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雜技藝術
- 表現形式:蹬技、手技、頂技、踩技、
- 發源地:中國
雜技藝術作品含義,雜技藝術作品分類,蹬技,頂技,口技,武術,
雜技藝術作品含義
雜技藝術作品分類
蹬技
以足蹬物的雜技項目 。顯示雙足的耍弄、平衡、表演、承重技能。表演者仰臥在小台上,雙足向上,將各種輕重器皿家具置於腳上 ,靠腳的推動使其旋轉 、騰翻 、改變角度,及至作出各種細緻的難度很大的動作,表演種種技巧花樣。除蹬物之外,還可以蹬人 , 或讓人在所蹬的物件上作表演。蹬弄紙傘、毯子、扇子、鼓、桶、板、積木等輕型物品稱輕蹬技;蹬大缸、瓷壇、八仙桌、大木盆等稱重蹬技。與其他技藝結合的節目有蹬梯、轉台蹬人、跳板蹬人、蹦床蹬人等。
頂技
頂技是雜技藝術中的一項技藝科目。演員用頭,額或鼻頂棍棒,或用口銜棍棒,在棍棒頂端置燈、瓶、缸、桌、碗、蛋等光滑易碎或笨重的物件,以顯示演員掌握物體重心平衡的技藝。複雜的有在一根棍棒上擺列幾層玻璃杯、燈盞、雞蛋等等。有的演員並同時表演手技或吹奏樂器。
這是一個集傳統與現代於一身,融高難技巧和優美表演於一爐的大氣磅礴的集體節目。這個節目把傳統頂碗技巧置於驚險的拋接技巧中,形成了剛柔相濟、動靜相宜的鮮明特點。
口技
口技是民間的表演技藝,是雜技的一種。古代的口技實際上只是一種仿聲藝術。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種聲音,能使聽的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是我國文化藝術的寶貴遺產之一。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後邊,俗稱“隔壁戲”。且其中還有腹語術。運用嘴、舌、喉、鼻、等發音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如火車聲、鳥鳴聲等,表演時配合動作,可加強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