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縣簡介
河北省
吳橋縣一向有“雜技之鄉”的稱譽。吳橋縣入選
世界紀錄協會世界雜技第一縣候選世界紀錄,創下新的世界之最。當地人們把雜技叫作“耍玩意兒”,民間流傳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會走,
吳橋耍玩意兒,人人有一手。”可見,雜技在吳橋縣是十分廣泛和普及的。 吳橋的雜技藝術有很久遠的歷史,1958年,滄州吳橋縣
小馬廠村出土的距今約1500年前南北朝東魏時期的
古墓壁畫上,就描繪著倒立、肚頂、
轉碟、馬術等雜技表演形象。但是,滄州
吳橋雜技在全國享有盛譽則在元朝以後。在這之前,河南的雜技比較有影響,元朝建立後,首都由河南開封遷至北京,河北滄州吳橋雜技開始繁榮起來,影響越來越大,延續至今,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著名“雜技之鄉”。在
吳橋縣境內,無論是村莊農舍,還是田間地頭,或是街頭院落,到處可以看到演練雜技的動人場面。勞動工具或生活用具,都可以當作演練雜技的道具。有些雜技世家,從一兩歲起就訓練小孩子的雜技功底。現在,全縣有幾十個專業的或業餘的
雜技團,演員1000多人。平時有一兩手雜技本領的人不計其數。 多年來,這個馳名中外的雜技馬戲之鄉,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藝精湛的專業演員。北京、瀋陽、天津、哈爾濱、重慶、昆明、太原、廣州、西安、武漢等全國50多個雜技馬戲藝術團體中,有許多演員來自
吳橋。其中,有不少人已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雜技表演藝術家。如中國雜技協會副主席、被譽為“雜技藝術之花”的
武漢雜技團團長
夏菊花,她的家鄉就是吳橋。中國人民解放軍
瀋陽軍區雜技團的王喜福,他主演的“空中吊子”、“
晃板”、“
椅子頂”等節目,得到國內外觀眾的好評,並錄製成影片播放。著名雜技表演藝術家邊雲明,1956年隨中國雜技藝術團到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訪問演出時,他主演的“蹦床飛人”、“槓桿定車”等,為祖國贏得了榮譽。1981年,
河北省雜技團到墨西哥等4國演出,主要演員大多數來自
吳橋。他們的精彩表演受到國外朋友的讚揚。
擴大一點說,和吳橋毗鄰的德州、天津唐山、聊城等地,都可以稱之為雜技之區。
聊城雜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
曹植。這位建安才子善於“跳丸擊劍”,並酷愛“鬥雞”、“跑馬”。從那時起,聊城的雜技傳統一直延續下來。新中國建立後,以聊城藝人為主建立的雜技團就有貴州雜技團、雲南雜技團、
山西長治雜技團和山東雜技團、
德州地區雜技團等。
史料記載
據有關史料記載,吳橋雜技歷史最悠久。相傳,
吳橋是
孫武後代的封地。吳橋姓孫的人也確實不少,以
孫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孫、後孫、
牌坊村等不下十多個村。吳橋古城東南面是一群土丘傳說是
孫臏與
龐涓打仗時擺“
迷魂陣”的遺址。土丘南面十里處有個
孫公廟村,村東有座孫公廟,廟裡供奉的塑像就是孫臏。
吳橋人習武練雜技之所以早,據說與此有關。
1958年農田建設中,在
吳橋縣小馬廠村發現一座南北朝東魏時期(公元534至550年)古墓。
古墓的壁畫上對雜技藝術做了藝術生動形象的描繪。其中倒立、肚頂、馬術、蠍子爬等雜技表演更為逼真。此外,據《吳橋縣誌》記載,明代閣老
范景文(吳橋縣籍)曾在《游南園記》中記敘了當時在祭台(
吳橋舊縣城南門外)觀看馬戲的盛況:“至則數健兒在焉,見所乘馬,翹騰不勝,氣作命取,馳驟道上。於是,人馬相得,據鞍生風,蹄蹴電飛,著眼俱失急於霧於,細辯之,見馬上起舞,或翻或臥,或折或踞,或坐或騎,或搶或脫,或躍而立,或頓而側,時手撒轡,時腳躡靴,時身離蹬,以為勢脫將墜矣,而盤旋益熟,觀者無不咋舌,而神色自差矣。”可見,吳橋民間雜技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當之無愧!
