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概況,作品注釋,作品原文,作者簡介,作品賞析,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雙鳳亭記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張栻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注釋
[1]雙鳳亭:古零陵城內的學宮之前,建有一亭,名為雙鳳亭,原址在現永州五中附近的文廟前。文廟始建於1208年(宋代嘉定元年),又名“縣學宮”。
[2]湫(jiǎo)隘漶(huàn)漫:湫隘:低洼狹小;漶漫:指文字、圖畫等因磨損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3]茀(fú)為荒墟:茀:雜草太多;荒墟:荒蕪的空地。
[4]屹(yì)出:高聳的樣子。
[5]芟(shǎn)斧:用斧鐮去割除。
[6]翦(jiǎn)彝(yì)榛(zhēn)茅:“翦”同“剪”;彝:古代盛酒的器具。榛:一種落葉喬木。茅:茅草。全句的意思為:除掉各種雜野草。
[7]滌(dí)視:用水洗滌乾淨後再仔細察看。
[8]駢(pián)飛:並肩飛行。
[9]所嗥(háo):大聲嚎叫。
作品原文
雙鳳亭記[1]
栻來零陵,與其鄉之士游。其賢有才者,蓋不乏。而山川之奇,自唐以來記之矣。其地之長才秀民者,益出。且將顯聞於時,與中州等。而獨恨學省湫隘漶漫[2],念非所以。為勸獎之意,學之前,茀為荒墟[3],往往大石負土屹出[4],以為試芟斧之[5],遂有可觀。
栻來零陵之三年,廬陵彭侯奉命守是州。政治休洽,民安樂之。始議新學省,首命治其前地,翦彝榛茅[6],群石獻狀於壤間。其上隱然成文,滌視之[7],若羽而駢飛者[8],蓋鳳雲。彭侯以其為祥也,作亭以臨之,使來者得覽觀焉,而屬栻記之。
噫!是可以為之祥歟!夫物之在天下,其變怪恍忽,出沒千態萬狀,至於不可勝窮。其天機之動,忽然而成,有非人力之所能及者,是可以謂之祥哉。然而,處荒榛叢林之間,不知其年矣;日之所炙,風雨霜雪之剝蝕,又不知其幾年矣。而其形獨全,使其生於深山窮林,狐狸之所嗥[9],鹿豖之所游,則樵夫野人安得而知之?而吾曹亦安得而祥之哉?而獨出城郭之間,又適學宮之前,其決不偶然也。向也湮沒而無聞焉,始為彭侯出,是祥也,無疑矣!
永於湖湘為名土,而彭侯又適新是學,而茲祥出焉。夫鳳,文物也。則永之士,其將以文鳴歟。雖然古之所謂文者,非特語言之工,誦讀之傳而已也。蓋將以治其身,使動率於禮。在內者粹然,而在外者彬彬焉。故其本,不過於治身而已;而其極,可施天下。此之謂至文。使永之士,益知斯之為文而進焉。則將燦然如鄒魯之士,而無愧於古。斯其為祥也大矣,獨非彭侯之賜歟。漢穎川守治有能名,而鳳凰實為之來,亦安知其不為彭侯之祥也!上以至德治天下,仁心昭格,其可以致鳳矣。噫嘻!是將為吾君之祥歟。
作者簡介
張栻(1133—1180),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四川綿竹人,字敬夫,一字樂齋,號南軒。1165年(乾道元年),他主教嶽麓書院,達8年之久。嶽麓書院在他主教之下,人才雅集,“一時從游之士,請業問難至千餘人,弦誦之聲洋溢於衡峰湘水”。張栻是張浚的長子,雖然生在西蜀,實際上在楚南長大,8歲便隨父親離開故鄉,來到長沙。後定居長沙城南妙高峰,張浚將其私家花園命名為“城南書院”。後來奉父親之命,前往衡山文定書院拜胡宏為師,請教二程之學。經名師指點,張栻的學業大進,後來成為與朱熹、呂祖謙齊名的大理學家。他對宇宙的構成、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發生變化,特別是人和自然的關係以及如何組織一個和諧而理想的社會,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將胡宏所開創的湖湘學派,提升到了“最盛”的地位。
作品賞析
《雙鳳亭記》是張栻在永州時所寫下的一篇記述性文章。第一段首先提到學省前荒蕪一片,無人問津,深表遺憾;然後以彭侯命人修整學省,發現亂石上的天然鳳雲圖,認為是吉祥的象徵,囑咐張栻寫文章,以此來表明原因;接下來,表明他本人對什麼是吉祥物的看法;最後一段以確鑿的口吻,闡明興學培養更多湖湘和永州人才,是真正吉祥的象徵。文章段落層次分明,論證充分,且首尾照應,文采煥然。