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營口市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業經2018年3月28日第十六屆市政府第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營口市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 頒布時間:2018年4月2日
  • 實施時間:2018年4月2日
  • 發布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全市“十三五”期間節能減排工作高效開展,推動全社會節能降耗,有效緩解能源瓶頸制約,減少污染物排放,進一步加大節能工作力度,確保“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完成,促進全市經濟轉型升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營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畫(2014—2020年)》和《遼寧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遼寧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遼寧省高耗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等,編制《營口市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
一、“十二五”節能減排成效與存在問題
(一)工作成效
“十二五”期間,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節能減排部署要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本著節約資源、降低能耗、在地管理、重點監控的原則,把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工作,通過行政推動、政策激勵、制度保障等多種手段,全力以赴開展節能調控,挖掘節能減排潛力,加大力度推動改革創新,節能減排取得了明顯成效。
1.能源消費總量有效控制
2015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1755.7萬噸標準煤左右,較2010年降低6.03%,其中2012年和2013年能源消費總量出現負增長;“十二五”期間,以能源消費年均約10%的增速支撐了年均9%的經濟成長,節約能源約163822噸標準煤,促進了環境保護和溫室氣體減排。
2.能源消費強度有所下降
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由2010年的1.246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15年的1.151噸標準煤/萬元(以2010年為基年折算),五年累計下降7.6%,“十二五”時期,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6.5%;2015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紡織業、造紙及紙製品業、石油加工煉焦業這七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耗1166.67萬噸標準煤,總量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的86.26%,比“十一五”期末(89.76%)降低3.5個百分點。
3.能源消費結構有所最佳化
“十二五”期間,產業結構逐漸最佳化,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穩步發展,三次產業比例由2010年的7.7:55.3:37,調整到2015年的7.3:48.1:44.6,“十二五”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但結構逐漸最佳化,2015年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天然氣和原油的消費總量占比為86.85%、2.78%和10.37%,和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例(98.84%、0.03%和1.14%)相比,煤炭的比例明顯下降,天然氣的比例有所上升。
4.節能減排改造成效明顯
加強項目排查和推進,重點實施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的燃煤鍋爐(爐窯)改造、餘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最佳化等重點節能工程,“十二五”期間,我市共組織實施省以上節能工程63項。其中:省電力需求側管理項目38項,省節能專項25項。共節約163822噸標煤;完成兩家燃煤電廠脫硫改造和脫硝建設工程;完成3家鋼鐵企業實施燒結機脫硫工程;完成93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糞污治理工程建設;完成西部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和東部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
5.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協同推進
一是工業領域節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十二五”期間,我市淘汰落後產能鋼鐵3萬噸、水泥106.3萬噸、造紙4萬噸、印染1.58億米、化纖0.68萬噸、電熔鎂砂3.72萬噸、電力3.3萬千瓦時。建立並落實落後產能退出機制。按照省里部署,我市下發了《營口市人民政府關於做好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工作責任分解到市政府有關部門,並制定了《營口市淘汰落後產能工作考核辦法》,進一步明確了淘汰落後產能工作責任;成立了由有關部門組成的淘汰落後產能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積極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工作。
二是建築領域節能。(1)我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目標任務已全面完成。(2)繼續嚴格執行新建建築施工階段節能強制性標準。我市新建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在設計階段全部達到100%。(3)組織實施公共建築節能。在空調系統正常運行期間,基本能達到夏季空調溫度設定不低於26℃的要求。(4)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全部落實。截至2015年底,我市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改造任務。
三是交通領域節能。嚴格實施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費量限值標準和準入制度,對運輸車輛的燃料消耗情況進行核查。立足車輛源頭管理,禁止高耗能客、貨車輛進入道路運輸市場;大力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的運力結構調整,鼓勵發展技術先進、經濟安全、節能環保的運輸裝備和運輸方式,加快淘汰技術落後、污染嚴重、能效低下的運輸裝備,到2015年底,全市道路運輸行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達到5410輛,占營運車輛總數的3.6%;城市公車、計程車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數量分別達到605輛、4004輛,分別占城市公車和計程車總數的50.1%和80.1%。積極推廣開展甩掛運輸,宏通物流獲得國家級甩掛運輸試點企業,培育5家省級試點單位,並獲得國家及省多項政策支持,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實施節能減排示範項目,營口港開展節能路燈及高桿燈改造工程,安裝高桿燈和路燈1702套,並完成了“綠色拌合站”建設中車載清潔能源技術套用試點工作,2015年營口市成為全省7個“綠色交通城市”支撐城市之一,並編制了《營口市創建綠色交通城市實施方案》(2015—2018年)。
四是商業和民用領域節能。(1)著重推進大型零售商業的節能降耗工作,各大商場、酒店更換節能燈管、照明燈具,更換率達98%。(2)大力推廣散裝水泥工作。“十二五”期間散裝水泥量為818萬噸,散裝水泥率為56%,減少粉塵排放53.8萬噸。(3)做好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十二五”期間,已全部完成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目標,建設完成廢金屬爐料市場1個,分揀中心新建和改建16個,新建和改建廢舊商品資源回收筒點520個。(4)進一步加大限塑工作,抑制白色污染和過度包裝。在全市商品零售場所印製宣傳條幅,倡導使用可回收購物袋,控制“白色污染”。(5)積極促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十二五”期間在國家的優惠政策推動下,我市報廢汽車回收量為5365輛,比“十一五”增長7%。(6)積極推進油氣回收治理工作。截止到“十二五”末,結合營口市藍天工程,我市共有243家企業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工作,已全部完成此項工作(7)截止到2015年,我市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築工程上推廣套用總建築面積219.35萬平方米,其中地源熱泵技術在建築工程上推廣套用面積為182.25萬平方米,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在建築工程上推廣套用面積為37.1萬平方米。
五是公共機構領域節能。2015年,營口市1382家公共機構的總能耗為7.94萬噸標準煤。其中:人均綜合能耗276.41公斤標準煤,單位建築面積能耗17.01公斤標準煤,人均用水耗29.18噸。與2010年相比,人均綜合能耗下降15.56%,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12.62%,人均水耗下降15.03%。“十二五”間,全市公共機構累計節約各類能源折合標煤3.48萬噸。
6.節能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一是將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列入年度科技計畫,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究開發。十二五”期間,被列入國家863計畫的項目有:“納米改性東北硅藻土製備環保建築新材料的關鍵技術”、“特種多孔陶瓷及其複合材料研製與套用”和“低品位菱鎂礦高效製備電熔鎂高效節能減排技術與設備”;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的項目有:“菱鎂礦高效利用綠色生產技術”、“寒冷地區中小型城市垃圾乾法連續發酵技術集成與示範”、“電化學海水淡化(5萬噸/日)成套技術設備及城市飲用水示範工程”和“懸浮閃速製備高活性輕燒氧化鎂新流程開發與示範”;其中“低品位菱鎂礦高效製備電熔鎂節能減排技術與裝備”項目是全國菱鎂產業第一個列入國家863計畫的創新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年產電熔鎂砂5萬噸,回收二氧化碳3萬噸,菱鎂礦綜合利用率75%以上。該項目進展順利,已結題驗收。
7.污染物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營口市上下共同努力污染減排取得了一定成效,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放緩。其中,2015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3.74%,氨氮排放量下降13.1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9.92%,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升6.05%。化學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均超額完成了任務;截止2015年底,關閉淘汰產能落後、污染嚴重、效益低下等工業企業77家,COD減排2146.8噸,氨氮減排158.8噸,二氧化硫減排5152.1噸,氮氧化物減排1722.8噸。截止2015年底,我市211個減排項目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量0.84萬噸,氨氮減排量0.11萬噸,二氧化硫減排量1.51萬噸,氮氧化物減排量0.18萬噸。
“十二五”期間,全市固體廢物管理水平持續提高,推進再生產業園區和入園重點項目建設,有效控制固體廢物污染。2015年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707.34萬噸,綜合利用率90.49%,全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581萬噸,綜合利用率90.75%。全市危險廢物產生量5044.64噸,安全處置量4826.088噸,貯存量為2180.552噸。
8.節能管理落實到位
“十二五”期間,強化目標責任落實,及時調整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細化分解節能指標,制定了年度全市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以市政府檔案下發,將任務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區、重點園區和重點企業,確保完成節能任務指標;強化節能目標評價考核,實施問責和表彰獎勵制度,制定下發《營口市“十二五”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形成市、縣(市)區兩級紮實有效的節能工作機制和考核機制;強化重點耗能企業節能管理;強化政策支持,穩妥推進價格改革,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辦法,鼓勵谷期用電,轉移高峰負荷,認真落實國家對煤、電、油、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政策及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餘熱余壓發電、熱電聯產等實行的相應電價政策;大力推進差別電價政策的落實,擴大實施範圍,提高差別價格幅度,對國家產業政策明確的限制類、淘汰類企業實施懲罰性差別電價,制定城鎮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完善了我市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落實國家實行的節能環保項目稅收優惠政策。
