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特勞斯–卡恩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在法國乃至世界政壇上取得了耀眼的成就。他被譽為法國最成功的“經濟部長”;在任IMF總裁期間,他強化了IMF的權威;他還曾是2012年法國大選總統寶座最有力的競爭者;奧朗德政府的財政部長,也曾是卡恩的學生。卡恩卻因他的風流個性屢屢地栽跟頭,但圍繞著在紐約的性侵案,卻是疑竇叢生的迷雲,到底哪種政治勢力在拖他下水?本書讓我們能夠認識史特勞斯–卡恩的內心世界,本書從親友到政治盟友乃至政壇對手,由六十五位當事人對卡恩進行真相大揭秘。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專列了一章深入探討了史特勞斯–卡恩案的司法進程,作者披露了與這樁舉世皆知的醜聞有關的令人驚異的內幕。
基本介紹
- 書名:離總統只差一步:史特勞斯·卡恩傳
- 譯者:莊剛琴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324914
- 作者:米歇爾·多波曼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頁數:263頁
- 開本:16
- 品牌:現代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是好色之徒,還是被陷害的政治家?
他們這樣說卡恩:
史特勞斯–卡恩留下的真正遺產是,他讓IMF成為了一個值得為之爭鬥的場所。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 埃斯瓦·普拉薩德
卡恩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政治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
——巴黎政治學院院長、法國國家政治科學基金會主席 理查·德冠
卡恩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帶出了新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框架,充滿進步精神。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歐元區喪失了最有分量的政策制定者之一。卡恩離開後,不知道誰能擔當起領導責任。
——在卡恩1999年辭去法國財長之後,英國《金融時報》如此抱怨
他們這樣說卡恩:
史特勞斯–卡恩留下的真正遺產是,他讓IMF成為了一個值得為之爭鬥的場所。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 埃斯瓦·普拉薩德
卡恩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政治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
——巴黎政治學院院長、法國國家政治科學基金會主席 理查·德冠
卡恩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帶出了新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框架,充滿進步精神。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歐元區喪失了最有分量的政策制定者之一。卡恩離開後,不知道誰能擔當起領導責任。
——在卡恩1999年辭去法國財長之後,英國《金融時報》如此抱怨
作者簡介
著名的伊朗問題專家。先後擔任法國電視三台記者、法國文化電視台巴黎新聞中心負責人。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法國國內政治,尤其是法國社會黨。他與史特勞斯–卡恩家族有著密切的聯繫,關於卡恩性侵案,人們總想從他身上挖出更多內幕。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史特勞斯–卡恩留下的真正遺產是,他讓IMF成為了一個值得為之爭鬥的場所。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埃斯瓦·普拉薩德
卡恩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政治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
——巴黎政治學院院長、法國國家政治科學基金會主席理查·德冠
卡恩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帶出了新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框架,充滿進步精神。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歐元區喪失了最有分量的政策制定者之一。卡恩離開後,不知道誰能擔當起領導責任。
——在卡恩1999年辭去法國財長之後,英國《金融時報》如此抱怨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埃斯瓦·普拉薩德
卡恩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政治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
——巴黎政治學院院長、法國國家政治科學基金會主席理查·德冠
卡恩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帶出了新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框架,充滿進步精神。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歐元區喪失了最有分量的政策制定者之一。卡恩離開後,不知道誰能擔當起領導責任。
——在卡恩1999年辭去法國財長之後,英國《金融時報》如此抱怨
名人推薦
他們這樣說卡恩:史特勞斯–卡恩留下的真正遺產是,他讓IMF成為了一個值得為之爭鬥的場所。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埃斯瓦·普拉薩德
卡恩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政治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
