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雪賦
歲將暮,時既昏1。寒風積2,愁雲繁3。梁王不悅4,游於兔園5。乃置旨酒6,命賓友。召鄒生7,延枚叟8。相如末至9,居客之右10。俄而微霰零11,密雪下。王乃歌北風於衛詩12,詠南山於周雅13。授簡於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14,騁子妍辭15,侔色揣稱16,為寡人賦之17。”
相如於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18。曰:臣聞雪宮建於東國19,雪山峙於西域20。岐昌發詠於來思21,姬滿申歌於黃竹22。曹風以麻衣比色23,楚謠以幽蘭儷曲24。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陰德25。雪之時義遠矣哉26!請言其始。
若乃玄律窮,嚴氣升27。焦溪涸28,湯谷凝29。火井滅30,溫泉冰。沸潭無涌31,炎風不興32。北戶墐扉33,裸壤垂繒34。於是河海生雲,朔漠飛沙35。連氛累靄36,揜日韜霞37。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38。
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39。藹藹浮浮40,瀌瀌弈弈41。聯翩飛灑42,徘徊委積43。始緣甍而冒棟44,終開簾而入隙。初便娟於墀廡45,末縈盈於帷席46。既因方而為圭47,亦遇圓而成璧48。眄隰則萬頃同縞49,瞻山則千岩俱白。於是台如重璧50,逵似連璐51。庭列瑤階52,林挺瓊樹53,皓鶴奪鮮54,白鷳失素55,紈袖慚冶,玉顏掩姱56。
若乃積素未虧57,白日朝鮮58,爛兮若燭龍59,銜耀照崑山60。爾其流滴垂冰61,緣溜承隅62,粲兮若馮夷63,剖蚌列明珠64。至夫繽紛繁騖之貌65,皓皔曒潔之儀66。回散縈積之勢67,飛聚凝曜之奇68,固展轉而無窮69,嗟難得而備知70。
若乃申娛玩之無已71,夜幽靜而多懷。風觸楹而轉響72,月承幌而通暉73。酌湘吳之醇酎74,御狐貉之兼衣75。對庭鵾之雙舞76,瞻雲雁之孤飛。踐霜雪之交積77,憐枝葉之相違78。馳遙思於千里,願接手而同歸79。
鄒陽聞之,懣然心服80。有懷妍唱81,敬接末曲82。於是乃作而賦積雪之歌83,歌曰:攜佳人兮披重幄84,援綺衾兮坐芳褥85。燎熏爐兮炳明燭86,酌桂酒兮揚清曲87。又續寫而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揚兮酒既陳88,朱顏酡兮思自親89。願低帷以昵枕90,念解佩而褫紳91。怨年歲之易暮,傷後會之無因92。君寧見階上之白雪93,豈鮮耀於陽春94。歌卒。王乃尋繹吟玩95,撫覽扼腕96。顧謂枚叔97,起而為亂98。
亂曰:白羽雖白,質以輕兮99,白玉雖白,空守貞兮100。未若茲雪101,因時興滅102。玄陰凝不昧其潔103,太陽不固其節。節豈我名,潔豈我貞。憑雲升降,從風飄零。值物賦象104,任地班形105。素因遇立106,污隨染成107。縱心皓然108,何慮何營10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既昏:黃昏以後。既,已經。
2.積:鬱積。
3.愁云:濃雲陰鬱,令人不樂,故稱。
4.梁王:即漢梁孝王劉武,漢文帝之子,景帝同母弟,名武。封梁王,吳楚之亂中有大功,好宮室苑囿之樂。
5.兔園:梁王所建園林,又稱梁園,故址在今河南
商丘東。為游賞與延賓之所。
6.旨酒:甜美之好酒。
8.枚叟:
枚乘。大賦作家,《七發》有開風氣之作用。
10.右:最尊貴的位置。古代以右為上。
11.霰(xiàn):下雪時的小冰粒。零:稀疏的飄落。
12.歌北風於衛詩:吟誦《詩經·邶風·北風》詩中“北風其涼,雨雪其霧”之句。
