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富源大河舊石器洞穴遺址

雲南富源大河舊石器洞穴遺址

富源大河舊石器洞穴遺址位於雲南東部富源縣大河鄉茨托村(富源縣城東南約17公里)海拔1743米的癩石山上(大河鄉東南約3公里處)。洞總長約35米。遺址面積約300平方米。1986年當地民眾開山炸石時發現洞穴(後稱一號洞)及大量哺乳動物化石。1998年經專家確定為舊石器遺址,並進行試掘。 2001年(發現二號洞)和2002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別組織了2次小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約65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南富源大河舊石器洞穴遺址
  • 所屬年代:舊石器時代
  • 發掘單位: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發掘領隊:吉學平
概要,簡介,考古發現,挖掘研究,考古價值,

概要

該遺址位於雲南東部富源縣大河鄉茨托村海拔1743米的癩石山上,是個總長約35米的洞穴。2006年的發掘採用國際上通行的舊石器考古發掘方法,共獲得石製品1400餘件,動物化石150餘件,人牙化化石1枚。該遺址遺蹟現象非常豐富,有人工墊石地面、火塘等。該遺址發現的人工墊石地面為西南地區首次發現。該遺址發現的石製品既有本地區文化的傳統特點,又有典型的歐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婁哇技術特點,是莫斯特文化在我國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現。
大河遺址文化層的年代為4.4萬年至3.6萬年,它的發現表明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東西方文化交流發生於中國南方的時間早於中國北方。這或許意味著不同的交流路線。

簡介

文化堆積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經碳14測定,年代大於距今3萬年;下層經鈾系法測定,年代距今4萬年前。兩次發掘共出土古人類牙齒化石3枚、石製品2000多件以及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化石上千件。石製品原料主要有凝灰岩、玄武岩、燧石、砂岩、矽質灰岩等。石製品類型組合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鑽具以及石核、石片等,其中的盤狀石核、三角形尖狀器、凹缺器、圓盤狀刮削器、鋸齒狀刮削器等,與歐洲莫斯特文化典型器物如出一轍。此外,還發現了火塘、燒骨、燒土、顏料、人工鋪墊的礫石地面等古人類生活遺蹟。

考古發現

2006年3—5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富源縣文物管理所組成的聯合發掘隊,邀請多學科的專家參與,對富源大河舊石器洞穴遺址再次進行了發掘。此次發掘採用國際上通行的舊石器考古發掘方法,按1×1平方米為單位連續布方,在有洞頂的部位永久保留了布方的標誌。對出土的石製品和化石進行了三維坐標測量,對原地埋藏的石製品和遺蹟進行了產狀測量。本次發掘布方106平方米,實際發掘74平方米,基本摸清了洞穴的自然狀況和文化層的分布範圍。為研究方便,從里(東)到外(西)分為5個區,原先所稱的“1號洞”和“2號洞”實際上是同一個洞的不同分區,Ⅰ區為洞的盡頭,Ⅴ區為洞口位置。文化堆積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經碳14測定,年代大於距今3萬年;下層經鈾系法測定,年代距今4萬年前。下文化層分布於Ⅰ—Ⅳ區,Ⅴ區有上、下文化層。本次發掘共獲得石製品1400餘件,動物化石150餘件,人牙化石1枚(連同以前發掘,共出土古人類牙齒化石3枚、石製品2000多件以及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化石上千件)。
發掘工地發掘工地
該遺址遺蹟現象非常豐富,上、下文化層都有人工墊石地面、火塘、燒骨、燒土、顏料等古人類生活遺蹟。上文化層的3—5 平面層有火塘數處,平面上有大量的紅燒土、燒骨、少量碳屑,火塘周圍分布有較多的石製品,剖面上表現為紅燒土呈透鏡狀分布,厚3—5厘米;下文化層人工墊石地面上發現面積為2平方米的火塘,燒土夾雜碳屑,火塘內無人工墊石,有少量石製品。火塘上方的洞頂有一天窗,推測為古人類生活時期天然的“煙囪”。人工墊石地面所用石料都為當時洞外因風化而呈圓形和橢圓形的灰岩碎塊,排列無定向性,平均直徑6—10厘米。下文化層的人工墊石後來大多遭嚴重風化呈同心圓狀。發現石製品主要集中分布於上、下文化層有人工墊石地面上厚20厘米的範圍內。下文化層石鋪地面以下約0.8米仍有石製品分布。該遺址發現的人工墊石地面為西南地區首次發現,國內除福建三明船帆洞以外的再次發現。
大河遺址含石製品的地層為褐黑色、褐紅色、棕紅色砂質粘土層、粘土層,含大量灰岩角礫。上、下文化層石製品使用的原料基本一致,主要由凝灰岩、玄武岩、矽質灰岩、燧石、石英砂岩、赤鐵礦等組成,部分原料來源於300米以外的塊擇河和4公里以外的火石山。石製品的種類主要有:盤狀石核、柱狀石核、長方形石核、三角形石片、似石葉、石片邊刮器、端刮器、半月形刮削器、鋸齒刃器、尖刃器、凹缺器、雕刻器、砍砸器等,上文化層石製品的平均尺寸較小,加工更為精細,上文化層還發現少量的骨製品和似石葉的長石片。技術類型學方面,兩文化層基本相似,都是錘擊法為主,偶有銳棱砸擊法,有指墊法和壓製法的修理技術,除具有本地區文化的傳統特點,又有典型的歐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婁哇技術特點(如預製石核、修理台面和連續向心剝片),是莫斯特文化(莫斯特文化是最早發現於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的石製品生產技術,廣泛分布於歐洲、非洲和西亞,時代距今約20—1.5萬年)在我國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現,且時代早於其它地區(其它地區均未超過距今3萬年)。反映這個時期中國已擁有高度發達的舊石器時代的發展水平,填補了中國乃至亞洲考古的空白。