——巴黎政治學院院長、法國國家政治科學基金會主席理查·德冠
卡恩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帶出了新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框架,充滿進步精神。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歐元區喪失了最有分量的政策制定者之一。卡恩離開後,不知道誰能擔當起領導責任。
——在卡恩1999年辭去法國財長之後,英國《金融時報》如此抱怨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家埃斯瓦·普拉薩德
卡恩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政治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
——巴黎政治學院院長、法國國家政治科學基金會主席理查·德冠
卡恩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帶出了新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框架,充滿進步精神。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歐元區喪失了最有分量的政策制定者之一。卡恩離開後,不知道誰能擔當起領導責任。
——在卡恩1999年辭去法國財長之後,英國《金融時報》如此抱怨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活在法國無憂無慮
敖德薩
走向突尼西亞
文化混合
第二章史特勞斯和卡恩
瑪留斯
工人國際法國支部(SFIO)
第三章吉爾伯特和捷克琳娜
費麗娜
滑稽的婚禮
體弱多病的嬰兒
第四章阿加迪爾
美滿生活
童年回憶
失落的天堂
懷念故里
第五章摩納哥
第一次戀愛
活絡扳手
Pilpoul(對猶太教義的辯證研究法)
吉爾伯特
第六章高中生和新郎
克萊里斯
堅不可摧的友誼
熱衷西洋棋
美好的家庭
第七章鋪路石下,複習備考
隨大流
反左派運動
馬克思和馬爾庫斯
考試
第八章共產主義,生意和背包旅遊
大塊頭
學生會的“赤色分子”
半日制的共產主義者
勤奮又風趣
巴爾幹半島度假
多米尼克和太陽神殿
第九章從多米尼克到史特勞斯—卡恩
科研人員
以史特勞斯—卡恩署名
游遍全世界
史蒂芬·凱達
蠻橫和可愛
瑪留斯的政治
信任
人生終點
瑪留斯的影子
第十章社會黨人
通過左派加入社會黨
左派里的兩個派系
朋友傑克
專家
第十一章DSK
再見,斯坦福
布隆多同志
吞吃罐頭的人
“嚴厲的新教徒”
一個複雜的朋友
實用主義
高官
黨的領導人
第十二章征服巔峰
空投
著陸
山區選戰
尚未成功
勝利
第十三章三個火槍手
火槍手阿托斯
阿拉米斯
波爾多斯
左派一支筆
別了,阿爾卑斯山
你好,瓦爾德茲省
回歸本源
被密特朗拋棄
第十四章反“老貝”
聽證會與智囊團
左派的標桿
想法與自我
洛朗,利奧奈爾以及其他人
第十五章年輕的部長
旁門
岌岌可危
旅行家
父親
《世界報》和香瓜
第十六章安娜
志向與迷戀
投入的觀眾
上門提問
在瑪麗安娜的雕像下
拉比的祝福
第十七章有二就有三
第一次失敗
第二次失敗
第三次失敗
目標:市政府
薩爾塞勒市市長
超市和不安定社區
第十八章領袖的誕生
法比尤斯退場
從大爆炸到大坍塌
進攻者艾瑪涅利
6月19日的召喚
維希的幽靈
第十九章就任財長之前
閃電戰
第二十章法國的“總經理”
“我們是冠軍”
市場萬歲
以及它的調控而定
夢之隊
第二十一章“出界”
諮詢師史特勞斯—卡恩
走鋼絲的演員
全法學生互助會
噩夢
第二十二章隕落
梅里的錄像帶
孤獨
第二十三章觸底
一位複雜的朋友
冬天過後是春天
第二十四章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
全球競選
總裁
第二十五章多米尼克“難以承受的輕率”
“一夜情”
假道學的諷刺演員
第二十六章謊言的大喇叭
新聞還是害人的花邊新聞?
好色但沒有強姦
糾纏不清嗎?
後記
倒計時
3月
4月
5月10日
5月11日
5月12日、13日和14日
爆炸性的新聞
從政客們的喧囂到司法的沉默
瓦萊麗·史特勞斯—卡恩的真相
有潛規則嗎?
目標
曼哈頓沒人要的人
第一章活在法國無憂無慮
敖德薩
走向突尼西亞
文化混合
第二章史特勞斯和卡恩
瑪留斯
工人國際法國支部(SFIO)
第三章吉爾伯特和捷克琳娜
費麗娜
滑稽的婚禮
體弱多病的嬰兒
第四章阿加迪爾
美滿生活
童年回憶
失落的天堂
懷念故里
第五章摩納哥
第一次戀愛
活絡扳手
Pilpoul(對猶太教義的辯證研究法)
吉爾伯特
第六章高中生和新郎
克萊里斯
堅不可摧的友誼
熱衷西洋棋
美好的家庭
第七章鋪路石下,複習備考
隨大流
反左派運動
馬克思和馬爾庫斯
考試
第八章共產主義,生意和背包旅遊
大塊頭
學生會的“赤色分子”
半日制的共產主義者
勤奮又風趣
巴爾幹半島度假
多米尼克和太陽神殿
第九章從多米尼克到史特勞斯—卡恩
科研人員
以史特勞斯—卡恩署名
游遍全世界
史蒂芬·凱達
蠻橫和可愛
瑪留斯的政治
信任
人生終點
瑪留斯的影子
第十章社會黨人
通過左派加入社會黨
左派里的兩個派系
朋友傑克
專家
第十一章DSK
再見,斯坦福
布隆多同志
吞吃罐頭的人
“嚴厲的新教徒”
一個複雜的朋友
實用主義
高官
黨的領導人
第十二章征服巔峰
空投
著陸
山區選戰
尚未成功
勝利
第十三章三個火槍手
火槍手阿托斯
阿拉米斯
波爾多斯
左派一支筆
別了,阿爾卑斯山
你好,瓦爾德茲省
回歸本源
被密特朗拋棄
第十四章反“老貝”
聽證會與智囊團
左派的標桿
想法與自我
洛朗,利奧奈爾以及其他人
第十五章年輕的部長
旁門
岌岌可危
旅行家
父親
《世界報》和香瓜
第十六章安娜
志向與迷戀
投入的觀眾
上門提問
在瑪麗安娜的雕像下
拉比的祝福
第十七章有二就有三
第一次失敗
第二次失敗
第三次失敗
目標:市政府
薩爾塞勒市市長
超市和不安定社區
第十八章領袖的誕生
法比尤斯退場
從大爆炸到大坍塌
進攻者艾瑪涅利
6月19日的召喚
維希的幽靈
第十九章就任財長之前
閃電戰
第二十章法國的“總經理”
“我們是冠軍”
市場萬歲
以及它的調控而定
夢之隊
第二十一章“出界”
諮詢師史特勞斯—卡恩
走鋼絲的演員
全法學生互助會
噩夢
第二十二章隕落
梅里的錄像帶
孤獨
第二十三章觸底
一位複雜的朋友
冬天過後是春天
第二十四章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
全球競選
總裁
第二十五章多米尼克“難以承受的輕率”
“一夜情”
假道學的諷刺演員
第二十六章謊言的大喇叭
新聞還是害人的花邊新聞?
