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雲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於1971年,現由大氣科學系、地球物理系、區域與資源規劃系、地理信息科學系、地質系、地球環境實驗教學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雲南省地理研究所、雲南大學地質研究所、雲南大學遙感地質研究中心等單位組成,擁有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和地質學5個本科專業;擁有地理學和大氣科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理學、地質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固體地球物理學、空間物理學、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區域經濟學、土地資源管理學、環境地質學等1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7年地理學、地質學和生態學列為雲南大學“高原山地生態與地球環境學科群”一流學科建設。
辦學條件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97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5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51人。學院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教學質量好,自2000年以來,學院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考研究生升學率一直在全校位於前列,就業率達95%以上,考研率達40%左右,畢業生就業工作多次獲得學校表彰;學院在昆明、玉溪、瑞麗、大理、麗江、騰衝、元江、新平、楚雄等地建有2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多次到野外實習,學到紮實的野外專業工作技能。學院科研成果比較豐富,近3年來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出版教材和科研專著10餘部。
專業介紹
大氣科學專業
雲南大學大氣科學專業前身為1971年設立的氣象學專業,4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大氣科學領域的專業人才。大氣科學系具有完整的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現設有大氣科學本科專業,並有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2個碩士學位點和大氣科學一級博士學位點。西南地區唯一具有大氣科學一級博士和一級學科碩士點的省級重點學科,同時也是雲南省品牌專業和國家級特色專業。設有我國高校唯一的世界氣象組織大氣臭氧地面觀測站,建有東南亞氣候環境研究中心、大氣物理實驗室、大氣環境實驗室、大氣環流數值模擬實驗室、MODIS衛星地面站、氣象實習台、地面氣象自動觀測站、地球科學綜合實驗室和多個校內外實習基地(昆明、大理、玉溪、曲靖、楚雄等)。
大氣科學系全面開展低緯高原氣候變化、大氣環境及其區域回響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全球氣候變化及區域回響、大氣痕量成分及其環境效應、山地氣候及氣象地質災害等三個學科方向上具有鮮明特色,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現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博士生導師3名,雲南省雲嶺學者1名,雲嶺青年人才1名。此外,還有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雲南省氣象局等單位的客座教授或兼職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0餘名。近五年來,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餘項,承擔國家“973”項目3項,主持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教材、學術著作6部,獲得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3項。
近十餘年來,大氣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和考研率均很高。許多應屆畢業生考取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中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雲南大學等單位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直接就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各省市氣象、環保、教育部門從事科研和氣象業務工作,也有部分畢業生立志國防,成為了部隊的技術骨幹。近年來應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50%左右,在雲南大學各專業中名列前茅。隨著國家對大氣科學人才需求量的穩定增大,該專業顯示了良好的就業前景,畢業生就業率也連續多年穩定在95%以上,絕大多數年份達到100%。
大氣科學專業設定有“菁英班”和“普通班”兩類人才培養模式,其中“菁英班”系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辦學,從當年招錄進校的大氣科學及全校相關理科專業中選拔優秀學生,學校設立專項經費,單獨制訂培養方案,單獨開班教學,實行更高的培養標準和靈活的教學模式,培養工作與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完成。“菁英班”與“普通班”分別按照“理論基礎型”和“套用基礎型”兩類模式培養。
培養目標:“菁英班”培養具有紮實的數理化基礎和較高外語水平及計算機能力,熱愛大氣科學研究,掌握大氣科學研究方法,具有創新意識和研究能力的優秀本科人才,為學生畢業後在大氣科學領域成為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提供繼續深造的雄厚知識基礎、現代研究能力和巨大發展潛力;“普通班”培養具有較強的工作實踐能力,能熟練套用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技術分析研究氣象業務問題,具備從事現代氣象主要業務工作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大氣科學、環境科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物理方法、基礎力學、理論力學、流體力學、大學化學、大氣動力學基礎、計算方法、數值天氣預報、現代氣象觀測、大氣物理學、天氣學、氣象統計預報、雷達氣象學、衛星氣象學等。
