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1969年設維則公社,1984年設區,1988年置鄉。東接圭山鄉,西連板橋鄉與鹿阜鎮,南與彌勒縣接壤,北與西街口鄉和路美邑鄉為鄰,地處東經103°18′31″-103°31′14″、北緯24°36′03″-24°46′05″之間。1997年,面積244.9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維則、雨勝、祖莫、所各邑、舍色、宜政、豆黑、蓑衣山8個行政村。1999年,轄8個行政村,25個
自然村。2004年末,轄祖莫、雨勝、宜政、舍色、蓑衣山、豆黑、所各邑、維則8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3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維則村;面積為299.12平方千米,總
人口17213人(2017),其中非農業人口539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數的93.85%。2006年將原圭山鄉所轄海宜、乍龍2個行政村劃歸維則鄉管轄,並將行政區劃調整後的維則鄉改設為長湖鎮,轄10個行政村。
652203
530126106:~201維則村 ~202雨勝村 ~203宜政村 ~204舍色村 ~205豆黑村 ~206蓑衣山村 ~207所各邑村 ~208祖莫村 ~209海宜村 ~210乍龍村
地理環境
位於
英德市區東部——大站鎮黃崗的群山之中,長湖風景區距市區12公里。為20世紀70年代建設長湖水電站時將滃江攔截後形成的高峽平湖,集雨面積4800平方公里,占滃江流域總面積的97.4%。最大庫容1.55億立方米。湖面寬度幾十米至200米之間,宛如一條長長的銀蛇盤旋於群山中,延綿25公里,故名“長湖”。
項目建設
2017年,長湖鎮一是投資234.2萬元完成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件(舍色村伯毛沼片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大海子村人飲安全項目、祖莫老四社村人飲安全項目、阿著底村小塘壩建設、老海宜村小塘壩建設、圓湖水庫引水溝清淤工程);二是投資290萬元維則村省級重點建設村項目、維則村省級規劃示範村建設項目;投資40.96萬元完成戈衣黑村太陽能路燈項目、新海宜村太陽能路燈項目;三是投資215萬元完成長湖鎮政府大院公廁項目、維則、蓑衣山旅遊廁所建設項目,投資77萬元維則村水塘治理項目、大乍龍村排污設施項目、大平地村排污設施項目、集鎮污水管網修繕項目;四是投資179.4萬元完成祖莫村委會活動場所建設項目、小乍龍村科技文化活動室項目、山腳村科技文化活動室項目;五是投資63萬元完成雨勝村民族特色商品展銷點項目、長湖鎮職工宿舍修繕工程;六是正在建設阿著底村旅遊廁所建設項目、蓑衣山村村級“四位一體”試點項目、阿著底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戈衣黑村公共活動場所建設項目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經濟
2017年,完成財政增收342.66萬元;爭取上級資金1254萬元;預計完成招商引資任務17598.92萬元;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4237萬元;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200萬元;民營經濟增加值10236萬元;完成民營經濟從業人員3108人;預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目標值>10%,農林牧漁增加值增速目標值7.5%。
科教事業
開展各類科普宣傳活動和村級文化廣場活動15次,參與活動民眾人數達6110人次;開展醫療科普知識,計畫生育宣傳、愛滋病預防常識、種植、養殖技術等科普講座4次,參加講座民眾人數達2600人次;共舉辦各類培訓班32期4800人次;蓑衣山村創建為縣級科普示範村;阿著底康成農莊科普示範基地建設成功掛牌;蓑衣山村創建為市級平安家庭示範村;實現國小入學率99.5%以上、輟學率為0、國中入學率99.5%以上、輟學控制率1%以下;實現農村留守兒童在校寄宿率達80%、國中在校寄宿率100%。