好色但沒有強姦
糾纏不清嗎?
後記
倒計時
3月
4月
5月10日
5月11日
5月12日、13日和14日
爆炸性的新聞
從政客們的喧囂到司法的沉默
瓦萊麗·史特勞斯—卡恩的真相
有潛規則嗎?
目標
曼哈頓沒人要的人
後記
倒計時
2011年3月20日星期天,就在我結束本書初稿的幾天前,我與史特勞斯-卡恩通了電話,他那天正巧在繁重的公務旅行之間有空在華盛頓的家裡稍稍喘口氣。我想就他與女人的關係開誠布公地談談。此前我已經把準備好的要點用電郵傳給了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答言彬彬有禮,但使我感到有點兒冷淡。是不是他感到被誤解了?為了和他直接對話,我從一開始就把本書定位為“政治生涯傳記”。如果說直到目前,我從他本人和他親友那裡獲取了大量的傾訴,從而能勾畫他的心理狀態和心路歷程,是因為我把最敏感的話題都留到了最後。
我的行為準則一直很明確:與每個普通公民一樣,只要這是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和成年人之間自覺自愿,政治人物的性活動與公眾輿論和記者們無關。但對史特勞斯-卡恩而言,有兩樁私生活的糾紛被公開了,一樁與皮羅斯卡·納吉有關,另一樁涉及特里斯塔娜·巴農,性質有所不同。這兩樁糾紛在一本只談政治生涯的傳記里也有涉及的必要。
當在電話里問到他與皮羅斯卡·納吉的艷遇時,我對史特勞斯-卡恩談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匈牙利職員和她的丈夫時表現得謹慎小心印象深刻,他明確拒絕討論有關他那些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部的對手們有可能通過公開他與一位年輕婦女的特殊關係而操縱事態。他對自己的“不當行為”負全責。我尤其感到他內心因傷害了妻子安娜.辛克萊而產生的真誠的悔意,“您有時太輕率了。”我向他提起他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發生的學保案中的表現,“沒錯,我是輕率了。”他認同道。
當我提到特里斯塔娜·巴農這個名字時,他的語調變得十分嚴肅。史特勞斯-卡恩完全否認這位年輕女作家的陳述,並做了大體如下的申明:“全是假的!她描述的情景只是幻覺。您能相信,我,把一位年輕女性推倒在地,對之實施像她所描述的暴力?我在那次採訪前根本不認識她。她通過我女兒卡密與我接觸,卡密的母親,我的前妻布里吉特·吉利曼特是她的教母。我們的訪談正常進行。結束時我給電視節目主持人米肖爾·菲爾德打了個電話,替她安排一次採訪。後來當我得知她指控我性侵犯,我真是驚呆了。”
我於是問他為什麼沒有指控她誹謗,他回答說一方面報導這件事的電視節目並沒有直接提到他的名字,再者這檔節目播出後也沒有引起新聞界的任何反響。
“為什麼要對一樁已經完全被遺忘的舊事重新大肆宣揚?”他像是要指責一般提出這個問題,“您可以自行決定,這是您的作品。”他對我說,“不過以此事來結束您的著作,對此事比對我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工作成績更感興趣,只能使人有點兒遺憾。儘管您對特里斯塔娜.巴農的指控保持距離,您還是在您的同行們都對此事失去興趣的時候,在讀者耳邊重提舊事。”
在掛斷電話前,我向他詢問有關安娜·芒蘇萊也就是巴農母親的情況,他對我確認說他在那次電視報導後曾在社會黨活動中碰見過她兩三次,他們談到了年輕女作家對他提出的指控。據他的說法,他們友好地道別,就像這樁事只是個誤會。
3月
在這次電話交談的前幾天,我和安娜·辛克萊約定在浮日廣場的一家咖啡館見面,我告訴她我將會在我的書里談到她丈夫與女人們的問題。除了納吉和巴農,我發覺她對全巴黎有關她丈夫的小道訊息全都清清楚楚。她知道區分流蜚飛語、謠傳、無稽之談……和真相。
與街頭巷尾的描述正相反,她不是不知道“多米尼克”過去的濫情。她明顯為此而痛苦,但她做出了一個記者應有的反應。“盡您的職責,”她對我說。
她與史特勞斯-卡恩的夫妻關係能經受任何考驗,這兩個人完全志同道合。都是左派,都信猶太教,有共同的朋友,熱愛讀書、音樂,有6個兒女,6個孫兒女……還有他們共同經受的各種考驗。在一起生活了20年後,他們“比頭一天”還要愛得更深。這是安娜·辛克萊在納吉事件結束時自己說的話。
這的確讓人驚訝。自從5月14日史特勞斯-卡恩被捕以來,這對夫妻讓全世界都陷入了困惑。這個謎團不是本書作者能解得開的,這也不是我的角色,不過我知道愛情有時是用道德無法想像的。