9.執法監察不斷強化
“十二五”期間,我市先後出台了《營口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督管理規定》、《營口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項目運行管理規定》、《關於印發營口市主城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關於印發營口市農村環境集中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等,進一步推進節能法制化進程。一是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工業污染源的日常監督檢查,市經信委與市節能監察中心對我市年綜合能耗在萬噸標準煤以下的32戶萬家企業進行能耗限額及節能量現場考核,市鍋檢所現已建立了鍋爐能效測試管理體系,並完成工業鍋爐能效測試資格評審;建立節能環保違法行為和事件舉報電話和網站,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對嚴重違反節能環保法律、法規和規章,未按要求淘汰落後產能、違規使用明令淘汰用能設備、虛標產品能效標識、減排設施未按要求運行等行為,公開通報或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二是排污許可證管理,強化重點流域、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污染源監管。對列入國家、省重點環境監控的電力、鋼鐵、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的企業安裝運行管理監控平台和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定期報告運行情況及污染物排放信息。
10.節能支撐能力進一步加強
一是加強節能監察機構建設,營口市節能監察中心能力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節能重點工程;二是加強重點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召開重點耗能企業《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和《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管理要求》工作培訓;三是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按年度嚴格制定並實施了《營口地區有序用電方案》。2014年率先建成了全省首家市級電力需求側管理平台;四是大力推廣實施契約能源管理。引導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採用契約能源管理方式為用能單位實施節能改造。積極培育第三方節能審查評估機構。鼓勵大型重點用能單位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五是積極開展全社會節能宣傳,組織開展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通過報紙、網路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節能知識及節能工作的成果和經驗,積極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
(二)存在問題
1.環境約束日益凸顯
大氣、水污、土壤污染防治行動相繼實施,能源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不斷提高,要求全市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擴大天然氣利用,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加快能源綠色發展進程。
2.能源結構有待提高
我市圍繞“十二五”節能減排的總目標,以提高能源利用率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大力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節能技術創新,使全市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是,按照省下達我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2015年比2010年下降17.5%,實際下降7.6%,節能指標未完成。主要原因之一是結構性高耗能問題突出。由原來的輕紡工業為主發展成以重化工業為主,2015年,七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耗占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的86.26%。成為我市能耗增大的主要原因。二是少數重點耗能企業對綜合能耗影響大。2014年,占規模以上工業總數3.3%的重點企業,綜合能耗占規模以上綜合能耗的9成以上,對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的影響舉足輕重。三是隨著中海石化、鞍鋼二期等規劃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並竣工投產,將會給我市“十三五”期間節能降耗帶來很大壓力。
3.節能減排空間不斷縮小
經過前幾年大強度的改造升級,企業節能減排潛力釋放,主要污染物企業已進行了較大幅度削減,因此持續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實現污染減排目標的壓力巨大。與之相對應,全市經濟社會仍將平穩較快發展,能源增長剛性需求顯著增加,企業新上生產線投運、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提升、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等快速發展,都將增加能源消耗,給節能減排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4.推進機制有待提高
“十二五”期間,遼寧省下達我市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指標為:2015年比2010年下降17.5%,但實際下降7.6%,節能指標未能按照省里要求順利完成,其主要原因是我市結構性高耗能問題突出,由原來的輕紡工業為主發展成以重化工業為主;但也側面反映了我市有的地方和單位對節能減排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研究問題不明,開拓創新舉措不多,存在思想認識、基礎工作、能力建設不到位的問題。有利於節能的經濟政策還不夠配套完善,基於市場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健全,企業節能內生動力仍需進一步激發。
二、“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形勢分析
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站在新的起點上;營口市節能減排工作面臨新的形勢。
從國際看,綠色發展成為當今世界潮流,西方已開發國家為了重構新的競爭優勢,大力推動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發展,同時設定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節能減排工作構成嚴峻挑戰。
從國內看,為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經濟發展面臨的能源、環境約束矛盾,國家實施能耗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措施,提出到2020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的總量控制目標,2015年1月1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簡稱新《環保法》)的正式實施,全面貫徹“氣十條”藍天方針、“水十條”治水方略、“土十條”護土行動,深化生態環保機制改革,對節能減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形成了倒逼壓力。
從營口市看,國家大力支持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十三五”時期國家將在重點建設項目安排、財政金融等方面給予東北地區更多支持,為營口市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帶來對外開放難得發展機遇。營口是“一帶一路”倡議向北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積極推動與沿線國家經貿關係,促進產能合作,發揮沿海和港口的區位優勢,為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構築全方位開放格局提供廣闊空間;國務院出台“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行動計畫,全力推進制造強國戰略,搶占製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將推動營口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釋放產業發展潛力,還將帶來資源能源消耗量的持續增長,環境風險形勢趨於嚴峻,破解環境難題刻不容緩。
總而言之,新常態下,各級政府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加速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污染物減排壓力持續增加,這些為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機。必須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直面挑戰,把握機遇。
三、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按照《遼寧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和《營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有關指標,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保障人民民眾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強化約束,倒逼轉型
不斷強化節能減排目標的約束性作用,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實行能耗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倒逼經濟轉型升級。
2.最佳化升級,調存增優
加快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注重盤活存量,化解過剩產能,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強化節能評估審查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努力新增項目的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後和低端產能,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3.創新驅動,完善機制
加快節能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完善激勵、約束和倒逼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增強用能單位和公民自覺節能的內生動力。
4.突出重點,全面推進
既要突出抓好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和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減排,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要以建設生態文明為主線,動員社會各界參與節能減排活動,推動形成綠色化生產和生活方式。
(三)主要目標
依據《遼寧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我市的節能減排目標如下:
節能目標:到2020年,全市單位能耗在2015年基數上累計下降率達到16%,能耗增量控制在322萬噸標準煤。
減排目標:到2020年,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下降率達到13.4%;氨氮排放總量下降8.8%,2020年重點工程減排量達到392.34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16.5%,2020年重點工程減排量達到5688.09噸;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17.2%,2020年重點工程減排量為6672.58噸。
四、主要任務
(一)最佳化能源產業結構
1.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25營口行動綱要》,加快實施“網際網路+”協同製造,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支持裝備製造、鎂制材料、冶金、石化、輕工、新型建材和紡織服裝等重點行業最佳化升級,鼓勵企業瞄準國際同行業標桿,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套用,組織實施鍋爐(窯爐)、配電變壓器及電機系統改造、能量系統最佳化、能源管理中心建設等節能改造,促進傳統產業能源利用改造升級。進一步開展清潔能源推廣和清潔生產工作。依據《營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到2020年,建成一批智慧工業示範推廣基地,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形成,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試點示範工程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加快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堅決杜絕新增過剩產能,繼續淘汰落後產能。
