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童教養》是1939年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難童教養
- 出版時間:1939年
- 責任者: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
- 出版地:重慶
《難童教養》是1939年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出版的圖書。
《難童教養》是1939年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出版的圖書。...... 《難童教養》是1939年振濟委員會兒童教養機關輔導隊出版的圖書。書名 難童教養 出版時間...
桂林兒童教養院不僅為難童提供了生活和學習的場所,還為一批有識之士提供了發揮才能的用武之地。教養院有近百名教職員工,其中有一批積極宣傳抗戰和進步思想的老師...
樂隊樂手來自難童教養院國樂班,而八名舞蹈演員則全部來自大同劇社。 [1] 第三,欲在重慶舞台上演出, 還需成立劇社,“大同劇社”應運而生。1945年2月26日,...
同年夏,任賑濟委員會專員並負責編輯《難童教養》雜誌至1945年秋。在此期間,創作出版了長詩《古樹的花朵》、回憶錄《我的詩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詩選》等...
民國30年(1941)10月,以“全滬滑稽大會串”名義為難童教養院籌集經費而演。編寫墓表者於鬥鬥。故事寫“米蛀蟲”萬鐘衡家的女傭因給飢餓難忍的公公吃了一碗飯,...
曾受聘為成都明德國小校長,宜賓明德中學校長;曾創辦宜賓木幫國小並任宜賓湛恩難童教養院董事。一生致業於教學和園藝事業,同時從事繪畫,擅長國畫花卉蔬果。先生不僅是...
會蘇州難童教養成立小科班,專程派人來滬邀請苗去蘇州執教,旋因小科班解散併入南京戲校,苗也轉任南京戲校教師。苗一生只有兩位磕頭弟子,一為是票界名宿孫老乙先生...
在四川敘府創辦難童教養院,撫養來自襄樊淪陷區的數百名難童。同年7月6日,她以國民議會參政員身份出席有中共代表參加的參政會議,在會上,一再揭露國民黨禍國殃民...
一、戰時的難童問題二、後方的難童救濟三、後方的難童教養四、後方難童教養的特點及影響第七章 戰時後方科技社團的發展及其影響...
1939年初到景德鎮難童教養院工作。同年夏,調新四軍軍部,進東南分局黨校學習。學習期間,即由皖南特委調任青陽縣委委員、婦女部長。1940年春,調離皖南,到新四軍江南...
1941年9月,沈佩蘭去武義難童教養團工作,曾回蕭山搶救難童。1943年夏,教養團停辦,沈全家輾轉蘭溪、江山一帶,生活極為艱苦,旋迴蕭山。抗戰勝利後,藉資到杭州閘口...
大同樂會國樂難童教養院和大同劇社,製造樂器四千餘件、分發軍營、支持抗戰,創作《大同之聲》,編練《國家典禮樂章》,公演樂劇《木蘭從軍》,直至1946年春在重慶...
同年夏,任賑濟委員會專員並負責編輯《難童教養》雜誌至1945年秋。1948年12月,由於上海白色恐怖嚴重,被迫潛往香港。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黨組織安排來到北平...
第三十七章 國仁難童教養所 第三十八章 相思意兩情繾綣 第三十九章 情意濃奇客到訪 第四十章 訴衷腸心堅似磐 第四十一章 奉新園粉墨登場 第四十二章...
淑華女友陸明方,服務於難童教養院,性爽利幹練,時見淑華夫婦勃谿,乃建議淑華參加難童教養工作,淑華欣然應允,就商於博文,博文允捐巨款,惟阻其參加,因而又起...
焦潤坤,新四軍老戰士。1924年10月24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38年日軍侵華、南京淪陷後,被國際難童教養院收養。1943年春參加淞滬四支隊,同年12月編為新四軍浙東縱隊...
抗日戰爭中,羅毓鳳曾創辦傷兵救護醫院、難童教養院、眷屬工廠,並參與組織軍隊俱樂部活動,親自為官兵演京劇,軍中一時傳為佳話。1929年2月,孫連仲到青海履任。青海...
抗日戰爭爆發,任福建省賑濟會委員、華僑難童教養院院長,後任中央賑濟委員會委員。雨時茹素念佛,閒暇自習岐黃之術,著有《備用單方秘集》一書(未刊)。中華人民...
1941年秋,日寇進犯桂林,楊榮國去了重慶,把三個女兒寄托在桂林難童教養所。楊榮國到重慶後,寄寓於翦伯贊家中,後得到吳澤的幫助,到“計政班”當教員,這是吳澤讓...
1943年,浙東糧荒嚴重,紹興街頭到處有流浪兒童,乃與沈鈞業等在中正弄組織難童教養所。1944年8月8日因病卒於紹興城內中正弄。1946年秋,紹興縣參議會通過,並經...
李善祥還利用本族祠堂、莊屋辦了難民收容所和難童教養所,使失去父母的孩子有了家;免費供粥飯給那些飢腸轆轆的難民,幫助他們度過最艱難的日子。當他發現當地駐軍...
八一三全面抗戰爆發後,朱凡先後在清涼寺難民收容所和上海女青年會主辦的難童教養所工作。民國27年(1938年)參加中共外圍組織"雪影社"做救亡工作,義務擔任夜校教員。...
為實現見景睹物、體現屋主精神氣息的效果,李宗仁文物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多次請尚存在世的李家後人以及難童教養院、德智中學的老人進行回憶,並...
戰事不久爆發,靜嫻被驅出獄,流落街頭,而小鳳則寄住難童教養院。此時國雄因飛機機件失靈,受傷留院,竟與服務該院的國英相逢。戰事平息後,兄弟到教養院診症,雄憑...
參加革命後,劉樹信去陝甘寧邊區根據地,先後在陝公分校合作社,眉縣難童教養院做秘密工作,1941年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7個月,後一直從事紅區宣傳工作,在富縣、中部縣(...
32年,浙東糧荒嚴重,難童流離,會同王子余等向滬、杭紳商募款,籌辦民間組織難童教養所,任董事,收容難童並教以手藝。沈鈞業著作 編輯 ...
滬江大學校長劉湛恩在上海被漢奸刺殺身亡,夫人劉王立民為紀念丈夫在宜賓建立湛恩難童教養院,收養敵戰區難童。黃老師除任董事長外還兼繪畫課。”(摘錄原宜賓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