就在浮日廣場的這次會面時,我也向安娜·辛克萊提到了未來的總統競選。她向我表達了她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作為一個左派女性,我渴望看到多米尼克與薩科齊對決,我知道以他的才具他會為法國作出巨大的貢獻,他會實施許多比人們想像的更左的措施而讓人大吃一驚。另一方面,我也很怕選戰,它難免會骯髒下流、揭人隱私。還有,我也很為以後的生活發愁,如果多米尼克成了總統,我們就再也不能單獨出門,我也不能安安靜靜地逛街了。還有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孫輩們,他們一直都生活在我們的政治活動之外,如何保護他們?老實說,當了總統就只有兩天好日子,當選的那天和就任的那天,接下來,整整5年,你就只有無窮的麻煩事,與街頭巷尾的流言正相反,我並不推動多米尼克參選。然而,他要想去,我也不會阻攔。”
……
在監獄裡又過了一夜後,5月20日星期五,史特勞斯-卡恩終於嘗到了與妻子女兒重聚的喜悅,儘管只是形同虛設的自由。史特勞斯.卡恩夫婦在百老匯一個臨時居所暫住幾天。
然而現實仍不放過他們。這個“自由”帶著苦味,他們的樓前有幾十名記者監視著他們。在附近的房子裡,“狗仔”們已經安營紮寨,甚至有些旅遊大巴專程繞道前來,讓車上的乘客在“那個法國人”門前照張相。在一個言論自由得沒邊的國家裡,某些專掏陰溝的小報趁機煽動排外情緒,這種情緒在2003年法國拒絕與美國一起進攻伊拉克時就已經出現過。
人送外號“黃鼠狼”,還有“變態”史特勞斯-卡恩在紐約的部分輿論眼裡象徵著不受歡迎的人。一位沒事幹的人在街上舉了塊牌子,上面寫著:“我家不要史特勞斯-卡恩。”在這種背景下,安娜·辛克萊必須與時間賽跑,與滿城的怨恨抗爭。
根據法庭強制的苛刻條件,史特勞斯一卡恩夫婦最多只有一星期並且只能在曼哈頓地區自行找到固定的住所。否則史特勞斯一卡恩就必須重回監獄。用自己的錢找套夠大的房子讓史特勞斯-卡恩夫婦以及兩位看守者住?財務上他們是沒問題的,但這幾乎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務,由於他們的名聲和處境。
安娜·辛克萊跑了所有的中介公司,得到的都是拒絕。只要有一位住戶反對,交易就做不成。許多人並不仇視他們,但所有的人都怕這位鄰居的麻煩事會引來報刊媒體和看熱鬧的人,從而必然破壞他們的寧靜生活。
5月23日星期一,安娜·辛克萊給他們夫婦多年來的老朋友洛朗·阿蘇萊打電話。作為企業家,他曾是社會黨的財務總監,2006年史特勞斯-卡恩進行社會黨初選時他負責管理財務。安娜·辛克萊知道阿蘇萊在美國認識許多人,尤其是在紐約的地產界。她請他在法官給他們留下的非常短的時間裡幫著找套房子。
這一天,阿蘇萊正要過生日,他撇下全家和來賓。緊急總動員,電郵和電話在巴黎與紐約之間接連不斷。幾個小時裡,阿蘇萊瞄準了幾套房子,可法官要求苛刻,必須在曼哈頓地區以內,安保必須得以實施,鄰居必須樂意接受。在紐約這個地方這么快要找到符合上述條件的房子幾乎不可能。
安娜·辛克萊於是考慮在同樣條件下租一獨幢,曼哈頓地區這樣的房子少而又少。結果還真搜到了兩幢。當第一幢的房主得知誰是未來的住戶,便明顯上調了房租,甚至還要求預付一年的租金,終於在快到限期時,安娜·辛克萊選擇了最後一幢由阿蘇萊建議的房子,在特麗比卡,是曼哈頓地區最貴的出租房,月租5萬美元。
全世界的媒體都將向他們的讀者或是觀眾展示這座“鍍了金的監獄”,裡面關著的人15天前還在民調榜上名列前茅。某些人包括社會黨的成員會對史特勞斯-卡恩的“流氓行為”和“浮華生活”感到氣憤。他的命運卻並不令人羨慕,他不經允許便不能出屋,每天只能見4個人,生活完全沒有隱私,房子有監視器,電話有人監聽,但他可以在家人的關愛上找到寄託。他弟弟和弟媳住在華頓盛,他們是第一批來探望他的人之一。整個夏天,家人、孩子、朋友都會渡過大西洋來探訪他。
像大部分史特勞斯.卡恩派的成員,阿蘇萊仍然忠實於他的朋友。“5月23日星期一,”他敘述說,“我正要與安娜通話,接電話卻是多米尼克,聽到他的聲音我激動得不能自制,他對我說他會戰鬥到底來恢復他的聲譽,他定能走出困境。我聽到的是一個下定決心、鬥志昂揚的男人,儘管他的聲音因經受考驗而顯得蒼老。”
2011年6月6日,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重申他將作無罪申辯。2011到2012這一年將成為他生命中的戰鬥之年。這場戰鬥是他的生死之戰。如果他又一次像他一生中多次重複過的那樣,最終又東山再起,許多新的還不能想像的篇章將會接著充實和豐富本書。
2011年3月20日星期天,就在我結束本書初稿的幾天前,我與史特勞斯-卡恩通了電話,他那天正巧在繁重的公務旅行之間有空在華盛頓的家裡稍稍喘口氣。我想就他與女人的關係開誠布公地談談。此前我已經把準備好的要點用電郵傳給了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答言彬彬有禮,但使我感到有點兒冷淡。是不是他感到被誤解了?為了和他直接對話,我從一開始就把本書定位為“政治生涯傳記”。如果說直到目前,我從他本人和他親友那裡獲取了大量的傾訴,從而能勾畫他的心理狀態和心路歷程,是因為我把最敏感的話題都留到了最後。