建立節能減排激勵機制,擴大工業有效投資,爭取上級資金(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企業實施節能技改項目,落實落後產能退出補償政策,嚴格執行相關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加快推進低端產業和落後產能有序退出。
依據《營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到2020年,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2%,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牽頭單位:市工信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國資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
2.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能耗增長
加強高耗能行業能耗監管,嚴格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低水平項目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發展;加快淘汰石化、鎂質材料等主導產業和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的落後產能;對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業新增產能嚴格落實能耗等量和減量置換;對能源消耗超過單位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加大實行懲罰性電價力度,落實國家差別電價政策。對年度節能不達標地區,新上高耗能項目採取區域限批措施。支持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併重組、轉型轉產、國際產能合作等途徑退出過剩產能。
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畫,在重點耗能行業全面推行能效對標,強化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推進重點用能企業節能降耗。(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
3.調整最佳化能源結構
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降低煤炭消費比例,推廣使用優質煤、潔淨型煤,推進煤改氣、煤改電。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進一步提高天然氣、煤層氣和煤氣的消費比重,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及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積極推進風電場建設,提高地區風電消納能力。發展分散式能源,促進光伏發電規模化套用,在工業園區廠房屋頂及新建居民小區建築屋頂推廣分散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積極推廣農村沼氣工程、秸稈氣化和生物質熱電氣三聯產技術。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能源輸入網路。增強新能源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新能源技術推廣套用,促進新能源裝備產業做大做強。依據《中國製造2025營口行動綱要》,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產業初具規模,掌握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能源核心技術,成為省內重要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和裝備製造基地。(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水利局、營口供電公司、市科技局、市農委等部門)
4.加快新興產業發展
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先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依據《營口市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要求積極創建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基於雲平台構建區域性的大數據中心,建設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園區體系,吸引國內外企業的雲計算大數據中心落戶營口,圍繞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智慧城市,形成雲計算套用服務業聚集區及雲計算大數據套用服務產業鏈,積極推動環渤海(營口)大數據產業園建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著力發展智慧型裝備和智慧型產品,形成初具規模的高端裝備製造業體系。提高節能、環保及資源循環利用領域重大技術、裝備、工藝、產品及服務水平,建立核心環保產業調查統計制度,完善環保產業服務信息平台,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力度,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做大做強,按照《營口市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要求,積極打造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和推廣套用示範性基地。推行契約能源管理,加快形成節能服務產業體系,積極鼓勵和支持節能服務公司、各類節能技術服務機構提供專業能源計量和審計、能效測試、節能項目設計、節能量檢測、培訓諮詢等專業化節能服務。以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為突破口,推動電子商務、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等新型服務領域的快速發展;加快新能源技術推廣套用,培育新能源技術研發和裝備製造基地。通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採用招商引智、企業孵化、實施套用示範行動等方式,扶持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依據《營口市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20年,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形成具有特色的鎂質材料技術產業化基地、功能高分子材料技術產業化基地、建築裝飾產品技術產業化基地、電氣設備技術產業化基地、印刷包裝設備技術產業化基地。實施投資千萬元(含)以上新興產業項目累計達到500個,其中:億元(含)以上項目200個。(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科技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統計局等部門)
5.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培育形成一核兩區多點支撐的發展空間布局。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著力推進現代物流、金融、科技和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培育骨幹物流企業,加快港口物流貿易園區、快遞物流園等新型物流園區建設。整合物流信息平台資源,提高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和智慧型化水平,加快吸引和培育各類金融機構設立分支機構,推進營口港口金融創新試驗區、市區金融集聚區、光大金融大廈等項目建設。深化普及電子商務套用,加快培育本土特色電商平台,大力發展面向製造業的信息技術服務。提質發展旅遊產業、商貿流通業、房地產業、健康、養老服務業等生活性服務業。
推動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著力推進以商貿商務、現代物流、科技研發、溫泉旅遊、文化休閒、金融等六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依據《營口市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市服務業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60億元,年均增長13%左右,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8%以上。發展站前區、鮁魚圈區、大石橋市基本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產業結構。(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市商務局)
(二)加強重點領域節能
1.加強工業節能
抓好電力、冶金、石化、建材、造紙、紡織、印染、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的能耗管控,實施節能綜合改造工程,加強煤炭清潔和替代利用。開展能效“領跑者”行動,發揮能效“領跑者”企業的示範作用。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畫,在重點耗能行業全面推行能效對標、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和節能產品認證,強化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加快高效節能機電產品推廣套用,加速淘汰落後機電設備。落實階梯電價政策,運用價格手段推進高耗能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2020年,工業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化水平顯著提高。
電力行業。大力發展煤潔淨燃燒高效鍋爐,推動現役機組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改造。推廣實施汽輪機通流部分現代化改造技術、汽輪機汽封技術、迴轉式空氣預熱器接觸式密封技術、火電廠煙氣綜合最佳化系統餘熱深度回收技術、火電廠凝汽器真空保持節能系統技術、等技術的套用。
鋼鐵行業。最佳化高爐煉鐵爐料結構、降低鐵鋼比、提高連鑄坯熱送熱裝和直接軋制技術採用的比例。鼓勵燒結機餘熱發電、餘熱資源梯級利用、低熱值高爐煤氣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電爐餘熱和加熱爐餘熱聯合發電技術、環冷機液密封技術等節能技術的推廣套用。
石化、化工行業。積極開展石化裝置能量系統最佳化技術、化工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等關鍵節能共性技術的研發攻關和套用示範。加快推廣套用合成氨綜合節能改造技術、先進煤氣化節能技術、低能耗水溶液全循環尿素生產技術、高效複合型蒸發器冷卻技術等重點節能技術。
建材行業。組織開發推廣高溫窯爐節能、環保和低碳化技術。以水泥、玻璃等行業為重點,推廣套用新一代節能窯爐、集成示範高能效工藝技術和裝備,加快現有窯爐節能改造升級。推廣玻璃熔窯餘熱發電技術、全(富)氧燃燒技術、多通道燃燒節能技術、高效節能選粉技術等節能技術。
紡織印染行業。積極推進短流程、冷軋堆、小浴比、高溫高壓氣流染色等印染新技術。採用高效水洗機提高水洗效率,減少能耗。採用高效軋車通過降低織物含水率,降低烘乾時所需要的能量。在紡織印染設備上推廣節電技術。
輕工造紙行業。大力推廣高效雙盤磨漿節能技術、機械式蒸汽再壓縮技術、高效強化傳熱技術、餘熱回收技術、預熱機械漿的熱能回收、連續蒸煮技術、造紙機高效脫水技術和電機系統節能技術。(牽頭單位:市工信委,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
2.強化建築節能
深入開展綠色建築行動,實施綠色建築全產業鏈發展計畫。完善綠色建築建設標準體系,嚴格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推行綠色施工方式,推廣節能綠色建材、裝配式和鋼結構建築。進一步完善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完善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效公示,推動節能改造與運行管理,強化建築節能的設計專項審查、實施過程監督和竣工驗收備案工作;全面開展建築節能工程現場檢驗,落實建築節能信息公示制度,推行建築能效測評標識制度,積極探索並開展建築節能產品推廣認證試點工作。開展既有建築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工程,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上的套用,鼓勵利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空氣熱能、工業餘熱等解決建築用能需求。推動建築節能宜居綜合改造試點城市建設,鼓勵老舊住宅節能改造與抗震加固改造、加裝電梯等適老化改造同步實施
依據《營口市城鄉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城鎮居住建築普遍執行節能率75%設計標準和公共建築普遍執行節能率65%設計標準;城鎮綠色建築預期占當年新建建築比例達到50%。(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等部門)
3.促進交通運輸節能
強化交通運輸節能降碳。推廣套用節能環保運輸裝備,積極發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快速公交系統,加大城市公交和計程車使用新能源的工作力度,推進城市公交和計程車“油改氣”,並加強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甩掛運輸等高效運輸方式,嚴格執行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鼓勵引導客運班線、旅遊包車和貨運企業優先選購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車輛。建立和完善道路運輸企業節能減排效果評價體系,定期定時對全市各類道路運輸企業進行節能減排考核評估。“十三五”期間,按照《營口市創建綠色交通城市實施方案》(2015—2018年),計畫開展綠色能源套用、城市公交便利化、綠色樞紐場站、綠色交通能力建設、綠色交通配套工程、綠色低碳港口工程7類重點工程。
