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佛教造像》包括了:佛像、菩薩像、弟子、供養和化生形象、護法八部眾形象、佛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樂伎人物造像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岡石窟佛教造像
- 出版社:書海出版社
- 頁數:239 頁
- 開本:32 開
- 作者:王恆
- 出版日期:200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5505640, 9787805505640
《雲岡石窟佛教造像》包括了:佛像、菩薩像、弟子、供養和化生形象、護法八部眾形象、佛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樂伎人物造像等內容。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雲岡石窟是...
背光的火焰紋和坐佛、飛天等浮雕十分華美,把主佛襯托得雄渾大氣,是雲岡石窟中的代表作品。雲岡晚期石窟的造像已基本上採用了當時流行的"秀骨清像"式的中原風格,佛、菩薩的表情神態,比以前更生動活潑,富有人間生活氣息,飛天的形象更加瀟灑飄逸,這一切正是佛教藝術中國化、世俗化的結果。推測:依照北魏開國皇帝道...
《雲岡石窟佛教造像》包括了:佛像、菩薩像、弟子、供養和化生形象、護法八部眾形象、佛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樂伎人物造像等內容。內容簡介 《雲岡石窟佛教造像》是文化山西書系。圖書目錄 序 緒論 佛教造像的早期表現形式及其在 雲岡石窟的表現特點 第一章 佛像 第一節 佛像的基本特徵 一頂上肉髻 二白毫相 三佛像...
雲岡石窟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由國家性質主持營建的大規模石窟藝術工程。它依據一定的佛教經典,利用一定的藝術形式,表達著皇家造像的思想意識,顯示著當時的歷史背景。歷史發展 對雲岡石窟進行深入研究的大部分學者,對整個石窟造像分為一、二、三期的觀點基本一致,區別僅在於7、8雙窟,日本學者把它放入曇曜五窟(460...
100年前,考古隊員在雲岡石窟考察,發現20窟露天大佛左側很多碎塊。而這,竟與雲岡石窟開鑿時,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有關! 02:39 逛大同雲岡石窟,吃五爺廟素齋 01:54 雲遊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最大的五尊佛像原型是中國少數民族皇帝 04:44 窮游山西之(五)大同雲岡石窟 02:28 雲岡石窟與龍門石窟:佛教造像藝術的千...
雲岡石窟作為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世界遺產,在佛教文化藝術界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依託雲岡石窟在世界佛教文化藝術界的影像力和其豐富的佛教文化藝術文物和資料,打造世界重點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勢在必得,“雲岡國際佛教雕塑藝術高峰論壇”則是其最好的載體。3、資料庫 本項目還引進了三維掃描技術,與參展作者著作權合作,...
《中國雲岡石窟造像背光圖像研究》是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金建榮。內容簡介 本書探究中國石窟造像背光圖像譜系與傳播影響,主要闡述“一帶一路”石窟造像背光的發展形態、演變方式、傳播途徑、地域文化、內容形式等。通過對“一帶一路”各個石窟造像背光圖像的文字介紹與圖片的分析,探析漢傳佛教造像背光圖像源流...
在此,佛門弟子曇媚等借造像題記的機會,傾心懷念幾十年前文成帝復法的盛世“昌辰”,大力宣揚佛教教義,更具有進一層的現實意義。今天,它的意義和價值卻在於,真實地記錄了“景明之禁”下北部平城僧尼這次頗具規模的造像活動,對研究雲岡石窟的開鑿情況,特別是曇曜五窟的完工時間,以及古書上關於雲岡佛寺“東為僧...
曇曜五窟諸大佛受到河北、長安、涼州等佛教先進地區造像的影響而產生。石窟寺院這種佛教藝術表現形式早在印度就已出現,涼州地區也有早於雲岡的佛教石窟,比起這些石窟寺,曇曜五窟的內容簡單、單純,洞窟只是為容納大佛而存在,高達十幾米的大佛應為曇曜五窟的特點,大佛是洞窟的一切,不需其他裝飾。如第十七窟主尊...
張慶捷告訴記者,在他的考古生涯中,曾主持和參加了“黃河古代漕運遺址研究”“太原隋代虞弘墓發掘”“大同雲岡石窟窟頂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發掘”,分別被評為1998年、1999年和2011年“中國十大重要考古新發現”。相較其他,2項,雲岡石窟窟頂寺廟遺址是挖掘時間最長,發掘面積最大的一個考古項目,該項目在角逐“全國...
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內容簡介 《中國皇家雕刻藝術:雲岡石窟(漢英對照)》是畫冊,以精美的雲岡石窟圖片分雲岡早期、中期、晚期石窟三個部分展示我國北魏石窟...
雲岡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
佛教石窟造像之風的東漸,大約首先是新疆,然後經河西走廊、波及關隴,五世紀因雲岡石窟的開鑿,達到鼎盛,進而流布中華。雲岡石窟的不同凡響之處在於:一改蔥嶺以東昔日佛窟的石刻、泥塑、壁畫三位一體的模式,直接比照古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築,在東方首次營造出氣勢磅礴的全石雕性質的佛教石窟群;同時,廣泛吸收中外造像...
雲岡和龍門石窟的佛教造像是佛教在中國開始廣泛傳播的南北朝時期的作品 , 那時正是中國處在大分裂的時期,戰亂頻繁,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充滿了悲苦和災難,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一條更好的出路,因此就把希望寄託乾來世的希望和因果報應之中,這也是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的必要條件。因此,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雲岡石窟從早期到晚期均運用了大量盝形龕形式來裝飾交腳菩薩像或其他佛教造像。起源 源於印度早期佛教藝術和犍陀羅藝術時代的盝形龕形式是佛教石窟的基本龕式之一,雲岡石窟亦雕刻了大量盝形龕以裝飾佛像、菩薩像以及其他佛經故事內容。這些盝形龕形式不僅體現了藝術的繼承性,更表現了藝術的創新性。通過不同時期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