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鷹”號直升機正式加入中國南極考察行列,是我國幾代極地人多年的夢想,標誌著我國極地考察全面進入航空考察的新時代。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背景知識,性能,墜毀,蒐集殘骸,
基本信息
為進一步增強中國極地考察的支撐保障能力,在極地考察“十五”能力 建設項目中,中國專門安排資金配置極地考察專用直升機,並從2008年開始著手購機工作。經過全面科學論證,最終確定選購由俄羅斯直升機公司製造的Ka-32A11BC直升機,這是中國首次引進這一機型。2009年5月27日,直升機完成了產權移交,此後被正式命名為“雪鷹”號。
“雪鷹”號直升機暫由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託管,並將在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中首次執行飛行作業任務。
背景知識
在氣候惡劣、地形複雜的冰雪南極,直升機是從事科學考察、後
勤支撐和極地救援的必要保障。中國自1999年起開始租用外國直升機參與極地考察活動,特別是在第24次和第25次南極考察中,中國從韓國租用的Ka-32重型直升機在內陸崑崙站的建設中發揮了極為關鍵的運輸保障作用。
性能
“雪鷹”號Ka-32A11BC直升機裝備兩台TB3-117BMA型燃氣渦輪發動機。巡航功率為1700馬力。起飛重量:外掛滿載為12.7噸;最大起飛重量為11噸。機身內部標準配置最大載荷為3.5噸;外掛為5噸。最大速度260千米/時,巡航速度230千米/時。實用升限5000米,最大飛行距離為670千米,最大爬升率15米/秒,續航時間4.4小時(內置油箱燃料)。
由於採用了雙發共軸式反轉旋翼設計,“雪鷹”號擁有較強的抗風能力。
墜毀
據中國第28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報告,南極中山站當地時間2011年12月8日,考察隊配置的“雪鷹”號直升機在執行任務時失控,墜落在海冰上損毀。機上兩名機組人員脫險,一人有輕度擦傷。國家海洋局已要求考察隊暫停各項作業活動,設法進行事故調查和殘骸蒐集工作。
蒐集殘骸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劉辰瑤)國家海洋局9日下午召開“雪鷹”號直升機失事新聞通氣會,針對台北時間9日0時20分“雪龍”號考察隊的隨隊直升機由於失控造成的事故進行簡要分析並答記者問。 國家海洋局辦公室副主任、應急辦副主任肖銀水在會議上指出,“雪鷹”號直升機屬卡-32型直升機(B-7810),在執行“雪龍”號船到中山站的物資吊掛運輸作業任務時,空載返回“雪龍”號船的途中,在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地區中山站附近的海冰區上空突然失控,迫降沒有成功,直升機墜落海冰冰面上損毀。肖銀水說,機上共兩名機組人員,機長馬德池安然無恙,副駕駛員王秦東有輕度擦傷,事發後及時被考察隊派出的雪地機車接回“雪龍”號船。目前,海洋局已將事故情況報告國務院應急辦,並要求考察隊暫停各項作業活動,做好事故的相關善後事宜。
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鐵雄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毀機能夠產生的污染主要在於飛機的燃油、金屬等。但由於“雪鷹”號迫降于海冰之上,機體本身並未沉入海底,如能及時蒐集殘骸,不在當地滯留,不會造成很大污染。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也表示,目前考察隊已形成了應急處理小組,會立即對失事直升機殘骸進行蒐集,並設法對事故原因進行取證。
就殘骸蒐集工作,肖銀水稱,目前正處於南極的夏季,又是“冰裂期”,事故發生地距“雪龍”號約6海里,蒐集起來十分困難。此外,“雪鷹”號失事的地方冰川環繞,機體本身體積較大,對於蒐集的方式是現場拆解還是整體運回還需要探討,但國家海洋局及“雪龍”號考察隊員會力爭將污染降至最小。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表示,“雪鷹”號的失事多少會對此次南極考察產生影響,但由於本次科考採取的是“雙機作業”,船上還有另一架直升機,依舊可以維持“雪龍”號的物資運輸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