依據《營口市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形成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促進交通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城市公交、計程車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比重達到100%;交通運輸廢舊材料再生和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率達到100%;綠色拌合站比重達到100%;幹線公路綠化率達到99%,城市公共運輸分擔率達到23%。(牽頭單位:市交通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4.推動商貿流通領域節能
推動商貿流通企業建設能源管理體系,建立綠色節能低碳運營管理流程和機制。結合流通領域的特點,廣泛宣傳綠色商場標語,並開展創建綠色商場、綠色消費引導、綠色餐飲、綠色回收、節約示範企業五項主題活動。引導企業按照有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做好建築、照明、空調、等耗能關鍵領域的技術改造和能源管理,推廣使用燈等節能照明產品,淘汰高耗能照明設備;引導和鼓勵企業使用屋頂、牆壁光伏發電節能設備和技術,開展契約能源管理。建立商場節能量交易機制和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制度。加快綠色倉儲建設,推動倉儲設施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鼓勵建設綠色物流園區。提倡綠色包裝,推廣可循環包裝、減量包裝和可降解包裝,限制過度包裝,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旅遊委等部門)
5.推進農業農村節能
加快老舊農業機械和漁船淘汰更新,加強節能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設備的推廣套用,推廣節能新產品、新技術,加快農業機電設備節能改造,加強用能設備定期維修保養。加強農作物高產種植措施的集成配套,推廣高效節能農業機械設備。進一步加強農村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發展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規劃建設秸稈直燃發電項目、生物質燃料、養殖場沼氣發電項目,加快城鎮燃氣管網向農村延伸,推動省柴節煤灶更新換代,增加節能炊事暖爐利用量。逐步改善農村生活用能結構。結合新農村建設,推廣套用保溫、省地、隔熱新型建築材料,引導農民建設節能型住房。積極推進農村清潔採暖模式試點建設,推動農村燃煤鍋爐改造,進一步完善農村能源服務體系。(牽頭單位:市農委,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科技局等部門)
6.加強公共機構節能
開展綠色建築行動,嚴格新建建築節能評估審查,提高建築能效水平。激發公共機構節能服務的市場需求,以契約能源管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市場化手段為依託,積極推進公共機構節能綜合改造。開展綠色辦公行動,以節電、節水、節油、節氣、節材為重點,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開展綠色食堂行動,在公共機構食堂中推廣套用節能節水灶具和其他餐飲設施設備;開展綠色文化行動,積極倡導公共機構開展個人工作生活“碳足跡”計算,減少個人工作生活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踐行減少“碳足跡”的環保理念。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和套用,逐步提高配備更新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新建和既有停車場要規劃建設配備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實施試點示範工程,繼續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和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鞏固前期創建工作成果。在此基礎上,推廣套用節水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全面使用節水器具。推進公共機構能源審計工作的開展,實施資源綜合套用工程,套用熱泵技術,在具備條件的公共機構推廣空氣源、水源熱泵項目。
依據《營口市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公共機構節能組織管理體系、制度標準體系、技術推廣體系、監督考核體系、市場服務體系和宣傳培訓體系。實施能源和水資源總量與強度雙控,力爭在2020年全年公共機構能源年消費總量控制在7萬噸標準煤以內,年用水總量控制在710萬立方米以內。以2015年為基數,人均能耗下降11%,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11%,人均用水量下降15%。(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局等部門)
7.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用能設備節能管理
依法加強重點用能單位和用能設備的節能管理。對重點用能單位進行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制。重點單位要圍繞能耗總量控制和能效目標,對用能實行年度預算管理。加強對企業節能管理人員和重點用能崗位操作人員的節能培訓。推動重點用能單位建設能源管理體系並開展效果評價,健全能源消費台賬。按標準要求配備能源計量器具,進一步完善能源計量體系,在重點耗能企業推行能源管理制度,實行能源審計和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公告制度,定期公布重點企業能源消耗與節約情況。推進重點行業開展能效水平對標和節能自願活動,按照國際國內同行業能耗先進水平和節能標準,加快實施節能改造,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加強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審查和監管,構建安全、節能、環保三位一體的監管體系。繼續開展鍋爐能效和環保測試,強化鍋爐運行及管理人員節能環保專項培訓。開展鍋爐節能環保普查整治,推進安全節能標準化管理達標示範鍋爐系統建設。支持市內鍋爐生產企業積極申報高效鍋爐產品,爭取入選國家高效鍋爐型號推廣目錄。鼓勵永磁同步電機、變頻調速、能量反饋等節能技術的集成套用。按照《遼寧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燃煤工業鍋爐實際運行效率比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新生產燃煤鍋爐效率不低於80%,燃氣鍋爐效率不低於92%。推廣套用高效電機、配電變壓器等用能設備,淘汰低效電機、變壓器、風機、水泵、壓縮機等用能設備,全面提升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水平。(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局、市統計局、市國資委、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三)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
1.推進工業污染物減排
加強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管理。加強工業污染源監測和監測管理。監督、檢查各企業全面達標排放治理進度,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畫。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確保減排設施正常運轉;建立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工業企業環境管理制度。按照《遼寧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完成覆蓋所有固定源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強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等工業聚集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及污染治理。加強工業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完善全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企業排放紅黃牌制度。以強化源頭控制和深化污染治理為抓手,加快推進全過程、污染防控體系建設,從嚴監管執法,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實行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等量或減量替代。有效控制營口市煤炭消耗增量,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快燃煤鍋爐綜合整治,積極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全面實施中小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繼續推進燃煤電廠脫硝和高效除塵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動供熱計量改革。加快推進大型熱電聯產項目建設,深入推進一縣一熱源建設,新、改、擴建燃煤熱源需經市主管部門審批,採用背壓機組或煤炭清潔燃燒技術,單台燃煤鍋爐不小於90蒸噸/小時。30萬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發電機組、10萬千瓦及以上自備燃煤發電機組(暫不含W型火焰鍋爐和循環流化床鍋爐)實施超低排放,
加強重點行業污染治理,推進顆粒物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大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的力度,限期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提高企業資源能源利用率;強化對鋼鐵、石化、化工、印染、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監測監管和跟蹤指導,加強用信息化等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傳統產業,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強工業企業水污染治理,取締“十小”涉水企業,專項整治水市污染重點行業,實施重點行業技術改造,對醫療污水開展專項整泊,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加強涉水企業監管;加快鎂製品產業升級,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淘汰或搬遷一批裝備水平低的鎂製品企業;治理硼泥尾礦等工業廢棄物堆放,形成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相互補充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模式。(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
2.促進移動源污染物減排
落實國家清潔柴油機行動,加速淘汰黃標車、老舊機動車、船舶以及高排放工程機械;探索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舊機械。推廣套用綠色環保、高效節約機械化裝備和技術,實施嚴格的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達標監督執法制度,實施道路遙感監測,提高機動車尾氣監測能力及檢測率,對尾氣超標車輛進行處罰。
加快油品質量升級,全面供應符合國Ⅴ標準的普通柴油;按照國家要求實施第六階段汽、柴油國家(國Ⅵ)標準,到2020年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並軌,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內河和江海直達船舶均統一使用相同標準的柴油。加強流通領域成品油質量監管,持續開展流通領域成品油質量抽查檢驗工作,嚴厲打擊銷售質量不合格油品的違法行為。
全面落實營口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強化施工現場監管,對渣士等散料運輸車輛全部採取密閉措施,大力推進“全覆蓋”工程,對營口港等主要港口大型煤炭、礦石碼頭堆場全面建設防風抑塵設施或實現煤炭、礦石封閉儲存。(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農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等部門)。
3.控制重點區域污染物排放
嚴控新建燃煤鍋爐,依法劃定高污染煤料禁燃區。加快發展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逐步取消現有工業園區及產業聚集區分散燃煤鍋爐,加快推進區域一體高效供熱工程。根據已編制完成的高效一體化供熱規劃以及規劃環評,加快建成區供暖併網改造,到2020年,全面實現高效一體化供熱,城市建成區內取締2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對於確有必要保留的燃煤鍋爐,由各縣(市)區政府報請市政府同意後,報省政府批准。工業園區、新城鎮只能規劃建設一個區域高效熱源或依託大型熱電聯產企業集中供熱,在供熱供氣管網不能覆蓋的地區,改用電、清潔能源或潔淨煤。
積極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對所有加油站、油庫和加油車實施油氣回收改造,對石化、塗裝和印刷等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泄露和檢測修復治理。積極開展固定污染源總氮排放總量控制及總磷控制,對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排放實施總量控制。
深化流域水污染防治,推進沙河、熊岳河、大旱河綜合整治,以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嚴格控制營口市遼河流域幹流沿岸新建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醫藥製造、化學纖維製造、有色金屬冶煉、紡織印染等項目,對現有的重點排放企業制定實施限期整治方案,升級改造環保設施,確保穩定達標。依據《營口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確保到2020年,各個水域流域水質達標。加強近岸海域環境保護,規範入海排污口設定,全面清理非法或設定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近岸海域水質不下降。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商務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參加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園區管委會、市財政局、市水利局、市海洋漁業局、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4.強化生活源污染綜合整治
