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1877年8月19日,
雷鳴遠出生於
比利時根特城一個虔誠的
天主教家庭,父親是佛蘭芒人,擔任公證人,母親是有一半法國血統的英國人。他是家中長子,洗名味增爵(Vincent),早年入巴黎修道院學習。
1888年,11歲時閱讀1840年在中國武昌殉教的
董文學神父傳記後立志前往中國傳教。
1895年,在巴黎加入董文學神父所屬的遣使會。
1900年,於神學院就讀時,中國發生
義和團運動,比利時傳教士韓默理主教在內蒙古殉教,更促成雷鳴遠決定前往中國傳教。
1901年,雷鳴遠隨北京教區的
樊國梁主教乘船來華。
1902年,在北京成為神父,隨後被派往天津
武清縣小韓村等地傳教。
1903年,雷鳴遠主持重建了在義和團運動中被損毀的小韓村教堂。雷鳴遠到達中國傳教後,他努力學習中國文化,讀中國書,能說一口流利標準的國語,用毛筆寫漂亮的行書。
1912年,從北京教區分出天津教區,傳教成績奇佳的雷鳴遠便升任這個新教區的副主教。
1915年10月10日,雷鳴遠和中國
天主教徒在天津租界以外的南市榮業大街創辦
益世報。雷鳴遠批評由外國各個修會代表本國利益控制中國天主教的作法,提出“中國歸中國人,中國人歸基督”的口號,積極推動教廷任命中國籍主教。為實現這個夢想,他受到修會的排擠。
1916年,天津發生老西開事件,雷鳴遠大力支持天津市民反對法國人擴展
天津法租界,將聖若瑟主教座堂及附近地區併入該租界的行動,在《
益世報》發表大量反對法租界擴張的文章,與支持法租界擴張的法國籍天津教區主教杜保祿發生衝突,於1917年被遣使會會長羅得芳降職調往浙江省寧波教區。
1920年4月,由傳信部特使光主教安排,送回歐洲。
在歐洲期間,雷鳴遠從事中國留學生的傳教工作。1923年,他在
巴黎為他們建立了"Associatio Catholica iuventutis Sinensis"。
雷鳴遠繼續努力,向教廷上萬言書,後來得以面見教宗陳情,舉薦了6位中國主教的人選(海門教區
朱開敏、蒲圻教區成和德、
汾陽教區
陳國砥、宣化教區趙懷義、台州教區胡若山、安國教區孫德楨)。終於在1926年10月28日,首批六位中國主教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由教宗比約十一世親自祝聖。在參加祝聖典禮時,雷鳴遠喜極而泣達兩小時之久,說:“主啊!現在可以放你的僕人平安而去。”
1927年,雷鳴遠申請中國國籍獲準,始被法國放行來華。在河北省中國籍主教孫德楨領導的安國教區更積極地傳教,並創立了耀漢小兄弟會(1928年)和德來小姊妹會。
雷鳴遠站在中國人的立場,極力主張抗日。1933年熱河長城抗戰,他帶領教徒前去搶救傷兵;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以後,雷鳴遠
神父率領教友共六百餘人,組織戰地服務團、救護隊,在
太行山和中條山一帶搶救傷兵,救濟難民,教育失學兒童。1940年,國民黨鹿鐘麟部與八路軍發生摩擦,3月9日,雷鳴遠被八路軍俘虜,關押在太行山山區的山西省遼遠縣(今左權縣),被當作國民黨間諜受到六個星期的洗腦和酷刑,40多天后,經國民政府交涉,雷鳴遠被釋放,但已罹患重病。
在到達重慶不久,1940年6月24日,雷鳴遠逝世於歌樂山。同年7月18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1287號褒揚令公開褒揚。11月29日,重慶市召開追悼雷鳴遠神父大會。台北的國民革命忠烈祠亦有設雷鳴遠的靈位。
雷鳴遠所著作《內在的敵人》一書中揭露八路軍於1940年皖南事變前突襲國軍三個軍共6萬多人,卻沒有動不足50英里外的日軍。
宣傳抗日
天津《
益世報》創刊於1915年10月10日。創辦人是來華傳教的