我的行為準則一直很明確:與每個普通公民一樣,只要這是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和成年人之間自覺自愿,政治人物的性活動與公眾輿論和記者們無關。但對史特勞斯-卡恩而言,有兩樁私生活的糾紛被公開了,一樁與皮羅斯卡·納吉有關,另一樁涉及特里斯塔娜·巴農,性質有所不同。這兩樁糾紛在一本只談政治生涯的傳記里也有涉及的必要。
當在電話里問到他與皮羅斯卡·納吉的艷遇時,我對史特勞斯-卡恩談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匈牙利職員和她的丈夫時表現得謹慎小心印象深刻,他明確拒絕討論有關他那些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部的對手們有可能通過公開他與一位年輕婦女的特殊關係而操縱事態。他對自己的“不當行為”負全責。我尤其感到他內心因傷害了妻子安娜.辛克萊而產生的真誠的悔意,“您有時太輕率了。”我向他提起他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發生的學保案中的表現,“沒錯,我是輕率了。”他認同道。
當我提到特里斯塔娜·巴農這個名字時,他的語調變得十分嚴肅。史特勞斯-卡恩完全否認這位年輕女作家的陳述,並做了大體如下的申明:“全是假的!她描述的情景只是幻覺。您能相信,我,把一位年輕女性推倒在地,對之實施像她所描述的暴力?我在那次採訪前根本不認識她。她通過我女兒卡密與我接觸,卡密的母親,我的前妻布里吉特·吉利曼特是她的教母。我們的訪談正常進行。結束時我給電視節目主持人米肖爾·菲爾德打了個電話,替她安排一次採訪。後來當我得知她指控我性侵犯,我真是驚呆了。”
我於是問他為什麼沒有指控她誹謗,他回答說一方面報導這件事的電視節目並沒有直接提到他的名字,再者這檔節目播出後也沒有引起新聞界的任何反響。
“為什麼要對一樁已經完全被遺忘的舊事重新大肆宣揚?”他像是要指責一般提出這個問題,“您可以自行決定,這是您的作品。”他對我說,“不過以此事來結束您的著作,對此事比對我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工作成績更感興趣,只能使人有點兒遺憾。儘管您對特里斯塔娜.巴農的指控保持距離,您還是在您的同行們都對此事失去興趣的時候,在讀者耳邊重提舊事。”
在掛斷電話前,我向他詢問有關安娜·芒蘇萊也就是巴農母親的情況,他對我確認說他在那次電視報導後曾在社會黨活動中碰見過她兩三次,他們談到了年輕女作家對他提出的指控。據他的說法,他們友好地道別,就像這樁事只是個誤會。
3月
在這次電話交談的前幾天,我和安娜·辛克萊約定在浮日廣場的一家咖啡館見面,我告訴她我將會在我的書里談到她丈夫與女人們的問題。除了納吉和巴農,我發覺她對全巴黎有關她丈夫的小道訊息全都清清楚楚。她知道區分流蜚飛語、謠傳、無稽之談……和真相。
與街頭巷尾的描述正相反,她不是不知道“多米尼克”過去的濫情。她明顯為此而痛苦,但她做出了一個記者應有的反應。“盡您的職責,”她對我說。
她與史特勞斯-卡恩的夫妻關係能經受任何考驗,這兩個人完全志同道合。都是左派,都信猶太教,有共同的朋友,熱愛讀書、音樂,有6個兒女,6個孫兒女……還有他們共同經受的各種考驗。在一起生活了20年後,他們“比頭一天”還要愛得更深。這是安娜·辛克萊在納吉事件結束時自己說的話。
這的確讓人驚訝。自從5月14日史特勞斯-卡恩被捕以來,這對夫妻讓全世界都陷入了困惑。這個謎團不是本書作者能解得開的,這也不是我的角色,不過我知道愛情有時是用道德無法想像的。
就在浮日廣場的這次會面時,我也向安娜·辛克萊提到了未來的總統競選。她向我表達了她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作為一個左派女性,我渴望看到多米尼克與薩科齊對決,我知道以他的才具他會為法國作出巨大的貢獻,他會實施許多比人們想像的更左的措施而讓人大吃一驚。另一方面,我也很怕選戰,它難免會骯髒下流、揭人隱私。還有,我也很為以後的生活發愁,如果多米尼克成了總統,我們就再也不能單獨出門,我也不能安安靜靜地逛街了。還有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孫輩們,他們一直都生活在我們的政治活動之外,如何保護他們?老實說,當了總統就只有兩天好日子,當選的那天和就任的那天,接下來,整整5年,你就只有無窮的麻煩事,與街頭巷尾的流言正相反,我並不推動多米尼克參選。然而,他要想去,我也不會阻攔。”
……
在監獄裡又過了一夜後,5月20日星期五,史特勞斯-卡恩終於嘗到了與妻子女兒重聚的喜悅,儘管只是形同虛設的自由。史特勞斯.卡恩夫婦在百老匯一個臨時居所暫住幾天。