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完善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穩步推動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著力保障已建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對已建成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升級改造,提高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強化污水廠污泥安全處理處置,杜絕二次污染。進一步加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力度,開展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社會化運行管理試點。到2020年實現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85%,依據《營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五個五年規劃綱要》,到2020年實現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繼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環保部安排的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管護隊伍建設。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完善垃圾分類收集和減量相關法規和配套政策,大力推行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對全市垃圾中轉站和運輸設備實施密閉化改造,推進垃圾中轉規範化管理。鼓勵垃圾處理企業和清運公司進行整合,探索“收集—運輸—處置”一體化模式。加快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廠及配套設施建設,解決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產生滲濾液和廢氣二次污染問題。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普遍建立村莊保潔制度,推廣垃圾分類減量和就近資源化利用,開展縣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工作,因地制宜建立“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到2020年,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完善生活垃圾與餐廚垃圾處理處置設施,建立城區餐廚垃圾單獨收運處理系統,加快推進餐廚垃圾綜合利用廠的建設和投產運營,提高餐廚垃圾綜合利用率。加快治理公共機構食堂、餐飲服務企業油煙污染,推廣安裝節能高效油煙淨化設施,鼓勵具備條件的公共機構安裝餐廚廢棄物就地資源化處理設備。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得到安全處置。工業危險廢物實現無害化處理目標,嚴厲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保障環境安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垃圾摻濾液得到依法合理處置。加大民用散煤清潔化治理力度,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推廣使用潔淨煤、先進民用爐具,到2020年底前民用散煤治理取得明顯進展。(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5.重視農業污染排放治理
大力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推廣農業清潔生產。加大畜禽養殖行業環境監管,加快畜禽養殖環境信息平台建設,完善畜禽養殖業環境狀況資料庫,指導營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促進畜禽規模養殖場糞便污水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標準化生態建設,建設秸稈、糞便等有機廢棄物處理設施。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糞便污水治理設施改造升級,規模養殖場(小區)糞便污水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還田利用。
開展農膜回收利用,推廣使用標準地膜,逐步開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套用試點。加大對化肥、農藥等面源污染治理,擴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套用面積,引導農民調整化肥使用結構、增施有機肥。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篩選和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保護土壤環境。到2020年,實現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加強秸軒綜合利用,建立秸軒收集儲運體系,加強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秸稈禁燒。(牽頭單位:市農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
(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1.全面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
按照空間布局合理化、產業結構最最佳化、產業連結循環化、資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礎設施綠色化、運行管理規範化要求,加快對現有園區的改造升級,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關聯度,搭建資源共享、廢物處理、服務高效的公共平台,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理。
把工業園區作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拉長產業鏈,提高產業集聚度,形成產業集聚新優勢。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聯盟。加快促進沿海產業基地、開發區、北海新區、仙人島能源化工區等沿海經濟區形成較大規模產業集群。運用減量化、資源循環利用、低碳等技術促進裝備製造、鎂質材料、冶金、石化、輕工、新型建材、紡織服裝等七大主導產業最佳化升級,各行業上下游配套資源向產業園區匯集,促進產業向集約集聚和精深加工發展轉變。
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及特色產業,加大創業孵化力度,支持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增強園區集聚效應,推動節能環保、大數據和雲計算、網際網路等新興產業發展。對開發區、化工區等區域,加強分類指導,強化園區循環化改造方案編制、論證、報備,全力推進方案實施,嚴格考核驗收和結果公布套用。
強化園區環境管理,完善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推動園區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在農業、工業、建築、商貿服務等重點領域推進清潔生產示範,從源頭和全過程控制污染物產生和排放,降低資源消耗。在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建立循環經濟示範區。鼓勵創建營口循環經濟產業園示範試點。(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商務局等部門)
2.加強城市廢棄物規範有序處理
按照廢物收集分類化、終端設施統籌化、基礎設施共享化、運營模式多元化、管理服務信息化的思路,開展城市廢棄物的規範有序處理。
統籌設計區域廢棄物整體解決方案,完善餐廚廢棄物、建築垃圾、園林廢棄物、城市污泥等城市典型廢棄物分類收集、運輸體系。重點實施垃圾分類收集及處置、城市廢棄物配套收運系統建設、城市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城市廢棄物回收和物資回收等項目,並積極創建國家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基地,完善城市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
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加快建設城市社區和鄉村資源回收筒點、分揀中心、集散市場“三位一體”的回收網路,推進再生資源規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製造舊件回收體系,推進再製造產業發展。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完善分類回收、密閉運輸、集中處理體系,推進餐廚廢棄物等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處理與垃圾焚燒、填埋設施協同共享,推進能源、水資源和固廢處理設施一體化建設,促進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連結。以營口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園為依託,推進固體廢棄物處置,提升再生資源利用集聚化、清潔化、高值化水平。(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商務局,參加單位:市環保局、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3.統籌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基地,推動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冶煉和化工廢渣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大力推動農作物秸稈,形成秸稈多元化綜合利用格局,在人口集中區域、機場周邊和交通幹線沿線以及地方政府劃定的重點區域內,基本消除露天焚燒秸稈現象。推動規模化養殖場糞便資源化利用,大力推廣沼氣和農業廢棄物氣化碳化、壓縮成型技術,提高清潔、可再生能源在農村地區生活用能中的比例。根據《營口市工業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根據《營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
推進綠色協同連結,推行循環生產方式,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連結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創新工業行業間、工業社會間的生態連結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靜脈產業基地。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推廣一批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培育一批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加快再生資源技術裝備改造升級,深化“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建設,推動再生資源產業集聚區發展。(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農委,參加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部門)
4.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提質升級
發展可再生資源產業,建立可再生資源回收網路體系,建立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促進資源再生利用企業集聚化、園區化、區域協同化布局,鼓勵創建國家級、省級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示範基地。
落實國務院“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工作要求,開展產品生態設計和推廣使用再生原料,形成廢棄物有效處置和合理利用的長效機制,在電氣電子、汽車等產品領域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依託中國(營口)汽保工業園的發展,大力推動汽車零部件等產品再製造。推進再製造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和機電產品再製造試點示範工作。鼓勵相關行業協會、企業參與構建行業性、區域性、全國性的產業廢棄物和再生資源線上交易系統。推進汽車產品售後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互通共享。形成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等高值廢棄物線上回收利用體系。
完善資源有償取得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嚴格資源開採準入制度,合理利用資源、能源及廢棄物,支持開發低品位礦產資源,提高廢渣、廢水、廢氣綜合利用率。
