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勝村委會駐雨勝村,1949年前屬圭山鄉,1988年為維則鄉雨勝辦事處。轄雨勝村、宜普勒2個自然村2個村民小組。適宜種植烤菸、玉米、馬鈐薯等農作物。森林和石資源豐富、植被良好。該村延續傳統的民風習俗,民族文化絢麗。人民民眾熱情好客、能歌善舞,有神秘的民間傳說。民眾擅長刺繡、摔跤 、歌舞和織麻。每年都舉行傳統的火把節和密枝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雨勝村
- 地理位置:長湖鎮東邊
- 面積:41.85平方公里
- 人口:2082人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主要困難和問題,發展思路和重點,
村情概況
雨勝村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長湖鎮,地處長湖鎮東邊,距鎮政府所在地6.5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距縣城30公里,交通方便。東鄰糯黑,南鄰宜政,西鄰維則,北鄰祖莫。轄雨勝、宜普勒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23戶,鄉村人口2082人,其中農業人口2082 人,勞動力12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08人。全村國土面積41.85平方公里,海拔1,985.00米,年平均氣溫13.40 ℃,年降水量1050.2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661.00畝,人均耕地2.73畝,林地39,995.5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91.3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8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27.5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63.6萬元;畜牧業收入60.8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88頭,肉牛118頭,肉羊1205頭);漁業收入0.27萬元;林業收入1.27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5.89萬元;工資性收入4.85萬元;其他收入1.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8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5人,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15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五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349戶通自來水。有34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27戶;安裝固定電話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5戶,安裝有線電視的農戶有16戶。該村到鎮道路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最近的集貿市場7.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農用運輸車4輛,拖拉機248輛,機車291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00.00畝,有效灌溉率為66.2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7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9 畝。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30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1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23戶,共鄉村人口2082人,其中男性1084人,女性998人。其中農業人口2082人。是個彝族聚居的村,彝族人口2082人。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44人;享受低保136人,五保戶人數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33.4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距鎮衛生院6.5公里。內村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93戶。
文化教育
全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5004.1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3.93萬元,有固定資產49.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烤菸種植面積和收購契約、農業生產資料增支綜合補貼等。
基層組織
發展重點
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困難;
二、由於地處喀斯特地區,季節性乾旱(11月—5月)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
三、民眾綜合素質低,科技意識差。
發展思路和重點
一、利用便利的交通,多爭取項目,引導民眾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多謀致富之路;
二、加強水利建設,是首要的。
三、加強科技培訓,提高民眾的綜合素質和技能,走科技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