然而現實仍不放過他們。這個“自由”帶著苦味,他們的樓前有幾十名記者監視著他們。在附近的房子裡,“狗仔”們已經安營紮寨,甚至有些旅遊大巴專程繞道前來,讓車上的乘客在“那個法國人”門前照張相。在一個言論自由得沒邊的國家裡,某些專掏陰溝的小報趁機煽動排外情緒,這種情緒在2003年法國拒絕與美國一起進攻伊拉克時就已經出現過。
人送外號“黃鼠狼”,還有“變態”史特勞斯-卡恩在紐約的部分輿論眼裡象徵著不受歡迎的人。一位沒事幹的人在街上舉了塊牌子,上面寫著:“我家不要史特勞斯-卡恩。”在這種背景下,安娜·辛克萊必須與時間賽跑,與滿城的怨恨抗爭。
根據法庭強制的苛刻條件,史特勞斯一卡恩夫婦最多只有一星期並且只能在曼哈頓地區自行找到固定的住所。否則史特勞斯一卡恩就必須重回監獄。用自己的錢找套夠大的房子讓史特勞斯-卡恩夫婦以及兩位看守者住?財務上他們是沒問題的,但這幾乎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務,由於他們的名聲和處境。
安娜·辛克萊跑了所有的中介公司,得到的都是拒絕。只要有一位住戶反對,交易就做不成。許多人並不仇視他們,但所有的人都怕這位鄰居的麻煩事會引來報刊媒體和看熱鬧的人,從而必然破壞他們的寧靜生活。
5月23日星期一,安娜·辛克萊給他們夫婦多年來的老朋友洛朗·阿蘇萊打電話。作為企業家,他曾是社會黨的財務總監,2006年史特勞斯-卡恩進行社會黨初選時他負責管理財務。安娜·辛克萊知道阿蘇萊在美國認識許多人,尤其是在紐約的地產界。她請他在法官給他們留下的非常短的時間裡幫著找套房子。
這一天,阿蘇萊正要過生日,他撇下全家和來賓。緊急總動員,電郵和電話在巴黎與紐約之間接連不斷。幾個小時裡,阿蘇萊瞄準了幾套房子,可法官要求苛刻,必須在曼哈頓地區以內,安保必須得以實施,鄰居必須樂意接受。在紐約這個地方這么快要找到符合上述條件的房子幾乎不可能。
安娜·辛克萊於是考慮在同樣條件下租一獨幢,曼哈頓地區這樣的房子少而又少。結果還真搜到了兩幢。當第一幢的房主得知誰是未來的住戶,便明顯上調了房租,甚至還要求預付一年的租金,終於在快到限期時,安娜·辛克萊選擇了最後一幢由阿蘇萊建議的房子,在特麗比卡,是曼哈頓地區最貴的出租房,月租5萬美元。
全世界的媒體都將向他們的讀者或是觀眾展示這座“鍍了金的監獄”,裡面關著的人15天前還在民調榜上名列前茅。某些人包括社會黨的成員會對史特勞斯-卡恩的“流氓行為”和“浮華生活”感到氣憤。他的命運卻並不令人羨慕,他不經允許便不能出屋,每天只能見4個人,生活完全沒有隱私,房子有監視器,電話有人監聽,但他可以在家人的關愛上找到寄託。他弟弟和弟媳住在華頓盛,他們是第一批來探望他的人之一。整個夏天,家人、孩子、朋友都會渡過大西洋來探訪他。
像大部分史特勞斯.卡恩派的成員,阿蘇萊仍然忠實於他的朋友。“5月23日星期一,”他敘述說,“我正要與安娜通話,接電話卻是多米尼克,聽到他的聲音我激動得不能自制,他對我說他會戰鬥到底來恢復他的聲譽,他定能走出困境。我聽到的是一個下定決心、鬥志昂揚的男人,儘管他的聲音因經受考驗而顯得蒼老。”
2011年6月6日,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重申他將作無罪申辯。2011到2012這一年將成為他生命中的戰鬥之年。這場戰鬥是他的生死之戰。如果他又一次像他一生中多次重複過的那樣,最終又東山再起,許多新的還不能想像的篇章將會接著充實和豐富本書。
序言
自從2011年5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被捕以來,在國民議會聽到的這番奇談怪論又浮現在我的腦海。我聯繫了說這番話的那位女士,她在5月26日和我單獨見面時又確認了一遍。她向我透露說這條“訊息”來自法國商界的一位高層人物。和我一樣,她在事發後也感到非常困惑不解。我把這番話用開玩笑的口氣告訴了我妻子。在我調查研究史特勞斯-卡恩期間,我已經聽過許許多多無稽之談。人們曾向我許諾提供海量肯定是爆炸性的“內部信息”,但最終都是漏洞百出……而這4月的某一天在國會聽到的“預言”難道真的佐證了針對史特勞斯一卡恩的陰謀論?要在這條路上往前走,還需要別的成分。預感?巧合?“4月6日的預言”至少表明了某些階層圍繞著史特勞斯-卡恩的總統競選所顯示的氛圍。兩年來,醜聞隨時就要暴露的謠傳一直追著極有可能入主愛麗舍宮的史特勞斯.卡恩,可都像是天邊的悶雷,響個不停卻不見暴雨大作。
長期以來,政界與新聞界這個小圈子一直對史特勞斯-卡恩參選2012屆總統的說法持懷疑態度。“他不會參選!”人們湊在一起總說。有人斬釘截鐵地說:“史特勞斯-卡恩?他只是說說而已,這是個隨心所欲的傢伙。”另一些人則認為:“他不會放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舒適生活來蹬總統競選的渾水。”還有人像說知心話一般小聲嘟囔著:“他太貪圖享受,他將因性問題而受阻。”