社會保障
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469人,完成100.69%;完成續保人數7772人,完成104.13%;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生存認證率100%、企業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率100%;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6533占任務數的103.09%(手機APP完成數1151人,占任務數的102.4%);實現火化率100%、骨灰入公墓率100%、節地生態安葬率100%;實現城鄉低保核查準確率100%。
文旅事業
2017年開展民眾性體育健身、文藝匯演活動36次;全年共放映公益性電影120場次;建成乍龍村委會乍龍村農村文體活動廣場,建成長湖鎮文廣中心“昆明市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位化地面覆蓋補點工程”1個;完成文化產業增加值6024.718萬元,占任務數的100.41%;公共文化服務項目考核指標完成率80%;作為主會場成功舉辦了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長湖活動點等大型活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配套資金使用率達90%;新增鄉村旅遊服務點2個;實現鄉村旅遊接待量51萬人次,占任務數的102%。
圓滿承辦了2017年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主會場活動,成功策劃組織了彝族傳統鬥牛、傳統摔跤、阿詩瑪文化體驗活動,為石林打造全域旅遊及阿詩瑪文化傳承和弘揚作出巨大貢獻;打造了具有品牌效應的“祭龍節”;成功舉辦了長湖鎮第三屆青年大三弦比賽,進一步弘揚、傳承撒尼大三弦;榮獲石林縣2017年搶花炮選拔賽第三名次。
社會事業
鞏固退耕還林,完成核桃補植12340株、4568.8畝;有效管護石漠化維則小流域封山育林9898.1畝;召開林業生態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三年保護行動宣傳動員會15場,推進會30次,簽訂黨員承諾書698份,發放入戶告知書3500份,懸掛宣傳標語80條,傳送綜合信息平台2.7萬條;完成營造林面積3636.4畝,占任務數的363.64%;自辦林政案件17起,協辦118起;2017年實現零火警、零火災。
平安建設
2017年,長湖鎮大力推行幹部直接聯繫民眾、民情懇談、困難幫扶制度和“一線工作法”,每月10日為書記、鎮長接待民眾日。2017年共受理民事糾紛調解案件71件,調解成功65件,調解率100%,成功率91.5%;副科以上領導幹部下訪110人次、重點人員(刑釋解教人員)37人;對33名社區矯正對象每月集中學習,抓好思想動態管理,無一人因重犯而受理;繼續深入開展“無毒鄉鎮”創建活動,2016年被市禁毒委表彰為“鞏固無毒鎮”先進鄉鎮;2017年度無因社會矛盾糾紛引發到省、市上訪事件,無群體性事件和影響社會穩定的矛盾糾紛事件發生,全鎮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
創建工作
長湖2017年榮獲“無毒鄉鎮”稱號;長湖鎮人民政府、長湖財政所、長湖鎮維則青聯希望國小繼續保留市級文明單位稱號;阿著底村繼續保持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長湖派出所榮獲昆明市見義勇為先進群體稱號;在全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迎檢工作中,長湖鎮作為縣級觀摩點迎接考評組的檢查驗收;長湖財政所被縣審計局給予內審工作先進單位表揚通報;長湖鎮人民政府成功創建為2017年市級依法行政示範單位稱號,正在公示;蓑衣山村創建為市級平安家庭示範村;蓑衣山村創建為縣級科普示範村;阿著底康成農莊科普示範基地建設成功掛牌。
特色旅遊景點
長湖風景名勝區
宛若新月、清澈純淨、水草豐茂的長湖,是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水面面積0.8平方公里、周長約10餘公里、4平方公里的長湖風景名勝區,狀若臥蠶。在森林植被覆蓋率較高的群山密林懷抱中,長湖湖水清澈靜謐、夜晚繁星點點、湖光山色美如畫。