13.詠南山於周雅:《詩經·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雲,雨雪霧霧”之句。
14.秘思:深邃之思。
15.妍辭:華美的文辭。
16.侔:等的意思。揣:即量。稱:好。
17.寡人:帝、王自稱,唐代以後則只有皇帝可稱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表示自謙。
18.逡巡(qūn xún):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19.雪宮:戰國時齊國宮殿。《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趙岐註:“雪宮,離宮之名也。”
21.岐昌:岐山姬昌。周朝興盛於岐山,周文王是周朝建立者。岐:周朝發源地。昌:周文王。來思:《
詩經·小雅·採薇》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舊說是文王發兵抵抗獫狁保衛國家而作。
22.姬滿:周穆王,周昭王之子。申:重,反覆的意思。黃竹:古歌名。《穆天子傳》卷五載:“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首句為“我徂黃竹”,遂稱黃竹之歌。
23.曹風:《詩經·曹風·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以麻衣比雪色。
24.楚謠:《幽蘭》和《白雪》並列,都是楚國古代名曲。儷:伉儷、並列。
25.袤丈:八尺到一丈。如果降雪太深則是陰德太盛而屬於災害。沴(lì):氣不和而產生的病。陰德:古人認為雪屬於陰,雪下得過大,也會帶來禍害。此處或指女主當權之災。
26.時義:應時之義。
27.玄律窮,嚴氣升:十二月律一個周期結束,嚴寒之氣上升,指冬至。冬至為全年日照時間最短,陰氣最重的一天。玄:天。律:運行之規律。玄律,則謂天地自然之變化規律,此處指四時更替,冬天到來。嚴氣:冬天嚴寒的天氣。
28.焦溪:神話傳說中的水名。李善注引《水經注》云:焦溪發源於天門山的左邊,“南流成溪,謂之焦溪”。
29.湯谷:神話傳說中的日出之所。焦溪、湯谷,都為極熱之處。凝:結冰。
30.火井:《博物志》記載:臨邛火井,諸葛亮往視,後火轉盛,以盆貯水煮之,得鹽。後人以火投井,火即滅,至今不燃。又據傳說:西河郡鴻門縣亦有火井祠,火從地出。古書記載蜀中多火井,即天然氣井。
31.沸潭:傳說有潭水常年沸騰,酈元《水經注》記載說生的食物投到潭中,一會兒便熟了。
32.風:李善注曰:“在南海外,常有火風,夏日則蒸,殺其過鳥也。”
33.北戶墐(jìn)扉:北窗戶都要堵上塗泥。北戶:朝北開的窗戶。墐扉:用泥土塗塞門窗縫隙。墐:刷塗。
34.裸壤:即裸國,古傳說中國名,其人不穿衣服。此處當指炎熱地帶。《後漢書·東夷列傳》“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垂繒(zēng):用繒做衣服禦寒。繒:絲織品總名。
35.朔漠:北方沙漠地帶。
36.連氛累靄(ǎi):指雲氣連綿不斷重重疊疊。靄:雲氣。
37.揜(yǎn)日韜霞:將日光和彩霞也都遮掩收藏起來。形容雪大。揜:同“掩”,捕取,襲取。這裡是覆蓋的意思。韜:掩藏。
38.紛糅(róu):紛亂的樣子。糅:糅雜。
39.氛氳(fēn yūn):蔚盛的樣子。蕭索:疏散的樣子。
40.藹(ǎi)藹:盛貌。
41.瀌瀌(biāo)弈弈:形容雨雪非常大。
42.聯翩:指雪連續飛舞的樣子。
43.委積:堆積。
44.緣:順著。甍(méng):屋脊。冒棟:覆蓋屋樑。
45.便(pián)娟:美好的樣子,形容雪的迴旋飄落。墀(chí)廡(wǔ):台階和走廊。廡:堂下周圍的走廊、廊屋。
46.縈盈:迴旋的樣子。