傳統風俗
吳橋人練雜技有古老的傳統風俗。據記載,
吳橋是廟會盛地,過去吳橋境內廟宇林立,庵寺錯落,廟會繁多,至今從廟宇命名的村就有
張仙廟、
霸天廟、雙廟王等不下十個,以寺命名的村就有
大悟寺、
張朝寺、
石佛寺等也有十多個,以庵命名的村也有董家庵、牟家庵、大小馬家庵等不下十個。廟會上,除了做法事之外,都要舉行娛樂性的表演。其中以扮演奇禽怪獸的馬戲最盛,並出現了獅子舞。傳說獅子是避邪的神獸,佛教也把它當做護法神看待,百性也把它做為吉祥的象徵。在行香走會中,總讓相貌威嚴的獅子在前面開路,緊隨其後的便是馬上技藝。廟會為雜技提供表演的場所,雜技為廟會招徠香客,兩者相輔相成,久而久之,便成了
吳橋傳統風格。據《吳橋縣誌》載,吳橋還有逢年過節“掌燈三日,放煙火,演雜戲,士女喧闐,官不禁夜”的傳統風俗和冬春兩間,紅白喜事,喜慶豐收時,百姓們湧上街頭,或頭戴猛獸面具,或身著七色彩衣,競技獻藝,通宵達旦的風俗。
相傳,吳橋還有一個古老的傳統風俗。每年秋收之後,八月十五至九月十五在
黃鎮(現屬山東
寧津縣)有一個月的廟會。廟會期間,雜技、
魔術的道具刀、叉、丹環等擺攤出售;狗、猴、蛇、熊任人選購。此時,雜技、魔術、木偶等各路藝人紛紛趕來,或砌磋技藝,或拜師訪友,或搭班組棚,廟會專為雜技行業所開,別有風趣。會後,各班各棚四散而去,近則天津、北京;遠則
闖關東,下江南,單憑一把飛叉或牽著一隻巴狗、猴子便遠走天涯,漂洋過海,浪跡異國他鄉,撂地賣藝,賴以謀生,這一古老風俗一直沿襲到五十年代末。
在
吳橋,雜技藝術俗稱“耍玩藝兒”。民謠說:“上至九十九,下至才會走,吳橋耍玩藝兒,人人有一手”。
吳橋人對雜技有著特殊的愛好,無論在街頭巷尾,還是田間麥場,甚至在飯桌前和土炕上,他們隨時都會翻一串跟斗,疊幾組羅漢,打幾趟拳跤,變幾套戲法魔術。有的孩子去商店糧站打油買醋把裝滿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著走,點滴不灑。下雨天一群群小學生將雨傘頂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洞房花燭夜更是妙趣橫生,吃糕點,信手拈來,喝喜酒,立等可取,新娘子空手一伸顆顆喜糖滿屋飛,新郎官空中擊掌支支香菸飛進手。
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
吳橋人喜愛雜技這與他們過去的生活環境有關。
吳橋縣位於古
黃河下游。西有
大運河,東靠
四女寺河,縱橫河流占去大片土地,且土地鹽鹼瘠薄,水災頻繁,又是歷兵戰亂之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好打個跟頭,變套戲法,耍耍大刀,玩玩猴子、巴狗之類的小動物,浪跡江湖、賣藝餬口。
吳橋人練雜技的多,會雜技的多。傳說,唐代書生紀曉堂兩次進京趕考,因不圖賄賂,中了進士,又被除名,一氣之下,隻身雲遊四海。這天,來至
終南山下,正遇雜技之祖
呂洞賓,便拜師學藝,學會了三百六十套戲法把戲。出師後,浪跡至
吳橋,安居在一座道觀里,收徒傳藝。從此,師傳徒、父傳子、人人學,家家練,世代相傳,越來越多。雜技藝人較集中的就有溝店鋪、於集、
鐵城等十幾個鄉鎮。據說
范屯村僅有三百多戶人家,竟有二十多人在異國它鄉耍雜技,五十多人在國內省市級雜技團里擔任主演和教師,村里還有雜技藝人和會雜技的農民、學生四百多人。象這樣的村在吳橋不下五十個。
歷史發展
建國初,
吳橋已發展到六十個大型雜技馬戲團體,三、五個人結伴搭夥的雜技組四百七十二個,傀儡戲九十台,演員兩千五百多人,還有在異國它鄉從事雜技事業的老藝人四百多人。
1984年11月5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視察吳橋時,對吳橋雜技藝術給予高度讚揚,激發起了吳橋人民弘揚雜技文化,發展吳橋經濟的大熱情,雜技從此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繁榮階段。
1985年吳橋創建了國內第一所省屬雜技中專學校。自建校以來,已向山東、山西、江西、新疆等省、區雜技團體輸送高、精、尖雜技新秀26人,在國內、國際重大比賽和表演中19次獲獎。由於辦學成績突出,1990年被吸收為世界馬戲學校聯合會成員;1991年、1992年被國家
文化部、人事部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少年兒童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1987年,文化部、省政府在省會石家莊舉辦了以
吳橋命名的第一屆“中國
吳橋雜技藝術節”,至今已成功地舉辦了五屆,使我省成為繼巴黎、
摩納哥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雜技賽場。