就業方向:“菁英班”加大推免研究生的比例,取得推免資格的學生可以推薦錄取到雲南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或其他研究生培養單位繼續深造。
畢業生主要在各省市氣象、環保、民航、教育部門從事大氣科學領域的科研和氣象業務工作,也可以到部隊從事氣象預報等相關工作。
地球物理學專業
雲南大學於1975年設立地球物理學專業,是繼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之後開辦的培養地球物理專業人才的211高校。2000年取得了固體地球物理學碩士學位授權,2011年獲得了地球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近4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1000多名地球物理領域的專業人才(含碩士研究生68人),積累了豐富的人才培養經驗。近年來,地球物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3%以上,碩士研究生就業率多數年份達到100%。許多應屆畢業生考取了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地震地質研究所、雲南大學等單位的碩士研究生。直接就業的畢業生大多為國家事業單位錄用,主要在各省、市地震局、防震減災局從事科研和業務工作,也有部分畢業生到各省的水電、交通勘測設計院工作,受到了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本專業現有專業教師16人,50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全部為碩士及以上學歷,5位教授、3位副教授,8位博士,2位雲南省中青年學帶頭人,3位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經過幾代地球物理教師的努力,形成了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地磁與高空物理學、地球動力學、工程地震學等研究方向。自2012年以來,地球物理學學科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3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8項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承擔“973”子項專題1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在國際SCI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30多篇。獲得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共5項。近五年來,承擔各類的縱、橫向項目經費總計達到1200萬元,具有較大的學術和經濟價值,促進了本專業的人才培養及教師隊伍建設。
地球物理系現設地球物理學本科專業,並有固體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物理學碩士學位點,培養地球物理學領域的本科、碩士人才。2007年中國地震局為滿足其人才需求,與我校簽訂協定,開展了局校之間的全面合作。此外,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劉光鼎院士基金會分別在本系設立了地球物理勵志獎學金(後更名為地學攀登獎)和劉光鼎地球物理獎。2015年昆明南方地球物理公司在本系設立了南方地球物理獎,用於激勵立志於從事地球物理事業的本科生。
我系建立了數位化地震實驗室、地磁與地電、超聲模型、重力實驗室,配備了24道數字地震儀,寬頻數字地震儀、數位化高密度電法儀,超音波探測儀,高性能計算機集群。另外,探地雷達,以及隧道工程超前探測儀等大型工程檢測系統等多個教學科研設備正在立項建設中。
地球物理系教師同時還積極投入雲南省的防震減災工作,為雲南省第一高樓—昆明南亞之門(高度350米)做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為昆明市呈貢新區做2期地震小區劃工作,承擔了雲南省的高速公路隧道超前探測、鐵路隧道施工質量檢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五年來的縱、橫向項目經費達到2164.2萬元。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數理基礎理論和地球物理專業知識,具備地球物理套用和計算機套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專業素質,適應地球物理部門工作的專業人才,同時為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研究生輸送本科人才。
培養要求:通過系統學習數學、物理學以及專業知識,掌握用現代計算技術探測地球內部構造的技能;通過現場教學實踐,學生能用地球物理學理論解釋地球內部構造與地殼運動、地震活動的關係;畢業生須具有寬廣的知識體系和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以適應地球物理事業發展的需求。
主幹學科:地球物理學、物理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普通物理實驗、理論力學、電磁學、普通地質學、數學物理方法、彈性力學、地震數位訊號處理、電動力學、地磁學、重力學、地震學、地電學、地球物理觀測、地震安全性評價。
就業方向:大多數畢業生分配到各省、市、區地震局繼續從事地球物理方面的工作,少部分畢業生出國深造。本系已成為全國各級地震部門的專業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中國地震局根據人才需求狀況,與我校簽訂協定,開展了局校合作,許多畢業生成為了各級地震部門的領導和業務骨幹,近5年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超過90%。
地理科學專業
