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蟲湯是傳統的藥膳。此方具有益氣養陰、健脾益胃之功效,適用於婦女更年期綜合徵及小兒骨蒸潮熱、自汗盜汗、食欲不振等症。番茄切去1/3的蓋,用勺子淘空成一個盅;掏出的番茄肉也不要浪費,切成小丁備用。番茄盅填入一些米飯,我是用大米小米和玉米碴子一起煮的飯,所以是金銀摻雜的顏色。營養學家說每天吃的食品種類越多越有益健康。當然,如果你用純大米飯也可以。油燒熱,蒜泥、薑末爆香。加番茄丁和香菇炒,直到出汁。加入醬油、胡椒、鹽、糖等調味。可以加少許水,讓湯汁多一些。把炒好的番茄鋪在番茄盅的米飯上。要澆一些湯汁進去,讓湯汁滲到米飯中去,會很好吃。用錫紙把番茄包好,入烤箱,170度,8分鐘,即可取出來,香噴噴的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蟲湯
- 主要食材:烏雞肉,冬蟲夏草,山藥
- 分類:藥膳
- 口味:味道有點苦澀,但藥效良好
-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益胃
- 菜系:粵菜
- 適用人群:婦女更年期綜合徵,小兒
做法,菜品功效,烏雞簡介,冬蟲夏草簡介,烏雞的營養價值,
做法
1、番茄切去1/3的蓋,用勺子淘空成一個盅;掏出的番茄肉也不要浪費,切成小丁備用。 2、番茄盅填入一些米飯,我是用大米小米和玉米碴子一起煮的飯,所以是金銀摻雜的顏色。營養學家說每天吃的食品種類越多越有益健康。當然,如果你用純大米飯也可以。
3、油燒熱,蒜泥、薑末爆香。加番茄丁和香菇炒,直到出汁。加入醬油、胡椒、鹽、糖等調味。可以加少許水,讓湯汁多一些。
4、把炒好的番茄鋪在番茄盅的米飯上。要澆一些湯汁進去,讓湯汁滲到米飯中去,會很好吃。
5、用錫紙把番茄包好,入烤箱,170度,8分鐘,即可取出來,香噴噴的吃。
3、油燒熱,蒜泥、薑末爆香。加番茄丁和香菇炒,直到出汁。加入醬油、胡椒、鹽、糖等調味。可以加少許水,讓湯汁多一些。
4、把炒好的番茄鋪在番茄盅的米飯上。要澆一些湯汁進去,讓湯汁滲到米飯中去,會很好吃。
5、用錫紙把番茄包好,入烤箱,170度,8分鐘,即可取出來,香噴噴的吃。
菜品功效
此方具有益氣養陰、健脾益胃之功效,適用於婦女更年期綜合徵及小兒骨蒸潮熱、自汗盜汗、食欲不振等症。
烏雞簡介
烏雞(又稱竹絲雞)是一種雜食家養鳥。美國把它喚為光滑的矮腳雞,烏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雞肉缺乏維生素B16、維生素C、維生素D,並還可能含有激素殘留,長期食用易造成孕婦回奶。雞肉食用量對人體,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有重大影響。由於人們一天中會食用各種食物,平均起來,雞肉中的膽固醇含量最高。膽固醇會極大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幾率,如果每天都吃雞肉,那么勢必會有多餘的膽固醇存積在體內,這不但不利於健康,也會增加心臟病、腦血栓誘發的幾率。 烏骨雞
泰和是中國烏雞之鄉,其正宗產地在泰和縣武山汪陂塗村。靈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烏雞這一家禽珍品。泰和烏雞體型嬌小玲瓏,外觀有十大特徵,即叢冠、纓頭、綠耳、鬍鬚、絲毛、烏皮、烏骨、烏肉、毛腳、五抓。它集藥用、滋補、觀賞於一體。為歷代皇宮貢品。經檢測含有19種胺基酸,27種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全縣烏雞年飼養量穩定在2000萬羽。 烏雞是中國特有的藥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產烏骨雞最為正宗,泰和烏雞外形逸麗、具有鳳冠、綠耳、雙纓、五爪、鬍鬚、白絲毛、毛腳、烏皮、烏肉、烏骨十大特徵,號稱“十全十美”,雞中魁首。
冬蟲夏草簡介
冬蟲夏草(學名: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華蟲草,又稱為夏草冬蟲,簡稱蟲草。是中國傳統的名 冬蟲夏草
貴中藥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於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僵化,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屍體)構成的複合體)。它主要產於中國青海、西藏、新疆、四川、雲南、甘肅、貴州等省及自治區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 真正的冬蟲夏草均為野生,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上面的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對自然環境要求高。夏季,蟲子卵產於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後鑽入潮濕鬆軟的土層。土裡的一種黴菌侵襲了幼蟲,在幼蟲體內生長。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黴菌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外觀象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黴菌菌絲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菌孢把蟲體作為養料,生長迅速,蟲體一般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質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質量次之。 因為僵化後會長出根須,所以被稱作冬蟲夏草。 藥理學現代研究結果中,青海冬蟲夏草含有蟲草酸約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約8.4%,蛋白質約25%,脂肪中82.2%為不飽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維生素B12、麥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鹼等。 由於野生冬蟲夏草分布地區狹窄、自然寄生率低、對生活環境條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資源比較有限。近年來又由於冬蟲夏草主產地生態環境遭到人為嚴重破壞,大量盲目不合理採挖致使資源日趨減少,產量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