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各類電源和輸配電網,重點闡述“十三五”時期我國電力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明確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通過戰略性和導向性的思路和辦法,對於發展指標儘可能予以量化,對於發展目標給予清晰明確的描述,《規劃》是“十三五”電力發展的行動綱領和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指導檔案、布局重大電力項目的依據,規劃期為2016-2020年。規劃實施過程中,適時進行滾動調整。同時,分年度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梳理、微調。
二、電力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發展戰略,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相關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加強科技創新,加強國際合作;著力調整電力結構,著力最佳化電源布局,著力升級配電網,著力增強系統調節能力,著力提高電力系統效率,著力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加快調整最佳化,轉型升級,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電力工業體系,惠及廣大電力用戶,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支撐和保障。
未來五年電力發展的基本原則是:“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清潔低碳、綠色發展,最佳化布局、安全發展,智慧型高效、創新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發展,保障民生、共享發展”。
三、電力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規劃》從供應能力、電源結構、電網發展、綜合調節能力、節能減排、民生用電保障、科技裝備發展、電力體制改革8個方面繪製了電力發展的“十三五”藍圖:
1、供應能力方面。預期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6.8-7.2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3.6-4.8%,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億千瓦,年均增長5.5%。人均裝機突破1.4千瓦,人均用電量5000千瓦時左右,接近
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城鄉電氣化水平明顯提高,電能占
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7%。
2、電源結構方面。按照
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7億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億千瓦左右,占比約39%,提高4個百分點,發電量占比提高到31%;氣電裝機增加5000萬千瓦,達到1.1億千瓦以上,占比超過5%;煤電裝機力爭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占比降至約55%。電源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積極發展水電,統籌開發與外送。在堅持生態優先和移民妥善安置前提下,積極開發水電。以重要流域龍頭水電站建設為重點,科學開發西南水電資源。堅持幹流開發優先、支流保護優先的原則,積極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嚴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電開發。到2020年,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4億千瓦。
第二,大力發展新能源,最佳化調整開發布局。按照集中開發與分散開發並舉、就近消納為主的原則最佳化風電布局,統籌開發與市場消納,有序開發風電光電。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達到2.1億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左右。按照分散開發、就近消納為主的原則布局光伏電站。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散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按照存量優先的原則,依託電力外送通道,有序推進“三北”地區可再生能源跨省區消納4000萬千瓦。
第三,安全發展核電,推進沿海核電建設。“十三五”期間,全國核電投產約3000萬千瓦、開工建設3000萬千瓦以上,2020年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
第四,有序發展天然氣發電,大力推進分散式氣電建設。“十三五”期間,全國氣電新增投產5000萬千瓦,2020年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熱電冷多聯供1500萬千瓦。
第五,加快煤電轉型升級,促進清潔有序發展。嚴格控制煤電規劃建設。合理控制煤電基地建設進度,因地制宜規劃建設熱電聯產和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積極促進煤電轉型升級。 “十三五”期間,取消和推遲煤電建設項目1.5億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國煤電裝機規模力爭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此外,《規劃》將鼓勵多元化能源利用,因地制宜試點示範。
3、電網發展方面。籌劃外送通道,增強
資源配置能力。合理布局能源富集地區外送,建設特高壓輸電和常規輸電技術的“西電東送”輸電通道,新增規模1.3億千瓦,達到2.7億千瓦左右;最佳化電網結構,提高系統安全水平。電網主網架進一步最佳化,省間聯絡線進一步加強。充分論證全國同步電格線局,進一步調整完善區域電網主網架,探索大電網之間的柔性互聯,加強區域內省間電網互濟能力。嚴格控制電網建設成本,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全國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線路9.2萬公里,變電容量9.2億千伏安。
升級改造配電網,推進智慧型電網建設。加大城鄉電網建設改造力度,基本建成城鄉統籌、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技術先進、環境友好、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配電網,適應電力系統智慧型化要求,全面增強電源與用戶雙向互動,支持高效
智慧型電力系統建設。
4、綜合調節能力方面。加強系統調峰能力建設,提升系統靈活性,從負荷側、電源側、電網側多措並舉,充分挖掘現有系統調峰能力,加大調峰電源規劃建設力度,最佳化電力調度運行,大力提高電力需求側回響能力。“十三五”期間,
抽水蓄能電站裝機新增約1700萬千瓦,達到4000萬千瓦左右。
熱電聯產機組和常規煤電靈活性改造規模分別達到1.33億千瓦和8600萬千瓦左右。
5、節能減排方面。力爭淘汰火電落後產能2000萬千瓦以上。新建
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於300克標煤/千瓦時,現役燃煤發電機組經改造平均供電煤耗低於310克標煤/千瓦時。電網
綜合線損率控制在6.5%以內。
6、民生用電保障方面。“十三五”期間將立足大氣污染防治,以電能替代散燒煤、燃油為抓手,不斷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加快充電設施建設,推進集中供熱,逐步替代燃煤小鍋爐,積極發展分散式發電,鼓勵能源就近高效利用。實現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率達到60%以上。需要強調的是:“十三五”期間,將利用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契機,全面解決農村電網戶均供電容量低、安全隱患多、“低電壓”等問題,尤其是鄉村及偏遠地區供電薄弱問題。同時,實施好光伏扶貧政策,建立長期可靠的項目運營管理機制和扶貧收益分配管理制度,切實實現“精準扶貧、有效扶貧”。另外,因地制宜,結合資源特點,鼓勵電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在貧困地區建設電力項目,並將貧困地區的電力項目優先納入電力規劃。