挖掘研究

經過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大河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多年的發掘研究,證實大河遺址是我國目前唯一發現較為完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第三次發掘現場第三次發掘現場
大河遺址位於富源縣大河鎮茨托村的癩石山,1951年,村民在開山採石中,炸開了保存有該遺址的癩石山洞穴。1986年,當地村民在洞裡發現大量“龍骨”。1998年,雲南省地質礦產局第一水文大隊離休幹部劉經仁回茨托村探親,看到鄉親們收藏的“龍骨”,憑藉自己的地質知識判斷,把它們與古人類遺址聯繫了起來。雲南地質科學研究所通過前期研究,確定了富源大河遺址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隨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1年、2002年和2006年,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3次對遺址進行發掘。
在前兩次發掘的基礎上,2006年3月23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國內專家再次對大河遺址進行了1個多月的發掘。此次發掘,在洞穴半米深處出現了長約1米、寬約四五十厘米的黑色土層,土層附近還發現燒骨片,這就是史前人類的火塘。經過清理髮現,洞內有一層平整堅硬的石面,約30多平方米,呈灰白色,是用有一定圓度的石灰石碎塊鋪成的。專家考證這是史前人類為了阻隔潮濕而鋪築的,算得上最古老的“室內裝修”了。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用石灰石鋪地,在國內是第二次發現,第一次是1999年在福建三明市萬壽岩遺址發現的。
從前有學者認為,中國及亞洲是舊石器文明缺失的地帶。富源遺址的發現、發掘和對2400多件出土物的研究,改變了這一看法。
在2006年富源大河遺址發掘中,出土了上百件石器器物,包括圓型刮削器、鋸齒狀刮削器、盤狀刮削器等,據專家現場分析,這些做工精美的石器具有代表舊石器時代文明的歐洲莫斯特文化典型特徵。同時,還出土了大量鹿、豬鼠、熊、牛等動物的骨片化石,其中還有一副長約25厘米的完整鹿角。特別是在遺址中發現的一顆古人類牙齒更是讓專家們驚喜。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張森水說:大河遺址保存完整,在洞穴中發現的人類活動痕跡和多個文化堆積層,反映這個時期中國也擁有高度發達的舊石器時代的文明,彌補了4∽10萬年期間中國人類活動的空缺。
對大河遺址的第三次發掘獲得了4個方面的新進展:發現1枚早於4萬年的人牙化石;擴大了“石鋪地面”的分布範圍;基本弄清了洞穴各個分區的對應關係;增加了各類石器工具的數量。省內外專家認為,該遺址是我國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遺物、遺蹟最豐富的地點之一,是我國莫斯特文化分布最多、時代最早的遺址之一。 富源大河遺址的發掘,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轟動,並吸引了法國、美國的古人類學專家及中科院專家、中國香港學者的關註: 在4∽10萬年前,雲南富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文明及精美的石器和石器製作技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了?富源大河遺址考古留下的這些謎題,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將邀請國內外多學科專家共同破解。
發掘領隊吉學平介紹說,2001和2002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兩次清理和正式發掘。2002年的發掘確認了該遺址是一個具有莫斯特文化特點的遺址。
2006年3至5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了第三次發掘。共獲得石製品1400餘件,動物化石150餘件,發現人牙化石1枚 這是一顆古人類的牙齒,一顆臼齒,就是俗話說的“老闆牙”。洞內有30多平米左右的石鋪地面,是用有一定圓度的石灰石碎塊鋪成,地面呈灰白色,現在看來雖凹凸不平,但也能阻隔潮濕;領隊吉學平說,用石灰石鋪成的地板,是舊石器時期古人類(智人)生活形態進步發展的反映。
此外,本次發掘揭露的遺蹟現象非常豐富,上、下兩個層位都有人工墊石地面、火塘等,其中的人工墊石地面為西南地區首次發現,國內除福建三明船帆洞以外屬第二次發現。
吉學平說,這個洞穴坐北朝南,山下盆地的稻田原來是水塘,50年代被添埋改良成農田,癩石山附近有河流蜿蜒流過。水是很重要的,古人類的生活區域主要集中在水源旁邊。火塘上方有一個天窗,是天然形成的鐘乳岩視窗,古人在這燒食物,煙能從天窗出,不會污染洞穴內的空氣,根據對洞內出土的大量動物牙齒、骨頭化石考證,專家發現這一時期處於古人類狩獵形式的生活形態。