啊!性,一個包含了無窮幻覺的主題。在網上,有關史特勞斯-卡恩與女人、金錢、猶太教的流言,經常是異想天開,極不公正。然而法國民眾對政界和新聞界這個小圈子的態度無動於衷,他們對流言也不以為意,史特勞斯-卡恩一直都是民意測驗的佼佼者。從2010年夏天起,民眾便保證他將在與尼古拉·薩科齊的第二輪對決中以至少60%的得票率勝出。
自從2007年9月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以來,史特勞斯-卡恩既換了身份,又改變了精神面貌。在法國政治版圖上他占有一個特殊的位置,儘管形式上他已另有高就。作為國際高級公職人員,他如同國家元首般與這個星球上的大人物並肩而坐。無暇參加社會黨代表大會和各類“小型”的全國研討,他全力以赴致力於調整世界經濟,職責要求他出言謹慎,必須咬緊嘴唇,“華盛頓的斯芬克斯”只能字斟句酌地用隱語來透露他對法國形勢的看法。然而他的身影依舊籠罩著法國政治舞台。
遠離讓人想念。2011年的春天,儘管奧朗德一直在民調中上升。史特勞斯-卡恩依然被看成即是社會黨初選也是下一年總統選舉的最大熱門。雄踞在華盛頓高高的奧林匹斯山上,史特勞斯-卡恩顯示他是唯一可以與尼古拉·薩科齊“就像個國家元首”一樣平起平坐的對話者。史特勞斯-卡恩的聲望建立在實實在在和深入的基礎之上。他代表著尋求改革的左派,有能力,尤其具有國際經驗,左派的某些人害怕他在政治上走中間路線,但許多人期待著他把重心移回到在最近幾年裡因移民、民族特點、社會安寧等而被冷落在一旁的經濟社會問題上來。
2011年4月底,史特勞斯-卡恩參選總統看來已是確定無疑。在他逗留巴黎期間,他在他的朋友、作家堂·法朗克的藝術家作坊里與社會黨高層領導會晤,那些曾公開反對他的人也來畢恭畢敬地聽他講話,他還抽時間會見了《瑪麗安娜周刊》《解放報》和《新觀察家》三家報刊的編輯負責人。無論對誰,他都顯得非常自信。什麼都不能停止他奔向社會黨初選的步伐,那也是通往愛麗舍宮的最後一道關卡。他周圍的人並不想真正隱瞞他們已經開始準備這位候選人在法國的“著陸”,熟悉內情的人已經知道了日程,史特勞斯-卡恩將在6月15日前後辭去總裁職務,極有可能在6月28日,也就是社會黨內初選登記的日子,史特勞斯-卡恩將宣布他奪取愛麗舍宮的心愿。
無論是報刊還是在社會黨內,人們好像已經忘記了幾個月前對這位候選人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猶豫不決,然而史特勞斯-卡恩卻記得清楚。4月28日,在和幾名記者午餐時,史特勞斯-卡恩透露說他擔心在競選期間就他的“女人、金錢、猶太人”問題而受到攻擊。為了說得更加明確,他甚至談到暗中陷害他的可能性。他說,有人也許會用幾十萬美元買通一個女人告發他在某處停車場強姦了她!這是預感,或是預言,偶合?女人問題不可否認是他的致命弱點。
2011年5月14日他被捕繼而因試圖強姦的罪名收監之後,人們對所謂的法國媒體對史特勞斯-卡恩與女人們的關係有一條“不開口”的潛規則議論紛紛。本書作者沒有迴避這個話題,遠遠沒有。5月5日,在紐約的一幕上演前夕,本書的第一版上市發行。書中用大量篇幅談到了那些最敏感的話題,許多見證,尤其是那些來自對前財長十分熟悉的女士的見證都是初次披露。
本書用了長長的兩章來討論兩樁被公開了的私生活糾葛:他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匈牙利女雇員皮羅斯卡·納吉的私通,以及2007年在電視裡接著又在網上播放過的年輕女作家特里斯坦娜·巴農指控史特勞斯-卡恩對她粗暴侵犯。我第一個在一本書里對這樁糾紛用許多篇幅進行了探究。在增補的本書第二版里,我還對此事添加了新的內容,目的是讓讀者能自行判斷,形成自己的意見。
在他被捕前,尤其是被捕後,許許多多有關史特勞斯-卡恩的事都已經說過或是報導過,人們常說:“無風不起浪。”在兩年的調查研究中,我一直努力不把風和浪混作一談。我核實了各種各樣的謠傳,和男男女女各種不願透露姓名的控告人會面。我從未放過任何訊息來源,我曾認為是無關緊要的某些信息,某些內情透露,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被捕後有了新的重要性。我有責任從現在起讓每一位讀者們都對此了懈。 5月14日在紐約索菲戴飯店的客房裡到底出了什麼事?這應當由法庭來回答。
在等待訴訟期間,我可以做的是為讀者澄清這樁事件發生的背景,讓大家了解史特勞斯-卡恩及他的親友們是如何經歷了這一幕。
米歇爾·多波曼
2011年6月