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2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4人,副教授12人,講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13人,具有碩士學位5人。擁有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和土地資源管理3個碩士點和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區域與土地利用規劃實驗室、土壤實驗室、地下水環境實驗室、數字地球與遙感實驗室、測量與地圖學實驗室、顯微鏡室,並與斯洛維尼亞共建有“喀斯特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已建成元江縣氣象—水文實習基地、新平縣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野外實習基地、瑞麗市住建局實習基地、芒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實習基地及與雲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大理市洱海管理局、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昆明麥普房產土地評估諮詢有限公司、雲南高陽科技土地評估諮詢有限公司等共建的實習基地,為本科生教學和科研實踐提供了多樣化的場所與平台。確保了本科教學和科研實踐工作的開展。
本專業與眾多國內外教育、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在國內區域發展管理的理論及套用、主體功能區劃領域優勢明顯,喀斯特環境的國際聯合研究特色鮮明,在土地利用評價與規劃、產業布局與發展、城鄉規劃與管理、國土空間規劃、水資源開發利用、自然植被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管理、高原山地災害、環境監測與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開展廣泛;並一直進行著中國西部的系列科學探險考察。近五年本專業教師主持各類科研項目5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1項,各類國際合作和省部級研究項目、國內社會諮詢服務項目38項,研究經費突破1500萬元;科研成果豐碩,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SCI/EI論文18篇,出版專著3部。
本專業知識結構涉及環境演化、生態與景觀、自然與人文資源、產業與經濟、土地、遙感、GIS、規劃、管理等多方面內容,注重學生儀器分析與數據處理、野外考察與社會調查、3S技術套用、空間與土地規劃等專業技能的實訓與實習,畢業生的就業與考研升學具有廣闊的前景與選擇面。歷屆畢業生主要去往各省、市的自然資源部門(原國土、測繪、各類資源管理機構)、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部門、環境保護部門、水務部門、水利部門、土地評估機構、環境監測機構,以及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研、教學、規劃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並廣受好評。近年來的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穩定在85%以上,年終就業率基本達到100%;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常年在35%以上,培養單位多為國內985院校、中國科學院系統。
培養目標:本專業立足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變化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研究人地關係及地域系統。培養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具有實驗分析、社會調查、野外綜合考察、文獻檢索等獲取科學資料和數據的能力,熟悉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和3S技術套用,能夠定量分析和獨立研究地理問題,具備嚴謹的科學思維、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創新意識,能在教學科研單位、政府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全球變化、環境保護、資源開發與利用、災害監測與管理、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城鄉區域規劃、土地評價與土地利用規劃等與地理科學有關的基礎教育、科學研究、套用及管理的高素質複合型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地理學、環境科學、規劃學、資源科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幹課程:地理科學概論、氣象氣候與水文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質與地貌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與植被生態、城鄉規劃原理、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導論、計量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地理研究方法等。並分“環境變化與自然資源管理”、“區域發展與國土空間規劃”兩個專業方向分別開設系統的選修課程。如環境變化與自然資源管理方向開設全球變化、資源環境科學概論、自然資源學、資源環境評價等課程;區域發展與國土空間規劃開設土地資源學、文化地理學、土地利用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區域發展管理、資源環境經濟學等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動手能力。含主要課程實驗和實踐性實習。課程實驗包括:地質與地貌學實驗、地圖學原理與實驗、遙感導論與實驗、土壤地理學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實驗、測量學與實驗、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計量地理學與實驗、資料庫原理實驗、土地利用規劃實驗、區域規劃模擬實驗、地理研究方法與實驗;實踐性實習實訓主要包括:數學建模與創新實訓、自然地理學綜合實習、人文地理學綜合實習、3S綜合實習(自然地理類)/規劃綜合實習(人文地理類)、科研訓練、畢業論文。