1991年吳橋人民在鄧小平同志“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指引下,提出了一個偉大的構想,即“開發雜技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業”,建立“
吳橋雜技大世界”,使吳橋雜技藝術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這種影響不在局限於藝術的發展和交流,並且實現“雜技搭台,經濟唱戲”的目的。設計方案為總體規劃面積3000畝,投資1億元,由雜技旅遊區、商品集散區、人才培養開發區三個部分組成,集旅遊、博物、藝術交流與比賽、人才培養、商品集散、對外開放六大功能於一體。雜技大世界一期建設工程於1992年4月28日奠基。1993年11月竣工並對外開放。完成了十餘個景點的建設任務。南部是江湖文化城、
呂祖廟、
孫公祠、
泰山行宮等仿古建築群;北部由雜技奇觀宮、魔術迷幻宮、雜技賓館餐廳等現代建築群環抱氣魄宏偉的
中心廣場,南北之間由16根巍峨屹立的大理石雜技歷史圖騰柱連結,高空鳥瞰全貌的是一輛雜技
獨輪車的造型,不僅反映了吳橋雜技的發展歷史,而且超凡脫俗,氣勢輝宏。
名稱來源
五十年代,
周總理出訪西歐十四國時,所到之處,華僑中無不有吳橋雜技藝人,周總理欣喜贊道:“
吳橋真不愧是雜技之鄉!”
“雜技之鄉”因而得名。
河南
在河南歷史上,不僅產生過中國最早的雜技表演藝術家,而且舉行過中國最大的“百戲”匯演。《
列子》一書記載:“宋有蘭子,以技於宋元君,召見,以雙技長倍其身屬其徑並趨;
並馳弄七劍,選而躍之”,這是見之於記載的河南省最早出現的雜技女演員。隋大業六年,又出現了我國最大的“百戲”匯演,不僅有18000人的樂隊,3萬餘人的表演隊伍,而且還有綿亘八里、周圍2500丈的巨大戲場。據《
隋書》記述,這次在洛陽端門外舉行的“總追四方散樂”的演出活動,“從昏達旦”,“終月而罷”,其營費鉅億萬”,民眾“三百里皆來觀”,達到了歷史上“百戲”活動的頂峰。北宋以後,雜技大量流入
中原民間,其普及程度是其它省、區所難以比擬的。例如,
太康縣馬廠鄉的“王老家雜技村”,僅
百戶村民即有8個雜技團。
寶豐縣趙莊鄉的“周營魔術村”,僅千戶人家即有33個魔術團,從藝人員達百餘名;
新野縣僅
施庵、沙堰、范集三個鄉,即有玩猴專業戶1200餘人;
淮陽縣
太昊陵古廟會上,從農曆二月到三月三,上會演出的雜技團常多達二三十個,“人祖爺”的“節”竟成了自發的“雜技節”。
周口
2004年10月21日,中國文聯將“中國雜技之鄉”的榮譽授予了河南
周口市和
吳橋縣,使周口成為全國唯一的市級“中國雜技之鄉”。
周口的雜技歷史悠久,是我國雜技藝術重要發祥地之一。據史志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周口就有眾多民間藝人以雜耍技藝謀生。雖經時代變遷,但雜技藝術在周口大地歷久不衰,每年一度的
淮陽縣太昊陵古廟會就是雜技大展演的舞台。濃厚的雜技藝術氛圍,催生了眾多的雜技戶、雜技村、雜技鄉。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市範圍內,目前有專業雜技團體100多個,業餘雜技團體201個,從業人員近15000人。從市、縣到鄉、村,從基礎培訓到高精尖競技,各類雜技團、魔術團、馴獸表演團、飛車表演團等猶如朵朵鮮花,開遍周口大地。
東阿縣
東阿雜技產生於
新石器時代晚期,經春秋戰國時期,至漢代已經非常發達,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東阿雜技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形成了英武、粗獷的特點。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東阿縣是中國民間雜技的搖籃,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保護東阿雜技對中國雜技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有助於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2008年9月份,在縣委縣政府關懷支持下,
東阿縣雜技團在時隔38年後重新恢復成立。並組建了少兒雜技培訓學校。目前有千餘名東阿籍雜技演員遍布全國各地,並擔任主要領導和業務骨幹。2008年9月,東阿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雜技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