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來鵠創作的七言絕句)

《雲》是唐代詩人來鵠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托物諷刺詩,前兩句描寫夏雲千形萬象,猶如一幅幅映水藏山的圖畫。後兩句斥責夏雲不管百姓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還悠閒自得地作奇峰狀,藉以諷刺一些官員徒托空官,不辦實事,不恤百姓疾苦。這首詩描寫生動形象,寫景與抒情巧妙結合,是最富人民性的詠雲之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雲
  • 作品別名:夏雲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來鵠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千形萬象:指雲的形態變化無窮。竟還空:終究一場空,不見雨下來。竟,終於。還,返回。
⑵片復重:時而一片片、一朵朵,時而重重疊疊。重,雲朵重疊。
⑶無限:無數。旱苗:遭旱的禾苗。盡:死盡。
⑷悠悠:悠然自得的樣子。奇峰:遠處旱雲聳立如同奇異的山峰。

白話譯文

旱雲形象千姿百態競返長空,片片重疊藏進深山映入水中。
無數旱苗枯乾欲死急盼甘雨,空中雲朵悠然自在化作奇峰。

創作背景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軍閥混戰,又逢大旱,農業生產荒蕪,廣大人民苦不堪言。立足於這樣的現實,旅途中的來鵠觀變化莫測之夏雲有感創作了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夏雲形狀奇特,變幻不常。“夏雲多奇峰”,是歷來傳誦的名句。但這首詩的作者似乎對悠閒作態的夏雲頗為憎厭,這是因為作者的心境本來就並不悠閒,用意又另有所屬的緣故。
首句撇開夏雲的各種具體形象,用“千形萬象”四字一筆帶過,緊接著下了“竟還空”這幾個感情份量很重的詞語。原來,詩人是懷著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視著風雲變幻。對他說來,夏雲的千姿百態並沒有實際意義,當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寫。對事物關心的角度不同,描寫的方式也自然有別。這一句對夏雲的描寫儘管抽象,卻完全符合詩人此時的感情。它寫出一個過程:雲不斷幻化出各種形象,詩人也不斷重複著盼望、失望,最後,雲彩隨風飄散,化為烏有,詩人的希望也終於完全落空。“竟還空”三字,既含有事與願違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後的一腔怨憤。
次句寫“竟還空”後出現的情形。雲彩雖變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尋覓它的蹤影。它仿佛故意與人們捉迷藏:到處尋覓不見,驀然低頭,卻發現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頭,則又見它原來就隱藏在山後。又好像故意在你面前玩戲法:忽而輕雲片片,忽而重重疊疊。這就進一步寫出了雲的容與悠閒之狀,怡然自得之情,寫出了它的故作姿態。而經歷過失望、體驗過被作弄的滋味的詩人,面對弄姿自媚的雲,究竟懷著一種什麼樣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詩的背景,按自然順序,似應放在首句。詩人把它安排在這裡,一方面是使這首篇幅很狹的小詩也有懸念,有波瀾;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讓它在感情發展的關節點上出現,以便與第四句形成鮮明尖銳的對照,取得更加強烈的藝術效果。第三句明顯地蘊含著滿腔的焦慮、怨憤,提得很高,出語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時卻很輕,表面上幾乎不帶感情。一邊是大片旱苗行將枯死,亟盼甘霖,一邊卻是高高在上,悠閒容與,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賞。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對比描寫中,詩人給雲的形象添上了畫龍點睛的一筆,把憎厭如此夏雲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畫為能事、有所託寓的詠物詩,總是能以它的生動形象啟發人們去聯想,去思索。這首詩,看來並不單純是抒寫久旱盼雨、憎厭旱雲的感情。詩中“雲”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雲的特點,又概括了社會生活中某一類人的特徵。那千變萬化,似乎給人們以灑降甘霖希望的雲,其實根本就無心解救乾枯的旱苗。當人們焦急地盼它降雨時,它卻“悠悠閒處作奇峰”。不言而喻,這正是舊時代那些看來可以“解民倒懸”,實際上“不問蒼生”的權勢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時至今日,詩里所描繪的人格化了的“雲”是依然能給人留下印象的。
古代詩歌中詠雲的名句很多,但用勞動者的眼光、感情來觀察、描繪雲的,卻幾乎沒有。來鵠這位不大出名的詩人的這一首《雲》,也許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詠雲之作。

名家評價

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此借雲以諷不恤民勞者之詞。

作者簡介

來鵠(?—883),豫章(在今江西省南昌附近)人。鹹通(860—873)年間舉進士而不第。曾自稱“鄉校小臣”,隱居山澤。其詩多描寫旅居愁苦的生活,也有表現民間疾苦的人民性很強的作品。《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