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照排之父王選/走近中國科技先驅

這本《雷射照排之父王選》是“走近中國科技先驅”其中一冊,介紹了王選的故事。我們不僅僅從他的身上學習到對待科學知識的專注和專業,更能體會到他偉大的人格魅力、愛國情懷。這在任何時代都不會褪色! 《雷射照排之父王選》的作者是項星。

基本介紹

  • 書名:雷射照排之父王選/走近中國科技先驅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109頁
  • 開本:16
  • 品牌:武漢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作者:項星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711037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走近中國科技先驅”系列叢書首批出版7本,主要講述7住對我國近現代科技發展最有影響的,取得開創性業績的科學家的故事。這7位科學家中,有為中國鐵路事業發展奠定基礎的鐵路巨擘;有實現國人千年夙願的橋樑建築大師;有為中國航空事業發展做出里程碑式貢獻的飛行大家;有填補我國航天史空白的學科奠基人;有為中國現代國防事業嘔心瀝血的元勛;有“專注田疇,群生飽暖農夫志”的農民式科學家;還有因創新文字書寫方式而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人民教師。
這本《雷射照排之父王選》(作者項星)是其中一冊,介紹了王選的故事。

作者簡介

項星,女,湖北工業大學畢業,曾先後做過中學教師、企業培訓講師等,近年來專注於各類科普書稿的寫作,先後撰寫有《每天學點幽默口才》、《頭髮會說話》、《好享睡覺》等暢銷書。

圖書目錄

引言“電與光”時代的創造者——王選
第一章 滿門俊秀,言傳身教
第一節 書香門第
第二節 做個好人
第三節 嚴父慈母
第四節 剛正愛國
第二章 莘莘學子,立志報國
第一節 進入北大深造
第二節 從硬體到軟體
第三章 收穫愛情,無悔相守
第一節 一封情書
第二節 無悔的相守
第四章 投入漢字照排系統
第一節 加入“748”工程
第二節 選擇雷射照排
第五章 “電與光”的時代
第一節 一塊豆腐過除夕
第二節 峰迴路轉
第三節 人生高峰
第四節 全職丈夫
第六章 漢字排版系統市場化
第一節 進軍市場
第二節 華光Ⅲ型系統
第三節 科技巨星
第四節 北大方正
第七章 鞠躬盡瘁,感動中國
第一節 關注後輩
第二節 王選語錄
第三節 不幸病逝
第四節 無限懷念
附錄:王選年譜及所獲榮譽(部分)

文摘

王選的曾祖父是同治進士,成績優異,名列二甲第60名,相當於全國所有考生中的第63名(加上一甲3名)。至今,北京國子監的石碑上還能看到他的名字。
王選的外祖父年輕時曾去日本留學,是中國第一代留學國外的知識分子。王選的外祖父在日本進修化學和測繪專業期間,深受日本維新、變革思想的影響,是中國早期的進步知識分子。外祖父回國後在清朝的學堂教書,是當時鳳毛麟角的工科教員。由於思想的開明,外祖父極力反對封建迷信,他不但不讓王選的母親纏足,甚至在王選的舅媽嫁過來後,也讓她把纏好的小腳放開了。1920年,中國興起一股出國勤工儉學的熱潮,外祖父還計畫送王選的母親到法國留學,只是後來因為女兒嫁給了王選的父親,這才作罷。
王選小時候就知道,有4個最近的親戚,都是學者。
第一個親戚是舅舅周伯符。民國時期,周伯符在外交部門任職。由於他為人正派,工作認真,不像當時許多人那樣拿著薪水不上班,因此得到人們的一致讚許。後來他做了駐墨西哥使館的文化參贊。他還懂幾國語言,英語、法語和墨西哥語都不錯。除此之外,周伯符對中國韻古文字和歷史也很有研究,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學者。
第二個親戚是姨父莊前鼎。莊前鼎是清華大學畢業生,曾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回國後長期在清華任教,新中國成立後擔任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主任。當年錢偉長先生回國,就是王選的姨父莊前鼎寫信聘他回來的。除專業外,莊前鼎對子女的教育也很成功,4個孩子都考上了清華,可惜的是,他在1962年就因病去世了。
第三個是他的姑父。王選的姑父是上海交大的高材生,大學畢業後到美國留學,回來後在上海交大做系主任。因為學的是機械專業,王選的姑父一直希望走實業救國的道路。為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變成產品,他自己辦了個工廠,並經營得很成功。新中國成立後,王選的姑父便具有了雙重身份,一方面是資本家,另一方面又是交大一個研究所的所長、教授,可以說姑父實業救國的行動,在王選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科技強國的種子。
第四個親戚是表姐夫辛一心。辛一心生於1911年,也是上海交大畢業。王選小時候就聽說了表姐夫的故事:表姐夫在交大上學時,有個同學比他成績好,他競爭不過,就獨闢蹊徑,挑選了一個冷門的專業——造船,最後還被派去英國留學深造。新中國成立後,辛一心在交通部一個造船研究院當院長,參與了我國主要船舶的設計工作,成為這一領域的權威之一。多年後,大學裡的王選也選了一個別人不願學的冷門專業,這很有可能是受表姐夫的影響。
當然,王選家族的學者不止這4位,就拿近的來說,王選的幾個兄弟姐妹也都很有成就。王選的大姐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是醫術精湛的專家;大哥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成為煤炭系統全國勞模,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二哥和二姐同是上海復旦大學謝希德教授的得意弟子,後來都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自幼受這種環境的薰陶,王選的聰明可想而知。
王選的父親王守其畢業於南洋大學(即現在的上海交大)鐵路管理專業。王選的母親周邈清畢業於北京貝滿中學,曾參加過五四運動,是個具有進步思想的開明女性。1920年,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落得溫婉清秀、亭亭玉立的周邈清嫁到了上海王家。凡事有得必有失,嫁到王家後,周邈清就成了家庭主婦,因此她的學業也為之中斷(之前周邈清原本打算出國,嫁入王家後不得不取消了自己的留學計畫)。但聰慧的她在來到王家後依然保持了喜愛讀書、關心時事的興趣,文化知識進一步提高。由於接受過相當高的教育,所以王守其夫婦對王選的教育是比較先進的,和中國古老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
與其他家庭不同的是,王守其夫婦把對兒子的品德教育擺在了首位。因為王選父母認為,要有成就必須先做個有良好品德的“好人”。如果一個人連人都做不好,那還奢談什麼成就呢?為什麼有這樣的認識呢,這是因為王守其夫婦自身就為人正直,待人寬厚,溫良謙讓,因此很受人們的尊重。大概他們深知有德者才能使人尊重,所以把德育放在了教育的第一位。王選的家裡常接待外地來滬的親戚,有的還在他們家住很長時間,王選的母親始終熱情招待。父親還常常幫助王選的堂兄、表兄們求職,親戚及鄉鄰子女求學碰到經濟困窘,他們拿出自己節儉下來的錢接濟甚至資助他們出國留學。後來,在這些被幫助的孩子中,所有在國外得了學位的,首先想到的是向王選的父母報喜。在這種親密和諧、平等友愛的家庭氛圍的薰陶下,王選和哥哥姐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著,並在日後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在平時的教育中,父親不但要求兒子與小朋友相處時要懂得忍讓,團結助人,而且還要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耍與人為善。
1947年王選剛好10歲,當時在上海南洋模範學校上五年級。有一天,王選班級的教導主任陳有端老師突然微笑著宣布:“同學們,今天我們進行一項跟以往不同的評選活動,選一名品德好、大家最喜歡的同學。”課堂上立即響起了嘰嘰喳喳的議論聲,孩子們為這個新鮮的提議興奮起來,有的同學問老師:“什麼樣的同學才符合標準呀?”P4-7