就業方向:城鄉建設與管理、文化和旅遊、民族事務管理、生態環境、測繪信息、水利水務、農業與農村發展、應急管理等部門、城鄉規劃設計單位、決策諮詢機構、土地評估機構、各類自然資源管理機構、科研院所、教育和培訓機構、其它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本專業現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4人,具有碩士學位者7人。擁有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和區域經濟學2個碩士學位點,有直接服務於本科教學的地理學綜合實驗室、數字地球與遙感基礎實驗室、測量與地圖實驗室。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原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或GIS)。地理信息科學是近20年來新興的一門集地理學、計算機、遙感技術和地圖學於一體的邊緣學科,研究地理信息採集、分析、存儲、顯示、管理、傳播與套用,及研究地理信息流的產生、傳輸和轉化規律的一門科學。地理信息科學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與地理信息系統相比,它更加側重於將地理信息視作為一門科學,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實現,主要研究在套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存儲、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地理學基礎知識,掌握地理信息科學、資料庫原理、遙感原理與技術、製圖學、地理科學、資源與環境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地理信息科學、全球定位系統和遙感的集成與套用、地理大數據分析套用以及相關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接受系統的科學思維和專業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對資源、環境、人文、社會、經濟等各類信息實現空間信息化、技術與套用結合的中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地理學、地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幹課程:地圖學、測量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遙感導論、數據結構、遙感數字圖像處理、遙感地學分析、GIS空間分析、資料庫原理、C#程式設計語言、GIS二次開發、Java程式設計語言、GPS原理與套用、3S綜合實習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面寬廣,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從事本專業的科研、教學工作;也可在城市、區域、資源、農林業、環境、交通、人口、土地、房產、公安、國防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近三年來許多應屆畢業生考取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雲南大學等單位的碩士研究生。近三年應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接近或超過40%,畢業生就業率連續超過95%。
地質學專業
本專業前身是雲南大學1923年建校之初就設有的礦冶系。後經50年代院系調整,礦治系獨立成其他專業院校的相關專業,如現今的昆明理工大學、長沙礦業學院等。2008年為適應國家加強地質工作要求,地質學專業單獨恢復重建為地質學系。現設有地質學本科專業、地質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環境地質學二級碩士學位點。2009年正式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地質學專業本科生,2016年招收環境地質學碩士研究生,2016年12月獲準建設地質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專業建設有切實措施和長效機制。主要採用自身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結合的方式,建立了合作發展的一系列創新機制,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並重的良好專業發展格局,著重開展了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學實驗室和科學實驗室等建設,形成了以長江學者、雲南省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等學科帶頭人領銜的學科建設團隊,在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第四紀地質學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優勢與特色,在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遙感地質學等方向正在逐步形成良好的發展格局,本專業校內現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人,副教授3人,博士學位10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 2人、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1人、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1人、“雲嶺青年學者”1人、3人入選雲南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畫”。2009年正式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地質學專業本科生,每年35-40人。已畢業四屆學生考研率45-62%(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科學院、浙江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大學、雲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