加快網際網路與資源循環利用融合發展,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最佳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路、交易等平台,推廣“網際網路+”回收新模式。鼓勵有條件園區開展廢棄物流的線上監控和智慧管理。推廣“網際網路+”回收模式,鼓勵各類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基地)開展廢棄物信息發布和產業共生對接,推動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向線下線上結合轉型升級,並進行廢棄物信息共享交換、監測評價和統計分析。(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商務局等部門)
(五)實施節能減排工程
1.實施節能重點工程
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電機系統能效提升工程,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程,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示範工程等節能工程,促進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推進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實施餘熱余壓利用、天然氣分散式能源示範等重點工程。在鋼鐵、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業推動餘熱余壓尾氣等資源建設發電工程項目、契約能源管理項目等,從而加快推廣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在菱鎂礦等鎂質耐火材料生產、鋁工業等特色領域積極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相關工作。
深入推進綠色建築工程,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推廣高效、節能、環保材料套用工程,提高住宅等建造效率,降低住宅建造成本,促使住宅生產方式轉向工業化、專業化等。大力推廣新能源產品和技術套用,鼓勵和支持方案設計和項目建設中優先採用新能源技術,推動其在城市景觀、建築施工、產業發展、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套用。
推進城市公交、計程車使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比例提升,交通運輸廢舊材料再生和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率提升。綠色維修作業推進,建立健全行業綠色汽修技術和管理體系,進行綠色汽修設施設備及工藝升級改造,推廣使用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
推進綠色辦公,嚴格執行節能環保產品強制採購制度,優先採購節能、節水、節材產品。推動綠色食堂行動,推廣套用節能節水灶具和其他餐飲設施設備等。繼續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和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推動省級、地市級示範單位創建工作。(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局、市國資委、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2.實施主要大氣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
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加快實施氣化營口工程。根據《營口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的要求,加快推進區域一體高效供熱工程,2020年全市全面實現高效一體化供熱。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推廣清潔能源替代。
加快重點行業達標排放治理工程、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程、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開展秸稈焚燒綜合治理工程。深入開展大氣環境領域科學研究工作,開展大氣源清單摸底調查工作,為大氣治理工作建立基礎資料庫。推動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制定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等。(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國資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
3.實施主要水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
強化環境質量目標管理、深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貫徹落實遼寧省新碧海行動計畫,實施總氮排放總量控制。推進海域生態健康養殖。
專項整治水污染重點行業、組織實施重點行業清潔化技術改造、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強化清潔生產審核,加強工業水循環利用,促進再生水利用工程。
穩步推動城鎮污水、污泥處理設施建設,著力保障已建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進一步完善配套管網,逐步擴大收水範圍。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標準化生態建設。
深化大遼河、大清河、碧流河、大旱河、沙河、熊岳河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農委,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海洋漁業局等部門)
五、加強能力體系建設
(一)強化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建設
1.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示範推廣
在節能領域,重點引進、攻關能源清潔利用、工業餘能餘熱高效回收利用、建築材料等節能關鍵技術,研發一批高效節能裝備及產品。實施燃煤鍋爐和鍋爐房系統節能改造,加快電網技術改造和智慧型電網,推廣餘熱發電、餘熱利用和潔淨煤、智慧型控制等先進適用技術。加快圍護結構、供熱計量、管網熱平衡改造推廣。
在減排領域,引進、研發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煙氣脫硫脫硝除塵、土壤污染治理、固廢與垃圾資源資源化利用等減排關鍵技術及裝備。以工業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現有設施升級改造、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為重點。推進建材、石化、電力等高耗能行業和燃煤鍋爐脫硫脫硝技術改造實施。發展廢物循環利用,鼓勵糞污、沼渣等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技術推廣。繼續組織實施鎂礦高效利用綠色生產技術,加速鎂質材料產業從初級產品生產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產品的轉變,最佳化鎂質耐火材料產品結構。(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局等部門)
2.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系統集成套用
選擇具有示範作用、輻射效應的園區,統籌整合鋼鐵、水泥、電力等高耗能企業的餘熱余能資源和區域用能需求,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在餘熱余壓利用、高效儲能、智慧型控制、智慧型電網、節能監測等領域加大研發和示範力度。深入推進流程工業系統節能改造,重點推廣能源梯級利用、可循環、流程再造等系統最佳化工藝技術,普及中低品位餘熱余壓發電、製冷、供熱及循環利用。
大力發展“網際網路+智慧能源”,推動建立城市智慧能源系統,鼓勵發展智慧型家居、智慧型樓宇、智慧型小區和智慧型工廠,推動智慧型電網、儲能設施、分散式能源、智慧型用電終端協同發展。充分利用物聯網感知技術,建立工業節能監測分析平台,實時監測能源消費狀況,實施節能精細化管理。充分運用網路信息技術,建立覆蓋全市工業領域的統一、高效、實用節能監測平台,實現對工業能耗數據的動態掌握及預警監測。支持區域性工業、公共機構和園區基於物聯網模式的能效監測與管理平台建設,形成“感知能源、智慧監管”的數位化能源管理體系。
綜合採取節能減排系統集成技術,推動鍋爐系統、供熱/製冷系統、電機系統、照明系統等最佳化升級。(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參加單位: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環保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
3.完善節能減排創新平台和服務體系
鼓勵、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幹企業,積極籌建冶金節能、固廢資源化、大氣污染防治等一批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並推進組建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提高節能環保產業自主創新能力。
鼓勵發展、引進節能環保技術諮詢、系統設計、設備製造、工程施工、運營管理、計量檢測認證等專業化服務。以加大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自主研發為重點,促進“網際網路+”推廣套用,支持節能產品裝備和節能服務產業做大做強。
加強節能減排技術遴選、評定及推廣,鼓勵企業積極採用先進適用技術進行技術升級。加快引進國內外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推動本市節能減排先進技術裝備“走出去”。(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等部門)
(二)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
1.建立市場化交易機制
健全用能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創新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等機制,培育和發展交易市場。
配合省碳交易管理部門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組織全市重點排放企業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推動碳金融體系創新,發揮碳資產金融屬性,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建立綠色信貸機制,推動發展碳租賃、碳基金、碳債券等碳金融產品,支持銀行把碳排放權、碳收益權納入企業貸款、發債的增信條件,構建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綠色金融體系。
進一步完善排污許可制,建立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構建市場化的價格交易機制,提升排污權交易活力。擴大排污權交易試點範圍,增加氨氮、總磷的排污權交易。強化污染減排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實施“批項目、核總量”制度。探索污水輸送最佳化調度。繼續強化對重點減排單位的監督管理,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減排目標。(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
2.推行契約能源管理模式
實施契約能源管理推廣工程,鼓勵節能服務公司創新服務模式,提供節能諮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託管等“一站式”契約能源管理綜合服務。
營造促進契約能源管理模式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落實節能服務公司稅收優惠政策。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契約能源管理機構備案、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等行政事項。規範公共機構實施契約能源管理項目的管理程式加大推廣扶持力度,將公共機構契約能源管理納入全市公共機構節能管理的常態工作。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落實節能服務公司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各級政府加大對契約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政府機構按照契約能源管理契約支付給節能服務公司的支出,視同能源費用支出。推進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積極推動金融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鼓勵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牽頭單位:市工信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參加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部門)
3.健全綠色標識認證體系。
落實能效標識管理制度,推行節能低碳環保產品認證。
完善實施綠色建築、綠色建材標識和認證制度,並建立可追溯的綠色建材評價和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和規範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推進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完善綠色商場、綠色賓館、綠色飯店、綠色景區、綠色製造等綠色服務評價認證辦法,積極開展第三方認證評價。
提高綠色設計理念,將全生命周期理念融入到產品設計中,科學確定綠色產品評價關鍵階段、關鍵指標,建立相應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並按照國家設立的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等產品整合為綠色產品的進程,推動落實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
健全綠色標識認證有效性評估與監督機制,推進綠色標識信用體系建設,運用大數據技術完善綠色標識監管方式,建立指標量化評估機制,公開接受市場檢驗和社會監督。