比利時籍
天主教教士雷鳴遠和中國天主教徒劉守榮、杜竹萱。
1900年他被比利時教會派到中國來傳教,1910年轉來天津。當年西方來中國傳教的人,除照例每星期日在教堂中聚集教徒宣傳宗教外,總要利用教會的經費進行一些所謂的“慈善”和“教育”工作,雷鳴遠也如此,他到天津後就創辦了一所誠正國小和一所師範學校,還辦了一個宣講所,向教外人宣傳
天主教。為了貼合當時的情況,雷在宣傳宗教時,也會講些“救國”的道理。後來,雷鳴遠的教徒匯集他的講演詞,出版了一個小冊子,名為《救國》。不久,他創辦了一個周刊名為《廣益錄》,後改為《益世主日報》,這個刊物便是天津《
益世報》的前身。
天津《
益世報》的開辦費據說只有三四萬元,是雷鳴遠從國外天主教徒中募集到的傳教經費的一部分。1931年報館擴充資本,招集了股份,改組成一個股份有限公司性質的企業。但股東只限於中國天主教徒,股票轉讓須經公司同意。雷鳴遠任董事長,實際上仍掌握著報館的最高權力。
天津《
益世報》最初的館址是在天津南市榮業大街,兩年後遷到東門外小洋貨街。1924年
直奉戰爭的時候,遷移至義大利租界。
當時中國的
天主教會名義上受梵蒂岡的領導,實際上受某些帝國主義國家控制,雷鳴遠的上級是法國人,據說雷對法國傳教士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極不贊同,曾不斷在公開與不公開的場合揭發批評。天津的法國傳教士則對雷在天津辦學校、開報館、設立宣講所等活動側目而視。1916年法帝國主義陰謀將天津的老西開劃歸法租界,這種侵略行為激起了天津市民的公憤,雷曾授意天津《
益世報》反對法國侵略者強占老西開,結果是雷鳴遠被法國傳教士趕回
比利時去了。
1927年雷再度來中國。他決定到農村去,他說,中國農民的生活很苦,要復興中國定要先建設新農村。要做好農村建設工作,必須具備有“福音主義”的人。雷鳴遠想做亞洲的聖芳濟,來復興中國和亞洲。他來到中國主教管理的河北省
安國縣教區開展了傳教工作。到安國縣後,首先組織了一個“耀漢兄弟會”,會址名為“真福院”。雷鳴遠認為這個會的主要精神是三個字“全、真、常”。“全”是“全犧牲”;“真”是“真愛人”;“常”是“常喜樂”。他就以這三個字為綱領,訓練他的耀漢兄弟會會員。除安國縣外,後來又在山西的
汾陽、北平的清河、關外的
玫瑰營子相繼成立了分會。到抗戰前夕,這個兄弟會的會員總數已有200餘人。
1927年雷鳴遠再度來中國後,就請求入中國籍,口口聲聲要為中國獻身。雷在1928年加入中國籍後,便經常自稱是中國人。
羅隆基同雷鳴遠認識是1932年羅任天津《
益世報》社論主筆以後。“九一八”事變發生後,雷鳴遠自知他既已入中國籍,對中國人民一致武力抗日的主張是不能反對的,因此他是主張中國抗戰的,並表示贊成天津《
益世報》武力抗日的主張。雷鳴遠第一次在報館見到羅隆基的時候就說:“羅先生,你肯到我們報館中來寫社論,我高興極了。我特別喜歡你那篇《可以戰矣》的社論,我要我的兄弟們都讀你的社論。我們中國人非把
日本鬼子打出去不可。”羅對雷說,他的社論可能會給《
益世報》帶來麻煩。雷鳴遠馬上說:“你放心,你放心。請你大膽寫文章。你這樣代表中國人民說話,就是我們報館因為你的文章關門了,我們亦不怪你。只要我還是天津《
益世報》的董事長,我是不會讓你離開我們報館的。”
羅隆基就問他那些聯共抗日的言論是否違背了《
益世報》的
天主教立場時,雷說:“不,不,你沒有違背我的立場,你不要怕,我們教中還有人說我是共產黨呢!除了我相信上帝,我是有神論者外,我的確是個共產主義者。我們的
耶穌是要消滅階級、消滅剝削的。”
長城抗戰的時候,雷鳴遠已年逾60,他居然將“真福院”的一批兄弟組成救護隊,自己親任隊長,帶隊到華北、西北各戰區去進行救護工作,當他出發到
