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公益機構,成立於2015年3月,其前身為「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2007年發起的鄉村之眼公益影像行動計畫(簡稱“鄉村之眼”)項目。
旨在通過在地培訓、紀錄片拍攝實踐、流動放映和社區互動等多種活動方式,期望讓西部各民族拍攝者從自己拍攝的紀錄片重新認識到自身文化傳統的價值,反思如何促進保護與發展並存,進而喚起社區行動,構建和諧的在地社區生態與文化系統。
經過多年卓有成效的工作,“鄉村之眼公益影像行動計畫”已為雲南、青海、四川、廣西等省(自治區)的鄉村社區提供了紀錄影像培訓,陪伴了近300位鄉村影像拍攝者的成長,製作了300多部紀錄片。目前,以“鄉村之眼”為代表的民間影像記錄活動已經成中國當代最具原創性的文化現象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
- 外文名:Centre for Indigenous Documentary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 成立時間 :2015年
- 口號:影像賦能 內觀鄉村
- 類別:公益機構
主要願景,組織機構,組織活動,重要事件,組織logo,地址,
主要願景
社區自信 鄉村永續
組織機構
理(監)事會/Council
呂 賓/Lv Bin(主任/創始人Director/Founder)
何明/He Ming
陳學禮/Chen Xueli
郭淨/Guo Jing
李昕/Li Xin
曾慶新/Zeng Qingxin
呂植/Lv Zhi
楊青/Yang Qing
組織活動
在地培訓、紀錄片拍攝實踐、流動放映和社區互動等,範圍主要包括主題涉及:自然、手藝、教育、節日、家庭、宗教、社區行動、環境保護、文化傳承、家庭、宗教、社區等。
重要事件
2007年,“鄉村之眼”公益影像行動計畫正式命名,由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啟動。
2008年,”我們是主角“災後社區生態文明重建影像紀錄行動 · 成都。
2009年,“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青海湖牧民影像培訓班 · 剛察。
2010年,“年寶玉則-鄉村之眼”第一期培訓,“記錄我們的環境與文化” · 白玉。隨後幾年,陸續舉辦了三次“年寶玉則鄉村之眼電影節”
2011年,“雅安·鄉村之眼”照片培訓,鄉村之眼開始嘗試照片的記錄方法培訓 · 上里古鎮。
2013年,鄉村之眼首屆論壇 · 昆明。
2015年,雲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部落之心-兩岸社區紀錄影像交流展,雲南鄉村之眼鄉土文化研究中心、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南丹縣白褲瑤民俗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白褲瑤鄉村影像團隊共同策劃實施。“吉美堅贊影視班”第一期開班。
2018年,鄉村之眼第三屆論壇,“影像·地方性知識·社區發展” 鄉村之眼第三屆論壇 · 昆明。
組織logo
地址
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東風西路218號富春城市公寓15樓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