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雜技
- 外文名:アクロバット
Acrobatics - 別名:花式飛行、雜耍
- 屬性:飛行
- 分類:物理
- PP:15,最大24
- 威力:55
- 命中率:100
雜技,亦作“雜伎”。指柔術(軟功)、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變戲法、舞獅子等技藝。雜技是一門古老的表演藝術。現代雜技特指演員靠自己身體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的表演性節目。“雜技”一詞,是1950年中國雜技團成立時,由...
中國雜技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表演藝術之一。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萌芽。秦統一中國後,吸收各國角牴的優點,形成了一種娛樂性的雜技節目——角牴戲。簡介 雜技,是包括各種體能和技巧的表演藝術,《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稱它是"一種有悠久...
吳橋雜技,河北省吳橋縣地方傳統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吳橋雜技是流傳在吳橋縣域的民間表演藝術,起源於春秋戰國,漢、唐達到興盛,宋代時走向了民間。吳橋雜技展示人體技能技巧,門類齊全,節目陣容龐大,包括耍弄技藝、喬裝仿生、...
寧津雜技是流傳於山東省寧津縣的傳統民間雜技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寧津雜技歷史悠久,漢代文獻中有所記載,到清代,已經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之後更為普及。寧津雜技大致可分為表演類、魔術類、馬戲類、馴獸類四個類別,其中...
河南省濮陽市東北莊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東北莊雜技形成於元末明初,流派紛呈,總體特點是鄉土氣息濃郁,在形體表演、耍弄拋接、喬裝動物和平衡技巧等方面表現出了民族風格,富有中原民間雜技特色,以劉、喬、李三個雜技班為...
建湖雜技是一種產生和流傳於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境內的漢族傳統雜技藝術。歷史上,該縣慶豐鎮所屬八十三華里方圓內的十八個村莊,統稱叫作:“十八團”。這裡的雜技藝術源遠流長。它跟河北吳橋、山東聊城齊名,是中國雜技藝術三個發祥地...
濮陽雜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民間雜技藝術。歷史悠久,起源於春秋,興盛於明清,發展於現代,以功力深厚、技藝精湛著稱於世。濮陽東北莊與河北吳橋並稱為中國雜技“南北兩故里”,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歷史...
雜技(日文︰アクロバット,英文︰Acrobatics)是第五世代引入的飛行屬性招式。招式附加效果 攻擊目標造成傷害。在三打對戰中可以攻擊任何目標。另外在使用者不持有道具的時候給予雙倍傷害。攜帶飛行寶石的當回合使用該招式,飛行寶石和特效...
武漢雜技團是我國建國初期建立的專業雜技團體。五十餘年來,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武漢雜技團已發展成具有顯著藝術特色和技藝實力並享譽國內外的著名雜技藝術表演團體。武漢雜技團較好地繼承了中國傳統...
繩技,中國古老雜技的一種。俗稱走索。即今之“走軟繩”。古代百戲之一。藝人在懸空的繩索上走動,並表演各種動作。漢代始有記載。山東沂南出土的漢墓石刻“繩技圖”,形象地顯示了走索所用的器具、表演者動作的驚險及精彩高超的技藝。...
石家莊的魔術雜技藝術產生於20世紀的20年代。當時石家莊的西花園(位於現在裕華路河北省雜技館的東面)是魔術雜技的表演地。到了30年代,西花園也就成了類似北京天橋的繁華熱鬧之地,說書、算卦、武術、馬戲、魔術等樣樣俱有,三教九流各...
雜技武術,形體類雜技項目。特徵 以雙人對手技巧和多人疊羅漢造型為主體,穿插筋斗和滑稽表演,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雜技中的武術技巧與中國民間體育中的武術不同。雜技武術旨在展現人體美,並以挖掘人體的潛能為追求。在品種繁多的...
武漢雜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漢雜技是2014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體育、遊藝、雜技。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武漢雜技藝術有限責任公司獲得武漢雜技項目...
臨泉雜技誕生於西周,盛行於漢代,在明朝時期就有了影響深遠的雜技班組。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幾年,臨泉雜技有了很大的發展,民間雜技藝術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快速成長發展,紛紛到全國各地巡演。簡介 在1986年安徽省第二屆雜技比賽中,...