地質學專業是雲南省“十二五”特色優勢學科,專業建設前期具有良好的積累和紮實的基礎。地質學專業已進入我校擬向國家申報的“一流學科”群進行建設,發展潛力巨大。同時在“一帶一路”南亞東南亞資源環境遙感監測與礦政監管支撐、地質環境保護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近5年本專業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餘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2項,雲南省教育廳重大專項1項,國家地質調查遙感地質調查專項8項以及多項社會服務項目;發表SCI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3部。擁有雲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高原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地質研究所、遙感地質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遙感地質調查甲級資質。近五年科研經費達3000餘萬元,在礦產地質、災害地質、遙感地質和地層與古生物學方向承擔了大量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工作。
培養目標:地質學專業以特色發展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堅持立德樹人,全力推進協同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和文化育人,構建“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著力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基礎厚、素養高、能力強、潛力大、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本專業的學生應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政治品格與社會責任感。本專業的學生應勇于堅持真理,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道德,崇尚真善美,弘揚謙虛、合作精神,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本專業的學生應擁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遵紀守法,舉止文明,崇尚誠信。本專業學生應具有愛崗敬業、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熱愛勞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較強的心理調節和適應能力。
主幹學科:地質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幹課程:理論課程包括地質學基礎、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與造岩礦物、岩漿岩石學、沉積岩石學、變質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學、地史學、地球化學。實驗(實踐)課程包括地質認識實習、測量與地質填圖實習、地質綜合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地質學基礎實驗、結晶學與礦物學實驗、岩漿岩石學實驗、沉積岩石學實驗、變質岩石學實驗、構造地質學實驗、古生物學及地史學實驗、礦床學實驗、測量學基礎實驗、地球物理學基礎實驗、常用地學軟體套用、遙感地質學實驗、礦產勘查學實驗、現代岩礦分析測試技術、礦石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主要課程實驗和實踐性實習。課程實驗包括:地球科學概論實驗、普通物理實驗、普通化學實驗、結晶學與礦物學實驗、沉積岩石學實驗、岩漿岩石學實驗、變質岩石學實驗、構造地質學實驗、古生物學與地史學實驗;實踐性實習主要包括:大理-騰衝一線地質學大一認識實習,武定大二地質填圖實習,大三科研生產綜合實習,大四畢業論文專項訓練。
實驗平台條件:已建成普通地質實驗室、地質標本陳列室、礦物學實驗室、岩石學實驗室、顯微鏡實驗室、礦床學實驗室、構造地質學實驗室、古生物學與地史學實驗室、遙感地質實驗室等實驗室,完全可滿足本專業所有實驗課程體系要求。2010年以來,陸續購置了透反一體偏光顯微鏡(點播版)、體視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及岩石切割機、磨片機、拋光機、研究級顯微鏡、微區取樣儀、冷熱台、高溫熱台等現代地質分析儀器設備,建有岩礦製備分析實驗室、流體地球化學實驗室,正在建設第四紀測年實驗室等。
實習基地:已與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省地質調查院、雲南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衙分公司、雲南地質工程第二勘察院(滇西南地災應急防治中心)、雲南騰衝火山熱海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九鄉風景區管理局(宜良九鄉風景區)等省內多家地質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簽訂了野外教學實習基地建設協定,實習基地遍布石林、九鄉、大理、麗江、騰衝、玉溪等地。
專業獎學金:2008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設立了雲南大學地學攀登獎學金,2015年昆明南方地球物理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設立了雲南大學南方地球物理獎學金,專門獎勵地球物理學專業和地質學專業的優秀學生。
特色活動:每年由大三學生組織有“我們和石頭有個約會”特色活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每年暑期與雲南省科技廳協作,專業教師帶隊接待澳門科技局組織的“澳門中學生地學夏令營”。
就業方向:本專業四屆已畢業學生考取了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力學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吉林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Canada Fanshawe College等單位的碩士研究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達40%-62%。直接就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各省市地礦、地震、國土、城建、環保、化工、交通、建材、核工業、旅遊、教育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專業技術工作等。
科研平台
低緯高原大氣環境與邊界層過程重點實驗室簡介