長期以來,政界與新聞界這個小圈子一直對史特勞斯-卡恩參選2012屆總統的說法持懷疑態度。“他不會參選!”人們湊在一起總說。有人斬釘截鐵地說:“史特勞斯-卡恩?他只是說說而已,這是個隨心所欲的傢伙。”另一些人則認為:“他不會放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舒適生活來蹬總統競選的渾水。”還有人像說知心話一般小聲嘟囔著:“他太貪圖享受,他將因性問題而受阻。”
啊!性,一個包含了無窮幻覺的主題。在網上,有關史特勞斯-卡恩與女人、金錢、猶太教的流言,經常是異想天開,極不公正。然而法國民眾對政界和新聞界這個小圈子的態度無動於衷,他們對流言也不以為意,史特勞斯-卡恩一直都是民意測驗的佼佼者。從2010年夏天起,民眾便保證他將在與尼古拉·薩科齊的第二輪對決中以至少60%的得票率勝出。
自從2007年9月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以來,史特勞斯-卡恩既換了身份,又改變了精神面貌。在法國政治版圖上他占有一個特殊的位置,儘管形式上他已另有高就。作為國際高級公職人員,他如同國家元首般與這個星球上的大人物並肩而坐。無暇參加社會黨代表大會和各類“小型”的全國研討,他全力以赴致力於調整世界經濟,職責要求他出言謹慎,必須咬緊嘴唇,“華盛頓的斯芬克斯”只能字斟句酌地用隱語來透露他對法國形勢的看法。然而他的身影依舊籠罩著法國政治舞台。
遠離讓人想念。2011年的春天,儘管奧朗德一直在民調中上升。史特勞斯-卡恩依然被看成即是社會黨初選也是下一年總統選舉的最大熱門。雄踞在華盛頓高高的奧林匹斯山上,史特勞斯-卡恩顯示他是唯一可以與尼古拉·薩科齊“就像個國家元首”一樣平起平坐的對話者。史特勞斯-卡恩的聲望建立在實實在在和深入的基礎之上。他代表著尋求改革的左派,有能力,尤其具有國際經驗,左派的某些人害怕他在政治上走中間路線,但許多人期待著他把重心移回到在最近幾年裡因移民、民族特點、社會安寧等而被冷落在一旁的經濟社會問題上來。
2011年4月底,史特勞斯-卡恩參選總統看來已是確定無疑。在他逗留巴黎期間,他在他的朋友、作家堂·法朗克的藝術家作坊里與社會黨高層領導會晤,那些曾公開反對他的人也來畢恭畢敬地聽他講話,他還抽時間會見了《瑪麗安娜周刊》《解放報》和《新觀察家》三家報刊的編輯負責人。無論對誰,他都顯得非常自信。什麼都不能停止他奔向社會黨初選的步伐,那也是通往愛麗舍宮的最後一道關卡。他周圍的人並不想真正隱瞞他們已經開始準備這位候選人在法國的“著陸”,熟悉內情的人已經知道了日程,史特勞斯-卡恩將在6月15日前後辭去總裁職務,極有可能在6月28日,也就是社會黨內初選登記的日子,史特勞斯-卡恩將宣布他奪取愛麗舍宮的心愿。
無論是報刊還是在社會黨內,人們好像已經忘記了幾個月前對這位候選人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猶豫不決,然而史特勞斯-卡恩卻記得清楚。4月28日,在和幾名記者午餐時,史特勞斯-卡恩透露說他擔心在競選期間就他的“女人、金錢、猶太人”問題而受到攻擊。為了說得更加明確,他甚至談到暗中陷害他的可能性。他說,有人也許會用幾十萬美元買通一個女人告發他在某處停車場強姦了她!這是預感,或是預言,偶合?女人問題不可否認是他的致命弱點。
2011年5月14日他被捕繼而因試圖強姦的罪名收監之後,人們對所謂的法國媒體對史特勞斯-卡恩與女人們的關係有一條“不開口”的潛規則議論紛紛。本書作者沒有迴避這個話題,遠遠沒有。5月5日,在紐約的一幕上演前夕,本書的第一版上市發行。書中用大量篇幅談到了那些最敏感的話題,許多見證,尤其是那些來自對前財長十分熟悉的女士的見證都是初次披露。
本書用了長長的兩章來討論兩樁被公開了的私生活糾葛:他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匈牙利女雇員皮羅斯卡·納吉的私通,以及2007年在電視裡接著又在網上播放過的年輕女作家特里斯坦娜·巴農指控史特勞斯-卡恩對她粗暴侵犯。我第一個在一本書里對這樁糾紛用許多篇幅進行了探究。在增補的本書第二版里,我還對此事添加了新的內容,目的是讓讀者能自行判斷,形成自己的意見。
在他被捕前,尤其是被捕後,許許多多有關史特勞斯-卡恩的事都已經說過或是報導過,人們常說:“無風不起浪。”在兩年的調查研究中,我一直努力不把風和浪混作一談。我核實了各種各樣的謠傳,和男男女女各種不願透露姓名的控告人會面。我從未放過任何訊息來源,我曾認為是無關緊要的某些信息,某些內情透露,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被捕後有了新的重要性。我有責任從現在起讓每一位讀者們都對此了懈。 5月14日在紐約索菲戴飯店的客房裡到底出了什麼事?這應當由法庭來回答。
在等待訴訟期間,我可以做的是為讀者澄清這樁事件發生的背景,讓大家了解史特勞斯-卡恩及他的親友們是如何經歷了這一幕。
米歇爾·多波曼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