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共生

離線·共生

離線》雜誌宣布復刊後的首期新刊,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專題以“共生”概念展開,從微生物-人-城市-虛構作品4個尺度跨越人與萬物的邊界。你會從豐富的場景中,獲得了解自我、觀察世界的開闊視角。

“遺產”、“工具”、“緩讀”、“寫作”4大專欄深入更廣泛的科技文化外延。漫畫、冥想、搜尋引擎和全世界最偉大的頭腦,一次滿足你的好奇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離線·共生
  • 別名:Symbiosis
  • 作者:李婷 主編
  • 類別:科技文化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4月
  • 頁數:184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140286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生命占領這個星球不是靠競爭,而是靠聯結。——馬古利斯和薩根
共生(Symbiosis)的概念來自生物界,描述的是兩個夥伴之間密切、長期的相互關係。本期專題我們將從微生物的角度出發,開始一場“由內而外,以人為中介”的共生之旅。
向內探索,我們將看到細菌、器官、心智,在人體內部化學反應;向外延伸,我們和他人、動植物、城市,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交錯互動。這一系列複雜而長久的聯結,幫助人類進化出了一個靈敏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與共生對象不斷交流反饋,或是平等互助,如腸道菌群和寵物,我們與它們維持著或發展出積極共生的場景;或是各有損耗,如多重人格的困擾和城市空間的不友善,我們還在治癒和改造。正是通過這樣的機制,人類認識、拓展自己和外物,同時也改變著世界的樣貌。
共生絕不是對立。
“工具”專欄回溯了搜尋引擎和搜尋技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搜尋行為對心智的影響,以及人與工具相互塑造帶來的詰問和反思。
鍛鍊自主的心智總是必要的。“寫作”專欄分享了關於冥想練習的私人攻略。
“緩讀”專欄談談漫畫和圖像小說的定義與紛爭。漫畫就是漫畫,漫畫有不同種漫畫。是孩童的玩樂,也是大人的藝術。閱讀普適所有人,漫畫也是。
“遺產”專欄特別獻給2020年初去世的數學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戴森一生的學術道路上諾貝爾獎得主遍布,他本人卻始終未曾獲獎。但他憑藉自己遠超一般科學家的寫作能力和熱忱,為千萬普通讀者打開了一窺科學的門。因為戴森,我們離科學如此之近。

圖書目錄

🌿 卷首語
·
🌿 專題 FEATURE
共生詞典
看不見的共生
我們的基因遍布病毒
萬物的尺度
城市植物界:博物學、指示器與偶然花園
深圳的城中村:城市的雙生子
公共空間的敵意和善意
虛構的關係:情愛、偽裝、同伴、征服、超越
·
🌿 遺產 LEGACY
弗里曼·戴森的一生
關於科學與社會的一些異端思想
關於戴森的十個關鍵字
戴森的寫作生涯
·
🌿 工具 TOOLS
漫談搜尋引擎
搜尋引擎三十年
未來的搜尋屬於“3V”嗎?
·
🌿 緩讀 BOOKS
格格不入:漫畫與圖像小說
·
🌿 寫作 WRITINGS
這位冥想學員,你需要放鬆得更用力!

作者簡介

離線Offline》是一本紙質雜誌,聚焦科技與文化的交匯處。每期一個話題,記錄、挖掘、創造科學技術影響下的社會文化和個體生活。
卡爾·齊默(Carl Zimmer),知名科普作家,在耶魯大學教授科學和環境寫作。他寫過多本廣受歡迎的科普作品, 包括《演化》《在水的邊緣》《萬物身刻》等,曾於2007年摘得美國國家科學院科學傳播獎,這一獎項是該領域的桂冠榮譽。
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1923年12月15日—2020年2月28日。美籍英裔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作家。
李子,喬治亞理工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博士生,《我包羅萬象》譯者。
張子正,歷史學碩士、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雙翅目,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科幻作者,出版有中篇科幻集《公雞王子》《猞猁學派》,作品散見於《科幻世界》《特區文學》、豆瓣閱讀、科幻春晚等。
康曉旭,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現就職於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湯一濤,新人記者。
宿穎,畢業於紐約大學,自由作者、譯者。
Blau,認知神經心理學博士,被自由束縛的自由職業者,不太擅長自我介紹。
李文哲,123,000條搜尋結果之一。
呂俊君,“後浪漫”副主編,漫畫譯者。
陳vv,終身寫作者,熱愛生活,酷愛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