7、科技裝備發展方面。套用推廣一批相對成熟、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儘快實現產業化。試驗示範一批有一定積累,但尚未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適用技術,進一步驗證技術路線和經濟性。集中攻關一批前景廣闊但核心技術受限的關鍵技術。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積極參與自主創新。《規劃》中對大型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光伏系統集成及控制技術、海上智慧型風電機組推廣套用、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多端柔性直流等技術研發套用均有部署。
8、電力體制改革方面。組建相對獨立和規範運行的電力交易機構,建立公平有序的電力市場規則,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深入推進簡政放權。一是核定輸配電價。2017年底前,完成分電壓等級核定電網企業準許總收入和輸配電價,逐步減少電價交叉補貼。二是建立健全電力市場體系。建立標準統一的電力市場交易技術支持系統,積極培育合格市場主體,完善交易機制,豐富交易品種。2016年啟動東北地區輔助服務市場試點,成熟後全面推廣。2018年底前,啟動現貨交易試點;2020年全面啟動現貨交易市場,研究風險對沖機制。三是組建相對獨立和規範運行的電力交易機構。四是有序放開發用電計畫。2020年前逐步取消優先發電權以外的非調節性發電計畫。五是全面推進配售電側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工作。
此外,在規劃中對“十三五”期間,將堅持開放包容、分類施策、合作共贏原則,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重點推進電力裝備、技術、標準和工程服務國際合作也作了部署。關於未來五年電力發展的重點任務及重大工程,《規劃》中已有詳細表述。
四、規劃實施
各省(區、市)要將《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
約束性指標、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列入本地區能源發展規劃和電力發展專項規劃,分解落實目標任務,明確進度安排和目標考核機制,精心組織實施。各電力企業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有序推進規劃項目前期論證,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內容解讀
解讀一
能源局:“電力十三五規劃”要著力解決棄風、棄光問題
11月7日,國家能源局召開《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表示,“十三五”規劃要著力解決現在電力系統運行當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棄風、棄光的問題。
韓水表示,棄風棄光的主要原因,一個是布局的原因;二是電網輸送的原因;三是系統調解能力的原因。第一方面我們在風電和光伏的布局上在“十三五”要進行最佳化,一些棄風棄電的地區要有序發展、適當放緩規模和節奏;二是堅持集中建設與分散建設並舉的原則,以就近消納為主,促進光伏的就近消納。
在“十三五”期間我們運用西電東送的輸電通道增加4000萬千瓦的
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外送,同時我們也在配電網建設上加大了改造力度,希望通過配電網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智慧型化水平,能夠使可再生能源以分散式、微電網的形式接入系統就近消納。從電網建設上加強對可再生能源接納和消納的力度。
第三就是全面提升系統的靈活性,提高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從這么幾個方面提升。一是要加大調峰電源的建設規模,第一是抽水蓄能,“十三五”期間建成1700萬千瓦,同時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6000萬千瓦;第二是建設一部分調峰用的氣電,在規劃中部署大概500萬千瓦的調峰氣電的建設;三是加大了燃煤電站靈活性的改造力度,加大煤電調峰的能力。在“十三五”期間部署
熱電聯產機組要改造1.33億千瓦,純凝機組改造8600萬千瓦,主要用於增加“三北”地區的調峰能力,這是我們在增加調峰能力方面所做出的安排。
所增加調峰能力的量是通過系統工程的辦法最佳化出來的,最佳化指標就是使當地的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這個合理水平是力爭控制在5%以內,這個5%以內也是通用的一個控制指標,但各個地區情況還不一樣,因此用“控制在合理水平”來表述。適當地棄風棄光,消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更大,支持風電、光伏更大規模的發展。同時為了配合這些政策,我們還提出電網方面要加強最佳化,負荷方面要加強電能替代的力度,特別是利用低谷電能替代,特別是電採暖消納的低谷的富餘電力,同時研究推進峰谷電價的政策,推進各種輔助服務市場等等,通過這些硬體和軟體建設的同時並舉,也是多措並舉,保證可再生能源的健康有序發展。
解讀二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大力發展新能源
11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
規劃強調,大力發展新能源,最佳化調整開發布局。按照集中開發與分散開發並舉、就近消納為主的原則最佳化風電布局,統籌開發與市場消納,有序開發風電光電。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達到2.1億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左右。按照分散開發、就近消納為主的原則布局光伏電站。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散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按照存量優先的原則,依託電力外送通道,有序推進“三北”地區可再生能源跨省區消納4000萬千瓦。
規劃還提出,積極發展水電,統籌開發與外送。在堅持生態優先和移民妥善安置前提下,積極開發水電。以重要流域龍頭水電站建設為重點,科學開發西南水電資源。堅持幹流開發優先、支流保護優先的原則,積極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嚴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電開發。到2020年,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4億千瓦。
解讀三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8個方面繪製電力藍圖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7日表示,《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從8個方面繪製了我國“十三五”期間電力發展的藍圖。
在國家能源局7日上午召開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表示,我國電力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加強統籌協調,加強科技創新,加強國際合作;著力調整電力結構,著力最佳化電源布局,著力升級配電網,著力增強系統調節能力,著力提高電力系統效率,著力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加快調整最佳化,轉型升級,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電力工業體系,惠及廣大電力用戶,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支撐和保障。
未來五年電力發展的基本原則是:“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清潔低碳、綠色發展,最佳化布局、安全發展,智慧型高效、創新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發展,保障民生、共享發展”。
該《規劃》從供應能力、電源結構、電網發展、綜合調節能力、節能減排、民生用電保障、科技裝備發展、電力體制改革等8個方面繪製了電力發展的“十三五”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