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雨後嵐山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周恩來青年時代詩選》
- 文學體裁:新詩
- 作者:周恩來
作品原文,詩歌注釋,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雨後嵐山①
山中雨過雲愈暗,
漸近黃昏;
萬綠中擁出一叢櫻,
淡紅嬌嫩,惹得人心醉。
自然美,不假②人工;
不受人拘束。
想起那宗教,禮法,舊文藝,……粉飾的東西,
還在那講什麼信仰,情感,美觀……的制人③學說。
----
登高遠望,
青山渺渺,
被遮掩的白雲如帶;
十數電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
此刻島民心理,仿佛從情景中呼出;
元老④,軍閥⑤,黨閥,資本家,……
從此後“將何所恃⑥?”
詩歌注釋
① 嵐山:日本京都著名風景區。
②假:憑藉,依靠。
③制人:統制人。
④元老:指舊時政界中年輩資望很高的人。
⑤閥:霸也。指舊時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袁配地位的勢力或人物。這裡指軍閥、黨閥、財閥。
⑥將何所恃:拿著什麼做依賴呢?
創作背景
1917年9月,剛剛結束中學生活的周恩來,懷著救國救民、追求真理的目的,就在那金秋送爽的日子裡,東渡日本,開始為期近兩年的留學生涯。留學期間,他在潛心學業的同時,熱切關注著祖國的前途、人類的命運,對腐朽的反動勢力的痛惡溢於言表,對新生的十月革命抱有無比的熱情。當時他將自己的愛憎情感傾注筆端,先後寫下了《大江歌罷掉頭東》《雨中嵐山——日本京都》《雨後嵐山》《游日本京都園山公園》《四次遊園山公園》等著名詩篇。
《雨後嵐山》作於五四運動前夕,作者已決定回國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鬥爭,在準備踏上歸途之際,暢遊嵐山,他面對黑暗如磐的夜色,遙望滿目瘡痍的祖國,觸景生情,感時述情,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文學賞析
這首詩由兩節組成,第一節寫雨後暮色蒼茫中嵐山的美景。作者在陶醉於自然美景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傾吐出胸中對陳舊的意識形態的厭惡之情。第二節寫夜幕降臨後登山遠眺的情景和作者的心境。詩筆揮灑自如,語言新鮮活潑,寫意抒情,自成一體。
這首詩運用象徵和對比手法,巧妙地將寫景、抒情和議論很好地結合起來。用“萬綠中擁出”的“一叢櫻”象徵新生事物;用代表“島民心理”的“十數電光”象徵進步的革命的民氣;通過讚美不假人工的自然美,批判矯揉造作的舊文化,歌頌順時應勢而生的新文化和新生的革命政權;從黑夜裡的電光中看到民心所向以及反動勢力的消亡的未來。“自然”和“粉飾”,新生和腐朽,革命的反動,形成鮮明的對照,反映了詩人高潔的審美理想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這首詩不僅具有一定的文學鑑賞價值,而且還具有頗為珍貴的革命史學價值。
名家點評
文藝評論家丁茂遠《中國當代文學參閱作品選》:“這首寫景紀游的詩篇的明顯特點,就是即景生情,直抒胸臆,直接表達了作者不滿社會黑暗,立志變革現實的戰鬥精神。”
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家倫《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詩詞鑑賞》:“《雨後嵐山》是《雨中嵐山》的續篇,兩首詩抒情的著眼點有所不同,而思路則直貫而下,一氣呵成。前者主要寫自己思想的豁然開朗,後者著重剖析現實,展望未來。”
吉林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隗芾《周恩來同志詩解說》:“這首詩本身也是一種犀利而有力的鬥爭武器。它一下子撕去了資產階級蒙在世界上的那層溫情脈脈的面紗,暴露出資本主義世界的欺詐與虛弱,並指出這樣的社會早已喪盡民心。”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總編輯王進《共和國領袖大辭典·周恩來卷》:“先寫嵐山雨後景色,萬綠叢中點綴淡紅嬌嫩的櫻花,然後聯想到現實社會的種種醜惡,兩相對照,痛斥日本“元老,軍閥,黨閥,資本家”的反動統治,批判維護剝削階級利益的“宗教,禮法,舊文藝”等“制人學說”,表現出對反動勢力的蔑視,對人民力量的信心。”
作者簡介
周恩來(1898~1976年),字翔宇,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陰。1917年留學日本,1919年回國後參加五四運動。1924年先後去法國和德國勤工儉學。同年回國後一直參加領導中國人民的解放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政協主席等黨和國家、軍隊的許多重要職務。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極廣泛的悼念。由於他一貫勤奮工作,嚴於律己,關心民眾,被稱為“人民的好總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來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