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寺

雲南寺

南寺原名觀音廟。坐落在大別山東南腳下,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境內,遠沿大崎山來脈與接天山相連,金沙燦爛。松海濤濤。山泉潺潺,為清涼之地。路旁荷花含苞欲放,稻香撲鼻。身處寺峰,舉目眺望,天地開闊,令人心曠神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南寺
  • 地理位置:湖北省黃岡市
  • 原名:觀音廟
  • 類型:佛教場所
早年歷史,近代歷史,現代歷史,

早年歷史

早在太平天國時期。大臣梅子煥深具大乘佛教思想。為救度貧窮苦難的家鄉百姓。啟稟皇上減稅免糧。令當地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從此開始信仰佛教,梅子煥也因此被當地百姓稱為“活觀音”。
當年戰亂,山下一對夫婦新婚不久,夫君突然失蹤,家人憂心如焚,於是媳婦每天就坐在山前台上沿路遠望,盼夫回歸。她的忠貞感動了婆婆。就在那年的二月十九日,婆媳倆上山台處跪拜觀音,許願“祈觀音送夫回歸,我造廟塑像。若我不作,永做孤寡奴婢。”從此,天天如此跪拜觀音。第二年的二月十九日那天,雷雨交加,婆媳倆晚去一時,剛走在山台拜沸處,雷電中,媳望夫飄然而下,觀音在後,朝她微笑。媳以為是眼花做夢,可現實的夫君巳站在了面前,母子三人從此團聚。隨後開始建廟塑像供觀音,取名為觀音廟,有求子必應,祈福化災,龍王降雨之靈驗,來此祈福許願,朝聖敬香者絡繹不絕。

近代歷史

辛亥革命時期,雲南省禪納游化至此安住寺中,精進修道。常有禪納、清眾隱住寺中,清淨樂道,參禪說道。土地革命時期,蘇敏、石川部隊在這一地區開展革命工作,有一雲南省籍軍官隱居此廟進行地下工作,後被特務告密,本寺的主持禪納及隱藏在寺中的軍官被逮捕後壯烈犧牲。當地政府及信眾為了紀念他們兩位,將觀音廟改名為雲南寺。

現代歷史

文革期間,雲南寺雖被毀壞,但當地信眾將毀壞的寺廟重新修復,香火一直延續保存了下來。
改革開放後的一九九七年,學福法師和弟子法學師徒二人受團風縣統戰部和團風縣政府宗教科聘請,主持雲南寺,師徒自籌資金40萬,重建雲南寺,並經政府批准,依法登記發證,成為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受到政府的讚嘆和當地信眾的維護。
二○○一年,法學到閩東佛學苑在傅味琴老師負責任敦的女眾專修班學習。二○○三年。回雲南寺擴建道場,在學福法師的鼎力支持下,請來傅味琴老師創辦了清涼山佛學苑,又創刊了《清涼橋》,同時採取多種形式弘揚釋迦佛教法。為了培養佛門龍象,拯救佛教的衰敗,傅老師以身作則,大力弘揚釋迦佛的正法,每日講窪不輟,親自帶修禪定,並指導四眾弟子日常修行,使雲南寺成為四眾弟子云集的學法修行的道場,清涼山佛學苑成為佛門龍象的搖籃,被政府評為五好宗教活動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