47.因方而為圭(guī):雪遇到方形物體便成為方形,如同潔白的圭。因:依靠,根據。圭:古代帝王、諸侯舉行典禮時用的玉器,上圓下方,為一長條形。故賦以“方”比“圭”。
48.遇圓而成璧:雪落在圓形的器物上,就堆積成圓形,像璧似的。璧:平圓的玉。
49.眄(miǎn)隰(xí):看低濕之處。眄:斜視。隰:低濕地。縞(gǎo):白色絲織品。
50.重(chóng)璧:古台名。《穆天子傳》卷六:“天子乃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
51.逵似連璐:大道如同美玉連綴而成。逵:四通八達的路。連璐:成串的玉。
52.瑤階:積雪的石階。
53.挺:直立。瓊樹:玉樹。
54.皓:潔白。
55.白鷳(xián):鳥名。雄的背為白色。素:白色的絹,此處比喻白雪。
56.紈袖、玉顏:都指美人。姱(kuā):美好。意謂白雪使美人自慚形穢。冶:艷麗。
57.積素未虧:即積雪未化。素:白色的絹。
58.白日朝鮮:雪在朝陽照耀下呈現一片鮮艷。朝鮮:非常鮮明光亮。
59.燭龍:傳說中的鐘山之神,又名燭陰。 《山海經》載: “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其瞑乃晦,其視乃明,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60.崑山:即崑崙山,以產玉而著稱。
61.爾其:至於。流滴垂冰:水滴流注下垂成冰柱。
62.緣溜承隅(yú):順著溜水或者牆角下流。緣溜:順著屋檐下流水的小溝。承隅:落在屋角下面。承:使承受,即流入、注滿之意。隅:屋角。
63.粲(càn):鮮明美好的樣子。馮夷:上古人物,渡河溺死,後為河伯。
64.剖蚌列明珠:剖蚌求珠。蚌(bàng):軟體動物,體內產珍珠。
65.繽紛:錯雜的樣子。繁騖(wù):亂飛的樣子。
66.皓皔(hàn)曒潔:潔白鮮明。曒(jiǎo)潔:同“皎潔”。儀:姿態。
67.回散縈積之勢:時而迴旋疏散,時而縈繞聚積的態勢。
68.飛聚凝曜:指風吹積雪,在陽光下分合變化狀態。奇:奇觀。
69.展轉:即“輾轉”,反覆不定。
70.難得:不能。備知:全部知曉。
71.申:同“伸”,重複。玩:賞玩。已:停止。
72.楹(yíng):即屋柱。
73.幌(huǎng):帷帳。
74.酌(zhuó):斟酒。湘吳:湘、吳均美酒產地。用湘州酃(líng)湖(在今湖南省衡陽縣東)水做的酒名酃酒。吳興烏程縣有若下酒,味極甘美。醇酎(chún zhòu):精緻釀造的美酒。
75.御:穿。狐貉(hé):高級裘皮。貉:即“狗獾”,形似狐,皮可製衣。兼衣:雙層的高級衣服。
76.鵾(kūn):即鵾雞。鳥名,黃白色。
77.踐:踩踏。
78.枝葉之相違:樹葉凋落,故謂樹葉離開樹枝。
79.接手:攜手。本句暗用《詩·邶風·北風》“北風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攜手同歸”詩句。
80.懣(mèn)然:慚愧的樣子。
81.有懷妍唱:司馬相如的《雪賦》引發了鄒陽對雪的感思。妍唱:美麗的歌曲,此指司馬相如《雪賦》。
82.末曲:對自己歌曲的謙稱。
83.乃作:於是就站起來。作:站。
84.披:此處作“圍裹”解。重幄:多重帷帳。
85.援:倚靠。衾:大被。褥(rù):布墊子。
86.燎:燒。薰爐:薰香之爐。炳:點亮。
87.桂酒:即桂花酒。揚:高奏。
88.陳:陳列。
89.酡(tuó):喝酒臉上泛出紅色來。
90.昵:親近。
91.解佩而褫(chǐ)紳(shēn):解下玉佩並脫去腰帶。褫:奪、解除。紳:寬大的衣帶。
92.無因:沒有機緣、機會。
93.寧:難道。
94.豈:哪裡。
95.尋繹(yì):理出頭緒。
96.扼腕: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腕,這裡表示思慮、嘆惜的情緒.