遵化時,有人為他拍電影,請他講幾句話。他說到:“你們不要看我的鼻子、我的臉是外國的,我的心是中國的。我們抗戰要抗到底!”後來他為英勇抗日的二十九軍創辦了“殘廢軍人教養院”,1933年舉行開幕禮時,雷鳴遠致詞說:“我對大家是表同情的,不但我應當服侍你們,凡是中國人都應當服侍你們,因為你們
衛國有功。”他還說:“諸位現在雖然殘廢不能工作了,我勸你們不要失望,要努力其他工作。將來成家立業,生養子女,接繼後代。我今年雖已60,若諸位最近成家,生養兒子,再過20年,不依然是愛國的青年嗎?若遇我國收復失地,那時我雖已是八旬老翁,我老頭子誓死還要同你們的兒子一同參加工作。”據說,就在這個時期,雷鳴遠同
戴笠有了密切的聯繫,他在戰區中曾替國民黨的
特務組織蒐集情報。
在抗戰期間,雷鳴遠極力主張《
益世報》在後方設法恢復出版。為了解決復刊的經濟問題,他設法同南京主教於斌合作。1938年12月8日天津《
益世報》在雲南昆明重新復刊,雷鳴遠仍然是名義上的董事長。《
益世報》復刊後,雷曾親自到昆明視察報館,並鼓勵工作人員,一定要堅持抗戰到底的宣傳政策。《
益世報》復刊不到兩年,便因經濟困難而停刊。
國際服務團
雷鳴遠國際服務團於1937年在
比利時創立,團員們以雷鳴遠
神父的精神為生活理想: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全真常」三字訣是雷神父的最高人生哲學,也和我國傳統安貧樂道,自強不息,利已利人的精神相同。更是他創辦修會團體的會訓。 更是他創辦修會團體的會訓。
團員服務於全球五大洲,由於社會變遷快速,各國文化生活習俗差異非常大,為加強團員們在各國生活與服務的需要,本團主旨為:雷神父的精神、信仰追求自由及國際觀。
一、團員把「信仰」和希望寄托在死而復活的基督身上,他召喚所有的人過一個友愛、正義和有尊嚴的生活。信仰主要是以祈禱,天主聖言及感恩祭(彌撒)來滋養。
二、團員為追求人類「自由」而奉獻。 團體的動力是來自於個人和社會所應負的責任。其目的是為人類及大自然預備一個適合的生活環境。這種體認使團員們選擇了自已的生活與活動方式,而這一切是與他們的誓言相互呼應的。基督邀請人來實現互助的生活,因此團員們透過職業或各種社會工作,與基督相遇。
三、團員以「國際觀」來作為生活的力量。他們具有四海一家的精神,努力促使人與人、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間之相商的相互了解,尊重與幫助。在真理及友愛中尋獲天主。
四、團員們目前分布於南、北美、遠東、中東、近東、非洲、歐洲地區,從事教育、醫護、社會、傳教等工作。同時對自然萬物表現出關懷及憐憫,並在能力範圍內及工作崗位上,試著去了解它們。「我們必須時常保有一顆年輕而又渴望知識的心」。
五、團員的個人聖化及其傳教使命都必須聯繫在一起:他們在別人眼裡要成為一位活生生的基督,並積極嘗試引領人們到
天主那裡,那是團員們使生活及聖化中的整個計畫。
人物評價
雷鳴遠
神父在中國傳播基督福音,歸納為五種原則,從中可看出其為人及愛中國至極的精神:
本地化
為適應中國的生活習慣,雷
神父儘量全力中國化。他努力認中國文字,不用
羅馬拼音;讀中國書,吸收中國文化;寫信、寫日記或其他檔案時,儘量用毛筆,故能寫一手漂亮的行書字;他也學會一口流利的中文,後來還是一位演講高手。
雷神父入境隨俗,跟中國人一樣留髮辮;學習中國人吸長菸袋;吃飯時使用竹筷;雷神父在鄉村傳教時睡在土坑上,用火盆取暖;他常是終年身著藍布長衫,布鞋一雙;他騎著腳踏車長途跋涉、奔走於鄉村城鎮間;他以打國術強身;雷神父創立耀漢德來男女兩會的時候,將所有經文,儘量用中國音樂譜出,使大家合聲吟唱;他極喜好中國的建築物,對那些畫棟雕梁,更倍加讚賞;當時一般傳教士降福教友都用拉丁文,而雷神父則用中文降福中國教友;當時天主堂掛法國旗是很普遍,為表示
天主教愛國,雷神父在其聖堂住所,撤去法國旗,而改掛中國的龍旗。
聖化
所謂的“聖化”,是指注重祈禱生活,屬於天主的人。雷