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創辦於1987年,每兩年舉辦一屆,是中國雜技藝術領域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家級藝術賽事和文化節慶活動。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自創辦以來,累計邀請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台節目、30000多名...
重慶雜技藝術團,成立於1951年6月。建團時由解放前中國“歸僑精武團”、“中國魔術團”、“勝利武術團”、“華僑馬戲團”、“軍政魔術團”、“軍政樂團”等8個雜技、魔術、馬戲班聯合組成。1955年,建立了國內雜技的民族管弦樂隊,形成...
《廣場雜技表演》是由王林谷執導的紀錄片,主要演員均來自上海市人民雜技團表。這檔雜技藝術節目,包括大木球、夯梯、空竹、扯銅蓋、古技、手技,爬桿、跳板、空中飛人等共有二十多個節目。這裡面有些節目,如空中飛人,在我國還是第...
《雜技》是由林夕作詞,雷頌德作曲,衛蘭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Serving You》中,發行於2008年11月27日。歌曲歌詞 當我靠近 臉上儘是密雲 傻人都知一心對我降溫 你在迴避我親近 沒疑問 最後悔 試過故意對你倍加關心 誰知...
形體雜技是雜技類別之一。演員運用形體進行造型和技巧表演的雜技,又稱徒手雜技。也是雜技藝術的基本功和節目,它包括腰+腿+跟斗+頂等項,以此為基礎構成一般雜技形式#這類節目重在表現人體的矯健與美$表現超常的柔韌+力度和靈巧,常見...
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前身系成立於1950年的中華雜技團,1953年更名為中國雜技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心、指導下,由中央政府組建的第一個國家級雜技藝術表演團體,也是第一個代表新中國出訪的藝術表演團體。2006年轉...
雜技(射陽雜技),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項目。歷史淵源 1957年4月,建湖十八團中的新藝雜技團(周長富班子)、新勝雜技團(周國發班子)、福建泉州藝新馬戲團(射陽人,陳松山班子),相繼...
洛寨雜技是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的一中表演性藝術,源於清朝光緒年間,是封丘縣洛寨村人世代相承的,一種將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武術技巧專門進行提煉,展示跑、跳、投、身體技巧、平衡動作等各種體能和技巧的傳統表演藝術。傳統表演節目有...
中國雜技是中華民族盛傳幾千年的藝術之花,以其精湛絕倫的魅力享譽世界。天橋作為中國雜技的發祥地,其雜技藝術以難、奇、絕、美著稱於世。1957年誕生於天橋的北京雜技團是一支秉承傳統雜技精髓,依託北京宣南文化底蘊,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和...
中國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創辦於1992年,由文化部外聯局、文化部藝術司、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中國對外演出公司、中央電視台、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該藝術節每兩年舉辦一屆,舉辦地固定為湖北省武漢市。組織...
1981年10月成立,現有會員160O人。下屬機構有魔術藝術委員會、理論研究會、滑稽藝術委員會。出版刊物《雜技與魔術》(雙月刊)、《雜技研究》(季刊)。協會介紹 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之一,由全國各省、...
金獅獎全國雜技比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的一個賽事,創辦於1984年。 全國雜技展演的前身是創辦於1984年的“全國雜技比賽”。從第十屆起,“全國雜技比賽”取消評獎,改為展演活動。為更加全面、充分地展示雜技藝術創作成果,對於...
《手技》是用雙手熟練而巧妙地耍弄、拋接各種物件的技巧表演。演出單位 南京雜技團 主創人員 表演者:南京雜技團 錢建平、錢建華、錢建文 演出介紹 1986年1月,在巴黎第九屆世界《明日》雜技馬戲比賽中,獲金獎中的首獎《法蘭西共和國...
《雜技》是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精彩的雜技藝術面貌,於1974年1月21日發行的,志號為T.2的特種郵票。《雜技》郵票全套6枚,分別描繪了雜技演員表演舞獅、疊椅、抖空竹、頂壇、轉碟、蹬傘的情景。發行背景 文化背景 ...
丟擲技是雜技中最被一般人認為是「雜技」的型式。事實上,英文中雜技「Juggling」一詞原本只有專指這一類的雜技,但後來因為表演者陸續開發新道具跟表演方式,使得雜技一詞的意涵變得越來越廣泛,於是後來才又出現了「丟擲技」這個專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