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目山寺是雲南曲靖朗目山的一方寺院,坐落在雲南曲靖壩子東面的朗目山上。朗目山也叫東山,朗目山寺也被稱為“東山大寺”,還稱為石喇大寺。朗目山寺歷史悠久,南詔、大理國時就香火旺盛,元、明、清代都是雲南大寺,經過多次擴建,形成一寺五庵的格局,出過如朗目本智禪師等多位高僧。後經歷現代政治運動的損毀,只留存下了白雲庵和華儼庵。現在,華儼庵成了石喇大寺的中心道場。華儼庵新建於明朝天啟三年(1623年),落成於明朝崇禎九年(1636年)。刊刻於1636年的“新建華儼庵記事碑”現保存在寺院內。記事碑詳細記載了華儼庵建設的淵源、概況,記載著30餘箇中原姓氏,140多位人物, 10多位四品以上當朝雲南籍官員的名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朗目山寺
- 地理位置: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沿河鄉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華儼庵,朗目夕照
- 別名:東山大寺、石喇大寺
- 重建時間:明朝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
- 歷史:608 年
沿革,華儼庵及明代記事碑,結束語,
沿革
傳說,朗目山寺的結廬開山祖師,是著名的寶掌和尚。寶掌是古印度一位婆羅門王子,自尼泊爾入中國,經雲南到四川再入中原。朗目山寺始於何年已無史料考證,有史可查的最早記錄為明朝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重建,距今有 608 年歷史。
據說到公元七百七十七年,唐大曆十二年,南詔長壽九年,石喇大寺常住僧侶就達六百多人。元代喇嘛教盛行,石喇大寺就是喇嘛寺,朗目山下的村子也稱為石喇村。明、清、民國時期,石喇大寺經過多次擴建,最後形成一寺五庵的格局,象徵佛教“一花五葉”的傳承。寺院建在半山上,依山勢而上,房舍多達200多間。低層右邊是華嚴庵,左邊為彌勒庵,中層是普照寺,上層有雲崖庵和白龍庵,最高處是白雲庵,也稱祖師殿,自山門到祖師殿,有石台階1442級。到了萬曆年間,石喇大寺已正式記載傳承法派十六代,近五百年。民國時代,石喇大寺常年住寺僧侶還達千人之眾。民國石喇大寺的最後一任方丈為一達法師,即臨濟宗朗目派第四十四世一達性福禪師。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多種原因,石喇大寺頹廢。經“文化大革命”,一寺五庵,僅倖存華嚴庵和白雲庵。華嚴庵因做了生產隊莊稼房得以留存,白雲庵因國家林場占用也得以存留。其他寺院和設施盡遭損毀,變成廢墟,煙火斷絕。直到改革開放的80年代末,石喇大寺重新恢復香火,部分寺院得以重新修建。2003年在普照寺原址上修建了普照寺大雄寶殿,1996年新建了天王殿,1992年修繕了白雲庵,1992年重建了華儼庵,如今重建的華儼庵被改名為“華嚴寺”。
華儼庵及明代記事碑
華儼庵是石喇大寺的中心道場,總面積有4678平方米,為中軸對稱式四合院,坐東面西。東殿為大雄寶殿;北殿為三神殿;南殿為僧房,僧房後有小院;西為門樓,門樓下有石台階50級。華儼庵四合院內中央擺放塔樓銅香爐一座,立米芾“天下第一山”複製石碑一通,東北角台基初立有兩塊修建華儼庵的記事碑。其中一塊記事碑刊刻於明朝崇禎九年,1636年,名為“新建華儼庵碑記”。 “新建華儼庵記事碑”記載,華儼庵始建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建了13年,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建成。“新建華儼庵記事碑”上刻著至少140人的名字,這140多位有名有姓的人,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曲靖人,是現代許多曲靖家族的祖先。他們有石喇大寺的和尚,有曲靖的百姓,有地方的鄉紳,有土司的家族,有主政一方的武將,有供職朝廷的文官。有的甚至是當朝雲南籍的大人物,如:賜進士貴州右布政使朱家民,賜進士吏部文選司主事阮元聲,賜進士兵部侍郎楊繩武,曲靖衛指揮使馮於陛,麓川安置土司宣撫使恭順、恭嚴,安徽浮渡山華嚴寺住持朗目本智禪師等等。
結束語
如今的石喇大寺沒有了歷史的暮鼓晨鐘,沒有了昔日的繁盛香火。“新建華儼庵記事碑”字跡斑駁,破落難認。華儼庵也隱去了她外在的肅穆莊嚴,但卻絲毫沒有減少她們那“無盡緣起”、“圓通無礙”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