97.顧謂枚叔:回頭招呼枚乘。
98.起而為亂:站起來作最後的總結辭。亂: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或辭賦末尾總括全篇要旨的文字稱亂,此處指後者。
99.質:質地。以:語助詞。
100.空守貞兮:徒勞地守著堅貞啊。
101.未若:不如。
102.因時興滅:這句是說隨著自然季節的變化而興起寂滅。
103.玄陰:暗夜。凝:凝結。昧:隱藏。
104.值:逢、碰上。賦:賦予、形成。
105.任:因,憑。班:分發。
106.遇:機遇。
107.污:相染污。
108.皓然:猶“浩然”,廣闊自由的樣子。
109.何慮何營:指沒有什麼事物值得憂慮和追求。
白話譯文
時值年底,天色已晚,寒風鬱積,愁雲不散。梁王心中不快,出遊兔園。準備下盛宴美酒,聚集起好友賓朋,召來鄒陽,請來枚乘;司馬相如最後趕到,在賓客之右坐定。片刻功夫,微霰飄零,密雪降下,梁王高歌《北風》之曲,吟詠《南山》之篇。又把簡札送給司馬相如,說:“運用您高妙的文思,發揮您華麗的辭采,將眼前景色,為我如實描繪。”
相如聽罷,離席而起,恭恭敬敬,上前施禮,說:“我聽說雪宮建立在東方的齊國,雪山峙立在遙遠的西域,姬昌曾吟詠‘今我來矣,雨雪霏霏’的詩句,姬滿也曾高唱《黃竹》之歌。《曹風·蜉蝣》曾將麻衣與雪比色,楚辭中宋玉也曾彈奏《幽蘭》、《白雪》之曲。雪厚滿尺是豐年之兆,若深達一丈則弊大於利。由此看來,雪之時義可謂遠矣。請允許我先從其開始談起。
至於嚴冬降臨,寒氣上升,焦溪乾涸,湯谷結冰,火井已滅,溫泉冷凍,沸潭不涌,熱風難興,北門塗隙,裸人著衣。於是河海產生烏雲,大漠揚起飛沙,雲氣連綿,重疊密布,掩蓋了太陽,遮蔽了霞光。冰粒淅瀝,從天而降。白雪紛糅,多而且廣。
大略可言當時情狀:漫天飛揚,交錯不斷,時而聚集。時而分散;朦朦朧朧,飄飄蕩蕩,漫無邊際,紛紛揚揚;連續飛舞,灑落人間,徘徊不定,委積眼前,開始時,沿著屋脊而覆蓋了棟宇,到最後,透過簾幕進入房室,起初輕盈迴旋於階下,後來飄舞縈繞於帷席,既可以隨方物成為玉圭,又能夠隨圓物成為玉璧。俯看原野則萬頃如同縞素,仰瞻山嶺則千峰一片潔白。在這時,樓台如厚厚的玉璧,大路如串起美玉。庭前的台階似用瑤製成,林中挺立著玉樹瓊枝。潔白的仙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鮮艷的白鷳也消逝了從前的素質,美女慚愧於自己的妖冶,玉顏也顯不出平常的容姿。
至於積雪未化,陽光鮮艷,就如同燭龍銜耀照崑山一般輝煌;等到(雪稍融化)冰柱懸掛,依檐承隅,就如同河伯開蚌列珍珠那樣燦爛。至於那繽紛飛舞的樣子,明亮皎潔的儀態,迴旋疏散、縈繞聚積的氣勢,風吹之下,忽散忽聚,晶瑩閃爍的奇景,本自展轉不定,變化無窮,令人嗟嘆,難以盡知。
至於反覆娛人,欣賞不止,夜深幽靜之時,令人多所懷想,風吹楹柱,呼嘯作聲,月上帷帳,內外通明。斟出湘吳美酒,披上狐貉皮衣,欣賞庭中鵾雞的雙雙起舞,仰瞻雲中大雁的孤單獨飛, 踏著交積的霜雪,憐惜離枝的落葉。想的是千里之外的知己,希望能與其攜手同歸。”
鄒陽聞聽之後,自愧弗如,內心嘆服,對相如所賦非常感動,恭恭敬敬,乃欲賦之,於是站起身來,續作積雪之歌,歌辭說:“攜佳人遮御重帷,拿過綺衾安坐芳縟。燒好熏爐點燃明燭,斟上桂酒奏起清曲。”又繼續寫出白雪之歌,歌辭說:“樂曲已奏美酒已陳,朱顏紅酡希望相親,放下帷帳接近衾枕,解下環佩脫衣就寢。怨恨年歲飛快地流逝,感傷此後相會無因,誰人曾見階上的白雪,陽春三月依舊長存。”歌唱完畢,梁王才反覆體會,吟詠玩味,看完之後,激動不已,回過頭來,看了一下枚乘,枚乘會意,續作尾聲。
