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安八音

八音是雲安區民間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因使用弦(二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8 類樂器而得名。雲安八音盛行於清末和民國時期,當地縣誌稱“民國時期,本區八音班遍及城鄉各地”,傳承至 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安八音
  • 地區雲安區
  • 盛行時期:清末和民國時期
文化介紹
雲安八音一般由八名藝人組成,各操一音至數音,運用一種至數種樂器組合演奏,主要由嗩吶、笛、簫、二胡、高胡、秦琴等樂器組成,配以鑼、鼓、鈸。藝人吹打彈唱相結合,有的還配有專門的曲藝演唱藝人。雲安八音多在民間的婚嫁、壽誕、喬遷、年節慶典等各種喜慶活動中表演,以增添喜慶、熱鬧和歡樂的氣氛,也有應邀為民間各類迎神賽會表演。
雲安八音的音樂形式,以吹奏敲打為主,多為廣東音樂和廣東粵曲小調。演奏曲牌很多,主要傳統曲牌有《迎賓曲》《馬頭吹》《喜團圓》《大開門》《小開門》《打馬舞》《步步高》《七捶頭》《六國大封相》《一錠金》《孔雀開屏》《花好月圓》《嘆十番》《娛樂昇平》《流水行遠》《開工樂》《賀壽樂》《迎親樂》《拜堂曲》等等。雲安八音分文場、武場。文場指笛、管、簫、弦和琴等樂器演奏為主,如表現親人團聚的《喜團圓》;而武場則以鑼、鼓和鈸等為主,如多用於民間迎親場景中的《迎親曲》等。
八音藝術是禮與樂的完美結合,強調了傳統文化中和諧的理念。在民間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在儀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重大節慶,遭遇大喜大悲,往往通過大起大落的演奏,傳達著普通百姓的情緒。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和學術研究以及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