由於開發較晚,長湖保留了原始的自然植被和景觀風貌,經過近年有序、合理開發,長湖已成為昆明周邊的露營地之一。遊客可在長湖畔呼吸清新的氧氣,在蒼翠欲滴、水草豐茂的湖畔漫步,欣賞清風拂過盪起漣漪、晶瑩剔透的湛藍湖面,盡情體驗、感受松風絮語、鳥鳴山幽的大美景色。
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第一部彩色寬屏電影《阿詩瑪》的許多鏡頭取自長湖。到長湖露營、寫生,騎行......這些都成為人們旅遊的選擇。
長湖周邊森林覆蓋率很高,湖邊專門設定露營區,一到周末或假期,很多人都到長湖露營,帳篷可以自帶,也可以租用,長湖風景區河畔有一條水泥路,一直延伸到燒烤營地和露營搭建場地,同時,長湖還是婚紗外景地。
路線:自駕路線
1.昆明--昆石高速--紅河/文山(出口下)--326國道--石林縣城(出口下)--長湖 全程約105公里
2.昆明--昆石高速—石鎖高速(長湖出口下)--長湖 全程約120公里
3.曲靖—曲陸高速--九石阿旅遊專線(瀘西方向) 全程約130公里
乘車路線
1.昆明東部客運站--石林縣城——石林東部客運站(圭山車站)——長湖(昆明東部客運站--石林縣城 滾動發車 票價:37元,石林縣城——長湖 票價:5元)
2.高鐵:昆明南站——石林西站——石林縣城——長湖(昆明南站——石林西站 一等座29元,二等座18元,石林西站——石林縣城 乘坐99路或66路公車 票價:5元,石林縣城——長湖 票價:5元)
3.曲靖高快客運站--石林縣城--石林東部客運站(圭山車站)——長湖 約140公里 車程約2.5小時(曲靖高快客運站——石林縣城固定發車時刻12:30、14:20、15:10、15:40 票價45元,曲靖至紅河、文山、玉溪方向客車均途經石林)
景區門票:長湖景區門票10元,電瓶車票價每人10元(景區大門口到湖畔往返程票價,電瓶車不一定每天都有)機動車不能駛入景區,必須停放在景區大門處的停車場內。
餐飲:長湖鎮集鎮上有多家特色牛羊肉餐館,長湖鎮阿著底村有數家農家樂,每年7月至11月可採摘生態蘋果。
獨石山
長湖鎮駐地維則村旁有一隆起的山包,叫做獨石山。獨石山承載了一段撒尼人英勇的紮營抗暴歷史。
清朝末年,當地的彝民不願忍受清王朝沉重的壓迫,在何光、趙發的帶領下,揭竿而起,他們以獨石山為據點,在此紮營,與清軍進行了10餘年的英勇鬥爭。直到今天,山上還有義軍開鑿的水井,修築的城堡。
獨石山面對維則村的方向,高高的石壁下是較為平坦之地,石壁為石砌城牆。獨石山上還有供人們休息的涼亭和石桌、石椅,還有木板修建的觀景台,站在上面,整個維則村盡收眼底。
1939年,著名學者吳晗同志,在長湖獨石山上曾題詩志其事:獨石山上豎將旗,將軍雄略婦孺知。我來已歷滄桑劫,猶傍斜陽覓古碑。默念先人題詞,看著那深深地石洞,感懷歷史風雲,諸多感慨湧上心頭。
路線:沿著維則村委會對面的公路一直走,大約行走十分鐘即可到達。
門票:此景點為免費觀賞點
阿著底
阿著底是阿詩瑪出生的地方,是後阿詩瑪時代的傳奇村落。“阿著底”在撒尼語裡是清流永駐之地的意思。村子坐落在一個小窪地裡面上面環山,山上森林茂盛。
來到阿著底,遊客可以到農家樂主人家的果園裡親自體驗到果園裡摘蘋果的樂趣,可以參觀濃濃彝味兒的寨子,家家戶戶屋舍的牆壁上都繪著以阿詩瑪敘事長詩為藍本的美麗彩畫,足以展現撒尼風情。來到阿著底,遊客們還可以購買全手工製作、物美價廉的刺繡、民族包等,甚至去爬山,採收玉米、到地里採摘野菜等,去體驗一下勞動的快樂,等到傍晚,再為你準備一頓美味的彝家菜:黃燜土雞、臘肉煮紅豆、土雞蛋、黃燜羊肉、 乳餅等,你還可以喝到甜甜的玉米酒,熱情的撒尼人再為你獻上敬酒歌,讓你感受撒尼人如火的熱情。
整個長湖鎮,撒尼人超過94%,阿詩瑪就是撒尼人的一種象徵,撒尼人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美麗、善良,就像傳說中的阿詩瑪和阿黑一樣,男的勇敢,女的善良、美麗。
路線:從石林縣城大屯的東部客運站乘坐到達宜政的公車即可;若為自駕游,沿石林縣城大屯方向的公路直走,行駛到長湖鎮政府,再向前繼續行駛約10分鐘即可到達。
蓑衣山
蓑衣山村委會有三個自然村,村子分布在錯落的石頭柱子中,散落的石頭柱子最終在蓑衣山村老寨後匯成一片規模不小的石林。蓑衣山村的大三弦,在長湖鎮是出了名的,長湖鎮素有“歌舞之鄉”的美譽,一到盛大的節日或在平時的活動中,大三弦舞是必不可少的,男的跨上大三弦,穿上撒尼麻布褂,大三弦叮叮咚咚的響聲雄渾動人,女的穿上了撒尼姑娘艷麗的服飾,帶頭的指揮者吹起哨子,哨音一響,葉子也吹起來,葉子、笛子的高音陪著音家底的大三弦,撒尼小伙和姑娘們舞起了婀娜曼妙的身姿。