神父以天主的忠僕自居。他屢次提醒生活繁忙的人,尤其應該瞻仰基督聖體,虔誠祈禱。他會想辦法安排祈禱的時間。他說:“我從不因此減少我每日應行之神工。而且每晚十時,我必婉辭所有的訪客及慕道朋友,然後跪在聖體台前,向
耶穌傾訴一天的辛勞與得意。這是我一天內最感愉快的時刻。”雷神父也說:“祈禱乃是最高的槓桿,神父們的聖德是被召作為撒天主的種子的。”雷鳴遠神父原來的性格是火烈急躁的,卻因其高深的靈修基礎而壓服自己。雷神父是天主的人,一位好司鐸,他注重神修,但並不獨善其身,而能走向他人。他最有名的神修九字訣就是“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
處境化
“福音處境化”意即人生活在一個社會中,應兼顧該環境所包含的政治、經濟、教育…等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一個處境。傳福音者應針對這個處境作福傳。雷
神父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合乎時代”。
雷神父創建四個團體:“輔助傳教會”、“耀漢小兄弟會”、“德來小妹妹會”、“國際鳴遠小組服務團”,均為適應當時的福傳處境而設。
愛德化
雷
神父“真愛人”的精神,影響很多人。雷神父認為:“真愛人就是時時事事,先人後己,使人自我獲得真安慰和真益處。人們喜歡接近雷神父的原因,是他“真誠愛人”的精神。
積極化
1.努力不懈─雷鳴遠終其一生,都以“努力無涯”的方式來“戰勝一切”。
2.換工作就是休息
雷神父要求他的會士們:全神貫注,不稍鬆懈,總不放假,總不休息,換工作就是放假,就是休息。
3.苦幹實幹精神─他在遺囑要求會士們:真乾、強幹、實幹、苦幹的精神。“苦幹”是他的二字碑,雷神父知道,作任何事情都有困難,能突破困難,才可稱為是真正成功的人。
4.不放過任何機會─雷神父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支配環境,顯示他不放過任何機會的“積極性”。
5.雷神父是一個最會找機會,而不肯等待機會的人。他常說:“我們應該找工作,不可叫工作找我們。”他在返歐期間目的是為中國工作,於是他到處作演講,尋找關係、寫信、在各地宣傳、找錢、演講,拜會各公教報館的社長,發表了很多專欄。為幫助中國教會,他排除了許多視中國為無文化的成見,並使許多人都甘心為中國祈禱、服務和工作。
6.一團精神─雷
神父雖然身材瘦小,衣著簡樸,貌不驚人,但其精神充沛,待人熱誠,工作熱心。他常說:我們的使命,是一個“精神”的使命。雷神父在他一生中的每一行動,都表現出“熱愛天主,關懷他人”的“一團精神”的態度與熱忱。
7.走在時代的前浪─雷神父一生的事業、作風大都帶有“創作性”。如國籍教區成立運動、文化傳教、用腳踏車率領修士到前線救護傷兵、派修士到監獄布道,及他個人入中國籍等,都表現他“走在時代前浪”驚人創舉的精神。神修生活上的用語,如“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打倒我”,“一團精神”,“死而不已”等都是當時在中國教會內的新名詞。
8.鞠躬盡瘁,死而不已─雷
神父在天津十年飛黃騰達的傳教事業時,由於老西開事件而被三度充軍到語言不通的南方,但是雷神父的使命乃是“為天主工作”!他又開始積極學習寧波話,開始積極工作,到處演講,解決糾紛,並很快吸引許多人皈依信主。雷神父也在此時積極寫信到羅馬,為中國教會有本地主教而陳情。這是他鞠躬盡瘁的精神。
1936年,天津《
益世報》為慶祝雷神父花甲大壽,曾出版一本紀念專冊。記者請他發表六十感言,他說:
“世界太大了,應做的事太多了。為我自己,一分一秒,不願活下去;為人為事,九十九年不為多。我今年才六十歲,我還要再活六十年。工作,時常工作;積極,永遠積極!”