2016年12月,我院大氣科學系吳澗教授領銜申報的雲南大學低緯高原大氣環境與邊界層過程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雲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吳澗教授主要從事大氣氣溶膠輻射氣候效應、大尺度土地利用與覆蓋變化的氣候效應等領域的教學、研究以及人才培養工作,是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雲南大學低緯高原大氣環境與邊界層過程重點實驗室依託於雲南省氣象學省級重點學科和西南地區唯一的“氣象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等平台以及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項目—大氣科學學科建設項目,圍繞低緯高原大氣環境與空氣污染特徵和機理、低緯高原陸氣相互作用與大氣邊界層過程、低緯高原區域性空氣污染防控開展研究,擁有一支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以中青年科研人才為主、富於協作、團結奮進的研究隊伍。實驗室擁有一批大氣環境監測、氣象觀測、高性能數值計算集群和生物法工業廢氣治理工程項目實驗設備等儀器,能夠完成對大氣臭氧、氣溶膠光學厚度、大氣輻射、近地層NOx、NH3、SO2、H2S、O3、PM2.5、PM10、黑碳氣溶膠等污染物的24小時無人值守監測,儀器的觀測精度得到世界認可。
近年來項目組成員承擔了大氣氣溶膠輻射氣候效應、大尺度土地利用與覆蓋變化的氣候效應、BVOC異戊二烯排放研究、工業有機廢氣(含硫)和SO2、NOx廢氣的生物治理技術研究等多項相關研究。項目組成員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參與科技部全球變化重大專項項目1項,承擔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4項,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向科研新教師類基金項目1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向科研博導類基金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SCI論文20餘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0餘篇。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雲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1項。
低緯高原氣候變化科技創新團隊簡介
2016年12月,我院大氣科學系曹傑教授領銜申報的雲南大學低緯高原氣候變化科技創新團隊成功獲批雲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曹傑教授長期從事氣候變化和熱帶季風變異及其對旱澇災害影響的教學、研究以及人才培養工作,是雲南省氣象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雲南大學“東陸學者”稱號獲得者,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雲南大學低緯高原氣候變化科技創新團隊依託於雲南省氣象學省級重點學科和西南地區唯一的“氣象學”博士學位授權點等平台,圍繞東南亞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方向開展研究,擁有一支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以中青年科研人才為主、富於協作、團結奮進的研究隊伍。
近年來,團隊成員結合雲南省比鄰東南亞的地域優勢,聯合申報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鍛鍊並培養了一批學術骨幹,逐漸融合形成了低緯高原氣候變化研究團隊,在全球氣候變化與熱帶季風、氣溶膠與氣候環境變化以及大氣臭氧與氣候環境變化等研究方向上具有鮮明特色,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科研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Climate》、《Climate Dynamic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ic Science Letter》等國際著名大氣科學重要刊物。近5年,團隊成員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面上、青年、地區)基金、教育部、省重點項目等20餘項,研究經費達1000餘萬元。團隊研究成果為我國“一帶一路”和雲南省“三個戰略定位”框架下的氣候環境外交、短期氣候預測、區域天氣和氣候和氣象災害方面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持,被廣泛套用於雲南省氣象災害的防災減災、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以及高原特色農業的科學發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
雲南省高校關鍵礦產成礦學重點實驗室
2020年12月,雲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申報的雲南省高校關鍵礦產成礦學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立項建設。關鍵礦產是人類社會發展到關鍵階段、在關鍵場合發揮關鍵性作用的礦產資源。關鍵礦產包括稀有金屬、稀土金屬、稀散金屬、稀貴金屬、關鍵性的黑色和有色金屬以及稀有氣體、鈾、部分非金屬礦產資源(如石英、石墨、螢石等)。雲南省高校關鍵礦產成礦學重點實驗室以雲南及鄰區優勢特色關鍵礦產為研究對象,聚焦關鍵礦產成礦學研究,力爭實現關鍵礦產成礦理論創新和找礦方法突破,保障關鍵礦產資源安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雲南省高校關鍵礦產成礦學重點實驗室由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周家喜研究員領銜申報,聘請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學術委員會成員,下設岩漿型關鍵礦產研究室、熱液型關鍵礦產研究室、沉積型關鍵礦產研究室和表生型關鍵礦產研究室等四個主要研究室,分別由相關領域中青年專家學者擔任研究室主任。雲南省高校關鍵礦產成礦學重點實驗室擁有一支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以中青年學術人才為主、富於創新、團結奮進的研究隊伍,擁有若干與礦產資源研究相關的先進儀器設備。雲南省高校關鍵礦產成礦學重點實驗室熱誠歡迎有志從事雲南及鄰區優勢特色關鍵礦產成礦學研究的各類人才加盟。
學術委員會主任: 毛景文 院士/研究員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崔銀亮 教授
談樹成 教授
學術委員會委員: 劉家軍 教授
秦克章 研究員
