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洞

在興義市頂效鎮西南1公里處,頂效河的左岸,有一座峻秀的小山,山東側有一奇妙的溶洞,遠觀宛如一隻精巧的山貓,匍匐在山頂,睜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其態逼真,人們因此給山取名叫貓貓山,給洞取名貓貓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貓貓洞
  • 位置興義市區東北13公里
  • :4米餘
  • 洞高:3米
簡介,遺址發現,遺址考略,文物化石,價值所在,解密,

簡介

貓貓洞位於興義市區東北13公里,高出頂效河水面45米。洞高3米,闊4米餘。洞口面向東北,前接一片丘陵,兩側為水田壩子,後倚山清水秀的木櫳大寨,洞前是頂效河。貓貓洞是遠古人類長期生息、繁衍、勞動的地方。

遺址發現

1974年冬,貴州省博物館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貓貓洞遺址,採集到有古代人工打擊痕跡的石片,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視。次年10月,省博物館進行試掘,探明為一處很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同年11月正式發掘,出土了7件珍貴的人類化石,4000多件石製品及數量眾多的哺乳動物化石,還出土了數量可觀的骨、角器和發現豐富的用火遺蹟。
在7件人類化石中,形態與山頂洞人101號下頜骨相似。股骨較粗壯,骨壁厚,髓腔小,與晚期“智人”化石相似。
在4000多件石製品中,可供研究的石器標本達1211件,分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等類型。製作方法以銳棱砸擊法為主,錘擊法次之。其中出土於第二層堆積物里的一件鈍直刃砍砸器,為自然硬質細砂灰色礫石,礫石的兩側邊緣已被夷平,留有未成器之前作過石錘使用的遺痕。自然礫石直接加工成的器物,在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同類器物中極為罕見。除此,還有石核、石片、石錘和石砧等。貓貓洞出土的石器類型穩定,形狀多樣,加工精細。
出土骨器6件,角器8件,其中個別類型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骨刀整體磨製光滑,刃部磨製細緻,造型精美,光潔鋒銳;角鏟系鹿角加工而成,刃面45度,在國內也尚屬首次發現。骨錐的製作別致,是目前我國舊石器時代同類出土文物中的精品。
同時出土了中國犀、窄齒熊、鹿竹鼠野豬等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和發現燒、燒石、炭屑等用火遺蹟。

遺址考略

貓貓洞文化遺物出自厚2.5米的完整堆積層中,屬舊石器時代晚期。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的後一階段,距今約1.2萬年前。
貓貓洞遺址出土的文化遺物,代表了一種區域性的文化特徵。因此被考古學家稱為“貓貓洞文化”。1980年中國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彩色《中國古人類畫集》已將貓貓洞遺址出土的人類化石定名為“興義人”。並稱:“在一個遺址內出土人類化石之多,石器材料之豐富,骨器數量之大,製作之精緻,在華南舊石器時代晚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國也十分突出。”

文物化石

在發掘貓貓洞遺址中,出土了不少動物化石,都是“興義人”吃剩的動物骨骼,遺棄在洞裡洞外,經過萬年以上的演化成了化石。“興義人”利用鹿角鹿骨製造工具,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珍貴文物。在出土的骨角器中,有不少類型是國內首次發現。骨刀,猶如現代人餐桌上使用的餐刀,角器是用鹿角磨製的,在國內是首次發現;骨錐是目前我國同時代出土骨錐中較為精緻的一件。

價值所在

貓貓洞文化,已被載進了人類的史冊。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張森水先生在《貴州的新發現及其對我國舊石器考古學的意義》一文中指出,台灣省的“長濱文化”與貓貓洞文化類型有密切聯繫。“雖然我們還不能說貓貓洞文化類型是長濱文化直系祖先,至少可以說,貓貓洞文化類型為尋找台灣省遠古文化之源提供了有意義的資料’。
由此可看出,貓貓洞遺址對探討晚期人類的區域性文化的起源、發展、分布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解密

老江底水電站建設工程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興義市文物管理所聯合對興義市白碗窯鎮甲馬石村老江底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取得一批重要考古材料
專家稱,該發現對研究貓貓洞文化的去向問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為研究南盤江流域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以及這一地區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的過渡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近日,該發現被集納入《發現中國:100個重要考古新發現》一書出版。
遺址位於南盤江支流黃泥河東岸一級台地之上,分為老江底、尾水和崖腳發掘區,其中在崖腳發掘區發現了一批石製品,具有重要意義。石器類型主要為砍砸器和刮削器,其他類型極少。
據考古專家推斷,其時代當為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稱,該遺址的文化特徵與同屬於南盤江流域的雲南省富源縣大河遺址及興義市貓貓洞遺址的文化特徵具有一定的共性。
大河遺址位於黃泥河上游,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稍早階段的遺存;貓貓洞遺址與老江底遺址直線距離僅數十公里,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晚一階段的遺存。
在貓貓洞遺址,銳棱砸擊石片和以銳棱砸擊石片為毛坯製成的刮削器已大量出現,小型礫石砍砸器也已經有了一定數量的發現。
這些文化因素與本遺址具有一脈相承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