吉學平說,大河遺址的石製品加工以錘擊法為主,偶有銳棱砸擊法;有指墊法和壓製法的修理技術,有勒瓦婁哇連續剝片技術,常見預製石核和修理台面的標本。這些石製品既有本地區文化的傳統特點,又有典型的歐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婁哇技術特點,是莫斯特文化在我國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現。
驚現“雲南智人”
在曲靖市富源縣大河鄉茨托村瘌石山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進行的首期發掘工作中發現兩個不同時代的舊石器洞穴文化遺址。其中,一號洞發現大量石器和原始人的用火遺蹟——灰坑;二號洞則發現一可能的石器加工場和原始人用於裝飾成進行原始宗教儀式的養料——赭石。在首期發掘中,共發現石器石製品三百多件,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化石一千多件。這是雲南省境內對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進行的首次發掘活動,是雲南考古活動的一次重大突破。
出土的人牙化石出土的人牙化石
該遺址位於富源縣城東南約十七公里的大河鄉茨托村所屬的癩石山。山體是一個由三疊系灰岩構成的小包,山前為一古湖盆,山後有大河自北向南流去,山體洞穴發育。茨托村村民費召友在承包該山並進行開山炸石時,無意中發現了一洞口,內有村民所謂龍骨等物。1998年雲南省地礦廳的專家們聽聞訊息後對此進行了前期調查,確定了此為舊石器時代遺址。後該洞口命名為一號洞。
在對一號洞的發掘過程中,洞內發現的主要是哺乳動物化石和少量石器,洞口開闊地帶主要為石器分布區,化石很少。文化層為砂質粘土和粘土層,厚度五十至八十厘米,頂屆和底屆均有一層石灰華鈣板,特別是底界鈣板較厚,延伸比較穩定,為精確測定該遺址的年代提供了很好的樣品依據。底界鈣板上還發現原始人類的用火遺蹟——灰坑。一號洞發現的石器分別為凝灰岩、石英砂岩、玄岩占大部分比例,表明這一時期的人類對岩石有較高的鑑別能力。石器類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石球、石錘、石片、石核、石砧等。伴生的動物化石有東方劍齒象、中國犀等,巨貘、獼猴、虎、黑熊、最後鼠狗、野豬、牛、水鹿、鹿、羚羊、竹鼠、鼠、豪豬等大熊貓一齒象動物成群的成員,其中食肉類動物占有相當高的比例。動物化石多保存單顆牙齒,頭後骨骼極為破碎,很少有完整的肢骨,反映了這一時期的人類敲食骨髓,過著以狩獵為主的兼採集的經濟生活,他們具有很高的狩獵技術,動物群組合反映一號洞的主人生活亞熱帶一熱森林河湖的古生態環境。
二號洞位於一號洞西南約三十米,位置比一號洞稍低。經試掘,發現石器分布十分密集,以小型石器組合為特徵,發現大量尚未加工製作的大型石器原料與小石器共存,專家推測二號洞洞口可能為一石器加工場。癩石山一號洞的年代初步為十至二十萬年間,是雲南早期智人。此外還發現原始人用於裝飾或進行原始宗教儀式的赭石顏料。動物化石種類單調,以草食動物為主,保存有較完整的肢骨和頭骨。初步估計二號洞的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二叼洞的發現為研究該地區史前文化的演變提代了珍貴的寶物證據。發掘隊計畫近期在此進行第二期發掘,以揭示二號洞完整的文化面貌。
出土的刮削器出土的刮削器
癩石山一號洞的年代初步估計是雲南早期智人。或許,這次發現將成為雲南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連結,串起了雲南的人類文明史,也讓我們可以探尋遠祖們的活動足跡,舊石器文化遺址的突破性發現,為尋找早期智人、研究現代人起源這一重大科學勢點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考古價值

富源大河遺址是一處古人類加工石器和居住生活的遺址,也是我國目前僅有的具有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典型文化--莫斯特文化特徵的遺址。該遺址保存完整,文化內涵豐富,年代處在舊石器時代中期這一人類進化的關鍵時期。文化層中石製品和古人類化石同時出土的情況在國內少見;石器類型和加工技術獨特,遺蹟現象眾多。它的發現不僅對了解當時古人類生活方式和文化提供了寶貴材料,而且對現代人起源和遷移這一學術界熱點問題的研究、對舊石器時代中國和歐洲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專家估計,遠古人類在2號洞居住的年代可能延續了數萬年。專家推測這裡有可能是一個長期居住場所,還有可能是石器加工場。發掘出的石製品中發現了有歐洲早期人類的石器製作技術特點,部分石器製作十分精美,對研究早期人類的技術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