尾聲說:“皎潔的羽毛雖然白,質地不堅還又輕;晶瑩的玉石雖然白,不過徒自守堅貞;都不如今日這白雪,隨時節降下又融化,漆黑的夜幕來遮蓋,不能掩藏它的皎潔,明亮的太陽升起後,也不頑強表現自己的氣節。氣節並非我的美名,也從來不是我的堅貞,我隨著烏雲來升降,聽從風吹任飄零。隨物展示原情狀,任地顯現自身形。潔白本隨機遇立,玷污亦由浸染成,開闊心胸坦蕩蕩,無慮無求任西東。”
創作背景
這篇賦當作於元嘉七年(430年)。《宋書》卷五三《謝方明傳》後附有《謝惠連傳》載,元嘉七年,謝惠連“為司徒彭城王義康法曹參軍。是時,義康治東府城,城塹中得古冢,為之改葬,使惠連為祭文,留信待成,其文甚美。又為《雪賦》,亦以高麗見奇”。從前後文語義看,當於彭城作《雪賦》。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雪賦》是一篇清新婉麗的賦作,採用漢人假設主客陳說事物的方式,以梁王為主,司馬相如、鄒陽、枚乘為賓,引出作賦的設辭,描繪雪這一大自然的奇觀。此賦當時就以“高麗見奇”,與謝莊《
月賦》同為六朝小賦的名篇。
開篇先寫了降雪前的天氣,“寒風積,愁雲繁”,又寫了雪花逐漸落下,從“微霰零”到“密雪下”的過程。作者假設主客,分別是梁王和他的臣子司馬相如、鄒陽、枚乘等人,這幾位皆是辭賦大家。梁王命令司馬相如以雪作賦,由此開啟下文,多方面地描寫雪這一自然奇觀。
作者先借司馬相如之口寫雪之“義”。司馬相如引用一系列與雪有關的典故,以說明雪歷來都能得到人們的關注,將古人對雪吟詩作賦的雅事一一道來。多個典故均以“雪”為媒介,或隱喻先賢與民同樂的喜悅,或表達厭戰思鄉的情感,或解釋君臣相處之道,或抒發哀民寒凍之苦,說明在不同情境和心境影響下,人們面對同樣的降雪會生出不同的感觸,就如司馬相如所言:“雪之時義遠矣哉!”下雪可謂一件意義深遠的事,能讓人生出無限感慨,而本文主旨,也是對雪發表各種議論。
其後,司馬相如又分別描繪雪落前的情況和落雪時的勝狀。天氣已經非常寒冷,“焦溪涸,湯谷凝。火井滅,溫泉冰”,江河溪流大都已經結冰,天空中陰霾密布,暗淡無光。這陰冷灰暗的情景,預兆著一場大雪的到來。果然,沒過多久,“霰淅瀝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從“其為狀也,散漫交錯”到“剖蚌列明珠”,把下雪時的場景描繪得如同仙境一般。雪花最初“藹藹浮浮”,呈星星點點的零散之態,然後漸漸變大, “聯翩飛灑,徘徊委積”,四處飛揚,後來“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漸漸堆積,最後大雪紛飛,灑落到大地山川的所有角度,頃刻間整個世界銀裝素裹,美到極致,晴雪耀目,凍雪垂冰,更是美輪美奐。
在這段描寫中,雪之貌美、儀稚、妖嬈、奇特盡數體現於字裡行間。雪景如此優美,自然引人入勝。接下來,作者又借司馬相如之口,羅列了多種賞雪的方式,以及由此觸發的不同情感:有人在幽靜的夜裡賞雪,有人在颯颯的風中賞雪,有人在皎潔的月光下賞雪,還有人賞雪時飲著美酒,穿著皮衣,也有人在鵑鳥和孤雁的悲鳴聲中賞雪。不同的場景,不免觸發賞雪人的不同心情:“踐霜雪之交積,憐枝葉之相違。馳遙思於千里,願接手而同歸”。觸景生情,將濃厚的情感融入美麗的雪景,使文章更顯得血肉豐滿,情深意切。