加快暢通綠色產品流通渠道,鼓勵建立綠色批發市場、節能超市等綠色流通主體。開展能效、水效、環保“領跑者”行動。(牽頭單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水利局、市商務局等部門)
4.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鼓勵在環境監測與風險評估、環境公用設施建設與運行、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污染防治、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等領域推行第三方治理。
加強政策扶持和激勵,嚴格市場監管與執法,為社會資本進入創造平等條件,建立健全“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污染治理機制。落實第三方治理項目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加大財政對第三方治理項目的補助和獎勵力度。開展第三方治理試點,建立以效付費機制。大力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對納入國家重點支持或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推進PPP模式。加快推進治污重點領域第三方治理進展,促進社會資本進入污染治理市場的活力進一步激發,加快優質、高效、可持續的第三方治理服務體系的形成,培育一批技術能力強、運營管理水平高、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環境服務公司。(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部門)
5.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
推行節能低碳環保電力調度,根據營口市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工作方案指出,需加快推進工業企業實現電能管理信息化,營口市已建成電力需求側管理平台,力爭2020年底前將全市規上企業納入平台,實施監管。
實施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行動,制定和完善有序用電方案,積極引導工業企業參與有序用電,做好工業錯峰、避峰用電預案,落實峰谷、差別電價等有關政策。積極推進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做好電網企業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目標責任考核工作。培育電能服務業,大力推動電能管理服務和能效服務,幫助電力用戶持續最佳化用電結構,削減尖峰負荷,提升能效水平。支持區域性工業、公共機構和園區基於物聯網模式的能效監測與管理平台建設,形成智慧監管的數位化能源管理體系。
建設重點耗能企業能耗線上監測平台,升級和完善企業能源管理中心,支持大型公共建築建立能耗監測系統,實施能源動態監測、控制和最佳化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牽頭單位:市工信委,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營口供電公司等部門)
六、強化監督管理與政策扶持
(一)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
1.分解落實節能減排指標
實施能源消耗增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改革完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制度,將節能減排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進一步明確職責和工作任務,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2.健全節能減排計量、統計、建成和預警體系
完善統計聯網直報系統,加大統計數據審核與執法力度。建立聯網直報數據審核業務流程,設定更嚴格的省級審核模板。強化能耗數據質量管理,提高能耗預警、監測和分析水平。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預測預警機制,跟蹤監測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和高耗能行業用電量等指標,對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的地區及時預警調控;重點監控六大高耗能行業的重點用能單位,密切跟蹤耗能大戶能耗的變動,審核重點企業數據的匹配程度,確保數據的基本銜接。全面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環境空氣品質和污染排放自動線上監測工作。推動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督促各地制定並及時公開重點排污單位名錄,規範環境信息公開程式和形式,及時、準確全面公開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加強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查處不按規定公開環境信息的排污單位。
3.強化績效管理和考評
強化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考核,開展市級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自檢自查工作,並組織開展各縣市區節能減排工作責任評價考核工作,並將節能減排工作完成情況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國有企業負責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對作出突出成績的地區、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
(二)完善節能減排支持政策
1.完善價格收費政策
落實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清理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政策。實施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嚴格落實水泥、電解鋁等行業階梯電價政策。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推行居民階梯氣價、水價制度。深化供熱計量收費改革,完善脫硫、脫硝、除塵和超低排放環保電價政策。落實國家環境保護費改稅政策和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加大垃圾處理費收繳力度,提高收繳率。(牽頭單位: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營口供電公司等部門)
2.完善財政稅收激勵政策
加大對節能減排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爭取中央專項資金,統籌安排相關專項資金,合理利用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能力建設和公益宣傳。推廣節能環保服務政府採購,嚴格執行國家節能環保產品政府強制採購和優先採購制度。落實國家關於節能減排企業所得稅、增值稅、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退免稅以及支持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從事國家鼓勵類項目的企業進口自用節能減排技術裝備且符合政策規定的,免徵進口關稅。(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稅務局,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3.健全綠色金融體系
推進綠色金融業務創新,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和完善支持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產能的長效機制。加大節能環保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節能減排技改項目融資,節能服務商融資、節能減排設備供應商買方信貸融資、節能減排設備製造商增產融資和融資租賃等綠色信貸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減排項目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鼓勵綠色信貸資產、節能減排項目應收賬款證券化。在環境高風險領域落實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積極推動綠色金融領域國際、國內合作。(牽頭單位:市財政局、中國人民銀行營口市中心支行,參加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營口銀監局等部門)
(三)強化節能減排監督檢查
1.健全節能環保法規標準
完善節能減排法規體系,根據國家節能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修訂進程,啟動地方標準和相關技術規範的編制工作,依法制定更加嚴格的節能環保標準,鼓勵制定節能減排團體標準。
推進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重點區域流域排放標準的制修訂,組織開展污染防治技術標準、清潔生產審核技術標準和污染物檢測技術標準等制修訂工作,並加大實施力度。制修訂環保產品、環保設施運行效果評估、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環境監測方法等相關標準。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參加單位:市政府辦公室法制辦、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市統計局、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2.嚴格節能減排監督檢查
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專項檢查,督促各項措施落實。加強節能監察能力建設,健全環保監管體制,強化節能環保執法監察。
加強節能審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大對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標準和新建建築施工階段節能標準執行情況,政府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建設情況,以及節能環保產品質量和能效標識的監督檢查,加大對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污染源的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用能和環境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公布違法單位名單,發布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信息,確保節能環保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有效落實。
加強節能環保領域幹部隊伍建設,深化國際國內交流合作,建立多領域、多層面的合作網路。(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海洋漁業局等部門)
3.提高節能減排管理服務水平
建立健全節能管理、監察、服務“三位一體”的節能管理體系。建立節能服務和監管平台,加強政府管理和服務能力建設。加強節能監察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市、縣兩級節能監察體系。健全環保監管體制,開展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試點。
深入開展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工作。建立能源消耗數據核查機制,建立健全統一的用能量和節能量審核方法、標準、操作規範和流程,加強核查機構管理,依法嚴厲打擊核查工作中的弄虛作假行為。
創新節能管理和服務模式,開展能效服務網路體系建設試點,促進用能單位經驗分享。(牽頭單位:市工信委、市環保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統計局、市財政局,參加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市政府辦公室等部門)
七、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
(一)推行綠色消費
推行綠色消費模式,倡導勤儉節約消費觀。廣泛開展綠色生活行動,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式轉變,堅決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倡導市民購買低耗能家電產品、節能燈具、節能環保型汽車和節能省地型住宅,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抑制不合理消費,推行政府綠色採購。積極引導公眾節能改造、推廣套用節能技術產品、鼓勵採用智慧節能型網路伺服器等節能產品;倡導節儉意識,避免過度消費、炫耀性消費;積極配合垃圾分類收集,支持垃圾回收利用;隨手關燈,節約用水,抵制過度包裝產品,選用節能環保的家庭用品;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使用環保購物袋或自帶菜籃。積極回響國家部委“無車日”、“節能減排宣傳月”等活動倡議,開展綠色交通文明出行活動,製作公益宣傳片等。大力發展公共運輸、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交通工具,倡導步行、腳踏車、公交等交通工具出行,選購新能源汽車和小排量汽車。(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交通局、市商務局、市政府辦公室,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國資委、市文體新廣局等部門)
(二)倡導全民參與