撒日是蓑衣山村的彝名,蓑衣山被稱為“盆景石林,很多文人雅士會到這裡來採風。來到蓑衣山可以品嘗一下大鍋清湯羊肉,四五十號文人進村,和著一群來自遠方的客人,肥壯的羊肉就成為集體咀嚼的最有味道的文化。
路線:從石林縣城大屯的東部客運站乘坐到達蓑衣山的公車即可。
民族風情特色
以“阿詩瑪”為代表的彝族撒尼文化是石林寶貴的文化遺產,底蘊深厚、內涵豐富。最具影響的是“一詩”、“一影”、“一歌”、“一舞”、“一節”、“一繡”(即彝族撒尼語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中國第一部彩色音樂歌舞電影《阿詩瑪》,唱響神州大地的《遠方的客人請您留下來》,熱情奔放的彝族大三弦舞,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彝族傳統火把節,榮獲中國國際技術產品展覽會金獎的彝族撒尼刺繡。)石林被譽為“歌舞之鄉”、“摔跤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現代民間繪畫之鄉”。彝族撒尼語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彝族大三弦舞》、《彝族撒尼挑花》、《彝族摔跤》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東方狂歡節”——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鬥雞、摔跤、歌舞表演等。
在每年火把節期間(農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長湖活動點都會組織並開展一系列內涵豐富、創意新穎的民俗文化及體育公益活動,旨在傳承經典,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期間的活動主要有:(1)長湖阿詩瑪文化體驗區活動。活動當天,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數不勝數,石林的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均親自上陣,向大家展示石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民族文化。屆時也將邀請大家參加彝族傳統手工競技、傳統音樂舞蹈、傳統體育競技項目、傳統禮儀等互動體驗。(2)火把節開幕儀式。開幕式主要分為畢摩祭火儀式和民族歌舞方塊展示兩個部分。祭火儀式上,畢摩會為民眾頌歌、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在民族歌舞展示中,動人的歌曲、曼妙的舞姿展現了彝族歌舞獨特的魅力。(3)公益性傳統鬥牛比賽暨國家“非遺”項目彝族傳統摔跤比賽。彝族撒尼人愛看鬥牛,更愛牛,家裡總會養上一頭或幾頭牛,每到鬥牛比賽,主人們都會把自己的愛牛拉到鬥牛場上比試比試。長湖鎮是石林著名的“摔跤之鄉”, 彝族傳統摔跤有著悠久的歷史,選手們自然嫻熟的摔跤技巧你,是力與美的結合,是力量與雞腳的完美展示。
2、風調雨順好兆頭——祭龍節
每年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屬龍日,長湖鎮維則村的村民們都會在長湖風景區舉行一年一度的長湖祭龍節,主祭黑龍,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這一天,彝族撒尼人各家各戶都會來到長湖邊殺豬宰牛,架鍋生火,進行神聖的祭龍儀式。除了祭祀,歡快的大三弦也響不停,各農民藝術家們給村民們和八方遊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體現了彝族撒尼人對本民族文化的深深喜愛。
3、“男人節”——密枝節
密枝節又稱“男人節”,這一天,男人會從四面八方雲集至密枝林,一起祭拜密枝神,舉行祭祀活動,密枝林是只有男子才能進入的神秘地帶。密枝節期間,畢摩帶著男人們在村中邊走邊大聲喊話,一問一答,批評村民中不守規、品德不好的人和事,起到了扶正壓邪的作用,使彝家的良好民族風俗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