文章首段已提到,陪同梁王宴飲賞雪的,除了司馬相如,還“召鄒生,延枚叟”。鄒陽繼司馬相如之後,發表了自己的賞雪之感,創作了《積雪之歌》和《白雪之歌》,描寫了諸多賞心悅目之物,如佳人、重幄、綺衾、明燭等能給人帶來視覺美感,義如芳褥、薰香能帶來嗅覺享受,又如對繞樑樂曲的描寫,則是聽覺的盛宴。但是,對這一番良辰美景的讚美中,還寄託著“怨年歲之易暮,傷後會之無因”的感慨。“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於陽春”一句道出對生命的感悟和體驗:就像階上的白雪,不管多么晶瑩剔透,在溫暖的陽春時節終會融化。從賞雪引申出生活感悟,並表達出對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令人震撼。
最後概括全篇的亂語部分,文中的另一人物枚乘登場。枚乘將白雪與白羽、白玉作比較:白羽雖白卻輕薄,白玉雖白卻不融,都不能與“因時興滅”的白雪相媲美。月亮隱藏起來,不能掩蓋白雪的皎潔;日光照耀下,白雪依然不改氣節。枚乘盛讚白雪的品質:不在乎虛無縹緲的聲譽,不追求矯飾浮誇的品格,隨雲升降,伴風飄零,遇到什麼事物就能依附它化作什麼形象,遇到乾淨的東西就保持潔白,遇到污穢的事物就變得渾濁。在枚乘的描述下,白雪擁有了生命和靈性,被賦予人格化的特徵。
從司馬相如客觀描摹雪景,到鄒陽賞雪抒情,再到枚乘借雪說理,謝惠連通過歷史人物代言,並賦予每個人不同任務,多方面多層次地展現出了雪的特點。此賦語言接近詩化,在內涵方面又折射出佛玄觀點,可謂文質兼備。在此賦之後,詠物小賦的涉及領域得以擴展,小賦的詩化傾向越來越明顯,對古代文學體裁的發展意義深遠。
名家點評
清華大學古典文獻研究中心主任
傅璇琮《中國古典散文精選註譯》:這篇賦首開描摹一種自然景物,以寄發情感的新天地。賦採用傳統的對問形式,鋪陳方法,卻能比喻烘托,逼真生動,故有“脫盡前人濃重之氣”。但是,該賦思想藝術也有較大的缺陷,其要有二:一是賦中解釋“雪”義,闡發玄理,多敷衍湊泊文字;二是賦末議論,在表達作者“因時興滅”、“縱心皓然”人生哲學時,同樣流露出當時士大夫隨境逐時,甚而同流合污的處世思想。稍後,謝莊《月賦》全仿其法,而能揚長避短,故後來居上。
河北大學文學院講師
郄智毅《歷代名賦》:《雪賦》假託西漢梁孝王在兔園宴請臣下作賦詠雪一事,表明了作者“因時興滅”、“縱心皓然,何慮何營”的思想,這是當時盛行的老莊虛無恬淡的哲學思想的反映。在結構安排上值得注意的是,此賦對雪的描寫並不是簡單地在一個平面上展開,而是把寫景歸之於司馬相如,把抒情歸之於鄒陽,把說理歸之於枚乘。這種以寫景為主,兼及抒情和議論的行文方式,與當時的詩歌作法完全相同。這反映了不同的文學體裁可以互相影響的事實。全篇寫景之句十分工致,逼真得宜。駢賦華麗鋪排的形式,把充分的和諧細膩之美帶給了讀者。一此賦給稍晚的謝莊寫作《月賦》提供了取法標準。
作者簡介
謝惠連(397-433年),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少時聰穎過人,十歲能文,其族兄
謝靈運對他很欣賞,與其並稱“大小謝”。師從
何長瑜,本州闢為主簿不就。元嘉七年(430年)始為司徒彭城王義康法曹行參軍。但因輕薄多尤暴,故宦位不顯。有文集六卷,今存詩近三十首,工於景物描寫,風格傾向綺麗。明人輯有《謝法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