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部門簡介

大山包自然保護區於2003年1月經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03]5號檔案》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5月經昭通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昭市編[2003]3號檔案》批准成立了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財政全額撥款的參公管理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副處級。核定編制15人,內設機構3個:即辦公室、大山包管理所、大山包自然保護區派出所。下屬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大山包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所,核定編制數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行政區類別:雲南省
  • 面積:2167平方公里
  • 人口:80.27萬人
轄區情況,主要職能,地圖信息,

轄區情況

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昭陽區位於雲南省東北端,地處雲、貴、川三省結合部和國家“攀西——六盤水”經濟開發區的腹心地帶。東鄰貴州省威寧縣,南接本市魯甸縣,西隔金沙江與四川省金陽縣相望,北與本市的彝良、大關、永善三縣相連,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區有國土面積2167平方公里,其中,壩區占33.6%,山區占64.3%,江邊河谷區占2.1%。區轄14個鄉、3個建制鎮、3個城市街道辦事處,有129個村民委員會和4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064個自然村,2380個村民小組。境內居住著漢、回、彝、苗等24個民族,總人口80.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5萬人,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屬省列73個國家級貧困縣(區)之一。 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昭陽區西南部,距昭通市區79公里。總面積19200公頃,其中核心區8686公頃,占總面積45.24%;緩衝區面積4890公頃,占總面積25.47%;實驗區面積5624公頃(旅遊亞區148公頃),占總面積29.29%。主要保護對象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及其越冬棲息的亞高山沼澤化草甸濕地生態系統。
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0年1月,1994年3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了副處級的專業管理機構---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05年1月國際濕地公約局秘書處批准,大山包3150公頃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大山包保護區內有合興、大興、車路、馬路、老林五個村民委員會,110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15860人,其中農業人口15710人,3819戶,分布在核心區:戶數1761戶、7038人;緩衝區1010戶、4299人;實驗區1048戶、4373人。是全省的重點扶貧攻堅鄉之一。
大山包保護區以體態優雅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雄奇險峻自然景觀、原始古樸特色民居等豐富而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被列為昭通市六個重點建設的旅遊“精品”點之一。
為切實加強對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的管理,做好大山包旅遊“精品”點建設管理工作,規範大山包生態旅遊活動,提高大山包生態旅遊的“名片”效應,促進全區文化旅遊產業的建設,推動全區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昭通市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的有關 規定,大山包保護區管理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組織完成了《雲南昭通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總體規劃》,並已獲得國家林業局(林護髮„2006‟281號)檔案批覆。 根據2008年重點旅遊項目申請的有關要求,和《雲南昭通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總體規劃》,特向上級申請將《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2008年生態旅遊設施建設項目》給予列項支持。該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如下: (1)景區建設: 雞公山是大山包重點旅遊景區,規劃建設木質棧道152米,天然塊石棧道2100米,鋼結構棧道220米,觀景台7個,休閒亭3個,景觀小橋2個,生態廁所2個,景區建設投資概算500萬元; (2)旅遊道路建設: 建設旅遊及濕地監測巡護道路2條合計30公里。一是大羊窩-大海子-羅家坪15公里;二是大羊窩-仙人田-大崖洞-雞公山15公里;設計為4.5米寬柏油路,每公里投資80萬元,旅遊道路建設投資概算2400萬元; (3)生態廁所: 在大羊窩、仙人田、大海子、中海子建設生態廁所10個,每個投入40萬元,投資概算400萬元;(4)停車場建設: 在大羊窩、大海子、中海子、羅家坪、仙人田、大崖洞、10個停車場,每個投入50萬元,投資概算500萬元; (5)遊客安全保護設施: 擬建安全設施20處,投入800萬元 ; (6)垃圾處理設施: 安裝垃圾桶、購置垃圾車等,投資概算300萬元。 總投資概算:4900萬元。 其中申請國家資金2500萬元;地方自籌1400萬元。 2008年12月底,昭通市區至大山包保護區的柏油路將建成,外部交通條件已成熟。 該項目初設方案正在組織編制中。

主要職能

貫徹執行國家與地方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從事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工作,開展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推動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的公益型事業單位。主要保護對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稀鳥類黑頸鶴及其越冬棲息地亞高山沼澤化草甸高原濕地的生態環境。

地圖信息

地址:楓園路35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