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雲南省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境內,濕地公園規劃面積1107.4公頃,其中,湖泊529.5公頃、沼澤205.5公頃、林地259.1公頃、耕地85.5公頃、人工綠地23.2公頃、建設用地4.6公頃,濕地率達66.37 %。
地形地貌
普者黑喀斯特濕地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繫上游,是由湖泊、河流、孤峰、峰林、峰叢等構成
複合生態系統,為喀斯特湖群和獨特自然景觀,普者黑濕地內喀斯特地貌景觀豐富,喀斯特洞穴遍布,類型全、數量多,構成區內宏大的洞群。主要地形地貌景觀資源包括溶丘和溶丘窪地、峰林、峰叢、孤峰、溶洞與落水洞等。
功能區劃
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規劃面積550.2公頃,恢復重建區:規劃總面積145.5公頃,宣教展示區:規劃總面積70.9公頃,合理利用區:規劃總面積339.4公頃,管理服務區:規劃總面積1.4公頃,五個區域實施分區管理。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雲南普者黑濕地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水文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特有性。現有維管束植物823種,隸屬於151科。其中蕨類植物17科46種;裸子植物6科16種;被子植物128科,761種,顯示濕地公園內植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其中屬於國家II級保護珍稀瀕危植物4種即海菜花、野菱、扇蕨、
箭葉大油芒。
動物資源
濕地公園內有兩棲動物6種,隸屬於1目3科;爬行動物10種,隸屬於1目3科;獸類16種,隸屬於6目8科;魚類89種,其中丘北盲高原鰍、丘北金線䰾和鷹喙角金線䰾3種為丘北喀斯特濕地特有種;鳥類208種,其中列入《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總計22種,包括I級重點保護動物2種,即金雕、
東方白鸛,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20種,它們是鴛鴦、蜂鷹、鳶、赤腹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白尾鷂、獵隼、游隼、燕隼、灰背隼、黃爪隼、紅隼、草鴞、領角鴞、
斑頭鵂鶹、褐林鴞、黑翅鳶、
褐翅鴉鵑;《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鳥類131種。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2011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同意開展試點建設。
2016年1月,
雲南省林業廳、省教育廳、共青團雲南省委批准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為“雲南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2017年12月22日,國家林業局下發《關於2017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林濕發〔2017〕148號),雲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礎建設
濕地公園開展試點建設以來,丘北縣高度重視,始終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以《總體規劃》為指導,立足於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的基本情況與特點,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經過6年建設期,相繼完成了濕地保護與恢復、濕地宣教中心、濕地監測、濕地標牌體系、濕地保護管理站點、濕地基礎設施等建設,累計投資約1.42億元。
歷史人文
普者黑周邊居住著壯、苗、彝等少數民數,苗族“花山節”、壯族“三月三·祭龍節”、彝族“花臉節”、“辣椒節”,異彩紛呈,無不令人神往。民俗文化、荷文化、辣椒文化、飲食文化等不斷融入到普者黑濕地文化中,也因此創造了“千人跳弦子,萬人抹花臉”的金氏世界紀錄,促進了濕地文化的藝術發展。
交通情況
飛機
從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搭乘班機約30分鐘即可抵達文山盤龍機場,之後轉乘汽車約60分鐘即可到達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及普者黑景區。
高鐵
濕地所在地有高鐵站-普者黑站,全天約34班車次在普者黑高鐵站停靠。
其中昆明出發約21班,約80分鐘即可抵達普者黑站,之後轉乘公車約20分鐘即可到達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及普者黑景區遊客中心。
高鐵至景區直通車:出高鐵站右手邊的交通客運站有到景區的直通車,時間08:30-16:30 。
自駕
昆明—石林—彌勒—彌勒鎖龍寺—硯山炭房—丘北—普者黑(全程高速+一級公路、約340公里)
昆明—石林—彌勒—彌勒江邊—普者黑(高速公路+省道;部分路段路況較差)
昆明—石林—師宗—羅平—師宗以且—普者黑(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省道)
貴陽—興義—羅平—師宗—普者黑(高速公路+省道)
南寧—白色—富寧—廣南—普者黑(全程高速+一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