倪 培 教授
薛傳東 教授
許 成 教授
楊志明 研究員
許德如 教授
周雲滿 正高級工程師
曹曉民 正高級工程師
張興恆 正高級工程師
重點實驗室主任: 周家喜 研究員 副主任:何小虎 副教授
辦公室主任: 何小虎 副教授
岩漿室主任: 孫 濤 副教授 副主任:何海龍 副教授
熱液室主任: 何小虎 副教授 副主任:王永彬 副教授
沉積室主任: 曾 敏 教授副主任:王 俊 副教授
表生室主任: 周家喜 研究員 副主任:張亞輝 講師
重點實驗室秘書: 孫國濤 博士後
羅 開 博士後
成聯正 博士後
雲南省高校國產高分衛星遙感地質工程研究中心簡介
2018年9月,我院趙志芳教授領銜申報的雲南省高校國產高分衛星遙感地質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獲批立項建設。中心旨在開展國產高分衛星遙感地學領域套用技術研究,主要聚焦於國產高分衛星遙感圖像處理及地質信息提取關鍵技術研究方向、基於國產高分衛星遙感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研發方向、基於國產高分衛星遙感的生態地質環境動態監測研究等三個特色方向進行建設。
中心學術帶頭人為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趙志芳教授(遙感地質方向),多年從事遙感地質相關技術研發並具有工程化套用研究經驗的談樹成教授和李益敏研究員為方向帶頭人。中心還吸納了一大批專業造詣深、具有深厚地質、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及遙感專業背景的教授、副教授和年輕博士作為技術骨幹。中心現有成員16人,其中教授/研究員6人,團隊成員年富力強,技術創新能力強。
中心遙感數據採集、處理、分析軟硬體齊全,不僅擁有功能強大的Ecognition等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及MAPGIS等圖形處理軟體,還擁有滿足海量遙感數據處理的圖形工作站、高性能台式計算機、高精度GPS、大型伺服器、BJKF-Ⅲ近紅外礦物分析儀(波譜範圍:1300nm-2500nm,波譜解析度 4-7nm;適用測量對象:岩石礦物)、手持式 FieldSpec handheld 2 地物波譜儀(波譜範圍:350nm-1050nm,波譜解析度優於3nm,適用測量對象:植被等)、SOC710 成像光譜儀(波譜範圍:400-1000nm,波段數:128/256,適用測量對象:植被等)、CSD350A 全譜段地物波譜儀(波譜範圍:350-2500nm,波譜解析度全譜優於 7nm,適用測量對象:低溫蝕變礦物和鐵氧礦物檢測,快速區分狀矽酸鹽中單礦物、含羥基之矽酸鹽礦物、硫酸鹽礦物和碳酸鹽礦物等)、Swallow—P 黃蜂無人機(高精度地物攝影)、三維雷射掃瞄器(亞米級地表形變測量)等,為地物波譜反演、遙感波譜特徵分析及波譜信息增強提取研究等提供了保障。
中心近五年承擔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餘項,省部級項目8項;發表SCI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4部,登記軟體著作權5個,為省部級自然資源及相關部門提供礦山遙感監測、地質災害調查等諮詢報告10餘份。曾獲雲南省科技進步獎3項。
雲南大學遙感地質研究中心簡介
雲南大學遙感地質研究中心由我院趙志芳教授於2010年領銜建設,主要聚焦於多光譜遙感、高光譜遙感及雷達遙感技術方法探索和地質套用研究。中心擁有遙感地質甲級資質(雲南省唯一)及遙感地質調查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中心學術帶頭人為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趙志芳教授(遙感地質方向),並吸納了一大批專業造詣深、具有深厚地質、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及遙感專業背景的教授、副教授和年輕博士作為技術骨幹。中心現有成員24人,其中教授/研究員8人,副教授10人,講師6人。團隊成員年富力強,技術創新能力強。
中心長期堅持產、學、研結合,開展了大量的遙感地質相關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工作。中心成立以來,申報獲批項目4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餘項;發表SCI論文50餘篇;培養博士、碩士、本科生200餘人;向自然資源相關部門提供了礦山遙感監測、地質災害調查及實時資源環境動態監測信息服務,同時積極參與國內外同行學術交流及培訓。
中心研究領域主要涉及礦化遙感異常研究、礦山開發遙感動態監測、西南界河地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國土遙感監測、地質災害InSAR遙感監測、土壤地球化學遙感反演研究等。
近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礦化遙感異常研究:創新性引入分形多重分形理論,構建了“PCA+S-A”(PCA:主成分分析,S-A:能譜—面積)方法的複雜地質背景下特徵礦物弱異常遙感信息增強提取模型。該方法相比於傳統方法提取精度提升9.34%,且該成果得到了同行的好評,經科學技術成果評價該成果總體上達到了同領域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果發表於SCI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等上。
(2)“一帶一路”資源環境遙感監測系統研發:研發了集成“一帶一路”南亞東南亞國家遙感影像數據、地質數據、地質災害數據、礦山開發數據、水文地質數據、自然資源數據、生態環境數據、重大工程數據等為一體的“一帶一路”面向南亞東南亞資源環境大數據展示平台系統,不定期為“一帶一路”相關管理部門提交諮詢報告等。另外,自主研發了礦產衛片執法檢查數據核驗分析系統、礦產衛片執法外業工作輔助APP,建設了省級一流課程—騰衝地質認識實習虛擬仿真實驗(中、英文雙語版)。擁有5個軟體著作權。
(3)地球化學遙感反演:為解決傳統的地球化學調查中大量土壤樣品採集及測試分析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中心依託典型區土壤地球化學數據,採用數學模型,構建土壤地球化學與GF-5等遙感波譜之間的數學關係,進而反演大範圍地球化學信息,較好探索了地球化學信息遙感高光譜反演方法,為農業地質套用、找礦勘查等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4)InSAR地面形變監測:中心基於InSAR技術,採用ALOS-2、Sentinel-1A、GF-3等遙感數據,開展了西南地區地震、滑坡、土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地表形變監測研究。歸納總結了一套植被覆蓋地震多發區、西南高山峽谷區地表形變監測有效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