雷
神父另一有名的格言是“鞠躬盡瘁死而不已”。他一生中實現了許多計畫,不能不歸功於他的這股熱忱。他的精神永遠像青年一般的充沛。雷神父具體實現了“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的精神,使他在任何逆境中都能擁有工作不懈、死而不已的活力。
雷神父將近四十年在中國,於1940年6月24日逝世,故總統蔣公特明令褒揚,頒賜輓聯如下:“鳴遠司鐸靈鑒:博愛之謂仁救世精神無媿基督,威武不能屈畢生事業盡瘁中華。”而他的精神仍延續在散布全球各地的鳴遠弟子身上,使雷神父的遺愛綿延不斷。因著雷神父在抗戰期間毀家紓難,組織救護隊救護傷兵,而獲入忠烈祠的殊榮,且為唯一外藉人士分別在天津及台北
忠烈祠都有牌位,以供人瞻仰、致敬和追思。
雷
神父的一生表現出真正傳教士“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的精神。他是一位先知性的人物,似乎是長空下的一陣長嘯,又如聖耀翰洗者在曠野中的呼聲,他為真理正義奮鬥,提出福音原則,為中國打開一條出路,為當時的中國撒下了美好的種子。
語錄
1. 我能盡百分力氣,不出九九分。
2.養成「活潑祈禱」的精神。
3.「什麼是聖人?一團精神,就是靈魂對於事奉天主,時常表現活潑生動的態度。」
4. 怕受騙,永不能實行愛德。
5. 作事該有「任勞任怨」的精神。
6. 工作當緊張化(緊張並非指神經緊張,而是指精神振奮。)
7.不會笑的人是愚蠢。以喜樂精神迎接困難,困難已被克服一半。
8. 做,就有辦法;不做,永遠沒辦法。
9.不受環境支配,要支配環境。
10.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打得通的才是好漢。
11. 我願死在工作崗位上,不願病沒在床鋪里。
12.為愛天主做一切事,天國就來到世界上。
13. 最美麗的路是充滿荊棘的,唯有愈來愈接近基督,仿效他,我們才會進步。
14. 自私是罪惡的總原因,是聖德最根本的阻力。
15. 人若不先奉獻自己,便不能獲得別人。
16. 你所願意的,要去愛且去做。
17. 勞苦萬歲;可愛十字架萬福。
18.福音的精神在於─「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
19. 神貧是東西越少越好,越不值錢越可愛。
20. 每天做一件好事,天主必定降福。
21. 在任何環境中,不要一無所事;要避免任何過度的擔憂;要常以永生角度去看一切事情。
23. 看看每個角落的人所願望的是什麼,他們的希望是什麼,把握機會宣揚信仰。
24. 坦率向前,不顧自己。
25.一切的基礎就是默想。
26. 作好事不求回報。
27. 成全之路就是捨棄自己,具有愛,聽從福音。
28.人的尊卑不在於崗位的區別,全在如何盡其任務。
29. 打倒虛榮面子,樹立高尚人格。
30. 打倒發財主義,倡導服務人生。
31. 何謂真愛人?時時事事先人後己,使人自我獲得真安慰和真益處。
32.大真無偽的神貧,真實無上的愛德,表之以苦幹的勇敢。~雷
神父遺囑之一~
33.我不要做一個半吊子聖人。
34. 全犧牲就是:天主之外,一無所圖、一無所企、一無所願、一無所求。
35. 常喜樂是以超然眼光看現世。
36.內心的樂觀要以笑容來促成。
37. 以喜樂精神迎接困難,困難已被克服了一半。
38.世界太大了,應做的事太多了。為我自己,一分一秒,不願活下去;為天主,為教會,為國家,百年不算多。
39.工作,時常工作;積極,永遠積極。
40. 神工至上,靈修第一。
41.我們總不休息,變換工作就是休息。
42.工作就是享受。
43. 走在時代的前浪。
44.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45. 一個心情常愉快、面部常微笑的人,就像一隻蜜蜂,給人製造香甜的蜜汁,使人生活愉快
舒暢,到處受人歡迎。
46. 一個性情憂鬱、愁眉苦臉、發牢騷、愛挑剔、怨天尤人、吹毛求疵的人,仿佛一隻蒼蠅,傳播病菌、製造困擾、到處使人厭惡,必欲驅除它而後快。
47. 如何成聖?就是「做」。從日常生活開始實行福音。
48. 要完全簡單。
49. 和平是好事,但正義更重要。
50. 鞠躬盡瘁,死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