序言

鄧小平先生曾經提出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闢論斷。溫家寶總理更是強調:“崇尚科學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的確,縱觀人類發展史,科學技術對人類生產生活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在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同時,更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世界的面貌。今天我們所享受的包括交通、飲食、電器、社交、工作都無一不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而在科學技術日益革新的背後,是無數科技工作者的艱辛付出。
早在數千年前,我國的學者們已經在諸多科學領域做出領先於世界水平的發現與研究,湧現出如石申(戰國時期天文學家)、張衡(東漢科學家)、蔡倫(東漢造紙專家)、裴秀(魏晉期間製圖專家)、祖沖之(南北朝數學家)、李春(隋代建築橋樑專家)、沈括(北宋科學家)、畢舁(北宋活字版印刷術發明者)等一大批科學家。然而,由於當時人們對科學技術不夠重視,很多科學知識並沒有很好地與生產生活相結合,來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了近代,由於日益封閉和文化高壓的政策,中國的自然科學發展更為緩慢、滯後。鴉片戰爭的爆發,讓中國的有識之士看到了古老中國的落後現狀,一部分人開始反恩並尋求到了一條“科技救國”的道路。在此期間,近代中國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科技人才,他們順應世界潮流,成為中國最早出國留學的青年才俊。有的在國外留學時已經震驚科學界;有的謝絕友人挽留,毅然選擇回國效力;有的成為我國科技領域的奠基人;有的把生命獻給祖國的科技事業……
新中國成立後,更加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科教興國”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中國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加大了以科技進步來推動社會發展的步伐。從2000年起,中國政府設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重獎科學家,顯示著中國政府“科教興國”的決心和信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決定出版一套“走近中國科技先驅”的系列叢書。
“走近中國科技先驅”系列叢書首批出版7本,主要講述7住對我國近現代科技發展最有影響的,取得開創性業績的科學家的故事。這7位科學家中,有為中國鐵路事業發展奠定基礎的鐵路巨擘;有實現國人千年夙願的橋樑建築大師;有為中國航空事業發展做出里程碑式貢獻的飛行大家;有填補我國航天史空白的學科奠基人;有為中國現代國防事業嘔心瀝血的元勛;有“專注田疇,群生飽暖農夫志”的農民式科學家;還有因創新文字書寫方式而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人民教師。
當然,中國近現代傑出的科學家遠遠不止這7位。而我們之所以選擇這7位人物,是因為他們不僅僅是7位科學家,更是後世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楷模。我們不僅僅從他們的身上學習到對待科學知識的專注和專業,更能體會到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愛國情懷。這在任何時代都不會褪色!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雖然傾盡人力,但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出現疏漏甚至錯訛之處,懇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也參考借鑑了前人撰寫的相關資料,對他們的辛勤工作也一併表示感謝!
編者
2013年5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