深入開展全民節約行動和節能“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軍營、進商超、進賓館、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等“十進”活動。廣泛開展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制播節能減排公益廣告,鼓勵建設節能減排博物館、展示館,普及節能科學知識,創建節能減排宣傳教育示範基地,提高全民節能意識,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參與節能減排的社會氛圍。發展節能減排公益事業,鼓勵公眾參與節能減排公益活動。(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國資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文體新廣局、市政府辦公室、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
(三)強化社會監督
鼓勵公眾監督各種鋪張浪費行為,利用網路時代的優勢,充分發揮各種媒體作用,報導先進典型、經驗和做法,曝光違規用能和各種浪費行為。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及時準確披露各類環境信息,擴大公開範圍,保障公眾知情權,維護公眾環境權益。依法實施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可依法提起公益訴訟。加強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加強節能宣傳,充分發揮各級人大、政協和組織、紀檢、監察等部門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有關行業協會和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形成上下銜接、部門聯動、條塊結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營造全民節能氛圍。(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參加單位: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
八、保障措施
(一)組織機構保障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各級節能降耗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加強對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謀劃。充分發揮市節能減排領導小組作用,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委、市統計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公共機構節能辦、市科技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市農委等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在結構調整、重點工程、節能管理、重點領域節能、技術推廣、監督檢查、市場化機制推廣及經濟政策和基礎工作和能力建設等方面,按照任務分解表分工推進節能工作。針對全市節能降耗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及時協商、研究並進行具體推動,促進節能降耗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管理機制保障
進一步完善黨委與政府領導、節能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的綜合決策機制。制定地方性節能法規,增強政府在產業發展、資源利用和能源節約方面的綜合決策和協調能力,處理好經濟建設與資源、能源之間的關係,完善和強化節能政策實施體系,使綜合決策規範化、制度化。深化政府與協會、政府與企業、協會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協調、溝通,多方面多渠道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促進節能工作順利開展。
(三)政策支持保障
完善財政支持節能工作的相關政策,按國家要求建立節能專項資金隨本級財政收入增加而增長的機制。多渠道籌集財政資金,統籌用好現有工業節能與循環經濟、建築節能方面專項資金,對試點示範工程優先給予資金支持,對重大節能工程項目和重大節能技術開發、示範項目給予補助支持。加大契約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的支持力度,鼓勵採用契約能源管理方式開展工業、建築業、交通業、商貿酒店、公共機構等節能技術改造。落實國家節能節水專用設備、契約能源管理、資源綜合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增強企業節能積極性。拓展節能服務公司投融資渠道,鼓勵採用PPP模式推進節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節能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
擴大節能產品政府採購範圍,落實政府採購政策,落實節能節水專用設備所得稅優惠政策。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建立第三方服務的保險制度、設立擔保基金或理賠基金等,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完善公共機構節能資金保障機制,發揮財稅、金融等政策的引導作用,切實加大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經費投入。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保障統計機關事務管理部門開展能耗統計、節能宣傳、監測培訓、示範創建、能源審計等工作經費,切實為公共機構節能改造提供經費保障。
(四)公共服務保障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大對各部門節能工作的指導協調力度,及時提供有效信息和政策建議。發揮節能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服務和促進水平,加強行業自律。充分利用現有的節能交流合作平台,吸引國際節能業務與技術,促進研究機構、節能協會和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加強節能公共信息服務,及時發布國際國內市場動態和政策信息。
大力構建專業性中介服務機構。大力發展技術評估、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轉移、智慧財產權、投融資、人才培養、法律顧問等專業性中介服務機構的建立,搭建節能信息交流平台,促進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與駐地高校以及各類節能服務機構的聯繫與合作,充分利用地方節能科技資源、成立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專家和諮詢機構,完善新能源新技術的遴選、鑑定、推廣、套用機制,建立公共機構節能技術支撐體系,為推薦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科學發揮在那、科學決策等提供專業保證。
(五)宣傳教育保障
積極引導全民參與。進一步增強全體公民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深入推進節能全民行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促進節能的良好氛圍。抓好家庭社區、青少年、企業、學校、軍營、農村、政府機構、科技、科普和媒體等渠道,通過典型示範、專題活動、展覽展示、崗位創建、合理化建議等多種形式,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優勢,積極運用網路、微信、微博、簡訊等新興媒體普及節能知識,宣傳節能先進典型,宣傳推廣節能的先進經驗和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廣泛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節能,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解讀

一、起草背景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最佳化明顯加快,能源消費增速放緩,資源性、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發展逐漸衰減。但必須清醒認識到,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我國能源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環境問題仍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之一,節能減排依然形勢嚴峻、任務艱巨。為深入推進“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確保把“十三五”節能減排的目標、責任和措施落到實處,國務院於2016年12月20日出台了《關於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74號)。省政府於2017年4月21日出台了《關於印發遼寧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發〔2017〕21號),下達了營口市“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二、主要內容
《營口市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主要內容參照國家和省方案確定,主要特點是結合我市實際,將有關工作更加細化和具體,並且將每條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全文共分為八個方面,具體是:
第一部分是“十二五”節能減排成效與存在問題。 認真總結了“十二五”期間,全市在能源消費結構調整、重點領域節能改造以及污染物減排等方面取得的明顯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部分是“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形勢分析。國際國內資源約束加劇,給節能減排帶來了新挑戰。必須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直面挑戰,把握機遇。
第三部分是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總體要求是: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有力支撐。
基本原則是:強化約束,倒逼轉型;最佳化升級,調存增優;創新驅動,完善機制;突出重點,全面推進。
主要目標:節能目標是到2020年,全市單位能耗在2015年基數上累計下降率達到16%,能耗增量控制在322萬噸標準煤。減排目標是到2020年,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下降率達到13.4%;氨氮排放總量下降8.8%,2020年重點工程減排量達到392.34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16.5%,2020年重點工程減排量達到5688.09噸;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17.2%,2020年重點工程減排量為6672.58噸。
第四部分是主要任務。提出最佳化能源產業結構、加強重點領域節能、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節能減排工程5個方面24項具體工作。
最佳化能源產業結構包括: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能耗增長、調整最佳化能源結構、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五個方面。
加強重點領域節能包括:加強工業節能、強化建築節能、促進交通運輸節能、推動商貿流通領域節能、推進農業農村節能、加強公共機構節能、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用能設備節能管理七個方面,明確工業、建築、交通、商貿、農業農村、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工作。
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包括:推進工業污染物減排、促進移動源污染物減排、控制重點區域污染物排放、強化生活源污染綜合整治、重視農業污染排放治理五個方面。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包括:全面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強城市廢棄物規範有序處理、統籌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提質升級四個方面。
實施節能減排工程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實施主要大氣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實施主要水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三個方面。
第五部分是加強能力體系建設。包括強化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建設和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兩方面的內容。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示範推廣、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系統集成套用、完善節能環保創新平台和服務體系,探索和完善用能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推行契約能源、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深化電力體制改革,以市場化形式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
第六部分是強化監督管理與政策扶持。分為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完善節能減排支持政策、強化節能減排監督檢查三方面內容。
第七部分是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分推行綠色消費、倡導全民參與、強化社會監督三方面內容。倡導綠色生活,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開展社會監督。
第八部分是保障措施。分為組織機構、管理機制、政策支持、公共服務、宣傳教育五方面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